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锋已冲过护城河,直扑城下。

    刘备笑道:“射!”

    嗡

    准备多时的三弓床弩、板楯黄弩、水龙弩、盾弩、神射,射雕手,万箭齐发。

    城下瞬间惨死一地。

    最后一战,无需藏拙。

    刘备兵势尽出。箭发如雨。

    鲜卑大军猝不及防。崩血中箭,层层倒伏。

    不是说城中无箭!

    三部大人惊骇莫名。

    不好,中计矣!

    忽听阵中号角声起。便有一队鲜卑精兵脱离战斗。三部鲜卑大人隔空互望,心有灵犀,亦纷纷吹响撤军号角。

    此战已无胜利可能。

    为攻城,鲜卑精骑纷纷弃马。如今撤兵,又无统一号令。于是乱哄哄的挤作一团,互相裹挟践踏着向后退去。前方箭发如雨,忽听后方马蹄声震耳欲聋。

    立在谯楼上的刘备手搭凉棚,举目远眺。不禁大喜过望:“计成矣!”

    披星戴月,驰援而来的大汉精骑,兵分数路,直冲敌阵!

    如虎入群羊,杀入鲜卑大营。斩马刀左右劈砍,一路断头无数。马踏联营后,又透阵杀出。直冲鲜卑乱军而去。乱军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劈砍已无用,大汉骑兵纷纷纵马踩踏。一时血崩如雨。弃马攻城的鲜卑大军,猝不及防。惨死于铁蹄之下。被踏成肉泥!

    三军气势如虹,人马如龙,势如山崩。

    三部鲜卑大人,却好比惊弓之鸟,各领心腹奔逃不提。

    拱卫中军的鲜卑王骑竟也一哄而散。只剩下孤零零的大单于黄金王座。不可一世的鲜卑死士,亦纷纷跪地请降。

    血战七日,面色如常的刘备,此时忍不住泪洒城头。

    不为杀敌。只为数万大汉精骑,炎汉四百年赫赫威名不坠。

    众将纷纷请战。刘备却指向被汉砖封死的门洞。

    众将一看,皆会心而笑。

    待把坚砖搬空,理出通道,战斗早已结束。哪还轮到我等去分一杯羹!

    越过跪地请降的鲜卑武士,丛丛高举的双手。刘备将目光投向闪闪发光的黄金王座。王座上,一身皂纱,黑巾遮面的鲜卑大单于一动不动,宛如雕塑。

    英雄迟暮。刘备心中微叹。

    即便胜券在握,刘备也丝毫不敢放松。城头弓手严阵以待。拒马鹿角,塞门刀车,准备齐全。这才命人拆除门洞内的方砖。鲜卑大军早已溃败。临阵脱逃的三部鲜卑大人,自有乌桓、匈奴去追。大汉虎贲全力收割藏在鲜卑营地内的残兵。至于阵中那座金光灿灿的黄金王座,已被士兵团团围住。

    跪地投诚的鲜卑降兵,亦被麻绳锁链捆绑成串。三路主帅,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杀透重围,赶到城下。

    刘备亲临城垛,抱拳行礼。

    三人亦在马背上抱拳回礼。待门洞开启,这便领兵入城。与刘备相见。

    少君侯以给事黄门侍郎,兼领胡骑校尉。官职与三人相若。皆秩比二千石。除了胡骑校尉的官职,刘备还有汉临乡侯的爵位,故而三人先行礼,亦有示好之意。

    刘备不敢怠慢,依次回礼。

    见刘备少年竟未及冠。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颇多感叹。

    自古英雄出少年。

    短短十数日,三人境遇可谓潮生潮落,跌宕起伏。奉诏出关两月,被鲜卑三部领着在阴山南北来回绕圈,转战千里却不见王庭踪迹。战事日久,军心渐疲。无论行军、扎营,皆有鲜卑精骑骚扰挑衅。提兵出战,却逃之夭夭。引兵去追,又屡遭伏击。日夜不得安生。人困马乏,败相已生。鲜卑亦埋伏大军,正要四面齐出一举击破汉军。却不料连夜退兵,不见踪迹。

    三人惊疑不定。正准备咬牙撤回关内。却有数骑直闯大营,说要见汉军主帅。

    听完为首那名少年的述说,饶是三位沙场宿将,亦瞠目结舌。临乡侯刘备,竟自领部曲并右北平乌桓八百突骑,从卢龙塞出关,占据白檀旧城。夜袭王庭,斩杀大单于独子,俘虏大阏氏。引鲜卑十万大军,围攻孤城!

