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如何施为?”伏完追问。

    “明日,妾自入宫,与吕贵一见。”

    “多谢公主。”伏完如临大赦。

    阳安长公主,翩然一笑:“夫君何不,榻上谢妾?”

    “敢不从命。”伏完意气风发,长身而起。

    惊喜交加,一夜无话。

    翌日,阳安长公主,容光焕发。车驾入宫,与天子食母,吕夫人相见。

 1。270 临机应变

    董侯自幼丧母,由食母吕贵,哺育至今。后朝廷都甄,吕贵亦伴驾西来。今由董重上表,董侯策封吕贵为“平氏君”。

    世人皆知。董侯乃王美人之子。后王美人暴毙。被永乐董太皇,豢养于永乐偏殿。为不被何后所害,混入一众逐鬼童子之中。除董太皇之外,无人可窥其真身。直至二宫太皇,携半数童子并先帝《起居遗诏》,北上蓟国。华云号上,机关算尽,不料却被何后所乘。董侯被掠,功亏一篑(详见《列宿·129得失参半》)。

    食母吕贵,本就出自永乐宫。素与阳安长公主亲近。

    且庶女伏寿,今为贵人。常伴天子身侧。阳安长公主,进出宫闱,如履平地。

    闻长公主来访。平氏君于寝宫相见。足见亲密。话说,伏寿有宠。待天子元服,必为皇后。平氏君善待长公主,亦是人之常情。

    长公主,开门见山:“闻三月上巳,天子欲携百官,泛舟东流水上。虽有卫将军盖海,青州牧之翥凤。然吕布入寇,不可不防。甄下距大河,足有十八里。秦胡铁骑,来去如风。若半道设伏,天子危矣。”

    毕竟出身宗室。阳安长公主,拳拳之心,平氏君感同身受:“长公主所言极是。”

    阳安长公主,于是趁机进言:“可命一童子,假扮天子,车驾先行。以障人目也。”

    话说,始皇帝东巡。车队皆安车驷马,居中最为豪华。途径博浪沙,张良遂命力士击毁此车。不料豪车却是副车,始皇帝因而逃过一劫。

    可比此时,阳安长公主献计。

    命一逐鬼童子,披天子冕服,乘天子车驾。而天子却乘副车,掩人耳目,安然抵达。十八里官道,说短不长,说长不短。正如阳安长公主所言,若吕布果真携铁骑伏于半道。天子危矣。

    天子出巡,当万无一失。

    “善。”平氏君,从谏如流。

    二妇人,这便定计。唯恐走漏消息,被城中细作得知。又相约不入三人之耳。

    阳安长公主,心满意足,打道回府。

    入内室,告知伏完。

    “妙哉。”伏完抚掌而笑。

    阳安长公主言道:“陈公台多谋善断。吕布得之,当可与曹孟德,一争高下。”

    伏完亦醒悟:“陈公台,知长公主可说平氏君。亦知我为太仆,可控天子车驾。”

    太仆,始置于春秋。秦、汉沿袭,为九卿之一,掌皇帝舆马及马政。《汉官仪》云:“天子驾出,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皇帝出行,太仆总管车驾,并亲为皇帝御车。乃为近臣。

    天子卤簿,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俗称“天子三驾”。

    蔡邕《独断》:“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小驾,有法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

    三月上巳,万民齐出,百官同行。当行“大驾卤簿”。

    “然也。”阳安长公主慨叹:“你我二人,缺一不可也。”

    伏完,深以为然。

    事不宜迟。伏完遂邀桓典,公孙二雄,共赴府宴。

    “策画有变。”伏完开门见山。

    “变从何来?”桓典忙问。论心中急迫,桓典不下伏完。自昨日回府,便坐立不安,寝食俱废。得伏完相邀,便急忙赴会。欲知详情,可有破解之法。

    待伏完道明原委,众人方知事大。

    悉知乃陈公台,急中生智。桓典终得心安。

    于后知后觉,公孙二雄而言。无非将华云号上,所伏刀斧手,悉数调出。而后,率麾下精骑,填充“千乘万骑”。伴驾出巡。

    “天子”则由伏完亲自驾车,行于大驾之中。

    而董侯,则换乘黄门署车,混迹出城人流。悄无声息,直奔敖仓港。

    或长驱虎牢,或舟行八关。但凭所需,游刃有余。

    众人这便取图围观。细说沿途亭舍城池。

    《郡国志》:“滎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汉祖中胸处也。”《后汉书》注曰:“《西征记》曰:有三皇山,或谓三室山,山上有二城,东者曰‘东广武’,西者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二百余步,其间隔深涧,汉祖与项籍语处。”

    广武二城,便是今之“敖城仓”。居中绝涧,俗称广武涧,便是今之鸿沟水。

    自“年犹盛而容色美”之马氏,封滎阳君,嫁入蓟王家门。为马贵妃。蓟王遂命人增筑广武二城。并顺下自河,修造敖仓港。历经修造,城港已连成一体。乃河上第一雄港。

    类比九坂坞。东西广武二城,各霸山头。横跨鸿沟,以吊起相连。后世称“汉霸二王城”。

    东西广武二城,乃城仓重地。囤积督亢之谷,楼桑兵甲,不一而足。蓟国名产,可经二城间,所设桥吊,坠下深涧。南北商船,只需列队鸿沟。便可依次装船。通行四渎八流,内外水道。

    临河敖仓港,日有千帆往来。水路繁忙,不下南港。港中有蓟国戈船校尉文聘所部驻守。文聘立水砦于黎阳营,护大河航道。敖仓港虽在河南,然毕竟是滎阳君汤沐邑,自当为蓟国所辖。并无异议。

    敖仓港南二十里外,虢亭。

    《郡国志》曰:“县有虢亭,俗谓之平咷(táo)城。”《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止鸣其上,追之者以为必无人,(高祖)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故作鸠杖以扶老。”

    亭舍之中,后院精舍。

    吕布与陈宫,隔案对坐。侃侃而谈。无怪伏完投书,连夜得回。

    吕布、陈宫,竟近在咫尺。话说,滎阳乃蓟国所辖。于关东而言,乃法外之地。正因如此,吕布、陈宫,方有恃无恐。

    虢亭扼守官道,无论赴敖仓港,亦或是西去虎牢,皆需途经此地。

    “何以先知?”吕布必有此问。

    陈宫笑答:“三月上巳,泛舟大河。曹氏父子,焉不用盖海乎?”

