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1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不宜迟。二人即刻返回复命。
“四海令何在?”待二人出殿,蓟王遂问。
“已出虎牢。”中书令荀采答曰。
“善。”蓟王这便心安。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仙门之乱,仙门来了。史夫人,道术犹在史道人之下。乌角先生,必有破解之术。
“传命治粟都尉,护干支海市,逆入南郑。”蓟王又出王命。
“喏。”荀采领命。
“传命刘镇南,陈兵夏口,以防江东。”
“喏。”
“传命孙镇北,率飞云,巡于江上。”
“喏。”
“传命吕镇东、陈伏波,疏通淮泗。”
“喏。”
蓟王不言官职,只称将位。乃以辅汉大将军,统御天下兵马也。此时调兵遣将。蓟王用意,不言自明。各位将军,谨遵将令,不可裹挟甄都之乱。若抗命不遵,军法从事。
徐州,广陵郡,射阳匡琦城,伏波将军治。
“甄都乱矣。”徐州别驾麋竺,星夜来见。告知陈元龙,甄都详情。
“其中有诈。”陈元龙之智,不下陈公台。
“何以知之?”麋竺求问。
“董承刺曹于先。董重矫诏其后。曹孟德,何其无辜?”陈元龙,一语中的。
“元龙,所言是也。”麋竺亦悉知关窍。既出陈公台设谋,又岂令曹孟德得利。二董有罪,孟德无过。蓟王必不奉诏。若曹孟德,举兵攻破甄都宫。杀二董如屠鸡犬。甄都再无人掣肘。天子沦为傀儡。
彼时,天子震怖,君臣离心。为存续家门,求长久之计。曹孟德,必行废帝,永绝后患。然普天之下,还有何人,可继大汉帝位。
心念至此,麋竺不吐不快:“闻,蓟王有意,易县为京……”
“子仲,慎言。”湖海豪士陈元龙,断言道:“蓟王,必不从也。”
“既如此。陈公台,何所谋?”麋竺不解。
智机千变,灵光一现:“汉中史侯。”
麋竺大惊:“曹孟德欲行,废董立史乎?”
“许,反其道也!”窥破天机,陈元龙一时,冷汗淋漓:“‘卑不谋尊,疏不间亲’。陈公台,有失臣道,恐难善终。”
麋竺有感而发:“‘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闻此言,陈元龙一声慨叹:“今汉,国祚尽矣。”
1。122 专诛英雄
徐州下邳,城外都亭。
五月丙午,普天同庆,因蓟王而兴。三日节庆,下邳亦结彩张灯。万民空巷,游人如织。自吕布以降,徐州属吏,如临大敌。唯恐细作,趁机作乱。所幸,内外如常,并无异动。三日节庆刚过。吕布遂与陈宫,车驾出游。巡视城外,百里青禾。
绿树成荫,长亭对饮。举目欣欣向荣。与水淹下邳时,满目疮痍,不可同日而语。
吕布落杯相问,甄都时局:“公台之谋,何所出?”
