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叔段谋反,一怒之下,将母迁出王城,誓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言毕,郑庄公已自悔。大夫颖考叔进言:‘掘地及泉,遂而相见。’于是乎,庄公‘掘地见母’,母子得以‘黄泉相见’。

    陛下与太后既无‘谋逆大仇’,亦无‘忤逆之恨’,奈何坐视嫡母为奸佞所禁,十年不见?”

    一席话,听得堂内十常侍,汗如雨滴。便是黄门令左丰,亦胆战心惊。

    我朝虽以孝义为先。然今时却不同往事。

    郑庄公故事,乃骨肉至亲。

    而陛下非窦太后亲生。如今后宫董太后得势,于情于理,以己度人,又岂能坐视窦太后复起。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程大人果然垂垂老矣,辨不清宫中大势。此举乃自寻死路也!

    不料陛下听完,怅然若失。

    眼中竟隐见泪光:“老大人言之有理。是朕一时不查,冷落嫡母,枉为人子。”

    闻此言。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如遭雷击。

    陛下何故如此?

    而说完一席话,便五体投地的程璜,更是猛松一口气。

    一问一答,数息之间,不啻刀山火海,生死两难。若惹陛下龙颜大怒,必死也。然若陛下纳其言,善待嫡母。十年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也。

    如今看来,陛下果有废长立幼之心!

    程璜心中大定,精神为之一振:“陛下春秋正盛,太后凤体康健。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老大人以为,朕当如何?”陛下和颜悦色,居高下问。

    程璜对曰:“老奴依稀记得。建宁四年十月初一,陛下曾率群臣,亲为太后祝寿。此孝举,为天下津津乐道。今距太后生辰,不过数月。何不将太后迁出云台,妥善安置,再领群臣,祝太后寿。”

    陛下频频点头,又问道:“依老大人之见,当将太后迁往何处?”

    “永安宫。”程璜偷看陛下脸色,这便斟酌言道:“永安、永乐,甚是相配。以示陛下嫡母、生母皆行尽善也。”

    “老大人果然老成持重。”陛下欣然言道:“传朕口谕,即刻修缮永安宫,定要赶在太后寿诞前,迁入宫中。朕当率文武百官,为太后祝祝寿。”

    “奴婢领命。”左右看过,见无人应和。黄门令左丰这便出声领命。

    “陛下圣明。”程璜老泪纵横,五体投地。

    早已呆若木鸡的十常侍等人,急忙跪地附和。

    目视长乐少府程璜,健步而出。张让、赵忠,遍体生寒。

    若论揣度圣意,二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不然陛下也不会口出:张常侍是阿父,赵常侍是阿母。

    正应了那句知子莫若父母。

    然论大局观。二人却拍马不及,差老一辈宦官远矣。

    心念至此,二人隔空对视。暗自唏嘘。

    黄门令左丰更不敢怠慢。将陛下口谕,传与掖庭令毕岚。

    毕岚将信将疑。待问过张让、赵忠等人,方信以为真。

    “陛下何意?”毕岚问道。

    张让、赵忠,此时如何还能不知!

    “陛下善待嫡母,乃是要立嫡子也。”张让答道。

    “二位皇子皆是庶出,何来嫡子?”毕岚又问。

    “若无嫡子,则立贵子。”赵忠一语中的。

    “陛下欲废长立幼乎!”毕岚幡然醒悟。

    “虽无定论,却颇有此意。”张让答道。

    “难怪董太后会听之任之。”赵忠已想通一切:“二位太后,或已暗中结盟。联手应对何后一门。或许,老大人面圣之言,董太后已事先告知陛下也!”

