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天竺千五百万民,十人一户。还需迁入十五万户汉民,为伍长、什长,不一而足,是向化其二。而后衣、食、住、行,健、知、安、娱,全面代入汉家文明,为向化其三。

    余下先不论。吏治完备,上下勠力。编户为民,分田择宅,轻车熟路,全面展开。民心瞬间得安。拥有自家田宅,本是奴隶们,梦寐以求,可望而不可即。如今户户授田五十亩,分得城中良宅一栋。牛、马六畜,不一而足。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虎衣明王,如何不是佛之化身。

    出脱于汉家文明,被蓟国应运而生,发扬光大之种种明政,多措并举,逐一施为。马鸣菩萨并僧侣团,悉数入法眼。一言蔽之,“均地田,废种姓”。自令虎衣明王,如日中天。然又何尝不是,佛门大兴之始。

    蓟王是家主。西域属吏,虽无宫职,然刺青为契,皆蓟王家臣无疑。换言之。被贵霜、安息等域外大国,唤做“绿洲自由民”之都护府民,皆归属蓟王。所有“自由”,皆是蓟王授予。便是都护府民自身,亦如此想。千百年来,奴隶烙印,已深入人心。身体枷锁,除之易。心灵桎梏,除尽难。

    无妨。正如天竺种姓制度。只需循序渐进,假以时日,三代之内,必能根除。此与“三代出贵族”,道理相通。先有三代不为奴,再有三代为贵族。三代洗尽奴隶烙印,三代为爵民。

    蓟国二十等爵,唯我蓟人可享有。

    “丰州民”,远非汉人,更非蓟人。

    便有丰州牧万震上疏。待麾下属吏求问,丰州民是否纹身。

    蓟王答曰,毋需。

    万震等,欣然领命。赤鹿焰角,乃王家印记。亦是绿洲自由民,身份象征。不可轻易授之旁人。

    蓟王得闻,一笑了之。此便是“奴性未除”。

    “自信”与“旁信”。一字之差,判若云泥。需要“高等文明”,亦或是“高等族群”来证明自身。皆是民族自信心匮乏之表征。其根源,便是奴性犹存。于是,举国上下,“恨”意丛生。恨不能将一切美好,据为己有。金玉其表,粉饰太平,已遮内心溃烂卑劣,无所依归。身体枷锁,虽已去除。然心灵仍被锁链禁锢。唯一区别,无非锁链尽头,换了个主人而已。

    在、、、的世界中。皆是些,不知种出何处,魂归何地之行尸走肉。即便身披人皮,刻画出美丽外衣,亦难掩来自灵魂的恶臭。无人传火,无人奉火,覆灭在即。

    种姓制度,遗祸万年。

    正如信奉神灭无鬼之王学门徒。谁能想到。二千年前,便有华夏英杰,登高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依北天竺各国,划分郡、县、乡、亭、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设置属吏。养护道路,安顿旅人,猎杀蟊贼走兽。而后分兵驻守各处要津,及各大城港。尤其诸国王城,皆临枝扈黎大江。蓟国机关巨舰,巡弋水路。只需确保水路通畅,丰州便无大患。

    与海外荒洲最大不同。天竺亦是古文明。尤其北天竺各国,分分合合,犬牙交错,据险而守。要津相持,关塞棋峙。蓟王舰砲轰城,攻占王都。兵不血刃,得北天竺全境。各处设施完好无损。只需稍作改造,安置城防机关器,遣兵卒屯守即可。

    便是各王都大城,亦十存八九。

    如前所言,天竺计程单位,称“由延”。“套一次牛车,所行路程”。并无恒定长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十六里。”

    蓟王遂废弃不用。“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幸赖始皇帝陛下,不世之功。蓟王尽可萧规曹随。一切皆出汉制。

