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的轨迹,自枝头栽落,便已悄然改写。谨遵甯姐姐叮嘱,少食桑葚。原本“身长七尺五寸”变成如今身长八尺有余,虽不能“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却暗藏伟器,可悬钟后顾。终归“身有所长”。

    “报——”刘备正神游天外,忽听史涣廊下来报:“吴都尉求见。”

    “哦?”刘备遂醒悟:“此处关都尉吴匡,你二人可相识?”

    男童只得答道:“不敢再隐瞒王上,正是我等叔父。”

    “唤他进来。”刘备扬声说道。

    “喏。”

    须臾,一身戎装的关都尉吴匡,脱鞋登堂。自跪二人身前:“小侄顽劣,惊扰王驾,恳请恕罪。”

    男童言道:“此事因我兄妹而起,与叔父无关,请王上治我知罪。”

    女童又言道:“是我要乘王车,与长兄何干。请王上治我知罪。”

    吴匡急忙抱拳:“有道是童言无忌。长兄早亡,我便是一家之主。家事任长,罪责在我。”

    刘备叹道:“前有孔氏一门争相赴义。今又见尔等争相赴死。吾道不孤,孤心甚慰。免罪,都起来吧。”

    “谢王上不罪之恩。”吴匡再拜,将身后二侄扶起。

    正欲离去,却听刘备自身后笑道:“且慢。”

    吴匡浑身一僵。仓惶回顾,只见刘备已起身向三人走来。又急忙俯身行礼。

    刘备伸手拍拍他肩膀,走到身后,将二童子抱起,径直向堂外走去:“可想与孤同乘羽葆盖车?”

    男童还未来及拒绝,女童已轻轻点头:“想。”

    “甚好。”

    吴匡一时汗如雨滴。急切间,忽灵光一现。回忆起先前,相者之言:“此女后当大贵。”

    这便脚步一松,目送蓟王抱吴家二侄而去。

    “你叫何名?”

    “吴壹。”

    “吴苋。”

    。九天神皇

 1。181 蓟王献宝

    待吴匡紧跟出堂。

    见侄儿吴壹正与蓟王并坐前驾舱,紧握缰绳,聚精会神的驭车在院中缓行。吴苋独坐车厢,透过白琉璃前车窗,紧张的注视着马车的动向。

    驾车驷马,皆为混血良驹。休息一夜,龙马精神。主副二车夫,一路小跑跟在车旁,生怕万一闪失。心中更是骇然无比。蓟王千金之躯,岂能亲自驾车,且还为副驾。

    过弯时,偷眼瞥见主驾乃一半大小子,车厢内还有总角女童,瞪大双眸,不时提醒兄长避让。车夫方醒悟,蓟王正传授驭术。却不知二童子是何方神圣。竟能让蓟王言传身教。

    落后一步的吴匡,却神情激荡,心中钦佩不已。百闻不如一见,蓟王真乃仁主也。

    天空大亮。蓟王车驾再次启程。吴匡恭送十里,这才领兵反回关邑。虽身为大将军部将,然于公于私,蓟王当世英雄,岂能怠慢。

    雄关之上,吴氏兄妹并立谯楼,凭栏远望。

    “阿兄,长大后,我们去寻蓟王可好?”手握蓟王赠送的美玉,吴苋柔声说道。

    “好。”吴壹轻轻点头。阿妹少有开口,今日已连开两口。吴壹又岂能拒绝。

    仿佛听到二人对话一般。数里之外的吴匡下意识抬头,仰望雄关。莫名升起的雄壮,无处纾解。皆化成一声呼啸而去。

    朝出函谷关,暮入夕阳亭。

    舍前华灯高悬。路旁停满车马。闻蹄声如雷。舍内各色人等,接连涌出门外。遥见突前骑士,玄甲红缨,甲骑具装。正是幕府中军虎贲。

    “来了!”不知谁大喊一声。舍内余客,蜂拥而出。

    “前锋缓行,导车勒马。”中军司马素利,高声传令。

    “前军缓行,导车勒马。”身后骑士依次传令,前锋与导车,徐徐减速。

    整个车队协同有序,依次降速。

    排在迎接人群之前的,乃是幕府右丞贾诩、前旗长阎行等幕府属吏,还有骠骑将军董重,轻车将军曹操,长水校尉袁术等一众好友。

    车驾列队停靠。刘备在史涣的护佑下,下车步行。

    见蓟王仪仗徐徐行来,众人纷纷长揖相迎。

    刘备亦肃容回礼,走到近前。

    “臣,贾诩,拜见主公。”饶是号称算无遗策,神鬼莫测的贾诩,再见主公,亦难掩激动。

    欲跪地行大礼,却被刘备伸手扶起:“文和辛苦。”

    “臣……谢主公。”主臣相知莫逆,一切尽在不言中。

    “彦明。”刘备又目视阎行。

    “主公。”阎行洒脱依旧。帅气仍然。正因有阎行率金城游侠守护在侧,贾诩方能安然高卧,后顾无忧。

    刘备含笑点头。又走到一众好友身前:“董骠骑、孟德、公路,别来无恙乎?”

