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羌人自无法理解,赀库在平羌中的强大功效。却不妨体会到,赀库带来的极大便利。试想,作为囚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可能整日滞留营地。铜钱又重,如何能皆装上身。一月辛劳,万一被盗,悔之晚矣。

    三十六部拖家带口,混居大营。鱼龙混杂,不可不防。汉人亦有民谚,‘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便是自家兄弟,也不可尽信。大量钱财,存于赀库,可随支随用。即便远赴西域,亦可正常支取。

    实在是太方便。

    对刘备而言。赀库的存在,瞬间解决了现金流的压力。每月只需在户头上添加一笔数字,就等于支付了三亿钱的现金。实在是太轻松写意。

    料想,四年刑期之内,羌人多不会大量支取。

    待四年刑满。羌人为长久留居,所赚薪资,便会为购买宅院、良田等,尽数挥霍一空。账目瞬间持平。

    金融杠杆。就是这么神奇。

    道理很简单。以蓟王之“赫赫威名”为信用担保。赀库里,究竟存了多少铜钱,羌人又如何能知晓。

    何不抢劫赀库。

    如少时太平逆贼,又如年前泰山贼寇。无铜身轻。面前便有一座钱山,一人又能背动几何。且背满铜钱,又如何逃亡。再者说,赀库必建于坚城之内。贼人便有心亦无力。

    赀库的支取方式,因左伯皮纸风靡蓟国,亦随之改变。不同面值的“券钞”,先已在蓟国流行。有“十角”、“廿角”、“卅角”、“卌角”、“百角”、“皕(bi)角”。

    四出文钱,被称为“角钱”。“十角”,便是十文钱。券钞自比铜钱方便。可解铜重之苦。为防贼人仿制假钞,从皮纸、印文、油墨,蓟国将作馆皆耗费心机。

    雕版印刷术,始在“券钞”中首用。亦让刘备始料不及。

    手书初版“券钞”面额的蓟国少师蔡邕,看过雕版印刷后,福灵心至。冲一众匠人长揖及地。若将书籍雕刻在木板之上,再涂抹油墨印刷。岂非事半而功倍。

    功效远超《熹平石经》!

    蔡邕这便着手尝试印刷书籍。

    得知前后诸情,刘备欣然点头。

    所谓水到渠成。科技的进步,乃历史之必然。又岂是人力能够阻挡。

    羌人足月辛劳,只换来一把券钞,似于心不忍。刘备便没有在陇右强推纸钞。

    奈何丝路豪商纷纷进言,大量铜钱不便携带。刘备这才勉为其难。在陇右亦发行大额面值,可与马蹄金等值兑换的“代金券”。简称“金券”。引来沿线豪商,交口称赞。代金券,本不流通。只用于等额兑换马蹄金。奈何蓟王信用太高。金券一出,立刻风靡丝路。大宗交易,皆用金券来支付。

    左伯桑皮纸,拥有纯正的纤维构造及特殊香气。可防蛀虫叮咬。用来印制券钞,实在是极好。

    为防水渍。币值十万以上的大额金券,皆被密封在白琉璃中,琉璃乃天下至宝。“琉璃金券”,又称为“宝钞”。

    便是“平如铜镜,透如冰晶”的白琉璃,时下亦无人能仿照。更何况封印其内的金券。蓟国超越时代的防伪技术,加之蓟王冠盖天下的赫赫威名,成就了纸币的划时代诞生。

    正如史上由陛下铸造的四出文五铢,被称为“三大凶钱之首”。而由蓟国铸造的四出文五铢,却被称为蓟国上币类似。

    这便是信用的重要性。

 1。11 反客为主

    城旦舂,大略为三。

    城旦,负责筑城造楼,铺设下水管网、修造水暖水洗水淋等城市设施。工城旦负责锻造工具、烧造硬陶水管砖瓦诸材、修造机关诸器。农城旦负责通渠开荒、围堰造田、修造马邑草场,放牧牛羊。诸如此类。

