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左丰便将一卷白绢从袖中取出。递给贾诩。

    贾诩双手接过,徐徐展开。

    陛下的一言一行。皆有史官记录。把陛下的一举一动。亦见录于起居簿。称:起居注。

    ”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记注之职,其来尙矣。”

    时下尚无专职官吏。多是陛下身边的内官自行记录。

    左丰乃是黄门令。自然有权查看。又细问过当日值班的黄门、宫女、侍卫,等一干人等。

    这便家宴那日的人员往来,守卫布置等诸多内情,探查的一清二楚。

    右丞为何对家宴之事耿耿于怀。虽未曾对黄门令明言。但从辅汉大将军一月未曾见客。左丰亦窥知一二。

    必事出有因。

    这便品茶安坐,静待右丞将白绢上手书看完。

    饶是,智多近妖的贾诩亦未能发现异常。

    “家宴中,两位太后,皇后,皆中途离开。除去何后滞留在园中,两位太后又去了何处?”

    “窦太后自回云台。董太后仪仗亦入偏殿。”

    “为何入偏殿?”贾诩问道。

    “五月,庚申,永乐宫署灾。殃及寝殿。数月来一直在修缮,故而董太后便移居偏殿。”

    “家宴那日,仍有工匠在永乐宫中?”

    “然也。”左丰轻轻点头。

    “可是由将作监修造?”

    将作监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长官为将作大匠。

    “非也。因是董太后寝殿,事出紧急。陛下令善机关营造的掖庭令毕岚全权负责。”

    “哦?”贾诩沉思片刻,这便问道:“少令与掖庭令毕岚相熟否?”

    “掖庭令毕岚乃大长秋一系,我却不熟。”左丰摇了摇头。

    原来是大长秋曹节的人。曹节与主公关系非浅。且所服续命之药,亦是主公所赠。加害主公,对曹节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也就是说,掖庭令毕岚或也清白。

    “右丞何不当面相问。”左丰言道。

    “此事便要劳烦主公出马。”

    送走黄门令左丰,贾诩这便入中庭,蹬三楼书房,拜见主公刘备。

    “何须劳烦大长秋。”刘备微微一笑:“命史涣登门投帖,掖庭令毕岚自会来见。”

    “遵命。”虽不知主公与掖庭令毕岚有何交情。主公既如此说,贾诩照办便可。

    出门前,刘备又道:“文和定要谨慎。切勿打草惊蛇。”

    “臣知也。”贾诩再拜而出。

    果如主公所言。

    先有史涣趁夜投帖。后有毕岚踏月而来。

    贾诩与毕岚不熟,还需刘备引荐。

    宾主落座。

    刘备引大将军府丞贾诩,与掖庭令毕岚相识。

    贾诩之名,掖庭令毕岚亦早有所闻。乃是大将军心腹重臣。

    大将军又封蓟王。位高而权重。不似先前那般随意。为避嫌,许多事切不可亲力亲为。

    今日介绍贾诩与其相识。其用意不言自明。

    也即是说。今后但凡有事,掖庭令毕岚皆可登门与贾诩相商。再由贾诩转告主公刘备。

    刘备今日亲自出面,引二人相识。便是担保。

    “掖庭令与我相交莫逆,文和有话但说无妨。”有贵女为二人担保,且刘备又豪掷钱一亿。利益关系不可谓不深厚。确实称得上“相交莫逆”。

    掖庭令毕岚先冲刘备谄媚一笑。又冲对面而坐的贾诩作揖道:“如大将军所言,奴婢亦不算外人。不知右丞欲问何事?”

    贾诩回礼道:“诩想问永乐宫署修造一事。”

    毕岚一愣。本以为贾诩想去瞻宫折桂。却不料竟问起后宫修造。

    见大将军面无表情。毕岚这便振作精神:“五月永乐宫署失火。殃及太后寝殿。陛下令奴婢全力修造。于是奴婢按图索骥,原样复原。七月底已完工。却不知,此事有何疑问?”

