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东将军府,长史陈宫。领军师中郎将,专治府事。

    麾下本有六健将,成廉、宋宪、侯成、郝萌、曹性、魏越,分统五千秦胡铁骑,三千并州兵骑,三千三河骑士,五千陆浑胡骑;并入徐州宿将曹豹、许耽,各领五千丹阳精兵。皆拜为镇东中郎将,共号“八健将”。镇东偏将军张超,领别将吴资、高雅、侯谐、赵庶、李邹等,共率三万余众,陈国弩士。

    另有一万徐州水军,悉归广陵太守,伏波将军陈登统率。此番出征,又募得三千泰山剧贼入编。再加各地守城郡兵,足有十万之众。若非北面强敌,吕布当可与淮南袁术,一较高下。

    “不去也罢。”陈宫拂袖而出。

    “军师何故?”苍头惊疑不定。

    心中一动,陈宫遂暗中收拢怒气。和颜悦色,转身答曰:“心牵城外稻作,且筚路褴褛,甚是失礼。”

    “筚路褴褛”苍头默记于心,已备吕镇东相问。

    果不其然。待吕布得报,遂问主簿张邈。

    “孟卓可知,筚路褴褛?”

    张邈位列八厨,先秦典故,如数家珍:“左转曰:筚路褴缕,以启山林。谓创业之艰也。”

    “哦?”吕布闻言,不由落杯。

    张邈,醺醺然反问:“何出此言?”

    吕布举杯笑道:“无妨。”

 1。55 杜渐防萌

    送走甄都使节,吕布自归内室。

    见吕布闷闷不乐。新妇魏氏,亦不敢多言。唯恐举止失仪,招致夫君不喜。遂命女婢,请来发妻严夫人。

    严夫人入室,目视魏氏以安抚。这便轻移莲步,近榻轻问:“夫君何故不乐?”

    “今曹孟德遣使,遂大宴宾客。军师过府不入,只言筚路褴褛。”吕布一声长叹。

    “语出左传。”严夫人,亦家学渊源:“筚路者,筚辂也,俗谓柴车;以布而无缘边,敝而紩zhi缝之,谓之褴褛,俗谓敝衣也。柴车敝衣,开拓山林。言曰,创业之艰也。”

    吕布轻轻颔首:“军师何意?”

    严夫人柔声笑答:“先言己,再言夫君。”

    陈宫本指自己,自田间匆忙赶回,衣衫不整,君前失仪。又进谏吕布,勿忘创业艰辛。

    “夫人,所言是也。”吕布心领神会。

    陈宫所忧,乃吕布被高官厚禄所蚀,养尊处优。“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再无四方之志。瞻前顾后,顾此失彼。终被曹孟德所破。

    严夫人柔声劝道:“陈公台,乃夫君智囊。守徐州四国一郡,缺之不可。”

    吕布欣然笑道:“然也。”

    能有此见识。严夫人,亦称贤内。

    一夜深思熟虑。翌日,吕布召镇东将军主簿,兼领下邳相张邈,入府相商。

    张邈位列八厨。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吕布凡有所问,张邈必有良言。

    将昨日宴上,陈宫所言,和盘托出。吕布问出心声:“孟卓以为,曹孟德,遣左将军公孙康,屯兵泰山。可有与我罢兵说和之意。”

    “卑下,窃以为。曹孟德,必有此意。”论知曹孟德之深,旧友张邈,亦不逞多让。

    “孟卓以为,某当何为?”吕布又问。

    “将军,当应之。”不愧东平长者,言之凿凿。

    “昨日宴,可否?”吕布再问。

    “可也。”张邈掷地有声。

    “既如此,军师何故口出筚路褴褛。”吕布皱眉发问。非是愠怒陈宫无状无礼,乃当真不解其意。吕布出身草莽,布衣之雄。对陈宫,信赖有加,且颇多敬重。故有此疑。

    “先贤曰: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周易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张邈长者之风:“公台,智者千虑,唯恐一失。徐州乃四战之地。淮南袁术,江东袁绍,青州孙坚,兖州曹操。尔虞我诈,皆非善类。故将军,不可不防。”

