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奈何,便是屈打成招,亦破绽百出。眼看,天光大亮,唯恐迟则生变。故先,入府通禀。

    自公孙二雄出为外镇。甄都内外,皆为前卫将军,营将守备。曹仁、曹洪等,曹氏诸将,早将甄都围成铁桶一般。便是曹司空下令屠城。曹氏诸将,亦唯命是从。

    眼看时局,一片大好。岂料,急转直下。

    时不我待。程昱斟酌言道:“卑下,窃以为。若非朝臣,许为外镇。”

    “吕奉先?”曹孟德摇头:“陈宫、张邈,皆称君子。岂能如此行事。”

    “袁公路,可乎?”程昱试言:“闻太保,泰山遇袭,便出袁术之谋。后又遣死士,刺陈王宠,并陈国相。知,明公与吕镇东休兵。故遣死士。”

    “袁公路。”曹孟德素多疑。闻程昱之言,心中杀机顿起。

    陈王宠,并陈国相,虽死于袁术之手。然,“自家事自知”。乃是曹操遣使,许以共击江夏,并假旧友情义,才说动袁术,刺陈王,陷陈国。除淮泗诸国联盟,为曹孟德击徐,扫清障碍。

    稍后,袁术多次遣使。索要江夏。曹孟德皆命人,好言劝回。

    见曹吕罢兵,知事不可为。袁公路,恼羞成怒,遣死士刺曹。亦是情理之中。

    “速察。”曹孟德,切齿言道。

    “喏。”程昱又试问:“百官,又当如何?”

    “先释公卿,及内官。”曹孟德,已有定计。公卿尊贵,不可轻辱。内官俸君,不可或缺。且甄都内外,已成绝地。进出皆凭,司空手令。纵先开释,亦插翅难逃。

    “喏。”程昱,涣然冰释。这便领命。

    “若,以为如何。”待程昱自去,曹孟德又问。

    “卑下,窃以为。非是袁公路,亦非吕奉先。”荀若答曰。

    “若,何出此言?”曹操一时,心乱如麻。

 1。100 酒囊饭袋

    “袁公路,血战寿春,败四家连兵,斩长涂二龙。然寿春内外,土木尽毁。数万降卒,尚未归心。再新得江东四郡。全则必缺,极则必反。此时设谋,智者不为。”荀彧一语中的。

    一言蔽之,不合时宜。淮南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然暗潮汹涌,诸事未平。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袁术此时,自当收拢羽翼,蛰伏山林。万勿轻动。岂会,招惹强敌,延祸上身。

    然曹孟德却,将信将疑。究其原因,先前与袁术暗中往来,皆是程昱打理。曹孟德以为,荀彧并不知情,故才有此论。袁术若知中计,焉能不恼羞成怒。只是,此等苟且之事,又如何告知荀彧。

    见曹孟德不语。荀彧又道:“吕奉先,一介匹夫耳。麾下陈公台,刚直壮烈;张孟卓,东平长者。忠义之士,必不行此谋也。”

    曹孟德,一声悲叹:“若,所言是也。”

    然心中如何着想,外人亦不得而言。

    便在此时。心腹来报,蓟王遣使吊唁。

    蓟王遣使,非同小可。曹孟德遂命人梳洗更衣,中堂相见。

    长子棺椁,置于前堂。后院家眷,凄凄惨惨,亦多有不便。

    门下主簿孙乾,先入前堂祭拜,再入中堂谒见。

    “拜见司空。”孙乾乃蓟王心腹重臣。常奉王命出使,甄都勋贵,无有不知。

    “主簿免礼,请上座。”曹孟德,难掩哀容。

    “司空,节哀。”孙乾上呈蓟王手书及赗赠。

    所谓“赗fèng赠”,乃助办丧事所赠财物。荀子大略:“故吉行五十,犇奔丧百里,賵赠及事,礼之大也。”

    取蓟王手书一观。曹孟德,不由泪下。遥想当年,菟园击鞠,金水共浴。何等逍遥,何其快意。“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先贤诚不欺也。

