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1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御史中丞,荀文若。”袁术龇牙一笑。
吕布信服:“谋主之列也。”
“与文若,同为季汉之臣,幸甚至哉。”曹司空有感而发。
“家小如何?”吕布当有此问。
“流徙条支。”曹司空答曰。
“此生不归乎?”吕布又问。
“天子,未定归期。”曹司空实言相告:“许,皇上君流十万里归。大赦天下,奉先可回。”
“善。”吕布满饮,离席自去。
稍后,吕镇东传命三军,奉天子命,解兵附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徐州将校,奉命行事,不提。
捷报传来。袁术抚掌笑问:“某拜何位?”
“当为三公。”曹司空举杯笑答。
“哦?”袁术醉眼蒙眬,转而又问:“若某为司空,孟德又拜何位?”
“可为丞相矣。”多年好友当面,曹司空直抒胸臆。
闻此言,袁术踉跄起身,离席下拜:“曹丞相。”
“袁司空。”
二人礼毕,四目相对。不由仰天大笑。
徐州精兵,由翥凤押运,顺下中渎水,囤于广陵大营。徐州将校,则解兵登盖海,顺下淮水,绕行大河之尾,入甄都十八里浦。觐见天子。得朝廷赦免,可与家人相见。
天子大赏有功。
拜曹操为丞相,封袁术为司空,俱开府。淮南属吏,此时方知,竟已为季汉之臣。军师阎象,继为扬州牧。拜前沛相陈珪,为徐州牧。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海内咋舌,群雄震慑。
曹司空妙计破敌。一战取徐州,并淮南失地。
待豫州牧丁原,入朝称臣。关东群雄,唯剩刘景升一人。
袁术携淮南属吏,进献传国玉玺。以应季汉三兴。
天子大喜。犒赏三军,大脯三日。
袁术公府,人才济济。
此时,皇上所置,季汉朝服。九月授衣时,甄都朝臣,便以披身。曹丞相,位上公之首。总领朝政。袁术位列三公,淮南将校,仍奉其号令。与骠骑大将军张济同。徐州健将精兵,皆归曹丞相统率。甄都天子,足有四十万大军。
一统关东,指日可待。
甄都宫,承光殿。
天子专开朝议,问政公卿。
“吕布、陈宫等,徙比景,可乎?”
曹丞相,持芴奏曰:“臣,窃以为。宜徙条支。”
“条支远在海西,人言足有五万里。”天子不解其意:“何其远乎?”
曹丞相对曰:“季汉三兴,皇上君流十万里,‘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吕奉先,‘虓虎之勇’,陈公台‘英奇之略’,此去海西,当有大用。”
天子恍然大悟:“丞相,所言是也。”
“陛下,明见。”曹丞相志得意满,更显虚怀若谷。
“六雄皆循此例乎?”天子举一反三,果然周成之质。
“六雄不死,亦出皇上圣意。”曹丞相如实作答。
“善。”天子涣然冰释。既是阿父之意,当遵之。
1。290 舟车楫马
,刘备的日常
江东建业宫。
合肥侯,枯坐无言。殿中群臣,噤若寒蝉。
堂堂江东车骑大将军,竟不战而降,携淮南群僚,献传国玉玺,换得三公高位。累及扬州江北二郡,并徐州四国一郡,悉归甄都治下。
曹孟德更因功,拜为丞相。总领甄都朝政。麾下集齐飞云、盖海,翥凤,三大舰队。舟楫步骑,水陆相加,足有五十万众。
论兵锋之盛。除皇上无上将军幕府,便数曹丞相公府。
闻豫州牧丁原,入朝觐见。得曹丞相礼遇。仍掌一州之治。假以时日,当入朝为公卿。豫州牧,再另授贤才。江北群雄,只剩荆州牧刘表,颇多独木难支。所幸,南阳失而复得。可假军屯之名,为荆州藩屏。以御关东大军。然三载之间,刘表当俯首称臣。
彼时,关东群雄俱灭。曹丞相可诈称,“百万雄师过大江”。与据土人雄袁本初,会猎江东。
毋论胜负。
季汉三兴,不可逆也。
江东君臣,心知肚明。袁公路,献宝割地,如愿身入,季汉朝堂。亦是安身立命之良策也。只恨,曹公晚来,我等无此良机也。
合肥侯,起身罢朝。
百官恭送。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终归,“一朝天子,一朝臣”。无非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
今为江东之臣,他日当如淮南群僚,俱为汉臣也。
合肥侯乃出后汉宗室。虽认祖归宗,入季汉家门。然扪心自问,断难舍帝位。史侯,贬为县侯。此生不作他想。后汉宗室,唯合肥侯,延续国祚。皇上一日不归。后汉一日未亡也。
淮南群僚,拖家带口,齐奔甄下。
如长史杨弘,别驾韩胤,仍为袁司空公府属吏。淮南上将张勋、纪灵等,虽拜四方将军,仍以袁司空,马首是瞻。袁司空虽稍逊曹丞相一筹,然足称群臣。甄都一时,权贵云集。
曹丞相上表,请开十八里浦漕渠。绕甄下,通雷泽。大河漕船,可经水砦,直入甄下。城港相济,繁华更盛。
天子无不应允。
甄都宫,亦多大殿扩建。曹丞相,久据关东之心,昭然若揭。飞云、盖海、翥凤,三大舰队,守护关东,甄都纵临河,亦有何惧哉。
为彰陈元龙,袭取下邳之功。曹丞相,以伏波将军,持节,督长江防线。淮南水军将校如樊能、于麋、张英等,皆受其节制。征得袁司空首肯。以翥凤,为伏波将军旗船。立伏波将军大营于茱萸湾。兼领广陵太守,射陂屯田,并海陵仓米,俱为伏波营支取。
陈元龙,声威大震。拜广陵功曹陈矫,为军师中郎将。励精图治,舟车楫马。常有南下之意。
