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1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赏开疆辟土之功。无上将军大营,计有雄兵三十万人。
六卿,古而有之。是否补足九卿之位。尚无定论。六卿以降,秩升一等。幕僚无不,弹冠相庆。
万石君,五倍二千石。唯上公可食。皇上封儒宗、义父、恩师,为万石君。兼顾家国天下也。至于大将军,皇上已先立上将军。秩同大将军。品秩擢升,属吏、营士,皆需补充。试想,将军营中五校。若升秩一等,五将各有五校。一校五千人,二十五校,足有十二万五千人。且主将麾下兵马不计。
太傅黄忠,兼护国上将军,麾下诸校,皆升将军。将军营中,又下设五校,需补满十二万五千人。横海上将军黄盖,麾下五校,亦升将军。同需补足十二万五千人。
二军相加,足有二十五万人。
实毋需,再加大将军。
且还有,五部都护府联军、属国兵、方国卒,皆未计其中。
言太上宫府,百万雄兵。绝非,言过其实,徒有虚名。
太上诏命既出,无上将军幕府,分立之势成。换言之,即便下放皇权,亦不轻释兵权。
此乃太上宫府,安邦定国之道。即便分封五帝。太上皇帝,仍需握天下权柄。以摄天下。
太上幕僚,心中大定。
幕府六卿先出,六大谋主、军主,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皆是同僚登门相贺。皇上遣中书令荀采,御赐贺礼,以荣家门。六卿涕零,百官艳羡。皇上乃长情之主。高官厚禄,不吝赏赐。天下人尽皆知。幕府上卿,伴驾多年。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君臣勠力,上下一心。仁人志士,共襄盛举。方有今日,季汉三兴。
论功行赏,势在必行。
先封六卿。循序渐进,乃皇上惯例。须知,太上帝廷,九上卿亦远未补全。皇上有言在先,三载之中,太上宫府,陆续迁往长安。凡幕僚属臣,悉数同往,还政蓟国。
“毋急也。”鸾栖馆,和乐舍,许子远,气定神闲。
“幕府九卿,只余其三。安能稳坐。”陈琳言道。
许子远,遂告知宫中传闻:“闻,主上欲以我为大司勋。”
“果有此乎?”陈琳喜问。
“然也。”好友当面,许子远亦不遮掩。
“因何不宣?”陈琳不解。
“古有六卿,今有九卿,何曾闻七卿?”许子远笑言。
“只恨无人与子远并列。”陈琳扼腕长叹。先前,亦因无人与许攸,并著于世,故不能入谋主之列。
“我主,必有计较。”许子远,成竹在胸。
陈琳,焉能不追问:“三卿者何?”
许攸,先有所得:“大司勋、大司民(注①)、大司会(注②)。”
陈琳,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略作思量,这便醒悟:“‘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幕府亦治民也。”
“然也。”许攸笑言。
皇上立南嵎、郅居、域中、博福,诸郡。正因幕府所辖,编户众多。今有百万,乃至千万之众。幕府除治藩、治属、治军、治吏,亦当治民。
陈琳,涣然冰释,当浮一大白。
许攸是否与皇上,心意相通。稍后,可见分晓。
月中大朝后三日。
皇上遂开殿试。进士及第,计十二人,沐浴更衣,入灵辉大殿。皇上命题,十二人当殿作答。由儒宗携国老重臣,初定名第。
无出意外,入列三甲。
正是司马懿、蒋琬、诸葛瑾。
杨修竟未列三甲。皇上遂命人,取十二人答卷细观。
随即了然。
如蔡少师上疏先帝,密言七事之句:“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
1。233 閤上鶆虎
一言蔽之,诗词歌赋,无助安邦定国。
且皇上命题,亦考安国之策。类似命题,太学士子,博论多矣。名师高徒,自当驾轻就熟。何况强手如林。司马懿、蒋琬、诸葛瑾。儒宗言,三人皆有“宰辅之姿”。故杨修未列三甲,亦在情理之中。
确认无疑,皇上先命中书令荀采制诏。又命宫人授朝服印绶。秩比二千石,至比千石,不一而足。待众人更换朝服入内,百官三呼万岁。登堂衣秀,喜不自禁。
皇上遂开宫宴,君臣同乐。
席间,问殿试十二人,意欲何为。
蒋琬、诸葛瑾、杨修等,皆入帝廷。唯司马懿,愿入幕府。谓因材施教,量才器使。众人皆长于治政。独司马懿,谋略见长。
皇上言善。指司马言道:此子,当可与许子远,分庭抗礼。
汜减汜。言惊四座。
黄口孺子,拔得头筹。然尚未及冠,如何能比国之重臣。话说,时过境迁。昔许子远效贾文和,所设神鬼奇谋,。环环相扣,叹为观止。街头巷尾,书说不尽。只可惜,无人并列,不入谋主。今皇上钦点,司马懿。助许攸补缺,亦助司马懿扬名也。
因二人同守南閤。且忠心护主,为皇廷鹰犬。智计百出,善用神鬼奇谋,深谙兵者诡道。故合称“閤上鶆(lái)虎”。
鹰,鶆鸠。虎,冢虎。猛虎阁上来也。
比起,贾李和优、八分田沮、四才通达、东孝西直,及稍后,卧龙凤雏。閤上鶆虎,戾气逼人。乃正应二人之真性情也。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此之谓也。
既各有所长,皇上遂命左右国相,量才适用。
初季秋闱,如期落幕。谓,“几家欢笑,几家愁”。榜上有名,不负十载寒窗。名落孙山,亦可来年再战。
学优则仕,德才并举。季汉三兴,察科并行。
何愁怀才不遇。
翌日,十二人考卷,张榜九龙门下,国人争相目睹。国老注解,字字珠玑。皇上御笔朱批,切中优异。除三甲,皆得比二千石出仕。余下九人,亦为比千石守令。
皇命既出,北国震动。
话说,皇上选贤任能,有迹可循。若青年才俊,出仕为官,多为三百石令。太学博士,必授千石长令。二千石皆积功受封,或为后汉重臣转投。如五尹十守,莫不如此。
然科考举士,名列三甲者,竟授比二千石高官。达成二千及冠。皇上秋闱取士之心,可见一斑。北国求学之风,本就盛行。《季汉大典》,编撰过半,足可一用。先前,对五帝之学,及并《荀子》为五书,海内经学门派,各抒己见,不一褒贬。然,时至今日,盖棺定论矣。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鱼跃龙门,鸡犬升天。利大如斯。莘莘学子,何人得免?