    一万幕府属吏,各就各位。积压幕府案头,繁杂政务,顿时化去大半。

    累日来,蓟王携幕僚,正商讨迁户政策。

    循例,凡蓟吏外放,皆秩升一等至三等。迁汉民远赴万里之外,入籍丰州。田宅是否亦数倍予之。一众幕僚,各执一词,并无定论。

    更有甚者,从何处移民,亦无定论。若论风土气候。岭南最佳。毕竟地处维度相似。四季无冬,潮湿多雨,瘴气频发。唯一所患,岭南汉人,本就稀少。若再外迁十五万户。恐岭南失血,难以自养。若迁蓟人,又恐水土不服。罹患病症,乃至十室九空。

    军正沮授进言,蓟人天南海北,包罗万种。便偶有水土不服之症,良医亦可治愈。不如从客庸之家,择客籍满五载,不及十载者。十万户,迁入丰州,编户为民。再择岭南五万户,一并迁入。万余都护属吏之家,亦同迁来安居。再补八种西羌,四氏云霞各万户,共计二十万户。并约定,迁居丰州满五载,可为蓟人。毋论世代定居,亦或是举家迁回蓟国,但凭所愿。

    如此,不出数载,丰州当归于王治。

    便有幕僚求问:若五载之后,编户皆迁回国中,又当如何。

    沮授答曰:无妨,再择五载客籍,十万户,迁入丰州继之。

    如此,以五载为限。汉人不断,汉风不减。不出三代,丰州归汉。

    此策大妙。

    蓟王轻轻颔首:田宅又当如何授予。

    沮授答曰:丰州一季三登。一顷,便作三顷也。免客税。或行三十税一,或免五载赋税。必有客籍,举家迁往,甘之如饴。

    免客税,入蓟籍。再除五载赋税。更有三登一季。

    正如沮授所料。必有客籍,蜂拥而来。

    倍思前后,蓟王欣然言善。

    王命,迁国中客籍十万户,岭南汉人无万户。四氏云霞各万户。都护府吏家眷一万户。齐来丰州。

 1。171 魅力满百

    如前所说。种姓鄙视链自上而下,无穷无尽。便是同一种姓之间,还有上下差异。更繁衍出诸多亚种。为彻底阻断鄙视链。蓟王需安插足够多之“不传花人”。二十万户徙民,可筑万里长城。

    五载为限。三登美田,赋税全免。五载之后,去留自定。来去自由。若迁回国中,编户为民。一切便利与蓟人无异。若长居丰州,亦有诸多便利。终归幕府治下,与封国并立。

    且丰州迁户,足需客庸满五载。蓟国上邦风貌,早已深入人心。迁来丰州,方有余力,向化北天竺人。

    更有甚者,汉人允文允武。如八种西羌,云霞四氏。多孔武之辈。迁入丰州,或为伍长、或为什长,家中子弟,皆为备吏。足可震慑宵小。

    司州别驾人选,亦是重中之重。

    晋庾亮《答郭逊书》:“别驾,旧典与刺史别乘,周流宣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安可任非其人。”

    蓟王想到一人。

    正是前陈国主簿,今门下属吏梁习。

    “子虞,可堪大用。”沮授赞道。

    梁习乃真国士。先前代主行不义之事在前,事毕欲饮鸩以谢天下。被蓟王命人暗中调换鸩毒而救下一命。至此,与陈王宠,恩断义绝。蓟王一纸书信,向陈王索来。为门下属吏至今。

    今陈王遇害。梁习上疏,欲去职守孝三载。主簿孙乾劝道,今为人臣,岂侍二主。

    梁习这才作罢。

    蓟王有意远调丰州,亦有全护之意。

    “丰州地广人丰。假以时日,可中分二州。”蓟王已有定计:“万震、梁习,各领其一。待万事皆备,再分四州不迟。”

    “主公明见。”沮授言道:“丰州与山南诸国徼界(汉时,以木栅为蛮夷界,叫边徼,又称徼界),广有旷野。皆可圩成良田。”