徐州四国一郡,长令皆出吕布僚属。
曹丞相,悉数留任。然如张邈,张超等,皆却不愿苟且。携家小随吕布、陈宫,远徙条支。镇东八健将,成廉、宋宪、侯成、郝萌、曹性、魏越六人,亦各携心腹死士数十,举家徙条支。唯有曹豹、许耽,留守徐州。
敖仓港。
“见过吕将军。”海市令先礼。
“罪徙之人,不敢称将军。”吕布回礼。
海市令恭敬如旧,请吕布登旗船。待安顿好家小,干支海市,携白波大舡百艘,浩浩荡荡,顺下大河,乘冬初信风,南下象林。待补充辎重,再过顿逊海渠,经南天竺海,远赴条支。航程足有五万里。南州无冰期,一路畅行无阻。
船上亦有良医。为陈公台诊治。然,“心病还须心药医”。陈公台,技不如人,棋差一着。心中愤恨,难以疏解。急火攻心,积郁成疾。
吕布日夜探视,唯恐有失。
于吕布而言。虽痛失镇东将军,并徐州牧高位。然毕竟豪杰心性。且保全有用之身,他日必得用武之地。大丈夫云游四海,何患功名不立。
待旗船官婢,喂服汤药。陈公台,面色稍霁。
“公台?”吕布榻旁轻唤。
“将军。”陈公台,刚直壮烈。吕布虽非明主。然能同甘共苦,亦实属不易:“宫,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陷将军如斯,某之过也。”
吕布笑道:“如公台所言,季汉三兴,不可逆也。”言下之意,徐州易主,不过早晚而已。
“将军,所言是也。”陈宫喟然长叹。
“闻,条支周回二千里,大城有七。两河沃壤,兼有水运之便。船户万余,皆出岭南。守相徐宣,亦是汉人。皇上赞其有‘社稷之节’。城中楼阁广厦、车马衣服,皆出汉制。”吕布将船上所闻,娓娓道来。
闻条支并非蛮荒之地。陈宫心情,稍有起色:“皇上幼称麒麟,善识人。既赞‘社稷之节’,守相徐宣,可称国士也。”
“闻,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吕布言指,徐宣乃徐州人氏。吕布主徐,又素施恩义。此去条支,正好投奔。
奈何,广陵之事,不提也罢。若非广陵太守陈元龙,奇袭下邳,我辈亦不会沦落至此。陈宫转而又问:“将军麾下,健勇几何?”
“六健将,百余人。”吕布答曰。
“此去条支,当可一用也。”陈宫语透欣慰。
“从军条支乎?”吕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非也。”不料陈宫,早有定计:“可投两歧商会。”
“哦?”吕布闻言一愣:“何故如此。”
“时,秦后合条支城中,三家之势,而立两歧商会。”陈宫答曰:“卑下,窃以为。五帝之白,必称帝条支也。”
“如七国马会。”吕布似有所悟。
“然也。”陈宫轻轻颔首:“若假商会之名,拓土条支,割据海西。何愁功名不立。”
“善。”吕布不由振奋。陈公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虽小挫于荀文若,然无损机智也。试想,海西番邦,还有何人,能望其项背。
大丈夫,志在四海。此去,多不过三五载,定当扬名海西。
有生之年,重归故里,亦非难事。
吕布,陈宫,四目相对,心有戚戚。
1。291 上兵伐谋
天子问政,曹丞相言,六雄不死。
不出三日,关东尽之。再思,吕布、陈宫,徙条支。此必是真·天下棋局,落子之处也。时皇上君流在即。纳阁妃进言,起身离席,将天下棋局,托付谋主。料想,保全六雄,亦出谋主之意。
窥一斑而知全豹。吕布、陈宫,远赴海西,徙条支七城之地。可知,皇上早有拓土海西之意。
待,避实击虚计中之计,广为人知。御史中丞荀文若,一鸣惊人。陈宫足智多谋,数败强敌。尤其曹丞相,屡次三番,用兵未果。深忌陈公台之智略百出。
不料徐州智囊,完败荀彧之手。避实击虚计中计,荀文若,料敌于先。陈公台,所思所谋,皆不出荀彧所料。试想,陈公台,自诩“料事如神”。凡有所指,必有所中。沾沾自喜,自鸣得意。于是,一时大意,身入瓮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不自知。才有淮泗交口,水陆相夹,四面埋伏之完败。
无怪,皇上言荀文若,可入谋主之列。与贾文和,并著于世。
时人皆知,贾文和,善连环计。平羌五连环,叹为观止。郭奉孝,凤凰于飞,继往开来。
荀文若,所设“计中计”,与“连环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半毒”,毒性深藏,引而不发。待环环相扣,计计相佐。“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一朝毒发,一命呜呼。
连环计,前后衔接。计中计,内外嵌套。
如陈公台,皆“不识庐山真面目”。何况中人之姿,碌碌无为之辈。有道是:社稷奇峰,深藏廷中;寻常莫辨,偶露峥嵘。
南阳运兵,龙亢屯粮,八道击淮,奇袭下邳,淮泗重围。荀文若所设,避实击虚计中之计。亦是内外嵌套,连续五奇谋。
再深思。先前曹司空数败。荀中丞因何不设奇谋。如今,又何以改弦更张,奇谋破敌。
正因季汉三兴,曹丞相坐实汉臣也。
谓,“上兵伐谋”。论功行赏,荀文若首屈一指。
天子问计丞相,荀中丞,当拜何位。
曹丞相言,陛下少安。不日当有定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