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让思前想后,这便一声长叹:“依老奴所见。女珊瑚君乃是寒邪入体。临乡侯乃麒麟圣体,至纯至阳。搀扶太后、皇后,如沐炙阳,寒邪皆散也。”

    “原来如此。”陛下这便醒悟。

    内臣皆去势,何来纯阳?

 1。77 始料未及

    目送惊魂未定的两位太后、何后,由亲随宦官搀扶着重新落座。刘备这便趋步上前:“启禀陛下,臣已做完。结果如何,不日便见分晓。”

    “如此,甚好。临乡侯辛苦了。”陛下和煦一笑:“赐青羔裘,紫丝履。以示嘉许。”

    “谢陛下。”

    陛下与皇后,陪两位太后,先行入殿。百官遂各自散去。

    恩师等人走到近前。围绕白琉璃日光温室,左顾右看。见罩内女珊瑚树似比先前鲜绿,这便纷纷点头。话说寒气尽散,自比先前覆满冰霜时,青绿不少。

    须臾,黄门令左丰又奉诏出殿。走到刘备身侧,低声询问赤金琉璃罩的使用事宜。

    刘备这便告知日光温室的日常注意事项。无非是按时浇水施肥,开窗换气,诸如此类。黄门令铭记在心,自去复命不提。

    在刘备看来,不过是搭了座玻璃日光温室。

    然而在场众人,所见所闻,却远不止此。

    不久便有风传。言,麒麟再为炎汉续命两百年。

    刘备始料未及。

    虽是空穴来风,然赤金琉璃罩内的女珊瑚一日好过一日,却是明证。

    据说陛下最近时常前往却非殿,观赏珊瑚女君。且身边常有何后相伴。化解一场女珊瑚凋亡之危,却让帝后关系越发和谐。亦是刘备始料未及。

    又过数日,黄门令左丰前来传诏。言,两位太后、何后,明日将亲临金水小市。让刘备准备接驾。

    刘备大喜领诏。

    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称“卤簿”。

    卤簿,本是记录帝王出行时护卫、随员及仪仗、服饰等的册籍。后常以其指代仪仗卫队。

    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及活动场所,皇帝身边的随员数量、仪仗形制等,皆有不同。

    蔡邕独断:“天子有大驾、小驾、法驾。”

    今代规定:大驾由公卿引导,大将军随车护卫,掌管宫廷车马的太仆驾车。属车多达八十一乘,另有备车千乘,护卫骑兵万余人。法驾,由京城长官引导,侍中随车,奉车郎驾车,属车三十六乘。小驾的则仅由执事尚书一人侍从,属车九乘。

    皇后出行,与之雷同。

    只不过随车侍从为大长秋,及长秋宫一干人等。换句话说,皇后有其独立的官吏随从。

    大长秋,官名。多由宦官充任。掌宣达皇后旨意,管理长秋宫{皇后中宫各事,秩二千石。历代沿设。时下大长秋,便是兼领尚书令的曹节。

    大驾、小驾、法驾,使用皆有场合,需遵循礼法。

    后汉书舆服上:“行祠天郊以法驾,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庙尤省,谓之小驾。”小驾多在祠宗庙或行凶礼时使用。