“诗曰:乘彼垝垣,以望复关。”陈宫笑答:“便是因利乘便从壁上观之计也。”
吕布又问:“如公台所料,曹孟德先诛董氏,再弑史侯。并吞汉中,十万精兵。关东无可当也。”
陈宫笑意不减:“将军所言是也。”
“既如此,与我何益?”吕布不解。
自闻端午之乱,安集将军董承下狱。陈公台便知,甄都有变。又知天子心向董氏,欲假外戚制衡曹党之心不减。更知曹孟德,必报杀子仇。断难与董氏苟同。然却忌君臣离心,惹怒天子。唯有一不做,二不休。将董侯一并废去。方能万无一失。而汉中史侯,必自投门前。欲与曹孟德苟且,篡夺大位。然乱世奸雄曹孟德,必虚与委蛇,先假意一拍即合,待并吞汉中,再行反戈一击。弑史侯,与董侯化干戈为玉帛。如此,既灭董氏除家门大患,又灭汉中割据。兼并十万精兵,左右通吃,最大得利。
此时。陈公台虽不知,端午刺曹,乃出史侯所谋。然却已料定,汉中史侯,并曹孟德,必如此这般行事。然唯恐荀彧、程昱力谏,故遣别驾麋竺北上,说司徒伏完,献矫诏之计。乃至于,矢在弦上,不得不发。董重,裹挟天子,矫诏诛曹。双方,你死我亡,势同水火。曹孟德,如何能与董氏,握手言和。
此,亦是吕布不解之处。
若曹孟德,果如陈公台所料。与史侯暗中苟且,先杀董氏满门,作势欲废董侯。再反弑史侯,并吞汉中十万大军。稍后,行嫁祸安国,再立董侯。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便宜占尽。
曹孟德兵锋所指,关东再无人能敌。徐州必首当其冲,被曹孟德围攻。陈公台此谋,看似利人损己。吕布,焉不见疑。
陈公台遂告知以心腹之言:“时陈元龙,放曹孟德归。荀彧言,乃因大义。亦如蓟王信大义于天下,遂为世人所敬。然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孟德,大义之人乎?”
“乱世枭雄,何言大义。”吕布言道。
“然也。”陈公台,一语破天机:“若曹孟德,假大义之名,却阴行苟且之事:先诛董氏,再弑史侯。天下虽不明,然蓟王焉不明乎?”
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吕布这才醒悟。正如水淹下邳,盖海舰队搁浅河道。彼时,见曹孟德命兵卒,解兵救济城下灾民。陈元龙出于大义,不忍火攻。放任泗水自流,盖海解困而去。曹孟德,这才大难不死,逃得性命。
彼时。陈公台,便顿足捶胸,仰天长叹:孟高无智,元龙不明。
张超中曹孟德虚虚实实之计。陈登被曹孟德道貌岸然所欺。满腔心血,付之东流。于是陈公台,痛定思痛,再设奇谋。便为揭曹孟德伪善之皮。露其枭雄之相。
坐视曹孟德,于危机之中,左右逢源,最大得利。
只需,曹孟德如此行事,必被蓟王所恶。传檄天下,甄都旦夕可破。
陈公台足智多谋。越挫越勇,奇计迭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如此接二连三,曹孟德疲于奔命。如何能敌。
吕布目视陈宫,心中万千感慨。
诱饵早已下好。且看曹孟德,是否愿者上钩。
论知曹孟德至深。无人可出,陈公台之右也。
勿怪陈公台言,只需从壁上观,稍后必见分晓。
谓“鬼使神差”,“造化弄人”。陈公台因利乘便从壁上观之计,乃是连环计之后计。先前还有史夫人,移花接木嫁祸离间之计。如此,上下相合。遂有曹孟德,腹背受敌。
若是寻常人等,必投子认负,安于天命。然如曹孟德,自诩天下英雄,往往行火中取栗,欲求逆转乾坤。
一言蔽之,“香饵之下,必有悬鱼”。
无怪陈元龙,窥破陈公台此计,乃至冷汗淋漓。此计,不谋匹夫,专诛英雄。
蓟都临乡,皇英殿。
甄都条陈,事无巨细,蓟王皆命人实时抄录,转呈二宫太皇。
尤其董太皇,视董侯如己出。自知车骑大将军董重,挟天子发矫诏。一时心慌意乱,六神无主。急命皇英署长孔萤,候于瑞麟阁外,谨防有失。
蓟王遂亲赴皇英殿觐见。好言宽慰。
董太皇垂泪言道:“车骑大将军,鄙陋无谋。必受人蛊惑。”
谓,“知子莫若母”。毕竟亲侄。董重品行如何,董太皇焉能不知。
“太皇毋虑。”蓟王言道:“端午之乱,另有首谋。非出安集将军。车骑大将军,乃为自救。社稷无陨,当可赦之。”
“王上,已知首谋乎?”窦太皇柔声问道。
“乃史夫人所为。”蓟王遂告知以实情:“四海令左慈,已入甄下。料想,不日,当可大白于天下。”
“甚好,甚好。”见蓟王言之凿凿,董太皇自当深信不疑。
窦太皇又问:“何人蛊惑车骑大将军。”
“许是,司徒伏完。”蓟王知无不言。
“伏完,为报私仇乎?”窦太皇必有此问。
“必有此因。”蓟王言无不尽。
“将相不和,社稷难继。”窦太皇又问:“王上,欲立阿斗乎?”
