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据川谷,归于汉治。旧县复开,新城创立。诸胡虽无羌氐这般,人多势众。“饶妻制”下,亦称种辈兴盛。正因举州大治,吏治不足。故凉州牧阎忠,遣使上表。欲析分新郡,以安民心。

    析汉阳郡獂道,置南安郡。治獂道,领四县:獂道、新兴、显亲、中陶。析上邽县,置永阳郡。治上邽,领四县:上邽、罕开、卤城(礼县)、西县。

    上邽,本邽戎地。前汉武帝元鼎二年,析上邽,于关陇要冲置清水县、戎邑道并陇县。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又改清水县为豲坻聚,与绵诸道、戎邑道一起并入陇县。

    皇上平羌,两汉旧县,悉数复立。因“豲坻聚有秦亭”,故析陇县,新置秦亭县,复立清水县,改戎邑道为安戎县,还街亭为街泉县。为补汉阳郡之缺,皇上有取武威郡之祖厉(jiēlài),并入汉阳郡。

    皇上欲立五帝之心,天下尽知。谓居中守正。若西都长安,恐易名为中都。换言之,西都之地,必在陇右。大震关城,首当其冲。皇上立云霞殿于关首。悬楼列肆,盘山闾里。四氏云霞,名震天下,俱为汉戚。更有皇上所部,镇守陇右。如凉州牧阎忠等凉州官吏,悉迁大震关城安居。梯田、茶山、马邑,遍及陇山内外。立为西都,实至名归。

    陇山西坂下陇县,乃汉阳郡治,亦是凉州新治。雍州治姑臧,亦是武威郡治。

    雍州牧邯郸商,别典五郡二属国。敦煌太守苏则,酒泉太守曹全,张掖太守令狐溥,武威太守索翰,并西海太守郝昭,五太守,青史留名,皆称循吏。更加,属吏多出西州,纯熟民情政务,一州大治。皇上征天竺路过,授邯郸商,门大夫。又遣游侠杨阿若以命作保,请武威颜儁、王祕,张掖和鸾、张进,酒泉黄华、黄昂,六大家主入营。大摆筵席,七日欢饮。“杯酒化干戈”,“七宴收六豪”。

    河西大姓,再不言反。家门子弟出仕季汉,世代牧守河西。

    雍州别驾,正是武威颜儁。再见皇上天颜,颜儁心怀激荡,甘之如饴。遂将雍州之事,娓娓道来。如前所知,前汉时,西域婼羌国,为鄯善国所灭。后种落四散,遍布盐泽。皇上重开西海,引婼羌种辈,纷纷来投。聚拢各县,不下数十万众。

    西海太守郝昭,命婼羌各部为向导,凿穿羌中道,经阳关,连通西域。西海诸县,皆得其利。更加羌身毒道,亦为皇上,亲自凿穿。上接羌中道,下延蜀身毒道。南北商路,汇聚西海。

    正因羌中道,日渐繁盛。雍州牧邯郸商,纳西海太守郝昭上疏,请开羌中道。穿渠筑路,置烽堠亭舍,护佑往来商旅。并于西海郡之西,另立婼羌郡,并设婼羌属国。

    论地利,大盐泽(柴达木盆地),远逊河西走廊。然盐泽之中,散布婼羌,“或虏或羌,户口甚多”。不能收归己用,游离于汉廷之外,久必生乱。若通此道,毋论“胡羌道”,亦或是“羌中道”,沿线部族,兼得丝路流金之利。

    闻前汉时,沿途散落羌人,百五十余部。俗称“百羌”、“诸羌”。后汉多为先零、烧当等部所并。唯深入大盐泽,沿途绿洲所剩,徼外部落,化外之民,今称“婼羌”。族名乃出前汉时,婼羌国。西海太守郝昭,乃守土能臣。颇具战略眼光。

    皇上立赐支都护府于白石城。领护赐支河首,赐支河曲,昆仑山以北,八种西羌,并北天竺贵种。数百万众。诸羌悉归向化,岂能容婼羌,游离于季汉家门之外。

    谓,“芳兰当户,不得不锄”。何况虎狼,聚于门前。

    只需开羌中道。譬如西域五十五国,婼羌各部,利益所驱,必争相来投,大而化之。于皇上而言,葱岭以东,皆为诸夏,再无蛮夷。

    五百城港,将筑轨路。五百里苍渠,动工在即。长安南北斗城,周回百二十里。此时再开羌中道。国力足够否?