    治舍盖屋、伐薪作炭、种禾放马、造船架桥、通渠铺路,各有人手。因战乱而荒废的城池,一时人头攒头,好不热闹。

    先将城内被羌人纵火焚毁的破旧建筑,统统拆除。所得建材皆用来圈建流徙大营,搭设帐篷令其安居。而后按蓟国将作馆最新城池规划,清理挖掘街道,只需硬陶水管烧造完毕,便可铺设地下管网。

    城外深挖沟渠,再深耕荒地。“度汧、陇,无蚕桑,八月乃麦,五月乃冻解。”距离麦种还又一月。此时耕田,当不误农时。

    对比各郡县编户集薄。能寻到主人的宅院,重造之后,皆还与旧主。家人离散,隐约知其所踪或时有消息传回,便做封存。消息全无,人踪皆灭,宅院则收归幕府所有。

    待无主宅院造成,便先租与羌人。租期与刑期等同。待刑期满后,再做计较。料想,习惯了舒适的汉家宅院,还有多少羌人愿意返回老寨。

    这便是文明的力量。

    到那时,一栋曲径通幽、重楼高阁、南北通透的日光吉宅。作价十万钱。还有城外每亩作价一万钱的良田一顷。羌人四年辛苦所得,也只够付个首付。非但无须蓟王贴钱,反倒欠蓟王一笔巨资。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欠钱万事皆短。便是羌人豪勇之辈,又岂能在蓟王当面抬起头来。

    先租后买。不怕不买。

    试想,自己辛苦筑造的宅院,亲手开辟的良田。且已耕种数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自然留恋。何须等四年刑期将满,或二三年后,便开始心忧刑满之后,如何如何。

    诞生于蓟国的新式城池,便是西域五十五国,亦眼馋。不求回礼,只求造城。足见一般。更何况苦居深山老林之中,与风霜虎豹为伍的羌人。

    “反客为主,先尝后买”。便是此计之精妙。

    以羌人朴素的认知,如何能抵挡。

    还是那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待丰衣足食,再让宋枭去宣讲《孝经》。如此循序渐进,当可洗尽蛮荒,以成汉化。

    羌汉矛盾,说白了皆为生存。只需令汉羌二族衣食无忧,谁人愿起刀兵。提着全家人的脑袋,赚些许“要命的钱”,尤其在蓟王当面。何须智者出面,便是愚者也不敢为。

    仁政需强权。

    无强权而行仁政,那是宋襄之仁。

    以羌人为例。若非刘备计杀四贼酋,攻破陇关。赫赫凶名之下,羌人甘愿受罚。如何能轻离老寨,流徙三百里。

    五万西域联军,如今屯驻各城。与幕府五校,合兵一处。由二位义弟为首的蓟国上将,日日操练。当成虎贲。待返回西域,将不再各自归国,由西域都护府统辖。成为一支常备力量。至于驻军费用,自当由五十五国均摊。

    西域日渐繁华富庶。尤其是归于都护府治下的数城,八方来客,日进斗金。二十余万域外奴隶,今已渐渐洗去奴隶烙印,归属于大汉治下。成家立业,繁衍儿孙。不出数代,人口当破百万。那时,将西域五十五国纳入大汉版图,指日可待。

    “登陇山,东望秦川,墟舍桑梓,与云霞一色。高处可容百余家,下处容十万户。上有悬溜(小瀑布),吐于山中,汇为澄潭,名万石漈,流溢散下,皆注于渭。”

    扩建后的大震关城,分上下城区。上城,便是关城。皆为军官驻守,并无居民。下城沿东坂迂回而建。直到山脚。设马邑、草场、驿站、列肆、民居等。无需容纳十万户。千余户足以。