    此次两位太后和皇后联袂出访,乃属私访。便是小驾亦不能摆。只称銮驾。

    因天子车驾有銮铃,因而得名。

    饶是如此。洛阳令周异亦不敢丝毫怠慢。命人修剪花木,清扫道路,洒水除尘,又令兵丁倾巢而出,沿途设岗,严阵以待不提。

    黄门令左丰已先行通报。两位太后、何后,先去金水小市,再临刘备府宴。

    此乃天大的荣宠,让刘备好生预备。万勿有失。

    洛阳天家乃是帝国流行风向标。陛下好驴车,于是豪右争相效仿。两位太后,及何后驾临金水小市,沾过的,碰过的,有幸佩戴上身的,必成流行。

    当然,一份数目可观的献金,亦不可少。此乃帝后出场费是也。

    太后、皇后驾临洛阳小市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大早,市门前人山人海,围满人群。

    两位义弟外加徐晃,三人皆身披重甲,气势如虹。今日不为上阵杀敌,只为国母守门。

    绣衣吏严守各处。刘备携两位家丞,容姿英发,立在门侧,翘首以盼。

    朝阳初升,便有一队车马驶入殖货里。

    随从不多,却皆是羽林虎贲。銮驾只有一辆。三人同车。驾车的不是奉车郎,亦不是大长秋,而是何大匠。刘备在队伍中,还看到了长发未能及腰的五官中郎将董重。

    何进、董重皆在。刘备这便了然。此乃天家三后居家私人游。所谓家国天下。以亲族论,何后乃是两位太后的儿媳。姑妇{婆媳三人同车,目的地又是宗亲产业。于是可称私家游。

    市门大开。刘备携义弟、家臣,门客、部曲,恭迎车队驶入。

    车驾在门内长街一字排开。

    亲随护卫,先行下车,列队銮驾两侧毕。小黄门摆好步梯,何皇后这便先下。

    遥见皇后,珠襦盛服,云髻峨峨,姿容瑰丽。身高七尺一寸,足登远游绣花履。踏步而下,如轻云出岫,只见人落,不见裙动。飘飘欲仙之感,无与伦比的美丽。

    围观众人皆,赞叹不已。许多盛装贵妇,更是自惭形秽。

    只顾看皇后,却不见两位太后。

    待两位太后下车,刘备这便下拜:“臣,刘备,叩见太后,叩见皇后。”

    “叩见太后,叩见皇后”围观人等,轰然下拜。

    “君侯快快起身。”先开口的乃是董太后。

    “臣,遵命。”刘备这便站起,躬身以待。

    “我姑妇三人来此,乃为游玩解闷。君侯不必多礼,且直起身来。”又是董太后开口。

    “臣,遵命。”刘备缓缓抬头,双手随之落下。

    先前皆是远观,如今近在眼前。细看容貌,果然雄姿英发,气宇轩昂。好一个天家麒麟。

    董太后眸生异彩,连连称赞。

    窦太后眸中亦多欣赏。

    何后却垂眉顺眼。两位太后当面,不多看亦不多言。

    “先前击鞠,君侯打了好些面斑斓锦帜。当时朕便心生好奇,想来此一观。今日觅得空闲,我姑妇三人为伴。且要好好游览一番。”董太后笑道。

    “臣定当倾心竭力,以尽地主之谊。”刘备这便答道。

    “如此,且先前领路。”董太后颐指气使。谁叫人家儿子是皇帝呢。

    “喏。”刘备这便领两位太后、何皇后,前往市中商肆。

    五官中郎将这便勒令麾下卫士驱散人群,闭门谢客。不料何后却开口道:“今日乃是私游。何必关门?不妨与民同乐。”

    窦太后亦开口:“此言甚善。”

    董太后想了想道:“如此,且听妹妹之言。”

    窦太后,讳妙。扶风平陵人,前大将军窦武长女。先帝第三任皇后。延熹八年{165年入宫,受封贵人。同年立为皇后。虽贵为帝后,却很少得先帝宠幸。永康元年{167年,帝崩,窦妙被尊为太后。因先帝无子,故立解渎亭侯刘宏为帝,是为灵帝。后其父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失败,窦妙失势,迁南宫云台,时至今日。

    从年纪上说,董太后确比窦太后年长数岁。也不过三十出头。

    今汉先帝多早崩。太后亦多年轻。再立少帝,便可由太后垂帘,代为主政。如此恶性循环,乃至外戚难平。

    窦大将军身死族灭。宫中只剩窦太后孤家寡人。故董太后不起杀心。且皇后又渐渐起势。董太后颇多笼络,欲与窦太后联手。于是乎,董太后、窦太后、何皇后,互相掣肘,三足鼎立。南北二宫最近几年,颇为祥和太平。