    “蓟王安否?”曹孟德,止泪相问。

    “主公无恙。”孙公祐,如实作答。

    “蓟王之意,某已尽知。主簿且告蓟王。曹某,断不会,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曹孟德答曰。

    “下臣,敢不从命。”孙乾肃容拜退。

    稍后,司空司直程昱,奉命开释百官。

    凡三公九卿,悉数放归。稗官内官,亦免牢狱之灾。公卿勋贵,兹事体大,不可滥施酷刑。稗官小吏,糊口而已,何来余力,豢养死士。内官为天子鹰犬,亦需顾及君臣颜面,不可轻辱。

    其余,不上不下,不辨忠奸。皆受严刑拷打,逼问情由。凡有破绽百出,亦或是答非所问。皆受五刑加身。纵然不死,亦脱层皮。不待此事罢,程昱已被人称,“甄下酷吏”。

    于甄都百官而言。掐头去尾,三日端午。惊喜变惊吓。曹司空,为何人所刺。朝野上下,众说纷纭。然皆无定论。

    便在甄都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之时。太医令张奉,将将重见天日。便冒险出宫,入安集将军董承府。询问详情。

    董承,虽为外戚。然1嗜酒如命,且又庸碌无为。其上更有从兄董重,乃天子弄臣。高居车骑大将军。故董承素不受天子重用。与其往来之人,皆名不见经传。实不值一提。

    初时,程昱亦曾遣细作,暗中窥探,董承是何居心。岂料细作回报,乏善可陈。这便撤去人手,任其醉生梦死。

    一言蔽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为此等货色,又何必兴师动众。

    正因如此,董承比张奉,还早获释。

    步入内室。偏将军王服、奉车都尉吴硕、侍中种辑、并安集将军董承,一众同党,悉数在列。

    “如何?”众人异口同声。

    “无恙。”太医令张奉,如实作答。

    见张奉,却是无恙。众人,这才心安。

    待张奉入座,安集将军董承窃问:“太医令可知,何人所为?”

    张奉,满面狐疑:“非出将军否?”

    “唉!”董承扼腕叹息:“若出我谋,曹贼命休矣。”

    “哦?”张奉眼中疑色,一闪而逝。再看周遭酒友,似皆起心疑。

    同党当面,董承亦毋需隐秘:“诸位毋疑。实非我所为。”

    “如此”将“甚好”二字,吞之入腹。一众党羽,举杯欢饮如旧。

    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先前,密室中人,雄心壮志,同仇敌忾。剖肝沥胆,欲匡扶汉室之心,可昭日月。奈何,突如其来,一场横祸。吓得众人,心惊胆战,惶惶不安。

    如此狐朋狗友,焉能委以重任。

    然论寻欢作乐,却皆不落人后。好一群,酒囊饭袋。

    只待,酒足饭饱,重拾意气风发。各自打道回府,一夜酣睡,不提。

    汉中,南郑行宫。

    日前。史夫人先归。稍后,史侯便令甄都细作,详加打探。

    今日终有捷报传回。

    “如何?”史侯难掩忐忑。

    “事成矣。”史夫人笑答。

    “妙极。”史侯转而又问:“门下弟子,又如何?”

    “皆已,尸解登仙。”史夫人,表情淡然。

    “善。”史侯心知。此计若成,务必尽善尽美。少有破绽,不死不休之局。至于史门弟子,究竟去往何处,史侯岂会在意:“阿母以为,再当如何。”

    “陛下,从壁上观。不日,当有定论。”史夫人,胜券在握。

    “善。”史侯稍得心安。

    淮南,寿春。

    袁公路,以一敌四,斩长涂二龙。名声大噪,身应六雄。合肥侯,遣使过江,拜车骑大将军。又授江东四郡,袁术实力大涨。汝南袁氏,门生故吏,纷纷渡江来投。更助嚣张。

    惊闻曹孟德遇刺,长子身亡。

    合肥侯又急遣使过江,询问详情。使者不是旁人,正是司空袁遗。与袁术,袁绍,同出一门,且为二袁从兄。凡有要事,合肥侯必遣袁遗出使。无有例外。

    袁术本以为。刺客乃合肥侯所遣。不料袁遗却问,刺客何来?