    愣了半晌,才六神归位。急忙取图来看,顿时心领神会!

    趁鲜卑全力攻城,首尾不能相顾。三路汉军背后一击,大事定矣。

    最关键。大军兵分三路,出关两月,转战千里,麾下颇有死伤。空耗粮草,别无寸功不说,还险遭大败。若就此退兵,朝堂之上又该如何交差?若不能胜,立下的军令状又该如何交待?

    全家老小,一门性命。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只是想想,便遍体生寒。

    思前想后,唯有放手一搏。又细细检验刘备手书,大汉临乡侯、胡骑校尉兵符印鉴。确认无误,三人这便打定主意。正如刘备信中所说,千秋功绩,在此一举!

    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皆沙场宿将。得知鲜卑大军正围攻白檀旧城。混乱局势立刻一清二楚。日夜骚扰的皆是鲜卑所布疑兵。只为牵制三路大军并无多少战力。三人一战破敌,直奔白檀城。日夜兼程。用最短的时间,赶到战场。

    此时的大汉精骑,兵甲齐备,堪称虎贲。饶是盛极一时的鲜卑亦不敢正面接战,避其锋芒,乃行游击战术。若正面相碰。曹操北征乌桓,白狼山之战,便是例证!

    面对数倍于己的乌桓大军,张辽率“虎豹骑”,以少胜多。一举凿穿敌阵,阵斩辽西乌桓王蹋顿。乌桓群龙无首,被杀的七零八落,“死者被野”。

    面对精锐虎豹骑,主力尽出的三郡乌桓却全面崩溃。此战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

    足见汉军兵甲之利,勇武无匹。

    环顾宇内,时下多是些蝇营狗苟,暗行不端之鼠辈。四夷中,还无有人敢明犯强汉。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少君侯与起于微末,兴前后两汉四百年的两位先祖一样,有一股天生的痞气。

    没错。

    我大汉朝就是有一股源自市井,磨砺江湖,雄踞四海,睥睨天下的痞气。

    一汉当五胡一个汉人的战力大于五个胡人。又岂是说说而已。

 1。56 英雄末路

    大胜之后,反倒是最乱的时候。

    刘备排出刀盾、长枪兵,盾弩手。在城门前扎下丛丛鹿角拒马,还有塞门刀车随时待命。进出皆要细细盘查,谨防刺客。便是三位主将的亲随,亦要下马盘查。

    崔霸、韩猛皆千人敌。麾下丹阳精兵,虽未能入选白毦卫,却也是一等一的精兵悍勇。加之楼桑兵甲之利,望而生畏。少君侯将令,无人敢忤逆。

    鲜卑大单于,已自决座上。据说是服剧毒而亡。抬来一观,刘备哑然失笑。

    此人虽长得有七八分像,然而刘备却一眼看穿乃是假冒。请来大阏氏一观,也说不是大单于其人。见刘备失笑,大阏氏问道:大单于未死,便是功亏一篑。少君侯何故发笑?

    刘备笑答:我以为,纵横捭阖,兵马甚盛,南抄汉郡,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各部大人皆归焉。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英雄盖世的鲜卑大单于,断不会临阵脱逃。怯耎懦苟活于世。

    大阏氏忍不住反驳:平城之围又当如何?