    “善。”吕布这便了却心事。

    出府后,张邈如实告知陈宫。

    陈公台,亦多欣慰。

    非忧吕布定力不足,只因曹孟德狡诈如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稍有不慎,万劫不复。

    效蓟国营城术。陈公台,设内、中、外,水门三道。支渠四通,造百里水田。若曹孟德还敢来攻,只需开闸放水,楼船大舰,必坐滩搁浅,动弹不得。待稻作毕,下邳再无,坚船利炮,火石围攻之忧。不得不说。为防备徐州,陈公台可谓殚精竭虑。

    诚然,累日衣不解带,与农人吃住于田垄之上。得吕布相召,急忙入城。不料未进府门,便闻靡靡之音,丝竹之声。心生厌恶,故出言不逊,亦是人之常情。

    常谓“如临大敌”。正因深知曹孟德,故陈宫才日夜提防,唯恐祸起萧墙。

    然正如荀彧所言,“一张一弛,武之道”。

    便是如八厨之张邈,亦醺醺然,沉湎其中。吕布麾下,徐州武,又岂能免俗。终归,活色生香,身染红尘。又岂能当真,不食人间烟火。

    临乡北港。

    蓟王率武百官亲临。为新任岭南守史孙策,并守从事史周瑜,饯行。

    此番南下,蓟王命都船署,组建整支岭南舰队随行。新式白波楼船一艘,白波斗舰十艘,艨冲、冒突、走舸,大小船只计百艘。

    新式战舰,皆已加装清钢龙骨。倍加坚固,亦载重倍增。蒸汽动力,尚待大成。仍是飞车桨并翀嚣帆,双驱动。

    所谓加装,而非改装。因效蓟国车驾,坚木包铁。清钢骨架镶嵌于木质龙骨之外。毋需拆除船身,便可安装完成。且青钢骨架,可自行支撑。即便木质龙骨折断,亦不重创船身结构。且涂搪防腐,排设于底舱,不与外界海水相接。亦便于维护打理。

    如前所言。银炭高炉,助蓟国清钢产量大增。冷热兵器交接,后钢铁时代,已悄然来临。

    时辰已到,号角雄浑。

    岭南旗船,扬帆。过水砦,经日渠。出南港,顺下巨马水,舟入渤海。与干支海市汇合,同赴岭南都护府。

    丰州红利,日渐凸显。扶南地利,堪比丰州。西蛮湾,更是优良海港。顿逊海渠,通航在即。稍后,合五国联军,攻灭扶南,立柳氏为女王,行羁縻之策。南州并入汉土,指日可待。

    正因岭南,兹事体大。蓟王才命孙策并周瑜二人,前往领护。

    先举其父,后辟其子。镇北将军领青州牧孙坚,感激不尽,传书拜谢。蓟王亦回书答谢。

    比起江东猛虎孙坚,舔犊情深。江东周氏一族,爱护周公瑾之心,有过之无不及。水衡都尉周晖,乃周瑜再从兄同曾祖而年长于己者,自不必说。瑜父,原洛阳令,今京沚令周异,年初积功加光禄大夫。食比二千石俸。众人皆言,国有新守,周异必入列。足证政绩。从父周尚,继程秉为新任沓氏令,今亦得千石高俸。

    今子辈周瑜,比千石出仕。且蓟王于殿中直言,当不误二千及冠。周氏家门,焉能不喜。

    位列百官之中,目视旗船远去。周异不由泪目。老来惜子,人之常情。

    同为光禄大夫,守一城长令。楼桑令何伯求这便劝道:“庄子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羽翼丰矣。”