    “莫非,乃是吕奉先。”袁术这才醒悟,非出合肥侯所谋。

    “未可知也。”袁遗忽生一丝,不祥之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家门子弟,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绝无泛泛之辈。曹孟德,位极人臣,总甄都朝政。正当春风得意马蹄疾,不料半路遇刺,痛失爱子。并家门兄弟子侄。

    曹孟德,怒不可遏。将百官下狱,严刑拷问。不知牵连几何。

    事不宜迟。袁遗这便舟回建业复命。

 1。101 毋人负我

    “明公。”翌日晨,司空司直程昱,再入司空府。

    “如何?”曹孟德,面色阴沉,更显坚毅。

    “卑下,已有所获。”程昱,实言相告。

    “何人所为。”曹孟德眼中,厉色一闪。

    “乃,安集将军董承。”程昱,如实作答。

    “董承?”竟非心中笃定之人,曹孟德始料不及。

    “正是。”程昱,言之凿凿。

    “何以知之。”曹孟德,必有此问。

    “卑下,命人尽取贼尸,陈于闹市。便有百姓识别数人,乃董承家中,苍头庐儿。”

    “哦?”此事颇多蹊跷。曹孟德心中,焉能不疑。然事已至此,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速搜董承宅第。”

    “喏。”程昱,领命而去。

    司直程昱,携贼捕登门。董承仍临窗高卧,宿醉未醒。家中苍头,平日横行乡里,四邻皆不敢招惹。然何曾见过,此等阵仗。不能破门,便一哄而散。府中鸡飞狗跳,奔走哭号。家中妇孺,悉被轰出。拥挤院中,哭声一片。

    待尽抄密室书信,兼歃血盟书。程昱,如释重负。

    命麾下兵士,将酣睡如泥,安集将军董承,架出。冷水泼面,这才悠悠转醒。

    “汝是何人。”睡眼惺忪,不辨人形。

    “安集将军,家门不保矣。”程昱冷笑。

    闻家门不保,董承强打精神。待辨清来人,又挣扎不脱,急忙求问:“敢问司直,某,何罪之有。”

    “大逆之罪也。”言罢,程昱拂袖而去。兵卒贼捕,如狼似虎。将董承满门家小,悉数下狱。

    甄都宫,承光殿。

    便有车骑大将军董重,惊慌入殿:“陛下,救我。陛下,救我”

    “何事惊慌?”天子忙问。

    董重顾不得许多,以头触地:“禀陛下,曹司空遣司直程昱,尽收安集将军家小。欲夷三族矣!”

    “为何?”天子亦惊起。

    董重涕泗答曰:“闻,端午刺客,乃出”

    “乃出何处!”天子厉声质问。

    “安集将军府。”

    “嘶”董侯不由倒吸一口,颓然落座:“不料,安集将军,竟有此有此”

    “陛下救我。”命悬一线,董重岂不自危。大逆之罪,必夷三族。董重虽贵为车骑大将军。然却无一兵一卒傍身。更无外镇朋党,可助一臂之力。曹孟德,取其性命,如屠猪狗。何其易耳。

    殿中君臣,此时已有定论。半道设伏,欲刺曹贼。必是安集将军,董承所谋。奈何,误中副车。错杀曹孟德长子,并兄弟子侄。曹孟德,逃过一劫。此事可比,张良博浪沙刺秦。百二十斤铁椎,误中副车,功亏一篑。

    “唉”董侯浮想联翩,不由仰天长叹。天不佑汉。若安集将军,一记功成。何愁汉室不兴。然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话说,先前本以为,上公相争,稳坐帝位。岂料王太师一朝殉节,朋党四散。乃至曹党独大。且先前不明。不知曹氏父子真面目。然目睹太师从容伏罪,天子震撼无以复加。痛定思痛,回忆先前种种。方知太师,汉室忠臣。太保曹嵩,不及万一。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