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8 神都洛阳

    “小弟!”刘备笑着招手。

    张小胖纵马来到车窗边,急忙抱拳行礼:“见过大哥。”

    刘备点头:“一路辛苦。”

    “俺不辛苦。倒是大哥,一路可好?”张小胖憨声问道。

    “还好。”见车队已抵达东郭门下,刘备便没有细说。验过传证,门吏这便放车队入内。

    “崇义里东有七里桥”。“七里桥东一里,郭门开三道,时人号为三门。离别者多云:相送三门外。京师士子,送去迎归,常在此处。”

    后世关于东汉洛阳城郭的记载,并不多。且汉末时,整个洛阳城被董卓纵火焚毁。后曹魏原地重建。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帝十八年494年迁都于此。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城”。

    后世关于洛阳城郭的记载,多见于北魏时期。地名亦多录自北魏。

    不过依刘备猜测,无论是曹魏的重建,还是北魏再造,这些流传下来的地名,应该不会擅动。正如后世许多地名,依然沿用古时流传下来的名字一样。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明的传承。

    城市被毁,断壁残垣仍在。这些地名,自然也都在。

    闾里制度,刘备并不陌生。建造临乡时,他便以闾里来命名街道。又在闾里之上,另设街衢。街衢,便是后世的街区。

    比起楼桑的高楼林立,洛阳东郭内的建筑,更多雍容大气。一个个闾里,沿御道一字排开。又以纵横的街道相互分割。闾里内建精舍。精舍皆为重楼。且多为三合院样式。由三座精舍及夯土包砖垣墙,围拢的院中,广种花木。另设假山鱼池,亭台曲廊。放眼望去,街道笔直,闾里方正。宅院成方,树木成荫。行人衣着华贵,街道宽阔平整,车马穿行其间,一副盛世景象。

    刘备问过张小胖。这几日一直借住在恩师府中。

    洛阳内城,被南北两座宫城占据了大半空间。余下区域寸土寸金。唯一可供官吏居住的,便只剩下步广里和永和里。能住在此地之人,皆是皇亲国戚,三公九卿。低级别官吏,便不用想了。故而朝中一般官吏的府邸,便多设在城郭。恩师和刘备一样,也是由东门入洛阳。府邸便在东郭,一处名叫建阳里的里邑。

    “阳渠北有建阳里”。

    阳渠相传为周公所造,今汉时,先后三次对其挖掘拓宽。凿渠引水工程始于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成于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阳渠引四十五里外涧谷之水,以济洛阳万民。重修后的阳渠,除为护城河、宫城以及整个都城百姓用水,提供充足的水源外,还为漕运拓宽了航道。粮船可直达城下仓廪常满仓,十分便捷。

    建阳里紧靠上东门。入上东门便是上东门大街。沿大街穿过步广里和永和里,可直达北宫。上朝、出城都很方便。

    恩师为侍中、尚书。

    侍中,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故而能出入宫廷,奏闻朝政。

    加官,便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以示尊崇。如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给事中等,皆为加官。加给列侯、将军及大臣。侍中可出入宫廷侍奉皇帝,诸吏、给事中每日朝见皇帝,侍从左右,评议尚书奏事。

    有了侍中的身份,恩师便可获得进出禁中的门籍。

    建阳里多是尚书台官吏府邸。同殿为官,比邻而居。也算是抱团取暖。

    汉官仪:“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常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人庶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四夷事。成帝加三公尚书,主断狱事。”

    成帝时,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到今汉,政务已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尚书台主官尚书令,更是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尚书分掌各曹。

    恩师乃是“常侍尚书”,“主常侍黄门御史事。”

    权利不小啊。

    恩师素来清白简朴。府邸并不算大。前后两进院落。且西厢房舍,皆租给了在京读书的太学士子。张小胖一行便暂住东厢。

    老仆领入后堂,刘备拜见师母。这才得知,恩师月初便已入朝,至今未归。

    原来。十二月己巳初五,封何贵人为皇后。征召何皇后长兄,颍川太守何进为侍中。

    何皇后本是南阳郡一屠户家的女儿,后被选进宫廷,生下皇子刘辨。母凭子贵,今被陛下立为皇后。

    封后大典非同寻常。恩师乃是尚书,此时入朝参礼也是常理。

    一别经年,师母对刘备亦多挂念。便代师问了许多诸事。刘备一一作答。又奉上礼单,这才告退。

    随女婢来到前院东厢。正帮忙搬运行李的张小胖,忽然想到一事:“大哥,临来时,母亲让一位故人同行。半路上又救起一名落水好汉。如今故人和好汉,皆在马市客舍。要不要去见?”

    刘备一愣:“故人?好汉?”