“臣,并无此意。”蓟王如实以告。
董太皇,悲从心起:“关东逐鹿地,非六雄无存。”言指,董承、董重,乃至董侯,皆非六雄之敌。话说二董,虽取名承、重。然中人之姿,碌碌无为,又如何能,承社稷之重。
譬如,“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饶是曹孟德,亦需因势因时而变。
又如,三闾大夫,不肯随波逐流。唯有以死明志。
普天之下,唯我蓟王。和光同尘,表里如一。
1。123 汉无共主
如董太皇所言。叔侄三人,共分皇权。乃至九州幅裂,人心思乱。才有六雄,乘势而起。庸碌如二董,窃据高位,犹不知足。利欲熏心,夺利争权,虎口夺食。被六雄所恶,身首异处,在所难免。
人贵,在知足。更贵,自知之明。
是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无共主。关东群雄,‘阴有不臣之心’者众。”窦太皇,一语中的。
“太皇,明见。”蓟王亦不禁慨叹。
蓟王日理万机,不得久留。这便告退。待殿中只剩二人。窦太皇柔声劝道:“王上言,定护家门周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董太皇止泪反问:“王上,真有此言。”
“然也。”窦太皇轻轻颔首。二人虽说同病相怜,然董太皇,似有难言之隐多年。奈何前朝旧事,过眼云烟。物是人非,消弭于无形矣。
譬如,昔困龙台上,孝仁皇干尸口出,“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窃钩窃国,盗嫂受金。惑世盗名,欺天罔上。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究竟何意。彼时,流传甚广。稍后得知,孝仁皇干尸,乃太平道用傀儡术假扮。所谓“孝仁箴言”,此亦出天平道,污秽之语。遂被人遗忘。然,空穴来风,事必有因。
目视董太皇,凄凄切切。窦太皇,一时出神。
上庸县,堵水高坂,白马塞。
上庸扼汉水航道。西接汉中,东连襄樊。彼时,张济等人,引兵至此。囤于堵水岸上高坂,筑白马塞。后史侯称帝南郑,犒赏有功。西凉诸将,多封候拜将。后又立东三郡,白马塞扼守要冲,历经修缮,为东三关,驻军要塞。
为均当地豪强,历代积势。国师张鲁,命五斗米教众,东迁上庸、房陵、西城等县,屯田养士。加之汉水航运之便,又疏褒斜、傥骆、子午、峪谷,四道,连通关中。并重筑郧关。史侯又命征东将军郭汜,出屯郧关。扼进出汉中要道。
日前,自甄下返回。史侯未入南郑,伏于白马塞,以观时局。
与曹孟德,讨价还价。史夫人,遂登塞来见。
闻,曹孟德欲求汉中大军助阵。史侯,亦觉为难。
“阿母以为,曹孟德,可信否?”
“曹孟德,号‘乱世枭雄’。陛下,不可全信。”史夫人,如实作答。
史侯轻轻颔首:“阿母言,‘司空废董之日,便是朕都甄之时’。曹司空言,‘汉中大军,可助我乎’?”
“正是。”见史侯已知关窍,史夫人这便心安。
曹司空,是否信人,并非关键。如今甄下,君臣不两立,才是关窍。曹孟德若杀董氏,必废董侯;若废董侯,必立新主。叔侄三人,史、董既是兄弟,又结兄弟之盟。废董立史,水到渠成。何况,彼此双方,利益至上。
“南阳西通郧关。”史侯这便定计:“命骠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