    皇上遂专开朝议。

    太上公卿,及比二千石以上,悉数与会。

    灵辉大殿,蓟国“千里江山缶景”,居中陈列。山川大泽,五百城港,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观者无不,心旷神怡。闻皇上已命能工巧匠,于长安明光宫正殿之中,下陈季汉“万里江山缶景”,上置赤金陨琉璃铺地。百官列席,垂首可见。

    “臣窃以为,开羌中道,当无损国力。”上计令陈逸,持芴跽奏。

 1。250 富有七海

    上计署,执掌太上帝廷,历年案比。分门别类,翔实可信。尤其,券钞通行天下。凡皇上立港开市之处,皆有季汉赀库。或与海市楼船相伴,或与开拓车队同行。百姓与皇上约定价值。既解铜重之苦,又除缺铜之困。

    譬如陇右牢城大建。筑路通渠,营城圩田,齐头并进。百万乃至千万羌氐,日赚二百大钱。彼时,饶是后汉灵帝,亦心惊胆战,唯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岂料,皇上威信天下,羌人并无挤兑。于是,风平浪静,化险为夷。待券钞,取代铜钱。财货往来,皆经账户。皇上纵富有七海,亦笔笔皆可计数。上计署,威力初显。

    语出上计令之口。殿中君臣,当可信之。

    “‘遏障之於邪,开道之於善,而民乡方矣’。”太傅郑玄,持芴奏曰:“开羌中道,利于社稷。”

    儒宗所谓开道,含义有二。本意开辟道路,引申为教化育人。

    除去,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还需置烽堠亭舍,遣属吏值守,如前所言,道路乃汉家文明之承载。羌中道开,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封侯障壁,不一而足。唯有如此,方能护道周全。

    故于西海郡之西,另立婼羌郡,及婼羌属国。亦为保全羌中道。

    “当如何施为?”皇上这便定计。

    “禀主上,当效牢城羌氐。引大盐泽中婼羌,日二百钞客庸。”右太宰,持芴跽奏。

    “可。”皇上言道:“何人可守婼羌。”

    举贤任能,右太宰,责无旁贷:“臣,举丰县令张既。”

    “其,何所人也?”皇上笑问。

    “张既,字德容,左冯翊高陵人,举茂才出仕,授京兆新丰县令,治绩为三辅第一。”

    京兆新丰县,位于长安城东,北临渭水、南依骊山,市舶要冲,兵家必争。境内五路:函谷道,栎阳道,骊山北间道,登骊(山)古道,渭水并漕渠水道。

    “何人佐之?”皇上笑问。治绩既为三辅第一,张德容足可守羌中道。

    “左冯翊功曹游殷。”右太宰笑答。

    “此,又是何许人也?”皇上必有此问。

    “游殷,字幼齐,武威姑臧人……”右太宰遂将“游殷托子”之事,娓娓道来。

    “先见为明。”皇上欣然言道:“当可佐之。”左冯翊池阳人吉华,字伯房;郭晊,字公休,与游殷为同岁为官,且彼此交好。稍后一同迁官婼羌。历经数载,凿穿羌中。

    “改大震关城,号震旦。立为西都。改长安,号中都。”皇上在出帝命。

    “喏。”群臣下拜。至此,五都立定。北都临乡,东都洛阳,西都震旦,南都建业,中都长安。“敢问少师,震旦何意?”群臣出殿,便有薮东守乐隐,求问。

    “震旦,‘即神州之号也’。乃丰州天竺语曰。”蔡少师,自然博学。

    “谢少师。”乐隐心满意足。

    如此西依陇山之险,东据崤函之固。八百里秦川,居中守正,江山永固也。更有甚者,西域、赐支二大都护,为诸夏藩屏。只需循序渐进,再续汉祚二百年,葱岭以东,再无华夷之分。二百年后,寰宇皆汉土,王出季汉家门。