    贾诩这便笑道:“外臣岂敢怀疑内官。诩只是想问,修缮永乐宫署时,可有异常?”

    毕岚断然摇头:“按部就班,别无异常。”

    贾诩又问:“匠人何来?”

    “自是由永巷招募。”

    前汉未央宫的后宫,称永巷。本是皇宫中的一条长巷。供未分配到各宫去的宫女,集中居住。后亦成为幽禁失势或失宠妃嫔之地。

    今汉分设掖庭令、永巷令。掖庭令掌后宫贵人采女事;永巷令典官婢。两官均由宦者任职。

    掖庭亦设在此地。

    掖庭令毕岚在此地招募工匠,自然合情合理。

    线索就此中断。

    见贾诩沉默不语。不知身陷何事的掖庭令毕岚,眼珠一转。便开始为自己开脱:“因是太后寝宫,奴婢不敢有丝毫耽搁。日夜监工,分身乏术。故将招募工匠一事,托付给永巷令。右丞若想知其中详情,何去问永巷令?”

    贾诩双眼一亮:“敢问内官,永巷令又是何许人也?”

    “中常侍徐奉。”毕岚脱口而出。

    见贾诩看向自己。刘备摇头道:“我亦不识。”

    毕岚笑道:“说起徐常侍,还需说起一人。”

    “何人?”刘备追问。

    “陛下食母,程夫人。”毕岚又答。

    此人,刘备亦有耳闻。乃中常侍程璜养女。

    程璜其人,刘备岂能不知!其养女攻略,更是别树一帜。

    前司徒刘郃娶其养女。司隶校尉阳球小妻亦为其养女。

    程璜收受贿赂,排挤忠良,以其资格老而年长,作威作福。被人喻为“程大人”。光和元年(178年)蔡邕奉命上疏,多提及程璜之罪。陛下起身更衣,乃至奏章泄露。

    程璜因此与大长秋曹节联手陷害蔡邕,致其流放。后司隶校尉阳球与刘郃等人谋划铲除宦官,程璜在大长秋曹节等人的逼迫下,出卖女婿。乃至计划泄露,使刘郃等人被杀。

    引发连锁反应。乃至人人自危。朝政日非。

    刘备如何能想到。一场宫廷红丸风波,竟牵扯到如此多的大人物。

    亦更让他下定决心。定要追查出幕后真凶。

    何人竟有此通天手段。

    “敢问内官,永巷令与陛下食母有何牵连?”贾诩替刘备问出。

 1。27 为君离忧

    刘备也是领俸的。

    辅汉大将军,仪同三司,俸同三公。食万石。月谷三百五十斛,一年四千二百石。折钱一百二十六万。

    加上未曾除官的给事黄门侍郎的六百石。

    半钱半谷,足月发放,刘备皆交给七位小姐姐掌管。大将军府的衣食住行,皆来自这笔不菲的官俸。

    依循旧例。大将军幕府的属吏,俸禄亦出自这笔万石官俸。

    也正因是用自己的俸禄,去养属吏。所以幕府的规模不可能太大。

    刘备却不同。

    除去是辅汉大将军外。亦是六县为国的蓟国之君。每年税赋不可谓不丰厚。

    蓟国官吏多食双俸,足见国富。

    且官俸皆由赀库发放。

    辅汉大将军府属吏亦不例外。乃是由设在金水小市的金水赀库统一发放。

    而西域都护府的一众属吏,亦由西域赀库统一发放。

    比起设在蓟国内的赀库。洛阳金水赀库,有一个更强大的功能。

    典当。

    洛阳王侯贵胄,世家豪强何其多。便是家道中落,亦有几件祖上传下的镇宅之宝。

    急需用钱时。便会纷纷到金水赀库典换成钱。虽签的多是活券。但过了约定时日,还未见人来赎回。活券便成了死券。典当之物,便归于赀库。交由市中良匠精心修缮改造后,另行售卖。一出一入,翻掌之间,获利何止十倍。