    刘备一愣,跟着哈哈一笑:大阏氏言之有理。想我高祖曾数败于项羽。然垓下一战功成,立大汉四百年天下。大单于今虽败,虎威犹在。想必用不了多久,便会卷土重来。

    大阏氏闻言,却盈盈下拜:少君侯又何必诓妾一妇人?鲜卑弃营而走,辎重皆失。眼看隆冬将至,却无足够粮草过冬。草原看似壮美,却着实酷烈。半年酷暑,半年寒冬。隆冬时节,雪大风疾。河面冰冻三尺,帐外滴水成冰。我等妇人皆要车居取暖。牛羊冻毙者众。牧人三餐不继,只能抄掠汉土。如今大旱后又大败,惶惶不可终日。老幼多半冻死。夫馀、濊貊huì ò、乌孙、丁零,皆趁乱来攻,加之匈奴、乌桓,还有汉庭边军,乘胜追击。鲜卑,危矣。

    刘备这便收拢了笑容,伸手将她扶起:大阏氏所言非虚。备虽与大单于势不两立。然鲜卑部民,却不可不救。

    大阏氏美眸骤亮:敢问少君侯,当如何救?

    刘备目光平静的回道:我已令三郡乌桓,南匈奴王,裹挟鲜卑部民,南下安置。

    大阏氏表情一黯,又忍不住追问:少君侯岂不担心匈奴、乌桓坐大?

    刘备龇牙一笑:若真如此,彼时匈奴、乌桓两部,便如此时鲜卑!

    见刘备年少而气盛,大阏氏竟无言以对。

    刘备便问道:听闻大单于将所辖划归为三部,却不知如何划分?

    大阏氏答道: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濊貊二十余邑落为东部。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余邑为中部。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余邑为西部。各置大人主领之,三部皆听命于大单于。

    刘备又问:大单于可还有子嗣?

    大阏氏答道:有。和连有子骞曼。骞曼有从兄魁头,从弟步度根。

    刘备一愣:不是说大单于只有独子和连?

    大阏氏答道:魁头生父,和连之兄,早死。故而大单于只有独子。

    刘备点头道:难怪大单于金蝉脱壳,趁乱远遁。想必,下任大单于便是在魁头、骞曼和步度根,兄弟三人之中?

    大阏氏又道:乃是骞曼。

    刘备不动声色,看似漫不经心的随口一问:且不知,大单于此时会去哪里?

    大阏氏闻声抬头。目光清澈如水,表情无喜无悲:敢问少君侯,将如何安置妾身?

    不愧是鲜卑大阏氏!

    刘备这便答道:大阏氏又作何打算?

    大阏氏亦没回答,转而又问:大单于。少君侯,当作何打算?

    刘备平静地答道:大单于不死,我心难安。

    大阏氏眸中,波光一闪。两人皆多智。看似一段索然无味的对话,却早已谈妥条件。

    刘备的战略目的,便是行斩首行动。檀石槐一日不死,鲜卑便一日不会分裂。

    事实也是如此。

    檀石槐死后,鲜卑随之分裂。西部鲜卑叛离。和连死后,魁头继位。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三个部:一是步度根,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素利、弥加、阙机,等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互相攻伐,南附汉庭。其后百年,再无先前声势。

    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作为战胜一方,大阏氏和整个鲜卑的生死,皆握在刘备手中。

    得知刘备檀石槐必死的底线。

    大阏氏才好开价:少君侯当知晓鲜卑风俗。大单于时日无多。死后无论是谁继任单于,妾身皆要嫁之。然今时不同往日。鲜卑势衰,后继者必不长久。单于不停轮换,妾又如何能独善其身。敢问少君侯,能放妾身归乡否?

    这个条件很苛刻,甚至可以说为难。

    军中皆知,正因俘虏了鲜卑大阏氏,大单于才怒而围城。且鲜卑大单于,等同于皇后。如此身份,兹事体大。自当呈报朝廷,由陛下、三公四府及满朝武商议决断。刘备小小一个乡侯,又岂能擅自做主?

    如此僭越,必落人口实。

    然而。为达成战略目标,刘备必须冒险。

    原因不复杂。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