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漯水,又称“会水”。马常坑,后世称“鱼龙湾”。时下水丰,“通津委海”。除有渔盐之利,更是优良港湾。

    换言之,千乘城,东南距临淄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前汉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漯水自二城间穿过,因二城交会,故又称“会水”。稍后,东北注入马常坑。

    孙坚先立水砦于蓼城,船泊鱼龙湾。而后招募能工巧匠,督造青州治。

    欲在千乘南北二城,濒临会水,各建一座良港。而后街衢纵横,各向背后城池,绵延十里。再掘环渠,将南北二城,与南北二港,连成一体。

    效仿蓟王都。以会水为中渠,开凿“日”字环渠。将相去二十余里,南北千乘城,并为一城。

    南城为县治,北城为州治。青州属吏,悉迁家小入城。

    为防水耗,“微涓绝流”。孙坚又命工师,穿津通渠,引诸水汇入。自郡治临济,至州治千乘,开凿“会济渠”。连通济水并会水(漯水)。再无水枯之忧。

    待南北二港筑毕。并以环渠,通连二城。“日字千乘”,遂为青州第一雄城。与蓼城镇北将军营,并鱼龙湾内飞云舰队,互为犄角,拱卫大河之尾。

    且经鱼龙湾出海,逆入河口,甄下十八里浦,旦夕可至。经鱼龙湾,逆入会水,再经会济渠,入济水。四渎八流,通江达海。便是楚都寿春,亦可朝发夕至。

    孙坚拜南阳阴瑜,为镇东将军长史。位列谋臣之首。青州属吏,皆交由阴瑜,详加甄选,去伪存精。稍后,一州大治。远胜长涂二龙,刘岱治政。

    孙文台,号“平难豪雄”,位列六雄之中。若非襄阳城下,误中飞石,乃至昏睡多年。关东大地,岂容竖子成名。

    楚都,寿春。

    合肥侯遣使过江。加袁术为“车骑大将军”,兼领扬州牧。赐虎贲三百,还政江东四郡。

    以一敌四,阵斩二龙。叔侄相争,三分天下。助合肥侯,拔得头筹。江东吏民,无不振奋。与有荣焉。

    六雄之名,出于何人之口。时过境迁,今已无从可考。然比飞云、盖海,游麟、翥凤,四舰得其一,可守千里疆域。乱世枭雄、傲世桀雄、平难豪雄、据土人雄、末世奸雄、并盖世英雄,亦得六雄之一,可安千万黎庶。

    六雄之中。江东得其二。关东得其三。河北得其一。

    江东二袁齐心。关东曹吕相争,孙坚心向河北。实则,江河上下,三家各得其二。汉中虽无有一人,却政教同体,不可小觑。

    江东,坐拥长江天堑。汉中,固守山川之险。关东四渎八流,并起群雄。大河之北,幽、冀、并、凉、雍,日渐大同。

    果然,三分天下有四家。

    袁术血战得胜。尤其坚守谯楼,夜以继日,大旗不动。淮南这才不乱军心。而后反败为胜。终归世家子弟。战后大宴宾客,通宵达旦。自有麾下一干人等善后。

    惊闻,平难豪雄孙文台南下。这才起身罢筵。恰逢江东使者入城,亦不失礼节。

    环城港内外,框架林立,四起船台。青州水军,并河东健儿,已编入淮南守军。交由麾下健将统御。寿春城头,战火未退。断壁残垣,犬牙交错。江东使节入城时,无不触目惊心。可知日前,战况惨烈。亦知袁公路,必有过人之处。

    除去封赏有功。合肥侯另有密诏。命袁术,择日发兵,攻取江夏。

    大将军袁绍,亲提十万大军,兵发数路。攻入荆南四郡。荆州水军,十万火急,不惜断腕回援。护南蛮校尉刘磐,领荆南四郡精兵,与袁绍鏖战。此时,荆州刘表,自顾不暇。江夏一郡,唯剩黄祖麾下,数万人马。

