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此规定乃是指内城而言。如洛阳城,城外大片城郭,皆不计算在内。

    以上虽是周礼,且今汉只有王、侯,二十一等爵。加上为容纳百姓,城郭皆有外扩,但城池的大小仍有严格限定。

    范阳县曾为侯国,故分内外二城。内城横竖一里,乃是原先的范阳侯城,外城横竖三里,为国民所居,面积还算可观。

    其西北四十里,有伏图城。再往北二十里,有长安城。黄金台,便坐落在伏图与长安之间。

    还有众多乡邑,散落在县境之内。中易水,绕范阳城而过。为考察民生,刘备并未乘船直抵城下。渡口下船后,换乘黄駥马,与一干人等沿官道而进。一路走来,见两侧麦田已收割完毕,麦秸堆满了田间。比起临乡一地还未收割的水稻。蓟国余下各县,种植的多是小麦。从下季开始,将陆续改稻作。

    制约稻作的最重要因素便是水源。时下洪水泛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适合通渠圩田。官道年年修造,状况还算良好。范阳县曾为深泽国,足见水大。时下仍有许多陂泽散落其中。林幽草茂,风光迤逦。

    “城、邑十,港八,仓十,关一,砦二。”三百里临乡,便有城池十座。范阳县除去两三座城池,余下多是乡野。地力未能尽显。刘备此来的另一个目的,便是筑城。

    黄金之后,战乱不休。流寇、乱军,四处逃窜。治安迅速恶化。有一道坚固的城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备走精兵路线,麾下兵士并不多。守备千里国境,若皆是散落的乡野,一旦贼兵来袭,四处狼烟。又如何能及时驰援。

    正如无名王饮恨城下那般。人皆城居,凭借坚城高墙,再令手持弓弩,经过两年军旅生涯历练的民兵守城。足以将乱军挡在城下。为大军驰援,创造宝贵的时机。

    城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营造城池,临乡一地,上至主公刘备,下到贩夫走卒。皆深入人心。筑城不要太有经验。以前,刘备总觉得汉代的夯土墙,比起同时代罗马高耸的石头墙,实在有些不上档次。然而,真正活在时下,刘备才明白夯土版筑墙的恐怖。

    让汉朝能在缺少石块的隔壁大漠,仅用红柳和泥土,便筑起一道坚固的外长城。挡住匈奴南下的铁蹄。而中原大地,取黏性较强的黄土,版筑夯实后再外包一层汉砖,便是坚城一座。就地取材,便于营造。乃是夯土版筑墙最大的优势。

    若全由石头营造,茫茫戈壁,到哪里找这么多的石头。还要再凿成方正的石块。极费工时,且建造缓慢。

    所以,罗马人才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找石头也要很久啊……

    尤其对各种工程机关器齐备的蓟国良工来说。造城实在是太容易。

    国库充盈。钱不花掉,留之何用?

    何为明主。便是看如何赚钱,赚钱之后,又如何花钱。

    入都亭时,忽听有人引吭高歌: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脩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人录。

    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1。57 谋录不尽

    “何人吟诵郦文胜之诗文?”刘备这便朗声问道。

    郦炎,字文胜。郦食其十五世孙,郦平十世孙,郦晁之子。范阳人,生于和平元年(150年),建宁三年(170年),迁居涿县。曾为郡吏,州郡察举孝廉,征召为右北平从事祭酒,皆不就。奉父母极孝,又身具高超诗文、音乐诸多才华,其推断事理,多为世人佩服。后因母亲去世,悲痛过度乃致精神错乱,疯病狂发。恰逢夫人生子,受惊而亡。妻家诉讼于官府,因而被捕入狱。熹平六年,在狱中被折磨致死,时年二十八岁。遗下一子:止戈。有集二卷,著有《遗令书》等。

    恩师卢植为其作咏,颂其才德,惜其英年早逝。

    乃是涿郡家喻户晓的有名诗人。诗文刘备亦多有拜读。

    此诗文,为《见志诗》其一。虽怀才不遇,诗人却坦露远志,直抒胸臆。欲“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做出一番惊世伟业。不信命运,认为‘通塞由己,无须卜问’。又以陈平、韩信这些起于微末却终成大业的先贤自励,全诗字里行间,有一种纵横物表,不受羁绊的磅礴大气。乃是新体五言诗中难得的佳作。

    必是胸有成竹,满腹经纶之大才,方能借此诗歌以咏志。当然,大骗子也可以。

    无论如何,能成功引起刘备的注意。歌咏之人,目的已然达到。

    须臾,便有一青年儒士从亭舍走出,冲刘备摇摇一礼:“颍川狂士,拜见蓟王。”

    见他仪表堂堂,甚有姿容。刘备这便下马回礼:“先生因何吟诵郦文胜之诗篇?”

    见刘备下马,儒生目中异色一闪而过:“世道艰险,逆乱在即。在下听闻蓟王于黄金台上建四方馆,这便千里迢迢赶去一试。”

    “颍川文风鼎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先生为何舍近求远?”刘备笑问。

    “蓟国险固,人民殷盛,故远来求官。”儒士答道。

    “蓟国横亘幽冀,一马平川,险从何来?”刘备再问。

    儒士再答:“民皆城居,仓塔林立。环绕碧水青禾,围以陂渠长堤。舟船穿梭其间,车马不绝于道。民风爽烈,兵精将猛,如何能不称险?”