    “若如此,我等又当如何行事。”毕岚问出心中所忧。

    “欲拒还迎,不偏不倚。”张让口出八字箴言:“服侍好陛下,才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本。”

 1。171 无福消受

    作为帝国的中枢与心脏。宫中凡有风吹草动,皆为万众所瞩目。

    陛下欲迁嫡母窦太后于永安宫的消息,不日已便传朝堂,乃至洛阳。果为人津津乐道。时人颇多溢美之词。

    饶是抱恙在家,卧床静养的老臣杨赐,亦上疏称赞。足见人心向背。

    陛下善待嫡母的深意,除去身边近臣,并不为时人所知。然作为普世价值观的孝义为先,时下早已深入人心。

    程璜曾口出“淫祀多青鬼”。

    其背后所指,乃是封建立国的大汉,等级森严的礼法制度。

    如家祭之中。就“庶出子”身份而言。最先要祭奠的便是嫡母。一切用度亦当以嫡母为尊。其后才是亲生庶母。若私自将庶母的祭祀等级,暗与嫡母同,便是所谓“越份之祭”。祭品非但不能为庶母享用。且庶母及庶子还因“越份之祭”,而被青鬼斥责。

    时人事死如事生。活人也是一样。陛下禁锢嫡母窦太后,却坐视永乐董太后吃穿用度,仪制品级,超越正宫太后。此举,亦可称“越份之礼”,永乐董太后坦然受之,非但无益,反而又害。超越了礼法规定的福泽,便是所谓“无福消受”。

    所谓生而平等。故后人看来。以上种种,颇多无稽之谈。

    然在时下,却是人尽皆知的大道常理。

    刘备少年时,声名在外。被认为是天降祥瑞,麒麟之子。女刺客翻墙夜入,借用了次刘备家茅房,便深信不疑。口出:“杀之不祥。”寒暑易节,由始而终,悉心守护,不忍加害。义理之所出,便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后世若有人看到此处,多与初来乍到的三墩一样,撇嘴不信。搞笑,能不能不要如此迷信。

    然,设身处地,生活在大汉的星空下。正因信天信地信人信鬼信神,故曰:苍天有眼。头上三尺有神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比起一切皆不信的后世。究竟信为好,还是不信为妙。见仁见智。

    然,无论后人如何作想,此乃时代之风貌。无论喜不喜欢,理不理解,汉人的日常便是如此啊。

    所以,看到文中与后世普世价值观相佐,亦或是完全冲突对立时,急于宣泄情绪之后,不妨再想一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唐太宗曾言,历史是一面镜子。究竟是照己,还是照妖。皆在一念之间。

    与知行倍增的大将军何进类似。蓟王刘备也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圣火女祭司与高等女祭司联袂撰写的书文,六百里传至它乾城,西域都护府。风尘仆仆,刚刚抵达的两位府丞,看完汉文译本,这便醒悟。

    主公有生之年,必要远征罗马。

    作为拥有罗马皇后头衔,又颇得元老会及罗马各阶层广泛支持的鲁琪拉。具有极高的“政治价值”。若以鲁琪拉的名义,蓟王出兵助其铲除暴君,便是所谓“师出有名”。

    窥破此点,又何须多言。接风宴时,二位府丞借安息国使上前敬酒,推杯换盏间,已将蓟王所求,圆满送达。安息国使,岂敢怠慢。翌日城开,便有一队人马呼啸而出,狂奔而去。

    万里之遥,披星戴月。若不计代价,一日千里,十日可达。虽不知鲁琪拉被禁锢在风景如画的小岛究竟多久后才被暴君杀害,估计还来得及。

    陇山西坂,罗马大使馆。

    仲夏之夜,暖风徐来。

    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中又乘小船,从细缝划入蓝洞。沿古代梯台抵达提庇留的宫殿前。这一次,梦境未曾中断。阿奇丽娅终得以进入禁锢鲁琪拉的奢华宫殿。