    袁术挟大胜之威。亲率十万大军,必可战而胜之。

    袁术亦颇为意动。

    遂开府议,问计群臣。

    “明公,不可。”主簿阎象,先进良言:“苦战得胜,军心已疲。譬如‘冲风之衰,强弩之末’。且青州降众,尚未归心。强迫必起兵乱。况有猛虎,伏于身侧。”

    “主簿所言是也。”难得袁术,从谏如流。

 1。48 任人唯亲

    袁术所敬,唯有江东猛虎,孙文台一人。余下皆碌碌,不值一提。

    且,亦如主簿阎象所言。血战得胜,上至百官,下至兵卒,皆身心俱疲。更有数万降军,尚未归心。强行驱策,必起兵乱。合肥侯,远在江东,不知详情。然袁术扼守江淮,为江东藩屏。断不可妄动。

    袁术遂命长史杨弘代笔,上表陈情。料想,合肥侯明主之姿,必知晓厉害。何况,袁术已问过来使。平难豪雄孙文台,继为青州牧之事,过江时,仍未传至建业。换言之,合肥侯密诏发出,犹不自知。

    袁术厚赐江东来使,遂送其过江。知孙文台牧守青州,合肥侯必消此念。至于,荆南战势如何,自有大将军袁绍,亲力亲为。且将荆州水军,阻于城下。蔡瑁、张允,不惜断腕脱离。袁术,足可交待。

    回忆先前。曹孟德掘环渠火攻寿春。袁术护合肥侯过江,驻守牛渚营。曾广发营匠降卒,伐木采石,加固营垒。以备万无一失。又命樊能、于麋、张英三将,弃守横江津并当利口。将营中机关诸器,悉数拆除,随船运抵牛渚。三营并一营。防备关东。

    牛渚、石城,两处营寨,既是坞堡,又是津渡。百五十里水路,上下呼应,互为犄角。如獠牙深嵌江东。稍后,袁术孤身过江,袭占寿春。便弃守牛渚营。

    牛渚营,遂为袁绍,遣将守备。

    今豫章、丹阳、会稽三郡,并毗陵新郡。扬州江东四郡,悉还治袁术。横江津、当利口、牛渚营,三处沿江要津,悉重归袁术。袁术再命樊能、于麋、张英三位“车骑中郎将”,各领五千水军守备。又于寻阳、柴桑,立别营。拜麾下大将张勋,为水军都督,领豫章太守,统帅水军,驻守沿江要冲。以备江夏水军来袭。拜猛将纪灵,为中垒将军。守护淮南安危。余下宿将,皆有升迁。至于江东四郡防务,悉归大将军袁绍。不劳袁术费心。

    “毗陵新郡,又当如何?”袁术遍观长江水路,对吴郡析分之毗陵,颇多不满。先前,合肥侯曾暂据曲阿行宫。既析新郡,何不以曲阿名之。

    “毗陵与吴,均分震泽。”主簿阎象,为袁术解忧:“论圩田之利,毗陵、无锡诸县,可比淮南芍陂。故不以曲阿为郡治。”

    “主簿所言是也。”袁术这便醒悟。单芍陂一地,足可养十万精兵。再得震泽之利,袁术再募十万江东健儿,亦不在话下。

    “主簿以为,当择何地筑津。”袁术又问。

    谓“此一时,彼一时也”。自败四家联军,诛长涂二龙。袁术名震江淮,越显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究其原因,身证其名。故非六雄之列,皆难入法眼。寻常蕞尔小事,皆不以为意。

    颇多,“治大国如烹小鲜”耳。

    君臣携手,上下勠力。袁术纳谏忠言。主簿阎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卑下,窃以为。当先圩田为上。可假扶海洲之便。”

    “水衡都尉,堰海所筑。”袁术心领神会。

    “明公与蓟王刎颈之交。扶海洲,当可为明公所用。”主簿阎象,亦投桃报李,言中下怀。

    果不其然。袁术欣然笑道:“某且,去信玄德。”

    “明公,明见。”长史杨弘,领重臣下拜。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争宠献媚,旁枝末节,烟消云散。先前,不过江北二郡之地。故群臣相争,唯恐不及。今再得江东四郡,利益广输,足可分润。更加,同生共死,驻守谯楼。彼此自当,心结尽解,涣然冰释。游刃有余。