    “何公,所言是也。”闻此言。左右皆,心有戚戚。

 1。56 积恶余殃

    谓“雏凤清声”,“风鹏正举”。

    孙策,周瑜,年轻一代翘楚,正当扶摇直上九万里。

    蓟王立四方五部都护。可谓深谋远虑。定鼎之举。或有人不解,天下分崩,九州幅裂。正当荡平群雄,重整河山。为何舍近求远,谋取徼外蛮夷之地。

    谓“内忧外患”,乃其一也。正如少时,恩师夜课。以大汉十三州,山川地形图开篇。告知刘备,家贼内乱,外贼寇边。二祸频发,左支右绌。如钝刀割肉,血流不止。先去边患,再除祸心。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汉家四百年,传至先帝。早已积重难返,病入膏肓,乃其二也。谓“积恶余殃”是也。必延祸子孙,殃及无辜。史上黄巾之乱,至群雄并起,三分天下延魏晋,及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皆是汉末余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想而知,蓟王逆天改命,必受殃及,是其三也。

    最大转折,困龙台上,先帝早崩。更利令智昏,连出二诏。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蓟王措手不及。之所以叔侄相争,天下三分。正是先帝弥留,朝令夕改,二诏延祸。怎叫一个“乱而不损”了得。莫非心知,必有蓟王托底。

    本以为,蓟王总王权之极。只需辅佐少帝,便可号令群雄,中兴汉室。不料,叔侄三人,萧墙祸起。各自算计,无所不用其极。合肥侯鞠城兵乱,欲除十常侍之祸,逼迫十常侍搏命一击,死伤宗室无数。于是被时窦太后,一纸诏书废帝。蓟王遂立史侯为帝。奈何程璜暗藏私心,私窃存诏,乃至合肥侯,南阳复位。时大将军何进,为除恶必尽,攻打南北二宫,不料反被残余十常侍所杀。引北邙之乱,遂被董卓所乘,因救驾大功,窃取朝政。史侯为稳坐大位,不惜水淹南阳,遂被董卓所废。奈何董卓乃汉室贼臣,以下犯上,废帝存疑。乃至汉中复位。更有曹孟德,陈仓暗度,引朝廷东迁,护董侯定都甄下。

    天下群雄,各有归依。遂成三分之势。

    如今反思。一切起因,便是先帝前后,二诏祸引。亦是四百年汉室,积恶余殃。

    再深思。

    保合肥侯,乃四世三公,汝南袁氏。为世家名门之首。

    护董侯,乃大宦官曹节之后。为宦官黄门之首。

    守史侯,乃西凉残部并天师道余众。前为外镇之首,后为仙门之首。

    可谓各方势力云集。

    于蓟王而言。天下棋局,子落无悔。

    于史家而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于说书人而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于看客而言。好一幕,波澜壮阔,汉末大戏。

    书归正传。

    话说,二龙葬于蓟北王陵,蓟王之所以未曾亲往。亦因蓟北王宫,北天竺诸王暂居。劳师动众,非一日可返。遣门下主簿孙乾,亦不失礼节。蓟王位高权重,干系重大。国人尚知轻重,汉室宗亲又岂不体恤。

    先前三家争锋,尚能恪守古礼。长涂二龙兵败受戮,意为撕破脸皮。试想,稍后三家再战。即便战事不利,稍处下风。又岂有轻易弃刀认输之理。往后再战,便是不死不休。

    曹孟德自降身段,多番遣使,欲与吕奉先化干戈为玉帛。亦有此因。

    如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关乎身家性命,岂能妄动刀兵。再不可如少年时。一言不合,捉刀相向。面红耳赤,只为意气之争。

    一言蔽之。处世之道,皆变矣。即便是位列六雄,亦需应时权变。否则,身首异处如二龙。

    天下皆反,蓟王不乱。

    车驾回宫,洗漱更衣入西宫。叩见二宫太皇,拜见三王太后。再入北宫瑞麟阁理政。稍得闲暇,入妃嫔寝宫,探视麟儿母子。足月之前,皆暂养于母妃身侧。待满月。则迁入东宫育婴室。交由侍医,日夜看护。上元、云华二妃,母凭子贵。羡煞身旁女仙。

    诸王子,年岁渐长。陆续入王子馆学。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