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1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绿,多为民用。天青,为爵民专用。浮金,唯见玲珑天宫。
千秋观所用,正是浮金色。专为汉室祥瑞。
只需稍加改造,无需大费周章。且清钢琉璃,皆用于紧要处,寻常装饰,普通清钢琉璃,乃至琉璃画壁即可。
所需,无非工本而已。
北都立大佛寺。东都造琉璃塔。必是仙门不甘其后也。
皇上这便言道:“可。”
“喏。”马贵太妃,遂命女学事史,素手批注。
九州遣使,各陈要务。司州亦不例外。司州,本是后汉司隶校尉部。下辖河南尹、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计七郡。皇上欲携千万蓟人,迁都关中,填塞七郡。季汉关中,亦非两汉所指。乃陇山以东,嵩岳以西。由大震并虎牢二关所夹。洛阳有八关锁固。长安六塞险阻。更有大河天险。当可保关中,万无一失。
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地也。
出东都,顺下大河,可通江达海。经四渎八流,遍及关东、河北,远及东瀛。洛阳东都,权且可治,青帝之政。亦如北都,权作玄帝之都。待各自开疆辟土,亦如太上皇帝,居中守正,另筑雄城,再行迁都,不迟。天下五帝,皆出季汉家门。此事,早有定论。
诸皇子之中,何人可居其一。天下有识之士,众说纷纭。正如太上帝廷,四神四凶,早有定论。然“五凤”,究竟几人,街头巷尾,争论不休。亦如谋主、兵主,閤上鶆虎,终有定论。稍后卧龙雏凤,足可继之。然周郎又当与何人并著于世。朝野虽有风闻,然却终无定论
少宰徐庶,曾笑言,“东孝西直,和合为正”。徐庶言指,郭奉孝、徐元直,二人表字相加,正是法正表字“孝直”。言外之意,郭、徐二人联手,方能与法正比肩。
此乃自卑而尊人,君子礼遇。虽多过誉,然论足智多谋,法正足可与东孝西直并列。法正尚未及冠,然皇上曾言,法正当可与小师弟周公瑾,比肩。
周瑜一战功成,领宁州牧。豪取千里丽川,三登沃土。皇上便有意,拜法正为参军,辅佐绥南将军部,并方国联军,攻灭骠国。效扶南,另立黎州。
法正若能如周公瑾,举重若轻,不战而屈人之兵。二千及冠,指日可待。周公瑾守宁州,法孝直守黎州。南州向化,计日功成。
“大司徒上表,欲重凿‘回中道’,以通萧关。”安贵太妃,再行条陈。
“善。”皇上亦有此意。
回中道,乃关中至陇东,交通要道。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萧关,因途经回中而得名。前汉元鼎五年,武帝“始巡郡国”,北出萧关,猎于“新秦中”,随从“数万骑”。后汉建武八年,来歙与祭遵,“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并即此。
汉武大帝,更六出萧关。乐府饶歌,歌曰:“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多年前,皇上许十四部鲜卑内附,立奢延属国。后平陇右,北都复兴。因彼时长安残破,后汉兴于关东,累及回中道并萧关,年久失修,沦为间道,渐不通车马。皇上定都长安,再兴关中。关中四塞:“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函谷,为潼关所替,再加大震、燔史二关,今为六塞。至于往来汉中,孔道数条,尚未顾及。毕竟,汉中乃出甄都治下。远非萧关之重。
须知,时下言关隘之重。守备要冲,乃其次。收取赋税,为其首。回中道乃丝绸枝路。可接居延外道。待皇上定都关中。草原各部,便可经回中道,直达长安。可想而知,车马必不绝于道。关税利大,无可计数。
丝路流金,毋庸置疑。譬如前日,皇上专开朝议。立婼羌郡,及婼羌属国。凿穿羌中道。可比大司徒上表,重凿回中道。
远途郡县,必然复兴。引北地鲜卑各部内附,亦是二全齐美。
皇上不禁慨叹。日前,将作令苏伯等人,还心忧顿逊渠开,再无大建。故上表,请开五百里苍渠。岂料,长渠尚不及破土,皇上已连开,羌中、回中二道。若再算斜驱张掖之,胡羌枝道。何愁匠人无用,年岁虚度。
谓“居中守正”,居中而守正道也:“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
皇帝入关,从容中道之始也。
“三载筑毕否?”皇上又问。
“三载足矣。”安贵太妃,据实已告。
“善。”皇上欣然言道。知微见著。九州之牧,赶在皇上君流前,遣使觐见。正因。“岁不我与”。
待皇上流徙十万里归。万事俱备,只等登坛封禅,振臂一呼。挥师百万,克定中原。
九州之政,汇聚北都。皇上累日无休,逐条批复。南宫少府,奉命制诏,传达各州。
九九重阳临近。北国千里稻香。
稻作之重,不容有失。虽官拜雄职,然一日守国中,需尽一日之所能。朝野上下,中断朝会,如临大敌。唯恐失之万一。
亦因暂罢朝会。凡有要务,皇上必入瑞麟阁理政。若遇不决,则专开朝议。已成帝廷惯例。
话说,自少复祖爵,皇上一掷千金,讨来“便宜行事”之权。励精图治,不疾不徐。悠悠二十余载。府议变朝议,家臣升朝臣。方有今日季汉吏治之盛。
1。252 以安四方
稍后再看。
………………
言幽州,必言封国。
冀州封国之多,足见权益之重。两汉乃诸夏,大河文明之顶峰。若非合肥侯,割据江东。汝南袁氏,举族辅佐。引南方豪族大姓,争相投靠。江东之地,仍被蔑称为“蛮左”。豪门大姓,污名宗贼。究其原因,乃朝中无人,言语尽失。朝野话语权,多半在河北、关东。
许氏兄弟,月旦评,可见一斑。乃至,“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
“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曹时空祖父曹腾为中常侍,故操门第不高,时人讥讽其为“赘阉遗丑”。得桥玄指点,曹司空千方百计,求许氏兄弟一评:“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再想少时,宗祠大考。楼桑刘氏择四子拜师,欲复祖爵。然此时已不得其名之县中大儒。只愿记为著录弟子,不肯及门受业。
察举制下,出身来历,名声几许。其利之大,无人免俗。
归根结底,皆是话语权之争。上达庙堂,下至江湖。天下九州,无有例外。
再深思。江东大姓,得汝南袁氏作保。举家来投。甘为合肥侯所用。所求,便是“名正言顺”。正因各有所需,利益攸关,才能苟合至今。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后世谓“话语权”者。便是时下,家国天下,一脉相承之大权也。绝非单指,唇枪舌剑,言语交锋。叔侄之争,皇权分立。群雄各聚其下,遮蔽私心。如此方能,名正言顺,达成所愿。
儒家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治国之精要。
此时亦知。皇上以诸侯藩王之身,尚娶二宫太皇,儒宗为何定罪“不从”。“变礼易乐者”,君流十万里。唯有“名正”,方能“言顺”。
彼时,蓟王乃下臣。二宫太皇为君上。以下犯上,以卑谋尊,便是“倒行逆施”。
如何正名?