    以一敌四。于淮南君臣而言,皆是莫大淬炼。

    如江夏黄祖,兵微将寡,何足惧哉。

    稍后,江东大将军袁绍,将析分扬州所得,庐陵、建安、新都、吴,四郡,划归治下。效仿广州,新立吴州。亦吴郡之吴县为州治。遂成大汉十七州。表其外甥高干,为新任吴州牧。

    高干,干字元才。蜀郡太守高躬之子,出身于陈留望族。高氏数世节孝,累有清名。高干,才志弘邈,文武秀出。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追随袁绍,鞍前马后,颇有功勋。家门后起之秀,牧守一州。亦是袁绍任人唯亲之术也。

    效仿蓟王,先析河西四郡并西海郡,立为雍州;又拓土北天竺,立为丰州之伟业。袁绍不甘其后,先析交州立广州,再析扬州立吴州。与蓟王,不分高下也。

    话说,袁术眼中,尚有六雄。袁绍眼中,只有蓟王。

    知袁术醉酒,口出“吾家奴”。袁绍之所以,一笑了之。正因眼中,再无袁公路矣。眼中既无此人,其人如何,还有何所谓。

    乱世无庸主。合肥侯过江,得四世三公,袁氏作保。江东大姓,举家来投。欲洗宗贼污名。于是,豢养与坞堡之中,奴仆佃户,并山越南蛮,大量释出。再加圩田,航运之利。毋需衣冠南渡,江东足以先兴。试想,单十万大山,便蛰伏有山民,百万之众。自两汉以来,蛮人不断内迁,种辈散布山谷。皆为江东所用。人口红利,可想而知。

    后世推测。华夏先民,父系有三。炎黄二帝加蚩尤。时过境迁,楚汉之争,余威犹存。二袁保合肥侯过江东。未尝不是,共融之举。

    长涂二龙之死。好比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话说,史上灵帝,亦有重用宗室,平定乱世之心。奈何,如长涂二龙,刘表、刘焉、皆先后陨落。唯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此亦足证,先帝所言,十分天下,世家七分,汉室三分。为续命汉祚,先帝立鸿都门学,起二次党锢,西园卖官,借太平道血洗关东。多措并举,无所不用其极。然“乱而无损”,撒手人寰。非但毫无改观,还加速汉室灭亡。

    “过尽千帆皆不是”,“衡阳雁去无留意”。

    俱,往矣。

    六雄争霸。

    大幕徐徐,行将开启。

 1。49 敌我莫辨

    如蓟王所料。知江东猛虎,牧守青州。关东群雄,谨守门户,不敢造次。

    只因,猛虎在侧,敌我莫辨。所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稍有不慎,必遭虎噬。

    比起长涂二龙,孙文台声名远扬。且所携飞云舰队,战力不下翥凤。

    徐州下邳,洪水未退。吕布上表撤军。收拾河山,择日再战。

    如前所言,自迁州治入下邳。军师中郎将陈宫,便命人支渠四通,欲兴稻作。虽已是初夏,不计育秧,亦不误农时。秧苗皆从河北运来。徐州地处关东,位于江淮之间。气候温润,尤胜河北。稻作当可无虞。

    亦如前所知。沂水于下邳城北,一分为二。大沂水,经城西汇入泗水;小沂水,绕城东亦注于泗水。另有武、祠、武原,诸水于城西二十里之武原水口,同汇入泗。葛峄坐镇,下邳雄峙其北;泗水若带,旋绕下邳之先。城处水环之洲。乃不可多得,饭稻羹鱼,福田胜地。

    只需闭合暗渠水闸,不出数日,城内积水消退。城外,支渠四通,一片白泽。军师中郎将陈宫,命兵卒助农人稻作。民心遂安。

    甄都敕令,亦至下邳。

    加封典农校尉陈登,为伏波将军。兼领广陵太守。

    吕布心中,固然不悦。军师中郎将陈宫,谏言道:此乃曹孟德,离间之计也。看似报陈元龙,义释之恩。实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