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摇头道:“三十六部裹挟逆反,‘流徙三百里,完城旦舂’乃是徒刑。尔等并无过错,何来刑罚。无需扣除量刑,一日二百钱。”
饶是书生仇靖,亦忍不住进言:“如此,一月足需六亿钱。”
“然也。”李儒笑答:“皆由赀库足月支取,童叟无欺。”
“我等氐人,也可在赀库开设户头?”幸福来的太过突然,杨濮难以置信。现如今,能有家庭及个人账户,几成身份象征。甚至在陇右,“账薄”已与“籍薄”等同。
尽可能增加赀库的信用和美誉,也是刘备有意为之。
“有何不可?”蓟王和煦一笑,如沐春风。
“我等这便回寨,联络同伴。”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巨财灌顶,二人一刻也不愿耽搁。
“速去速回。”刘备这便放二人离去。
堂内下辩官吏,无不心折。
世人皆说,蓟王天下无双。今窥一斑而知全豹。亿万钱财,弹指一挥间。面未红,气不喘。风轻云淡。果然不同凡响。
试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俗语又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各方你争我夺,不惜刀兵相向,拼个你死我活的“蝇头小利”。在蓟王当面,渺小到不值一提!
一月六亿。一年七十二亿。十年便是七百二十亿。
氐人又何须谋反。
这天下。不归蓟王,还能跑到哪去。
心念如此,各自嗟叹。便又收拾心情,听蓟王向书生仇靖,询问凿山开路事宜。
仇靖答曰:“李公云游四海,不知所踪。然麾下曾随他凿山开道之一众属吏,我却略有耳闻。功曹李昊、属吏仇审、李瑾,皆在郡内。”
刘备大喜:“速速请来相见。”
“喏!”
不久,前功曹李昊、属吏仇审、李瑾,皆赶到治所。
听闻刘备要凿山开道,辟水圩田。三人大喜过望。这便上陈良策,听得刘备不住点头。
郡中山水,皆在三人胸中。果是良吏。
听三人言道,武都水患,皆因前汉大地震。
前汉吕后二年初(前186年),武都大地震。山崩地裂,满目疮痍。地震从年初,断断续续,直震了足足八个月。震得武都面目全非,甚至把古汉水,震成了西汉水(嘉陵水)与新汉水两条水路。
秦汉之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全线贯通的水路交通,被拦腰切断。失去了西汉水的汉水,河道缩短,水量剧减,舟楫之便大不如前。正因如此,诸葛丞相北伐时,不仅汉水、嘉陵水道,皆无可利用。且汉中上古大湖“天池大泽”亦消失。山势阻断,河道堰塞,汉军只能用木牛流马,在崎岖的山道间,艰难行走,运送粮秣。丞相数次因粮草不足而退兵。
先前刘备亦不知丞相为何如此执着,六出祁山。
待亲临武都,这才幡然醒悟。汉水已面部全非。无法兴航运之便。粮草转运何其艰。
刘备这便未雨绸缪,凿山开路,疏通河道。还漕运之利。希望诸葛丞相,已无需用到。
人才、钱财、劳力皆有。刘备又命人送来足量器械工具,可称万事俱备。
事不宜迟。令凉州刺史阎忠,封李昊为新任武都太守,仇审为丞,李瑾为长史。全权负责筑路通河事宜。先修通武都一郡之地。再驰聘南北,畅行东西,连通各郡不迟。
至于通渠圩田,自有幕府西官负责。无需三人插手。
又封杨濮、杨腾二人为都尉,负责管理各部氐人。
皆大欢喜。
1。45 权利觉醒
感谢第二盟主。