    丝路流金,汉风循进。文明之火,重燃河西。

    如河西四郡,先前毁于战火,两汉所立旧县,悉数复辟。引域外胡商,争相定居。自开客籍编户,西域都护百城,口破千万之巨。经由河西走廊,往来诸夏者,不绝于道。或履任,或求学,或经商客庸,或投亲访友,不一而足。雍州大兴,当可预见:“(河西)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以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陇右、赐支,并西域,足可补四郡人口之缺。

    皇上改长安为中都。不出三日,天下尽知。且新筑六爻南斗城,周回百二十里,六百闾里中都城,尽显季汉三兴。

    汉人以高为美,以高为贵。大宗伯兼领京兆尹,酒雄刘陶,历经十载。所筑季汉宫室,皆需增筑至九重。如何,深厉浅揭,因地制宜。将作寺能工巧匠,自当驾轻就熟,随机应变。

    百丈高台,再筑九重大殿。天空之城,实至名归。六百闾里,鳞次栉比。七重、五重、三重,楼台错落,高阁林立。辅以轨路、天梯,并机关诸器。待蒸汽大兴,朋克至矣。

    皇上梦寐以求。工业文明,当如期而至。唯一所憾,科技树偏。火药未能造出,酒精替代能源。不及。酒精乃清洁能源,四海无闲田,一季三登谷。足可令酒精,大行其道。待日新月异,厚积薄发。火药必不远矣。若以百岁计,五十载必出。

    酒精配火药,想想便兴奋。

    诸皇子,开辟之旅。定十足有趣。

    “夫君?”见皇上神游天外,士贵太妃,柔声轻唤。

    “何事条陈?”皇上一笑扬眉,果未能入耳。

    “光禄大夫,函园令鲁肃上疏。言,北天竺诸国主,乞马鸣大士上洛。”士贵太妃笑言。

    马鸣大士,醉心兴建南港大佛寺。与四海令左慈,一见如故。常坐而论道,引百姓围观。北天竺诸国主,安居洛阳离宫别苑。坐享荣华富贵,心生不安。故求马鸣大士,佛法化解。

    鲁肃言下之意,生活安逸,心生惴惴。唯恐,乐极生悲。故求佛庇护。此一时人之常情。

    “马鸣大士,何所言?”皇上笑问。

    “大士言,大佛乃成,当赴东都。”士贵太妃答曰。既名大佛寺,必有大佛像。此乃北都奇观之一。庇护季汉,国祚绵延。正因兹事体大,故不可轻动。

    “善。”皇上又道:“遣使上洛,抚慰诸王。”

    “喏。”此乃皇上一贯行事。

    “河南尹司马芳,洛阳令司马防上疏。欲造千秋琉璃观。”马贵太妃,再报条陈。

    “欲改千秋观乎?”王上闻弦歌而知雅意。灵帝起四百尺观,于阿亭道。取名“千秋”。引诸夏仙门入住。以护京师。

    今季汉三兴,何地祥瑞频出。饶是京师二司马,亦不能免俗。

 1。251 从容中道

    “将作寺可建全模?”皇上笑问。

    “将作寺已制‘琉璃千秋观’模。”马贵太妃,遂命人将模型取来。

    琉璃宝顶、琉璃画壁、琉璃窗格、琉璃地板。辅以琉璃枝灯,八面琉璃镜,日光所照,五光十色。月下枝灯高悬,夜放豪光。

    四百尺观,光耀东都。

    清钢陨琉璃,技艺大成。造型各异之陨琉璃,被七岛商会大量收购,贩运诸夏。经由将作寺,银炭高炉,淬火熔炼。遂成清钢陨琉璃。充作内甲,可御汽弩连击。函园、云霞诸姬,皆量身定做。分,水绿、天青、浮金三色。

    水绿,多为民用。天青,为爵民专用。浮金,唯见玲珑天宫。

    千秋观所用,正是浮金色。专为汉室祥瑞。

    只需稍加改造,无需大费周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