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1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因深知徼外蛮夷之习气秉性。故蓟国上下,皆对扶南女王柳氏,挥金如土所立,“讨逆同盟”,一笑了之。先击狼牙修,势在必行。
如前所言。凡蓟人聚居,皆上邦风貌。虽远隔万里,思乡心切。然海市往返,携故国人、物,亦足以慰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得书报平安,肥字如栖鸦”。于是乎,“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左相所叹:“西徙丰州十万客,木兰白波去不归”。
言下之意。蓟王虽约定,十年归期。然久居丰州,此心安处,必不思归。
蓟王,深以为然。此亦是蓟国上下所乐见。
上邦人物,如十万火种。潜移默化,遂成燎原。千万贱种,当不自贱。“自卑而尊人”,乃礼之所为。与自甘下贱,判若云泥。断不可,混为一谈。
稍后,锦帆司马苏飞,登船来见。
话说,国中内外,久无战事。坐视幕府将校,加官进爵。皆领高俸。国中诸笑,虽无怨言。却也各个摩拳擦掌,立功心切。
譬如水衡都尉周晖,遣水司空虞翻,并左右二丞,携三千府兵相助。未尝没有,分功之心。
锦帆司马苏飞,此番坚兵亮甲,收拾齐整,赶来拜见。欲为岭南长史所用之心,不言自明。
闻,蓟王有意。拜王傅黄忠、并横海将军黄盖,为“上将军”。以增国中诸军之秩。
上将军,春秋时期已有。周襄王十九年(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以郤縠将中军,狐偃将上军,栾枝将下军,当为“将军”名之始出。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上卿,掌典京师兵卫,或屯边境。
据此可知。上将军,位在三公下,秩同九卿。
王傅黄忠,今为护军将军,可拜为“护国上将军”。横海将军黄盖,拜为“横海上将军”。如此,国中诸校,皆可称将军。
谓“一视同仁”。蓟王屡升官秩。然多为文官,而无武将。
1。70 天下和服
或有人言,蓟国双壁,久无战事。擢升高位,如何服众。
须知,蓟王历次远征,国中内外,稳如磐石。千里稻作,季季大熟。周遭,蟊贼绝迹,宵小远遁。守土何来无功。
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否则。六韬,又岂会专设一篇,言守土注1:
简言之,对内,“无疏其亲,无怠其众”;对外,“抚其左右,御其四旁”;政治上,防微杜渐,“无借人国柄”;经济上,富国殷民,“从事于富”。遂又阐明“疏亲”、“失众”及“借人利器”之危害。最后道明,应施以仁义,“敬众”、“合亲”,达成“天下和服”。
又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注曰:“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
“巡守”,巡视诸守也。
足见,守土功大。
何况,蓟国精兵,皆出楼桑,西林演武场,并白湖水军营。北投蓟王之强宗骁帅,山民义贼,亦多由蓟国双壁,亲手打磨。磨尽匪气,知耻后勇。蓟纪严明,秋毫无犯。可见一斑。
故,积功增秩。亦无可厚非。
蓟王已将心中所思,告知左右国相,并诸国老。如何施为,不日自有分晓。
武齐驱。蓟王先立四方五部幕府。又加蓟国双壁上将军。
山雨欲来风满楼,磨刀霍霍向猪羊。
门下署,鸾栖馆。
“为扩名籍也。”许子远,言之凿凿。
“只为名籍乎?”陈琳以为,乃为扩军。不料许攸却说,只为扩兵士名籍。
“然也。”许子远,落杯笑言。
“何以知之?”陈琳续杯求问。
“我主,少复祖爵,稻作二十载。十里楼桑,扩千里封国。孔璋可知,有民几何?”许子远不答反问。
“众二千万也。”内外详情,陈琳为国秉笔,焉能不知。
“若比田赋,行三十税一。兵卒几何?”许攸又问。
“当有六十余万也。”陈琳如何能不醒悟。
“时,国中有百余流民营。四夷举家来投者,不绝于道。并凉之人、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江淮上甲、丹阳劲勇、荒洲岛夷,募为雄兵者,何其多也。”许子远言道:“故,主公立上将军,扩兵卒名籍,身证其位也。”
“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陈琳有感而发。
语出,论语子路。本意乃指,上行下效。居高位者,自身行事端正,属下方能听从。借用此处,引为“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将各校麾下,未得名籍之私兵部曲,悉编入籍。于家国天下,皆有大利。
因私交甚笃。毋需顾忌,交浅言深。
许子远,又剖析道:“正如国中客庸,皆需入市楼,先立券书。待工毕,庸费,转自赀库。同归而殊途也。”
言下之意。“食君之俸,担君之忧”。先前,因营中名籍不足,所投健勇,唯有诸校,以己俸私养之。恐至,死忠诸校,而不忠君。长此以往,于国不利。于是,蓟王抬升诸将品秩,为私兵正名。如此,与袍泽皆食君俸。忠于何人,一目了然。
“子远,所言是也。”陈琳叹服如常:“可书于日报乎”
“有何不可?”许攸,举杯相邀。
“满饮此杯。”陈琳,捧杯回敬。
二人对饮,其乐融融。
武帝,元鼎六年,灭南越国,置九郡。九真郡,治胥浦。并岭南入汉土,植根南州半岛。