    堪称历代少有。

    正因两位太后皆在。何皇后才处处忍让,不敢显露锋芒。

    却无人知晓。

    窦太后还有外戚血亲,改名胡辅。此时正随临乡学子,畅游太学。

    胡辅若得刘备倾力辅佐,窦太后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1。78 捧珠之恩

    假设。

    一旦陛下盛年而崩。两位太后,一位皇后,各有外戚。

    陛下又喜幼子,欲废长立幼。幼子乃董太后抚养长大,长子却是何后骨血。再加上看似无欲无求,却身负血海深仇的窦太后

    有道是三个女人一台戏。

    这个后宫,或许前所未有的精彩呢。

    “君侯?”颐指气使的声音忽传入耳。

    “臣在。”刘备猛地回过神来。

    “水洗水暖喷淋灭火诸器,能否遣良匠入永乐宫,为朕修建?”董太后先出手。

    “可也。臣,求之不得。”刘备笑答。

    “如此奇思妙想。皆出自君侯?”柔柔的声音来自窦太后。

    说实话。两位太后面上厚厚的白妆,等同于易容术。完全看不出原本相貌。尤其对刘备这种只有数面之缘的外臣来说,唯凭身形、声音来辨别。比如:窦太后处境大不如前,声音轻柔。董太后有陛下撑腰,颐指气使。何后体态欣长,浓妆淡抹两相宜,姿容更胜一筹,也最易辨别。

    “让太后见笑了。”刘备大方承认了。如今天降麒麟之说,路入皆知。刘备又何须否认。

    “听闻君侯灵秀天成,今日朕才知名不虚传。”窦太后柔柔一笑。我见犹怜。

    刘备这便说道:“待造好永乐宫水洗诸器,臣便遣人去云台为太后督造。”

    “君侯费心了。”窦太后笑道。

    出冷暖水洗,一行人又来到春秋寝具。

    商肆内不仅有极品寝垫、坐垫,还有金丝毛毯、毳裘锦褥、鸡鸣华枕,但凡是与就寝相关的物件,皆可在此买到。比如机关床榻,坐榻等。其中有不少是刘备曾向太后,皇后进贡之物。

    三人游览一番,并未出手。

    四时果脯肆内果脯蜜饯虽晶莹剔透,香甜可口,直令人垂涎欲滴。太后、皇后却并未品尝。有道是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些外来的美食,一般是不会吃的。

    巍峨高耸的临乡百货,自然要进。三人游走在各个柜台之间,听刘备细心讲解,频频点头。

    尤其是三楼奢侈品专柜。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女人,对这些璀璨夺目,光华流转的饰物,皆缺少抵抗。然而,三位天家贵妇亦未出手。流连忘返,极尽欣赏却做不了假。

    皇后似有心事。草草绕了一圈,这便先行。太后由两位主簿代为陪同,刘备急忙跟上。

    对面的金水汤馆自然不会进。

    转到后街,何后忽指着金水质舍问道:“君侯,此处做何营生?”

    刘备心中一动。旋即躬身答道:“此处名金水质舍。乃供人典物救急之所。”

    “好一个典物救急。”见四下无人,何后忽目视刘备,眸光清洌。

    刘备与之轻轻一碰,这便垂下眼帘,以示恭敬。

    下臣如何能平视帝后!

    何后微微一笑:“我身无长物,只此一玉。且让舍中主事一看,能典多少钱?”

    “这”刘备不知该如何作答。何后莫非要索贿?

    话说,这确实是古时官员索贿的套路之一啊。

    何后笑道:“君侯不必介怀,亦无需多想。此举并非儿戏,确为典物救急。”

    “如此,且让主事一观。”刘备正欲伸手去接。不料迟迟赶到的窦太后,却忽然出声:“君侯勿动,朕来。”

    窦太后目光清冽,似有怒气。从何后手中接过绶带,提给了柜台内的主事。

    主事亦不敢接,捧出丝绒托盘,让太后将此玉放在盘中。

    须臾,主事满头大汗,请刘备借步说话。

    “主公,此物乃皇后近身之器,老朽不敢言价。”

    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