………………………………………………………………………
峡中大石,乃下辨人心头之患。自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若要尽收武都民心,如“城门立木”,必先除此石。
此石,亦是武都大地震时,山石崩落。横亘在山谷之间。只留细小缝隙,可供白水溢流。一旦上游水急,水量大增。泄洪不畅,乃至淤积反灌。淹没良田,城郭。屡次成患。
刘备已亲自看过。巨石甚大,非人力可为。
问过随西官东来的蓟国良匠。皆言,或可用陷地术。为防巨石提前塌陷,良匠又凿峡谷两侧岩壁,用钢索提拉,牵引巨石。如此再开挖地道,排设深井。以备灌水。
陷地术,与土壤结构密切相关。沙质土壤,更易成功。
峡谷河床积沙深厚,正宜施工。
蓟国能工巧匠,趁上游枯水,加紧挖掘。赶在冬季来临前,将巨石陷落。
栈道。乃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窄路。为拓宽栈道,有时还需开凿双层支架。
时下,由关中越秦岭至巴蜀的山道险途,多为先秦栈道。开凿方式为:先沿石壁开出宽五尺左右的石道,上横铺木梁、木板。或在崖壁上排凿菱形石孔,夯入粗木梁,并下加斜撑。梁上再铺厚木板,又于栈道外缘加木栏或铁链拦阻。建成后的栈道,道宽约二至三丈,可容车马并行。为防木桩、路板,因日晒雨淋而腐朽,又在栈道上覆顶盖,称“栈阁”,以成“栈阁之道”,简称“栈道”。
秦人修建的入蜀栈道,至今仍完好。如自关中通往汉中之“子午道”,其西之“褒斜道”;通大散关之“故道”,以及自围谷往傥光之“骆谷道”,均为蜀中人员往来的必经之途。
除去人为损毁,栈道最大的威胁,便是山洪。因距谷底较近的栈道,为增强支撑,常将梁下斜撑,改用直柱支撑。凡遇山洪,易将支柱摧毁。乃至栈道断绝。
蓟国良匠在秦人基础上,增修的栈道。采用了新技术:悬索。靠近谷底的栈道,取消梁下直撑,改为阁上悬索。在栈道上方,夯入铆钉。引钢索至横梁外缘,将栈道悬挂在绝壁之上。以防洪水损毁。
先在武都“西峡道”,及“郙阁道”,试建悬索。确认可行,再大力推广不迟。
郙阁道,位于沮县西嘉陵水边,临江高崖。其地名“析里”,故又称“析里桥阁”。有桥跨溪,溪通汉水,水涨时交通阻绝。前太守李翕凿石架木,建阁道以利行旅。刘备命人细细检修。更换朽损支柱、木板,皆换成杉木。
所谓“日晒千年杉,水浸万年松”。用杉木做支架,自然极好。再涂以大漆,当用百年。
交通畅通,商旅不绝于道。武都与陇右各郡联系紧密。才能发挥出地利优势。丝路流金。可经由武都入汉中、巴蜀。蜀锦和蓟茶,冠绝商道。
与地域性明显的蜀锦不同。蓟茶并非仅限蓟国所产。更多是指蓟国的制茶工艺。
只需用蓟国的制茶工艺,各处皆可称“蓟茶”。
武都郡,便是后世“陇南绿茶”的主产区。荒山辟成茶园,自是上佳之选。无需刘备费神。蓟国茶商早已闻风而至。蓟王在哪,蓟商、蓟工、蓟人便会蜂拥汇聚于此。
将散落在荒山之间的茶株,尽数寻出并移栽一处。自需氐人配合。氐人青壮多去凿山通路,辟水圩田。还有修筑城池宅邸,不一而足。剩下老弱尽数入山,移栽茶树。
一株茶树,可折百钱。此比挖野菜,赚钱何止百倍。记住“不伤主根”、“泥糊断根”等要领,留守氐人这便纷纷入山,挖掘茶树。一株可卖百钱,自当倍加小心。
所谓聚少成多,荒山渐变茶山。亦不过在数月之间。