光武,建武初年,“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俗化交土,风行象林,知耕以来,六百余年至北魏时,火耨耕艺,法与华同,名白田,种白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谓两熟之稻也。至于草甲萌芽,谷月代种,穜早晚,无月不秀,耕耘功重,收获利轻,熟速故也。米不外散,恒为丰国。桑蚕年八熟茧一年八熟蚕。三都赋所谓八蚕之绵者矣。”
换言之,最迟自北魏,岭南已有两熟之稻。
时林邑国,外战不断。便因国中,多林少田。至于修路穿渠,筑堤圩田,则力有不逮。一言蔽之,徼外蛮夷,明卑下。不足以改造山林莽泽,以适人居。
然自蓟王攻灭林邑,得广袤象林三十六小苑。譬如兰仓苑,金瓯半岛,地利尽显。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丛林巨木,高耸入云。林邑蛮,束手无策。将作寺,顺手伐来。且行分苑采伐,并封山育林。断不会,“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船官苑,船官口城。
“淮水又东南,流径船官口,船官川源徐狼外”,“自此外行,得至扶南。按竺枝扶南记曰:扶南去林邑四千里,水步道通。”。此淮水,非彼淮水。有大小二源,或称“南淮水”。
循国中风俗,“夷皆裸身,男以竹筒掩体,女以树叶蔽形”。徐狼国主,乘夜而来。唯恐白日显形。
话说,树叶蔽形,不难理解。竹筒如何掩体?如毛笔入筒也。
毕竟徐狼国主。入扶南女王城,广幅布蔽体,不露痕迹。
同为国主,分庭抗礼。
“女王,何故遣人来唤。”徐狼国主,坐定先言。
“大汉岭南长史,将兵至矣。”扶南女王,语破天机:“不日当击扶南。故请大王,共谋大事。”
“何日兴兵。”徐狼国主,当有此问。
“少则十日,多则月余。”柳氏已有定计。
徐狼国主,趁机要价:“恐刀兵不足。”
“辎重兵甲,并机关诸器,皆已齐备。大王自取。”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柳氏亦不藏私。
“甚善。”灯下徐狼国主,如坐针毡。这便起身告辞。喝令麾下,将女王所赠兵器机关,悉数运回。
柳氏矗立谯楼,居高俯瞰。徐狼蛮夷,肩扛背负,夜行无阻。兼有大象,拖拽兵车上路。出没丛林,徐狼确有过人之处。
“周公瑾之计,可成乎?”
1。71 天下之结
稍后再看。
翌日,另有舟船,自象浦逆象水,泊于船官口。
正是狼牙修国主,受邀来见。
环视船官口城港繁华,远盛国都。狼牙修国主目露贪色。心中虽垂涎三尺,却也无可奈何。蓟王一战灭林邑。并三十六小苑。船官苑中,一草一木,一禽一兽,悉归蓟王所有。蓟王立界阙之处,周遭蛮夷,避恐不及,不敢越雷池。
船官口,扼诸水要津。得水衡都尉,筑堤穿渠,疏通水路。更加蓟国造船术,日有精进。载重数倍于前。今可通,万石商船。
城港已连成一体。扶南前朝遗民,拖家带口,迁居于此。柳氏自出重金,请来象林寺工,督造蓟式干栏重楼,为其安居。遗民奔走相告,已聚十万众。船官苑中,泽浦多辟为良田,然仍不足食。所幸,兰仓苑中,三登稻,季季大熟。足量贩来,丰衣足食。
柳氏素仰慕上邦风貌。故苑中所置属吏,一概留任。仍归治象林令董和。麾下属吏,如象林诏狱、象林水司空、象林农官,象林三官,诸如此类。皆有署寺分立苑中。
换言之。自扶南女王以降。船官苑,仍归蓟吏所治。季季所得,皆划归扶南女王名下账户。女王可随支随用。
宾主落座。柳氏道明原委。
闻,岭南长史,船入金瓯。不日当携大军,围攻扶南。狼牙修国主,莫名惊惧。
细问详情。
柳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见柳氏,言之凿凿。狼牙修国主,焉能不信以为真。
柳氏本不疑有他。然见狼牙修国主,目光游离,顾左右而言他。心中焉不起疑。这便将周公瑾面授机宜,娓娓道来。
赠以兵甲、机关诸器。以坚其心。
狼牙修国主,信誓旦旦,满载而归。
不出三日。扶南,忽起奇兵。上突徐狼国,下袭狼牙修。将女王所赠,辎重兵甲,并机关兵器,抄掠一空。
柳氏此时方信,岭南长史之言。
遂舟入金瓯港,登船来见:“何知狼牙修?”
言指,徐狼并狼牙修,兼有通敌之嫌。何知,必出狼牙修。
孙策笑曰:“闻徐狼国,虽习俗裸袒,犹耻无蔽,惟依暝夜,与人交市。暗中嗅金,便知好恶,明朝晓看,皆如其言。不知,然否?”
“然也。”柳氏轻轻颔首。
“知耻而交。虽唯利是视,然亦有信义。”孙策一语中的。
“长史,所言是也。”柳氏这便醒悟。商人重利,亦重诺。若无信义,为人诟病。如何能世代,交市不绝。毕竟,“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徐狼,知耻而交。岂肯,自食其言。
是故,管子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为今之计,该当何为?”柳氏心悦诚服。
“女王何不,再予之。”周公瑾笑道。
“此,亦是从事之计乎?”柳氏柔声相问。
“正是。”周公瑾,以礼相待。
“如此,也罢。”柳氏这便依计行事。
好言安抚二国主。又遣人送去刀柄辎重,机关诸器。不料,三日之中。又为扶南奇兵,洗劫一空。不等柳氏来问。再有兵器辎重,满载而来。泊于船官口津。
扶南女王柳氏,依计行事。好言宽慰二国主,再赠兵器,以慰之。
谓事不过三。两次被掠。徐狼国,上下戒备森严。一场血战,扶南奇兵,铩羽而归。反观狼牙修国,再传噩耗。
时至今日,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