    金水小市,每月能为刘备带来,一亿到数亿不等的纯利。

    之所以不等。正因诸如机关驴车,西域宝马,于阗美玉,这些顶级奢侈品,销售数量不一。但凡多售出一两套机关车。三五匹西域宝马,本月盈利便会暴涨。

    足可见洛阳的购买力冠绝天下。

    每月盈利亿钱。

    陛下虽未许刘备铸币权。每月有一亿枚五铢钱,源源不断的输往西域。亦足够流通。

    刘备暗自揣度圣意。铸币权,可以谈。且看蓟王出价几何。

    出价若能令陛下心花怒放。铸币权亦不在话下。

    只是自己刚刚封王。再买来铸币权,必受人猜忌。

    身上淫毒刚刚好利索。还是低调做人为好。

    几位府丞估算。能有十亿枚五铢钱在西域市面流通,足以。

    好办。不到一年,洛阳小市便能足量运去西域。

    蓟国与西域的通连,有内外二线。

    内线便是熟知的河西走廊。沿北方道南入上郡道,过长安再入西方道,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入丝绸之路北道。抵达它乾。

    外线乃是居延道。由上郡、上谷郡等边郡出关,沿外线长城横穿大漠。抵达居延。再出肩水金关,前往昆仑障、高昌壁,南下乌垒城,直抵它乾西域都护府。

    内外双线便是内外双保险。

    内线不通,可走外线。

    外线断绝,避走内线。

    沿途,三郡乌桓、南匈奴王庭、高车十四部奢延属国、小月氏居延属国。皆以刘备马首是瞻。

    旁人视为虎穴龙潭,不敢轻易涉险。刘备却畅行无阻,一日轻车四百。

    风驰电骋,好不快活。

    所谓雨露均沾,利益共享。

    刘备设在沿途的驿站、马场,皆付给各属国一笔不菲的佣金。以确保往来商队的安全。

    类似疏勒篡位王和得收取的占道费。从人家地盘上大摇大摆的通过。付一笔小费亦是合理。

    以刘备今时今日在四夷中的超然地位。敢打他主意的胡人,不是死了,便是逃了,早已绝迹。

    本以为。重开北地郡治,必不容易。

    岂料刘备疏到尚书台,不出三日,便获批复。

    一问方知。原来,岂止是北地郡南境羌人,就连上郡诸羌亦上疏,请立奢延属国都尉,居中调停与鲜卑十四部的纷争。

    以前,羌人一家独大。如今鲜卑十四部横卧在北,如芒在背。

    如何能不心忧惊惧,日不得安,夜不能寐。

    怎么办。这个时候便想到汉庭了。有汉庭居中调停,才能心安!

    驱虎吞狼,势成矣。

    陛下遣黄门令左丰登门,询问首任奢延属国都尉人选。

    刘备遂问北地太守人选。

    左丰摇头道:陛下亦未决断。

    言外之意。尚无人花钱买此官。想想也是。北地与上郡,皆被羌人所据。民风耿烈,性情彪悍。非干吏能使不可任。

    贪官污吏,一旦上任。多还未来及刮地一尺,羌人便聚众而反,攻掠州县。

    搜刮来的钱财一夜付之东流。头上乌纱不保。性命亦堪忧。

    一句话,风险甚大,收效甚微。无人花钱买此地之官。

    但陛下又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于是便想到了大金主刘备。

    蓟王既上疏,何不替朕保举二人。捎带把两笔‘修宫钱’亦缴来。岂非两全其美?

    陛下果然是陛下。

    刘备这便笑道:孤愿举荐二人。

    左丰喜问:何许人也?

    刘备答曰:皇甫嵩,朱儁。

    左丰这便记下。回宫复命前又问:王上如何得知此二人?

    言外之意。未见刘备与此二人有过交集。

    刘备笑道:为陛下分忧,乃为臣之道。二人孤虽不识,却早闻其名。北地、上郡,毗邻三辅京畿,非文武双全不可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