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批工匠,给村落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修缮祖宅、修葺官道,村中祠堂也焕然一新。
祠堂又叫祠室。上古时,称为宗庙。
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随着时代变迁,礼乐崩坏。上古的礼仪,今多已不适用。然而,即便到了此时,祠室非达官显贵不可建。
刘备王族之后,祖上为侯。即便家道中落,陆城侯这一支的冢祠还是有的。
与那些由民众出资捐建的名人冢祠不同。陆城侯的祠堂,是楼桑村的刘氏一族自筹资金修建。
祠堂,亦称冢祠、庙祠、食堂、庙祠、斋祠等,一般有土木结构和纯石结构两种。
由于种种原因,土木结构的祠堂,现已无踪。所幸在宣帝重臣,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的家族墓园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几乎可以复原的祠堂。祠堂遗址长、宽各十九米,基址门道向东,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南、北、东侧为鹅卵石铺设的散水,内为砖铺回廊,再内侧为础石。祠堂的台基、柱础、门道、回廊、踏步、散水等建筑遗迹保存得十分完整,另外还发掘出方砖、条砖、空心砖、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
足见祠堂之宏大。
相比起来,刘备家的陆城侯祠,就显得没那么阔气。
究竟是先有陆城侯祠,还是先有楼桑村。老族长也语焉不详。究竟是不知道,还是不想说,刘备也没有深究。
知道自己是王族遗脉,就够了。
或许围祠而居,也正有此深意。时时提醒族人,不忘复爵大业。
中山靖王多达百子,第五子封陆城亭侯。武帝时坐酎金失侯者一百六人。张王李赵遍地刘。不知其他家,是否也如涿县刘氏这般?
话说,刘备能成就日后之刘备。不晓得是不是与家族之野望,有关?
不然黄巾作乱,遍地汉室宗亲,为何唯有他聚三百起兵讨贼?
这些细节,都是刘小胖最近想到的。
最近他正拜读前任尚书崔寔的四民月令。崔尚书乃涿郡安平人,因党祸免归,现闲居家中。
书中详细叙述了贵族田庄一整年的农业活动。对谷类、瓜菜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详尽所述;亦有单独篇章介绍牲畜、纺绩、织染、酿造、制药等手工业;还有学塾、宗族、亲戚、宾客、部曲等庄园建筑、人手的布置调用。
生产、经营、教育、防御、内政、外交
堪称庄园主的百科全书。
简而言之,一书在手,庄园我有。
刘小胖深受启发。
这卷书虽是农经,然刘备却越看越觉得,别有深意。看完整卷书后,就连刘备这样对庄园一窍不通的雏儿,都有信心屯聚堡坞,据险自守!完全能自给自足。
难不成,崔尚书早已看出,天下将乱?
所以才著书,教人据险以自守!
书是老鸦渡的耿雍送来。两人因马桶结缘,平日多有书信往来。已成好友。刘备想了想,便又去信一封。
打听安平国的崔尚书其人是其一。其二嘛,也想询问耿雍清溪水路之事。
若确定水路通达,建清溪渡口的意义,就非比寻常了。
村中物资人手,皆可由水路进出。省时省力,方便快捷。这个时代的渡口,人流汇聚,物资通达,根本就是一个大的集市。跟村社还不同,这个渡口野市,日迎八方客,就没有说闭市的时候。
虽说清溪口水路单一,野市估计难成。不过只要能方便乡里,这钱也就算没白花。
如若楼桑村有类似老鸦渡的耿氏制陶,这一类的特产,那又另当别论。
何为特产?
就是我处有而别处无,居家生活必备,不可或缺的特别物。
楼桑村有什么特产?
嗯,有我刘备。
铺设最后一块汉砖,陂渠也紧跟着完工。龙骨翻车引水入陂渠,谷地上方的坡地,果能辟良田数十亩。
族长诚不诓我。
新辟良田,水稻已来不及种。
等秋分后,与族人一并种一季冬小麦,还是可以的。
前面说过。
两汉时,农作物除了粟、黍等品种以外,稻麦广为种植,已成主食。北方主产冬小麦,南方普遍植稻。据说,此时已有了双季稻。汉水流域还出现了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这都是四民月令上所载,刘小胖未曾亲见。
就刘小胖的经历来看,北地无法两熟。一个是品种问题,一个是季节因素。冬小麦周期出奇的长。而大汉朝的气温也远低于后世。春短冬长。也有“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的记录。
北地一年一熟,只能如此。
那么多的闲暇,用来干什么呢?
祭祀。
刘备真心觉得,这件事情超费钱。
别的聚落都是如此,何况涿县刘氏?
围祠而居的便利,让几乎每一次的祭祀,都无比的隆重。作为整个族群的希望之星,刘小胖没少出风头。当然,对他来说是折磨。
老族长一语中的:死人享,活人受。
这就是宗族。这就是,汉室宗亲。
信送出五日后,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出野林,绕溪口,稳稳的泊在村头。
小船上除了撑篙的船翁,只有一身青衫的耿雍。
“刘备家在何处?”
“村东篱上有桑处,便是。”宗人笑着指路。
“多谢。”略显吃力的背起一个鼓鼓的包袱,耿雍跳下船头,转身又道:“船家,你且先回。待明日此时,再来接我。”
“好咧。”老船翁麻利的撑篙离岸。
“刘备刘备”门环咚咚叩响。
单人单包,显然是一次私访。那些个复杂的礼仪,大可不必。不等刘备打开中门,耿雍就侧身挤了进来。
“刘备,可知我从何而来?”