先前只有陂田。说白了,便是沿缓坡开辟的山田。田随山势,绵延起伏。并不平整。耕种起来,多有不便。汉阳太守范津与幕府西官,在大震关下西麓,绵延无尽的荒山丘陵间,负土填山,层层堆起长堤。又借地势,引水通渠。“层层陂田,平整如梯”。“山田相接,如梯相连”。
刘备随取名为“梯田”。
号称天下第一的“庄浪梯田”,早出二千年。蓟国种田,当真叹为观止。
陂渠灌溉,翻车引水。陇山西麓又雨水丰沛。万亩梯田,水光潋滟,云舒云卷,美如画卷。
刘备欣然点头,手指绵延群山言道:待万亩成万顷,屯田大成之日。当可活民百万。
范津言道:只因良田皆入世家豪右之手。主公又令我等不得追缴。汉阳一地,新有万户农奴,被豪强放归。逼不得已,只得负土填壑,积成山田。万亩梯田,只够分二百户。若均分万户,确要另辟田万顷。然却非一时之功。
刘备勉励道:无妨。有万亩梯田,美玉在前。农人必尽全力。屯田,乃为子孙后代长久计。当先易后难。可先取地势平缓之荒山丘陵,辟成良田,分与农人。如此层层推进,乃至万顷。
范津这便领命。
所谓“七山一水二分田”。乃陇右真实写照。梯田、茶园,牧场,皆因地制宜,为尽地利。
只需蓟王坐镇,或不出十年,陇右当富甲一方。
那时。大汉治下,再无羌氐汉胡之分。
为支付大额庸金。刘备先前已命西域、洛阳与蓟国三地赀库,分批运来计十亿四出文钱。
结果。除去武都氐人,大多支取了足额月薪外。十万羌人,多数存于账户。十亿铜钱,不过放出五亿。第二月,更减至不足三亿。第三月,只有不到一亿。此后皆在数千万钱上下徘徊。
如此巨款,不存赀库。难不成皆堆在家中,徒令贼人惦记不成!
更有甚者。各寨氐酋,本欲令部中氐人,将近乎一半的辛苦所得上缴。却又不敢公布于蓟王当面。只能暗中搜刮。氐人们很快发现。存在赀库的钱,可随用随取。无需上缴氐酋。但如若领回,必被搜刮一半。
如此一来。还有谁人,肯将辛苦所得,尽数带回家中。
被氐酋逼急,索性滞留大营不归。甚至悄悄将寨中家小,尽数接入营中安居。劳营日渐拥挤。幕府西官上报左右二丞。李、戏二人又禀报主公刘备。
刘备当即拍板。就近增筑城池,宅院,先行“赁给”氐人安居。
须知,城内不比老寨,皆为大汉吏治。便是氐酋,亦不敢轻易入城。
解决了后顾之忧。氐人干劲更足。
听闻以上种种,刘备暗自点头。
只有财权、物权先行觉醒,其后才是民权。
权利,诉诸于律法,更需道义保驾护航。后世王朝,道义无存,人心不古。万事皆巧言律令,可谓本末倒置。法理,当置于道义之上,而非道义之下。
1。46 鹰击长空
数以亿计的四出五铢,源源不断流入陇右。又从陇右流向关中、巴蜀、汉中、西域……熙熙攘攘,利来利往。陇右紧随蓟国与西域,两汉五铢渐绝于市。
话说,两汉五铢,与蓟国五铢有何不同?除去铜锡配比,铢重略差,别无不同。五兑一收入。回炉重铸成四出五铢,一进一出,获利何止三倍。
蓟王少时建赀库,当真神来之笔。
时人重诺轻身。危难之时,受人滴水之恩,自当铭记在心。凡从赀库举债,只需手头宽裕,多提前还款。着实困难,亦按期偿还。未曾拖欠。大汉风气如此,谁又能置身事外。
这,便是道义。
故而赀库坏账极少。负资产根本不存在。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亦是契约精神使然。试想,日薪二百,足额支付。十万羌人,十万氐人。拖家带口,二百余万口。谁人不念着蓟王的好。
时下,世家大族丁口数十上百。小户人家不过三四口人。平均下来,一户五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