    “哦?”刘备欣然点头:“既如此险绝,当固若金汤。敢问先生,如今可还缺何物?”

    “古往今来欲成大事者,必尽收天下之英才。在下虽不敢称贤能,却自诩亦有薄才。今欲效仿古之贤者,千里送骸骨。自投门下,却不知蓟王意下如何?”

    此处,乃是用‘千金买骨’来自比。成语见于《战国策·燕策一》。

    燕昭王继位时,国土被齐国所占。为振兴燕国,夺回失地,燕昭王决心招纳天下之才,收为己用。奈何求才令发出,却无人投奔。于是燕昭王便去向国中一个叫郭隗的贤者请教。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位国君,愿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三年过去,千里马仍没有买到。有位侍臣便自告奋勇,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此人用三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等他赶到时,马已死。于是就用五百金买回马骨,献与国君。

    国君大怒:“我所想寻求的是活着的千里马,怎能用五百金买一匹死马?”

    侍臣答道:“死的千里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您是真心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果不出一年,就有人送来了很多匹千里马。

    讲完千金买骨的故事,郭隗又对燕昭王道:“大王若想得人才,需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您是真心求贤。您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的人,便会前来投奔。”

    燕昭王认为有理。遂拜郭隗为师,给予他优厚的俸禄。并修筑“黄金台”,用以招纳天下贤才。消息传出,名人贤士纷纷来投。后经二十年励精图治,燕国终得强盛。打败齐国,夺回失地。

    此人将自己比作‘千里马骨’。不远千里来投,不正如燕昭王与郭隗旧事吗?

    刘备欣然点头。这便整衣近前,心悦诚服,长揖及地:“闻君一席话,备茅塞顿开。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在下颍川荀攸,字公达。正欲前往四方馆,应王上所募。不料却在半道偶遇王驾。”

    刘备浑身一震,急忙稳住。暗出一口浊气,不显山不露水的和煦一笑:“先生大才,何须再去四方馆多此一举。这便随我入城。可暂领辅汉大将军幕府左丞,兼蓟王宫中庶子。”

    “攸,拜见……主公!”荀攸开口时中气十足,不料语气却在中途陡然一转,最后险泣不成声。

    幕府左丞,兼领蓟王宫中庶子。前官秩二千石,后官秩千石。两俸相加,超过真二千石的一众太守,与中二千石的一众诸侯。年俸合计二千五百二十石,折钱七十五万六千钱。

    与远在洛阳的幕府右丞贾诩同俸。

    好一个千里送骸骨!

    话说,刘备善识人,天下尽知。麒麟寻宝,每出必中,从不走空。只是,此人何德何能,竟能坐享七十五万年俸!再加春腊二赐,轻松过百万。

    放眼天下,便是洛阳朝堂诸公,亦多有不及。

    “臣,乃元常好友。荐书在此,请主公过目。”荀攸这才道出实情。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接过:“公达高才,又是元常所举,孤自当重用。”心里美得直冒泡有没有。

    荀攸是何人。奇策十二,谋录不尽。大将军左丞,一直悬而未决。既得荀攸,终是完满。两位国相识人善用,内政外交,皆其所长。然论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当属贾诩、李儒、戏志才、荀攸。

    四大军师归位。咩哈哈……

    史涣送来西极良驹。荀攸这便翻身上马,与刘备相伴入城。

    待蓟王远去。亭舍众人各自嗟叹。前有戏志才自投马前。今有荀公达千里送骸骨。一前一后,皆享高官厚禄。

    天下俊杰何其多。若得闻,如何能不千里来投。

    “千里送骨”,遂成典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

 1。58 岁不我与

    范阳县治,既名固城,自当比一般城池来得坚固。事实也是如此。毕竟曾为侯国,营造此城时,工匠乃是按照高一级的侯城规划建造。无论城墙高度、厚度,还是长度,皆超出一般城邑。

    却不如刘备建造的临乡城。内、中、外,三城嵌套。

    内城由原侯府改建的县治,管宁携一众属吏出府迎接。数年未见,管宁虽只二十出头,却已蓄起短须。气势越发沉稳。

    三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少时求学,锄禾见金。管宁弃如敝屣,华歆却捡起后又扔掉。管宁割袖断交。却被刘备请母亲巧手续接。三人出仕刘备,督亢城短短数年,已有二十余万口。放眼望去,重楼鳞次栉比,如游龙盘踞。号称亢龙。亢,督亢也。龙,一龙也。

    并六县为国。三人皆被委以重用。分别调往各县。邴原现为泉州长。华歆为安次长。两地饱受水患,民生凋敝。何来万户。不足大县规模,无法称令。然刘备还是将俸禄提升到秩比千石。低于令,却高于长,和两人先前的六百石城宰一职。

    近海,水大泽广。道路泥泞,车马难行。若冀州流民北上,范阳县首当其冲。断不会取道泉州、雍奴。

    诚然。沿中山国新掘的西极渠,顺流而下,入蓟国水系最是方便。料想,能乘船出逃,非富则贵。一般流民,还是靠双腿,一步步艰难行来。

    此时再筑一道横竖五里的外城,已然来不及。只能从范阳现有城池中,想办法。

    所幸管宁未雨绸缪,已将山川地形微缩沙盘制出。请主公刘备近前一观。

    目光顺着容城县城,一路南移。刘备忽指着一城问道:“此城何名?”

    “战国时,燕之武遂邑。北临南易水,曾为燕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