    往来行商,可就近勘验通关文牒,进出雄关。

    下城亦设城墙。依山取石,与民宅一起,边修边造。不急。

    架设飞渠,引悬溜至关城。活水自来,倾泻而下,一切皆如楼桑这般。

    为筑雄关,韩遂曾发十万民夫。先前虽被羌人纵火焚毁,地基仍在。重筑自当事半功倍。刘备在此基础上,再加改造。亦非难事。

    幕府五校,皆屯驻要津。关城内只有高顺、韩浩率领的列城陷阵。史涣统领的绣衣吏,及亚马逊女王统帅的御卫。千人守关,足矣。

    关城,云霞殿。

    二楼寝宫。

    刘备早早起身,正在亚马逊女王,御卫长希雷娅等人的服侍下,梳洗穿衣。

    今日早起,乃因半月前,刘备广发名帖,诚邀陇右大族赴宴。

    宴期便定在今日。

    所谓“豪右”,皆指汉人豪强。

    前汉末,一些关东家族如阴、唐、张、索、氾、宋、曹、令狐等氏,由于犯罪、避祸或拓边、征战等原因,西徙陇右并世代定居于此。今汉初,经立功西域等途径,出任官职,抹去囚徒身份,渐为当地豪强。时至今日,各家文武并重,经学传世,通经致仕,种田经商,多管齐下已为世家豪右。

    如:敦煌六姓、陇西李氏、武威窦氏、安定曹氏、金城麴氏、汉阳姜氏……不一而足。

    豪右把持田地、商道,垄断仕途。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大发国难之才,亦不在少数。西州庶民皆沦为苍头,自耕农皆成佃户。为长久计,刘备断不可听之任之,坐视不理。

    如何行事?

    先礼后兵,恩威并济。

    刘备今日宴请,大而化之。闭口不谈农奴、佃户诸多豪右禁忌。席间其乐融融,世家豪右如沐春风。对蓟王更是交口称赞。

    至于那些隐匿的田亩、奴仆,宴后自有田丰、沮授去清剿。只需照章纳税,如实申报,一切皆好。胆敢隐瞒不报,宋建便是屠刀。

    身死族灭,不过旦夕之间。

    如今杀人,何须蓟王出面。

    当然。豪强合法财产,刘备不打算清剿。亦不打算追本溯源。所谓“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然,自此往后,一切行事当以国法汉律。不可违背,更不可忤逆。

    切莫以身试法。

    田亩与佃户成正比。商队与奴仆成正比。

    如何缓解陇西豪右,人口与劳力的矛盾。解放生产力。

    在刘备看来。农作机关器,正当适宜。故在宴前,刘备亲领陇西豪右,参观蓟国机关诸器。便是‘田多人少’的解决之道。

    只需大力推广农作机关器,世家豪右自当将农奴佃户放归。毕竟,蓄养万人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天下皆知,蓟王耻于蓄奴。

    将豢养在坞堡内的苍头幼奴,尽数放归。签订客庸劵书,亦是解决之道。

    蓟王既已为豪右提供了一条出路,当心领神会。

    不知感恩,一意孤行。

    逆天而行者,天必灭之。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

 1。12 为君之道

    入秋以来,阴雨连绵。这几日忽下暴雨。

    上游来水激增,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馀里。

    万幸,边章曾大力修造金城关及城池。金城城墙虽遭淹泡,却并未坍塌。待城外积水退去,亦不误农时。

    蓟王在大震关,宴请陇右豪族的消息,已遍传西州。宴中作陪的凉州刺史宋枭,这几日宾客盈门。多是西州豪右,登门谒见。所问皆相同。

    蓟王何意?

    是要我等出钱,还是出力。

    宋枭笑而不语。只说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若有人再问。

    宋枭这便点拨:何不看金城麴氏如何行事。

    麴氏先登,一营数千。营中单单金城麴氏宗人,便有千余。麴义更为别部司马,深受蓟王所器。金城麴氏的一举一动,便成了西州豪右们的风向标。

    宴后不久。麴氏族长,领宗人数百入金城大营。领取百余台“农作机关器”。机关器形似马车。由耕马或耕牛拉动。只需装配不同的“机关吊臂”和“机关悬尾”,便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