1。31 庄园我有
“清溪水路!”刘备双眼一亮,不禁喜上眉梢。
“野林水流湍急,水情复杂。若不是船翁老练,今日我必泅水来见!”耿雍的表情却没有一丝后怕:“若真如此,只怕是苦了我背后的书卷。再说,一路所观水势,岂是溪,分明就是河。不如叫清河算了。涿县已有清河,不然叫小清河?”
“你识水性?”刘备大喜。吐槽直接无视。早想找个人教他游泳来着。
“颇识水性。”耿雍一本正经的纠正。
“墩儿,来者何人?”母亲正由公孙氏搀扶着,立在廊下。
“耿雍见过二位世母。”耿雍急忙行礼。
晚了一步的刘小胖不禁苦笑:“耿兄,这是家母,这是家姐。”
“恕罪恕罪。”耿雍急忙道歉。
“不知者不罪。”母亲笑道:“请贵客堂内叙话。”
“请把,耿兄。”刘备笑着伸手。
“请。”穿过前院,坐在廊前脱下布鞋,又摆放整齐,这才进入堂内。宾主落座,公孙氏送上解渴的香茗,又从旁边的青铜冰鉴hàn内,舀出一瓿bù冰镇蜜浆,为刘备和耿雍各倒了一碗。
这个时代,夏天的主要饮品,基本上是井水。时人认为“井之所尚,寒泉冽清”。若是能觅得一眼甘泉,更好。
时人管热水叫汤,冷水才叫水。
比较讲究一点的叫:蜜浆。
就是在寒泉清冽的井水中掺入蜂蜜的蜂蜜水。袁术便十分爱喝。术死时,正值六月盛暑,欲得蜜浆解渴。但军中已绝粮,哪还有蜜?叹息良久,大叫一声“袁术至于此乎!”,呕血斗余而死。
都是少年,耿雍舟行至此,本就口渴。于是草草行礼,这便举杯痛饮。
“好甜!”
“再来一杯。”刘备冲公孙氏笑道。
“好。”公孙氏又稳稳的倒满一杯,连个水花都没溅出来。
陪坐片刻,母亲和公孙氏便告辞离去。
无大人再侧,耿雍顿时短了规矩。急急忙又满饮一杯,这才打着嗝的落座,一脸爽歪歪的伸腿侧卧。
一前一后,判若两人。
向来家教森严,从不敢如此放浪形骸的刘备,竟一时没回过神来。
盘腿也就算了,竟然侧身躺下来了啊!
“贤弟别笑。愚兄向来不能久坐。今日更是不甚。只怪你家地板实在太硬。”他还有理了。
“如此,我去拿一张草席便是。”刘小胖翻了个白眼。
“草席也无用。还是太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备灵光一现。
汉人席地而坐,择地而卧的生活方式,称为席居。因中原长草,发明了席,江南生竹,发明了筵。筵上铺席,故称“筵席”。普通村户家中无地板,夯土而成地面,故席下多有茵褥,乃成重席重叠在一起。正如耿雍所诉之苦。这个时代,草席都是很薄的。不然也不会有割席断义。
堆太厚,还能割断吗?
想要加厚,只能数张草席叠起来,变成重席。然而重席又太软,且不便透气。尤其是酷暑,坐下生疮。
能不能
“怎了,贤弟?”
“无事。”刘小胖眼睛亮亮的笑道:“方才想到了一个能为兄长解忧的法子。”
“哦?”自从见过刘小胖的抽水马桶后,耿雍就对眼前这个刘氏宗人口中的麒麟子充满了好奇。都是半大少年,耿雍虽长几岁,却也不免少年心性。
这次来,不仅为刘备带了许多家中收藏的杂书,还带来了关于前尚书崔寔的消息。
不过比起自己在渡口的所见所闻,耿雍更喜欢听刘备讲他身边的趣事。
两人年纪轻轻,又意气相投。促膝长谈,未及尽兴,已日落西楼。刘备家一日三餐,少吃一顿无妨。可只食两餐的耿雍,慵食一过,就撑不住了。因为在当下,只有贵族才能吃三餐。
好在母亲细心。
这便派公孙氏送上美食。
饱食后,耿雍自去取冰镇蜜浆来饮。也不客气。
说起来,耿雍是刘备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无论母亲还是公孙氏,都很替小胖子开心。
刘备真的很喜欢汉式的寝具。
以及每天被母亲擦拭的泛着漆光的地板。
夏日炎炎,酷暑难消。两人索性移席廊下,凭栏而卧。
清风徐徐,倦意袭来,这便沉沉的睡下了。
翌日。
将母亲准备的回礼塞给耿雍,又目送他行舟远去,刘备随即唤来老工匠。
“少东家,这是何物?”对于刘备神鬼乱舞的设计草图,老工匠抱着十二分的崇敬。
“棕垫。不,麻垫。”刘备比划着图纸,娓娓道来:“麻丝压成饼,用胶粘黏。待到凝固,取蜀锦缝合乃成。”
“何用?”老工匠没想明白。
“做完便知。”
“哦”
刘备又问:“何胶最黏?”
“当属鳔胶。”老工匠脱口而出。
“何胶易得?”
“自是牛胶。”老工匠补充道:“马市胡商处,可购牛皮!”
“如此,便去一趟县城。”
借过三叔的乌桓战马,刘备便急冲冲赶到了马市。
巧了,还是那位胡商。
听完刘备所求,胡商捋须笑道:“可也。”几张牛皮,能有何难。
刘备正要询价,胡商却又抢先说道:“生牛皮易得,送你何妨。而我之所需,小友能应否?”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刘备想了想道:“足下所求何物?”
“果冻。”莫非吃上瘾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