    张小胖点头道:“故人是位女子。整日带着笠裠,不曾脱去。也不知相貌。至于那位好汉,乃是船翻落水时被船夫救起。却不幸感染风寒,一直卧床不起。与那为故人,皆在马市客舍。”

    “原来如此。”刘备这便醒悟:“速带我去见。”

    “哦!”张小胖这便将手中礼箱交给身旁虎贲。孔武有力的辽东游侠,猝不及防,双手猛然一沉。身旁同伴急忙伸手相帮,合三人力才将礼箱托起。

    张小胖这身力气,是不是也太大了些。

    马市,又称牛马市,在中东门外。距上东门数里之遥。将诸事交由徐荣、程普,刘备这便在史涣和一什绣衣吏的护佑下,前往洛阳马市。

    之所以如此急迫,乃因心中有疑问。

    想与这位故人当面述说。

 1。9 三英齐聚

    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所谓“洛州无影”。据说。夏至日在洛阳立日圭,圭表面没有影子。所以洛阳被认为是日中之地。乃是太阳所对应的大地中心。故为天下之中。

    又称“宅兹中国”。武王灭商后,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成周城{洛阳城由周公负责营建,周成王五年建成并迁都于此。何尊铭中记载周成王五年“宅兹中国”即是此事。

    居中而守,也是对的。

    洛阳有四市。金市在城内,马市、南市、栗市皆在城外。马市在中东门外。南市在南郊礼制建筑西侧。粟市亦在城东。晋书食货志:“永平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於城东,粟斛直钱二十。”汉书王莽传上:“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

    东郭面积很大。从上东门到阳渠,七里之内,皆是东郭。东郭有二市,足见繁华。马市居中。粟市居外,靠近常满仓所在的漕渠。算是一座郊区集市。

    时下的市,乃是指代整个商业区。不仅售卖马匹、器物,经营商肆客舍,还有各种娱乐活动。为方便往来商旅,客舍也建在其中。占地颇广。乃是时下常见的三合院。三座重楼,围绕一个后院。院中有马厩、车房,及各种与之配套的附属建筑。

    楼上精舍。叩开房门,悠扬的笛声,随即传入耳内。

    史涣正要先入布防,却被刘备制止。让张小胖亦在门外等候,这便脱鞋入内。

    精舍内别无他人,只有背对房门,独自吹笛的女刺客。刘备驻足聆听,笛声婉转低沉,颇多愁思。

    “见过甯姐姐。”待一曲奏完,刘备这才上前行礼。

    “小弟别来无恙。姐姐既是欢喜,又颇多惭愧。”女刺客并未回身。

    刘备自坐席上,这便言道:“此事与甯姐姐无关。亦与大贤良师无关。”

    女刺客轻轻点头:“小弟可要寻个交待?”

    刘备叹了口气:“想必这几日,让姐姐好生为难了。”

    不等女刺客开口,这便说道:“那幕后之人,定然事关重大。便是大贤良师,亦不敢轻动。既如此。此事作罢,小弟不要什么交待。”

    女刺客听完,这便回身下拜:“多谢。”

    刘备亦回礼:“姐姐安好,便是晴天。”

    再听此言,女刺客不禁神游天外。许久,这才喃喃低语:“少时,你我挑灯夜话。说的虽多,心思却少。如今说的渐少,心思却多。许多事,遇到。才知艰难无力。”

    “我懂。”刘备轻轻点头。时光荏苒,他也长大。

    “少时你问我,能否常伴身侧。我说不可。如今,你我同在异乡为客,可想我”

    刘备一愣。不禁微微心动。然而再开口,目光已清洌如水:“岂能让姐姐如此屈就?若有一天,姐姐归来,我自当油壁香车,明媒娶回。”

    “一言为定?”女刺客柔声问道。

    “一言为定。”刘备掷地有声。

    “楼下有一人。闯我道场,杀我徒众,大贤良师本欲除之,却被我救起。姐姐便私自做主,把他交给你。算是赔罪。”

    “姐姐想的周全。”先是刘备,后是这位好汉。太平道皆是杀人未遂。一进一出,倒是两清了。

    谈完正事,又叙起家常。

    女刺客似要常驻洛阳。目的估计和刘备一样。也是到大汉中心,募集助力。看来,大贤良师举事在即。

    正是念着即将到来的与太平道的恩怨对立,刘备才不想与她多生瓜葛。

    恩怨拎清。爱恨分明。在江山社稷面前,男女私情又岂能经得起重压摧折。

    刘备告辞。女刺客起身相送。裙摆飘张,忽露出轻纱月笼般朦胧的足尖。竟也穿着只有刘备枕边人才穿的素纱足衣。可想而知,内里的衣亦是上下分离式样。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这份情义,刘备心领了。

    走下精舍,刘备又在众人的护佑下赶去看那位张小胖口中的好汉。

    “是你?”刘备还未开口,史涣已出声。

    榻上之人面色赤爆如火,浑身汗蒸如雨。虽恶疾缠身,却掩不住一身英雄气的昂然大汉,正是那日在港口,一刀劈退典韦之人!

    见他身长九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却颏下无须。刘备惊喜莫名却又不敢冒然相认。万一不是,又该如何。

    倒是好汉先抱拳:“河东关羽,见过君侯。”

    刘备浑身骤然一轻。暗出一口浊气,这便肃容下拜:“原是关义士!那日晚来,义士已驾船远去。备恨不能相见一面。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关羽这便回礼:“某不过是河东一商贾。怎敢劳烦君侯惦念。”

    “英雄不问出处。”刘备却摇头:“有道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古今之英雄者,莫不如此。备虽位卑地窄,却不敢再与义士失之交臂。愿以肱股心腹相待,关义士可否与我共造时势!”

    说完便跪拜于地。

    关羽亦跪拜叩首:“实不相瞒。关某身背人命,亡命江湖。此去楼桑,便是要投奔君侯帐下。竟不料却在洛阳相会。真乃天意也!天意岂能违?关羽愿追随主公,诛佞杀贼,匡扶汉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