尊太上皇帝,立季汉三兴。皇上终为己正名。受命于天,监照下土。居九五之尊。凡有所出,皆替天行道。诏命所出,无有不从。
前朝太后,今为臣下。“君君,臣臣”,皇上予取予求,为所欲为。天下,俯首帖耳,唯命是从。此时方可“言顺”。
如此可知。天下三分,乃时局所致,非人力可及。用后世话说,此乃关键历史节点。必然发生,无从避免。
至于后事如何。皇上明隐双线布局。大道至简,终得圆满。
“大司士,并幕府上卿表奏。无上将军,大营五部,将校品秩初定。”士贵太妃,续言条陈。
“善。”皇上取名籍细观,确认无误。笔笔功勋,皆有所出。军功不足,权且先升,积功后补。众人品秩,不出皇上所料。麴义号“先登将军”,高顺号“陷陈将军”,亦如皇上所想。唯有牙门八将,遂升秩一等,然却并未得名号。
“八将,当为何号?”
“‘四安’可乎?”皇上早有定计。
“‘以安四方’乎?”马贵太妃,闻弦歌而知雅意。
“正是。”皇上笑答。
“位同何职?”士贵太妃笑问。
“四辅上将军,位同三公。四绥将军,位同九卿。四安将军,位同四绥。”皇上亦又定计。
言下之意。四安,位同四绥,而居其下。皆为重号将军。
皇上取名,兼顾各方,自有深意。
稍后,甄都亦置四征、四镇、四平,三等重号将军。然与太上宫府所设,四辅、四绥、四安,高下立判。季汉天下,以和为贵。征、镇、平,杀气过重,故弃之不用。反择辅、绥、安,以慰人心。
“夫君,明见。”
遂命少府制诏。
擢升,前牙门右将赵云,为安西右将军,前牙门左将陈到,为安西左将军;右牙门右将张郃为,安北右将军,右牙门左将马超为,安北左将军;左牙门右将张辽,为安东右将军,左牙门左将华雄,为安东左将军;后牙门右将许褚,为安南右将军,后牙门左将庞德,为安南左将军;秩中二千石,银印青绶。位同四绥将军。
四辅、四绥、四安,乃出无上将军幕府。如太傅黄忠所携,护国大将军营中诸将,荡寇将军颜良、讨虏将军文丑、锦帆将军甘宁、扬武将军高览,鹰扬将军太史慈、折冲将军黄叙、黑山将军杨凤、白波右将军杨奉、白波左将军韩暹。
1。253 共守天下
前守一国,今守天下。
护国上将军与横海上将军,共号“帝廷双壁”。
横海上将军,黄盖麾下五部:右艂舰队,破贼将军凌操部,戍守南皮港,巡弋河北水路;左艂舰队;楼船将军郭祖部,戍守金州港,巡弋半岛珠链;先艂舰队;锦帆将军甘宁部,戍守泉州港,巡弋千里蓟国渠;后陈(阵)舰队;戈船将军文聘部,戍守黎阳营,巡弋大河沿岸;中垒本部,由横海上将军黄盖亲率,携左右横海中郎将潘鸿、朱盖,坐镇南港,兼顾海内。
另有先艂舰队,锦帆右中郎将苏飞,率队戍守象林港;左艂舰队,楼船右中郎将胡玉,率队戍守殑伽港。
自攻灭北天竺十余国,续接海路五千里,得内外良港数十,皆需水军驻守。皇上求善水良才,黄盖遂举“彭氏四虎”。今亦同升秩一等。
拜彭虎为锦帆左中郎将,戍守多摩梨港;拜彭式为楼船左中郎将,戍守始发港;封彭绮、彭材为校尉,携麾下五千精兵。并楼船、斗舰五百艘。另遣分支舰队,戍守阿逾陀、王舍、华氏、瞻波、圣河、江绕、广严、舍卫诸内港。守护丰州内外。
正如“王上”尊“皇上”,“主公”尊“主上”,太上帝廷,不设大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