    陈公台,料事于先。知伏完所谋难成。曹氏父子,必不登华云号。故先行藏身此处。坐等伏完投书求救。

    果不其然。

    吕布叹服。转而又问:“荀彧,焉不知乎?”

    陈宫慨叹:“牵乎天子,荀文若,必不为曹氏谋也。”

 1。271 实无此念

    稍后再看。

    …………………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  众号【】  看书还可领现金!

    “公台所言极是。”吕布信服。

    窥见吕布表情轻松,陈宫忽问:“若天子车驾西来,将军当如何自处?”

    “公台何意?”吕布浑然未解。

    陈宫索性明言:“将军,位列六雄,名震关东。‘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下邳,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吕布沉思许久,徐徐摇头:“公台当知。某实无此,权臣之念。”此必是吕布,肺腑之言。

    “卑下,尽知矣。”陈公台一声慨叹。

    终归野心需与实力相匹配。吕布初得徐州,四国一郡。居于四战之地,与曹孟德不死不休,与二袁虚与委蛇。更与荆州牧刘表,青州牧刘岱,貌合神离。人地生疏,举目无亲。若挟天子,必被关东,群起而攻之。顷刻间,飞灰湮灭,死无葬身之地。

    吕布,当有自知之明。饶是曹孟德,如今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史上四世三公袁本初,虎踞河北,兼督四州。亦不曾纳沮授之谏。便是曹孟德“将迎天子,诸将或疑”,得“荀彧、程昱劝之”,这才达成所愿。足见利害攸关,不可不察。

    其中利害,陈宫焉能不知。不过是出言相试,罢了。

    甄都宫,承光殿前。

    “拜见平氏君。”今日课业罢,太傅杨彪出殿时,正与天子食母相遇。

    “拜见太傅。”吕贵亦不敢托大,侧身避让。请太傅杨彪先行。

    稍后入殿,与董侯相见。

    “叩见陛下。”平氏君盈盈下拜。

    “阿母免礼。”董侯颇多亲近。董侯年岁渐长,年前便已断奶。终归哺育之恩,此生不忘。更加王美人暴毙,董侯尚在襁褓之中。故待平氏君为母,亦是人之常情。

    “闻陛下,上巳日,车驾出宫。携文武百官,泛舟东流水上。不知然否。”

    “然也。”此事朝野尽知,董侯自不必相瞒。

    “吕布入寇,关东摇动。甄下距大河,足有十八里。若有贼寇伏于半道,陛下危矣。”平氏君所言,正是阳安长公主,私语相告。

    “阿母所言极是。”董侯亦知事大:“然事既已定,如何擅变。”

    “何不令一童子代之。”平氏君笑道。

    “善。”董侯心领神会。

    平氏君又叮嘱道:“陛下切莫多言。上巳日时,交由黄门令并太仆,便可。”

    “可也。”董侯思前想后,并无不妥。正如母子私语。董侯自会恪守秘密,轻易不外传。

    三月上巳将至。天子出游,百官随行。曹太保,亲自操办。甄都上下,喜气洋洋,欢乐弥漫。冰雪融水,汇聚沟渠。四渎八流,一夜水满。唯恐泥足深陷。趁“浅草才能没马蹄”。徐州铁骑,纷纷败退。军情一日数报,甄都近郊,再无贼人踪迹。

    曹太保悉知,亦颇多欣慰。真乃天助我也。

    传书贳泽,盖海水砦。问曹孟德,何时得归。

    曹孟德回书。言,民船淤积,不敢轻动。三月上巳,恐赶不及。

    也罢。国事为重。陈留一郡,此番被陈宫、张邈鼓动。有十万众,南下徐州。

    话说。陈留民众,举家南下,史上亦有雷同。

    时,赤壁战后。曹操欲借淮南百姓,以挡孙权。蒋济谏之不听。曹操一意孤行,乃至江淮间十余万人,惊慌逃往江东,江淮于是空虚(注①)。

    乱世之中,兵马称雄。先前,吕布客居孤城,无人问津。今得徐州,复为关东群雄。陈留民众,自是一呼百应。

    如曹孟德自言。无惧吕布,独忌陈宫。唯恐南下陈留民船中,混入徐州水军。试想,若趁民船淤积水砦,迎风纵火。急切间,民船难以逃脱。火助风势。累及十万民众,葬身火海。曹孟德,千夫所指,悔不及也。

    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妄动。待再无民船南下,再拔营返航,送回原籍,不迟。

    “何人行刺!”夜深人静,曹孟德捉刀而起。

    “明公毋虑,无人行刺。”正是麾下讨寇校尉乐进。

    “哦。”曹孟德披衣坐起。这才发觉,乃春潮夜生,摇荡楼船。比起四平八稳,盖海首舰。楼船稍小,且不抗风浪。

    谓“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虽泊于水砦,然贳泽乃诸水汇聚。四野无人,随风起浪。这才惊醒曹孟德。

    手捧铜灯,近落地窗前。俯瞰砦中万家渔火,又见琉璃壁上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