    循声登二楼。穿过垂满轻纱的走廊,举目四望。阿奇丽娅在耸立悬崖,面向大海的阳台上。看到了鲁琪拉如波浪般上下起伏的背影。还有被浪花拍碎的炽热喘息。

    “鲁琪拉!”虽在心中无数次臆想罗马皇后身受的悲惨凌辱。然当亲眼所见,阿奇丽娅仍怒火中烧。疾步上前,猛然搬过肩头。入目却是一张冶荡而高贵的,陌生的脸。

    “你是谁!”一闪而逝的容貌,拥有被汉人艳羡,无与伦比的绝色容颜。

    “呼——”梦境就此中断,阿奇丽娅猛然清醒。

    梦中情景,历历在目。便是背影酷似鲁琪拉的东方丽人,阿奇丽娅的记忆,亦清晰无比。

    “女主人?”见帷幄内的阿奇丽娅惊坐而起,侍女急忙掀帘问询:“又做噩梦了吗?”

    “嗯。”圣火女祭司已恰到好处的平复情绪:“无妨。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女主人是女神在尘世的代言人。守卫着为人间驱逐黑暗与邪祟的圣火。可自赴宴返回,便时常做着同一个噩梦。这可能是女神借梦境降下的神谕。女主人应小心应对。”侍女与女祭司自幼相伴。在没成为守护神殿圣火的女祭司前,阿奇丽娅与其他人并无不同。换言之,侍女也曾是圣火祭司的神选者之一。

    “我知道。”阿奇丽娅叹了口气:“只可惜我们身在异域。距罗马远隔万里。汉人的信仰中,并无我们所信奉的神祇。神力无以为继。女神传来的讯息,总是支离破碎,无从领会。”

    “我倒是听闻,汉人中有通神者,可解梦境。”侍女言道:“女主人何不一试?”

    “你是说,四海馆长,乌角先生左慈?”阿奇丽娅幡然醒悟。

    “对,就是他。”

    “如此,也好。”阿奇丽娅遂打定主意。

    洛阳,永乐宫。

    被夜哭的逐鬼童子吵醒。董太后缓缓睁开双目。胸口习惯性的气闷,一时胀痛难当。年前沉疴断断续续,虽终是痊愈。却落下了胸闷的病根。时伴有浮肿,更令董太后患得患失。人各有命,福寿有穷。世上荣华富贵,终归未能享之不尽。而在我大汉深宫之中,谁又能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陛下传令重修永安宫的消息,早在程璜入西邸前,董太后便已知晓。虽知二宫同盟,善待窦太后乃是大势所需。然,内心深处,仍难免升起一抹挥之不去的惊惧。

    逐鬼童子,眼看一天天长大。为何还不见陛下有所行动。

    心念至此,不由一声轻叹。正如陛下所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便披衣下榻,向偏殿而去。

 1。172 喜讯频传

    陇山东坂,四海馆。

    大秦使节,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与四海馆长乌角先生左慈,对面而坐。

    左慈本预备了胡床。却未曾用到。寄居西域大使馆的诸多时日,让女祭司学会了汉人一切的必备礼节。举手投足,与汉家仕女无异。倒让左慈颇多另眼相看。

    听完女祭司,自说其梦。左慈掐指一算,心中不由一惊。却不动声色,好言宽慰道:“今之前人曰:‘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又说:“昼夜所思,夜梦其事。’贵使乃思虑所致梦也。”

    “依先生之言,乃因忧思所致。”阿奇丽娅言道:“并非女神托梦示警。”

    “正是如此。”左慈笑答:“所谓‘关心则乱’。大秦距我大汉,何止万里之遥。大秦之神,又如何能远隔万水千山,传讯贵使。且我大汉自有神灵。神界与国界无异,通关必要符传。想必,正因如此,贵使才自行揭破。梦中与人欢好女子,并非大秦皇后。此梦别无奇异,贵使自可安心。”

    “果然如此。”女祭司轻轻点头。须臾,便告辞离去。

    与人看相解梦,乃言其深信之言,劝其半信半疑之间。说其将信将疑各半。终归是让他自己信以为真。

    换言之,圣火女祭司潜意识里,也不愿相信。高贵的罗马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