    沮授所言,便是央恰布藏布江下游,东西两岸洪泛区。

    只需筑堤锁水,纵横枝津,圩田大成,则无惧水患。

    “善。”蓟王欣然言道。

    沮授之意,乃以临江城并江曲港为始,据央恰布藏布江两岸。与山南诸国,尽早确定边界。省得日后,纠缠不清。

    与海外荒洲,不毛之地迥异。丰州城池完备,道路通达。只需按部就班,分割田宅,编户安居即可。所携匠人,正好用来治水。比起千里蓟国渠,复杂水情。央恰布藏布江下游,土地平整,河汊密集。只需锁定主水,便可顺流筑堤。尤其蓟国大舡,皆置船吊。转运石笼,迅捷无匹。

    治水不误圩田。

    绥南右将军程普,蓟国宿将。携麾下将校,船入江曲港。收服十国联军,立绥南右将军大营五部。待绥南左将军刘武抵达。再亲组绥南左将军大营五部。左右二营,各五万众。

    十万精兵,足可戍守丰州。待稍后,北天竺中分二州。左右绥南营士,亦随之分驻。另有锦帆左司马彭虎,楼船左司马彭式,并军曲候彭绮、彭材,携麾下精兵五千,楼船、斗舰五百艘。驻守各处要津,与扼守殑伽港楼船右司马胡玉,并扼守象林港锦帆右司马苏飞,守护“南海珠串”,巡弋东西海商路。与已程不国,相向而动,司机攻灭黄支国。尽得东天竺海岸良港。为羁縻中部百乘王朝,并南部潘地亚王朝,蓄势待发。

    据统计。时下天竺半岛,计有民二千万众。北天竺(东天竺)一地,便有四分之三。换言之,枝扈黎大江流域,乃天竺最富庶之地。蓟王全盘笑纳囊中。天竺痛失大半人口及财富。想要挥师反攻,几无可能。

    更加蓟王析分田宅,解放奴隶。大肆笼络民心。更加马鸣菩萨亲证虎衣明王果位。单凭百乘王朝,已回天乏术。

    足月发放军资。单此一项,便令大营欢声雷动,士气爆棚。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谚曰:“皇帝不差饿兵”。而后“令行禁止,莫不率从”。

    程普久戍西域。都护府联军兵情,亦如天竺十国降兵。如何梳理,去伪存精,自有心得。

    更何况,还有虎衣明王坐镇。

    又十日。

    绥南左将军,二兄刘武,携三足踆乌船宫,并楼船、斗舰五百艘。浩浩荡荡,抵达摩揭陀国,华氏城外,环城港。

    船宫巨舰,高过城墙。引万民骚动,惊呼四散。

    北天竺诸国主,并马鸣菩萨,皆被惊动。遥望三足踆乌,心中惊骇无以复加。环城港内外,顶礼膜拜者,比比皆是。

    “此物,只应天上有。”多摩梨王,慨叹出声。

    引诸王,长吁短叹。

    香花宫,前殿。

    “拜见主公。”二兄刘武,携诸将大礼参拜。

    “诸位免礼。”蓟王下阶搀扶:“一路辛苦。”

    “四海乘风,波涛不兴。臣等日夜三千里,并无辛苦。”刘武笑答。

    “善。”蓟王笑道。少时兄弟,今日君臣。私交之上,更加公义。君臣同契,毋需多言。

    刘武又引彭氏四虎,近前拜见。天下豪杰,悉投蓟王。蓟王赫赫威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江湖传言,闻名不如见面。见蓟王和光同尘,豪气干云。彭氏四虎,顿时心折。四人,纳头便拜。从此刀山火海,生死无悔。此便是,汉家儿郎。

    一言蔽之,魅力(值)满百。天下豪杰,无可匹及。

    蓟王遂命锦帆左司马彭虎,楼船左司马彭式,驻守多摩梨江口并折利呾罗发行二港。二人麾下军曲候彭绮、彭材,李玉、王海,驻守江绕、江曲,瞻波、圣河,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