家国利益,便是皇上,亦不能身免。
再行和蕃。便是明证。试想,不费一兵一卒,并扶南、东女、山南方国。如此,丰宁二州,赐支内外,俱成一体。向化三代,铁板一块。三登美田,足活汉人亿万。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完美收官。
秋闱落幕,学子归乡。
文以载道,博论会友。依依不舍,惺惺相惜。诗词歌赋,不知又出,几许名篇。诗词纵不可治国,然足可修身养性,聊以自娱。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譬如庙堂江湖,一袖之隔。
把酒言欢,相约来年,秋闱再会。
三载之后,当赴长安。
牺如牺如。来时碧水青禾,去日千里稻浪。督亢秋成在即。九九重阳节后,当陆续开镰。恐不及颗粒归仓,皇上便要君流十万里。
目睹学子还乡。蓟人亦颇多感怀。
汉家儿郎,敢作敢当。皇上自罪,性情使然。买定离手,落子无悔。
从不强颜欢笑。连幸董姝、窦妙八日。怎叫一个,通体舒爽。
甄都天子闻之,亦与有荣焉。生母得宠,其子固宠也。
北宫,瑞麟阁。
秋闱事毕。皇上大宴群臣。翌日登阁理政。
如许子远所料。皇上欲再立幕府三公:大司勋、大司民、大司会。
大司勋,已为许子远莫属。大司民、大司会,却未得其人。
帝廷与幕府,双轨并行。臣下虽有交集,然多各行其是。谓“用熟不用生”,便是此理。皇上有意,于幕僚之中,择良才擢升之。
士贵太妃进言:“既为治民,当择令守。”
蓟王轻轻颔首:“何人可为大司民。”
“长史盖勋。”士贵太妃答曰。
“盖元固,当可胜任。”皇上又问:“何人可为大司会。”
“从事中郎毛玠。”士贵太妃又答。
彼时,皇上征羌而还。留长史盖勋,左右从事中郎毛玠、傅燮,等肱骨重臣。守备大震关城。并携关东罪官,牧守羌氐牢城。共号“幕府西官”。今陇右大治,西官功不可没。此时,封赏有功,亦是为君之道。右从事中郎傅燮,今领赐支长史。只剩左从事中郎毛玠,辅佐长史盖勋。
“毛孝先,清公素履。可守大司会。”皇上从谏如流。大司会,掌幕府财权,兼考群僚政绩。非清廉奉公不可用。擢升毛玠为万石高俸,后来而居于傅燮之上。除因毛玠,清公素履,“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馀”。
亦因,远见卓识。彼时,皇上云霞殿中问计。毛玠对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诚然,傅燮为赐支长史,亦先于毛玠,迁升高位。待赐支民生安定,再积功重赏不迟。
遂命少府制诏,择日再封幕府三卿。
芈何芈。至此,幕府人事,尘埃落定。
1。234 帝廷公卿
无上幕府九卿,与太上帝廷九卿,分庭抗礼。帝廷主政,幕府掌兵。
故皇上先立幕府九卿,以定百万军心。
月末大朝,皇上冠冕临朝。封南閤祭酒许攸为大司勋,长史盖勋为大司民,从事中郎毛玠为大司会。与大司士、大司仪、大司谏、大司正、大司刺、大司命,共号“无上九卿”,金印紫绶,食万石俸。
群臣振奋,三呼万岁。
循《汉律》,三公皆有开府之权,称“宫府”。如太傅属吏:长史一人,秩千石,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御属各二十二人;司空属吏:长史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四十二人。
无上将军,乃太上皇帝兼领。故九卿称上卿,位同三公。皆有开府之权。换言之,大司士、大司仪、大司谏、大司正、大司刺、大司命、大司勋、大司民、大司会,各有公府。可设长史、主簿,从事中郎,不一而足。属吏可自行招募。此亦是两汉官场惯例。
因可自募属吏。故观太傅、司空属吏可知。员数并不固定。因时制宜,应权通变。
季汉新政之一,扩编门籍。将原本只用于进出宫门之名籍,扩为吏治之籍。凡署寺、官治、府库、大营,皆设门籍。换言之,门籍,等同于官籍。
门籍书录何处,便在何处为官。门籍最高,便是宫籍。可进出太上帝廷。一言蔽之,门籍亦有品秩。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