    “多年未见,玄德风采更胜先前。”曹操与刘备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英雄同契。刘备和曹操,终归有太多相似之处。

    黄巾逆乱。曹孟德为救数万无辜,只身挡箭。又将无路可去的妇孺尽数运往蓟国。众人皆以为此举,乃引火烧蓟王之身,是为不义。不料蓟王真心收纳,全曹操美名。此乃春秋大义也。何为莫逆之交?相互成全也。

    后得恩师卢植上陈情表,虽为刘备脱罪。然却累及卢车骑被陛下迁怒,无故免官。未能成剿灭黄巾之一世英名。将大功拱手相让董重。才有了如今能与大将军何进分庭抗礼的,骠骑将军幕府。

    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自己有几斤几两,董重心知肚明。能傍上蓟王这株大树,自是天大的利好。急忙目视身后,便有一儒雅君子,捧杯上前:“鲁国孔文举,为王上接风洗尘。”

    刘备肃容回礼:“闻先生大名久矣。今有幸得见,还望日后不吝赐教。”

    “王上请。”孔融正欲上呈漆木承盘,却被刘备伸手托住。

    刘备只手取过酒爵,一饮而尽。

    豪气扑面。二人初见,孔融敬酒,蓟王饮尽。竟毫不见疑。如此信任,令孔融激动不已。

    “胡姬酒肆已备好酒宴,玄德何不与我等同去。把酒言欢,不醉不归!”孔融乃幕府长史,受蓟王所敬,董重亦如沐春风,与有荣焉。

    “如此,且同入郭门。诸君先去,(刘)备稍后便到。”刘备点头一笑。

    “敢不从命。”众人纷纷抱拳。再抬头,皆面含笑意。

    “哈哈哈……”相视而笑,畅快淋漓。

    刘备亦笑:“前锋开路。”

    “诺!”众骑士异口同声,士气无两。

    引来人群,各自嗟叹。论汉风雄烈,唯我蓟王。

    前锋先行,导车跟进,众人车驾汇入后方车队,一路迤逦而去。

    西邸,万金堂。

    便有心腹小黄门趋步入堂。与黄门令左丰耳语。

    左丰不由惊呼出声。

    见他一脸喜色,陛下笑问:“可是蓟王回京。”

    “回禀陛下,正是蓟王车驾入城。”左丰笑答。

    “何人前往相迎。”陛下似漫不经心。

    “右丞贾诩,骠骑将军董重等。”左丰言道:“皆是幕府属吏及旧时好友。”

    “大将军可在?”陛下又随口一问。

    “大将军府无一人前往。”左丰乖巧作答。

    “好。”陛下轻轻颔首。

    “陛下,陛下,陛下——”话音未落,便有西园小黄门大呼小叫,自投堂前。

    “何事慌张?”陛下眉头微皱。

    “蓟王,蓟王,蓟王。”连说三遍,这才咕咚一声将满嘴口涎吞下。深吸一口气,西园小黄门粗声言道:“禀陛下,蓟王献宝车队已入城郭,正往西园而来。”

    “何以知之?”陛下问道。小黄门不过西园守门人,因何得知蓟王行踪。

    小黄门这便道出原委:“听闻,所有车厢,皆辟有白琉璃大窗。箱内珍宝一览无余。所过人山人海,洛阳城皆被宝气搅动。人尽皆知!”

    “白琉璃大窗。”陛下喜道:“可是蓟王救珊瑚妇人时,所用赤金琉璃罩。”

    “正是,正是!”小黄门拼尽全力,出声应答。

    原来。刘备效仿慧妃出嫁时将车上陪嫁宝物悉数示人,乃至大震关城上下轰动。于是别出心裁。将车厢内壁,用赤金琉璃罩封装。入洛阳西郭后,命人升起外车厢,将车内陈列宝物,堂而皇之,示之以众。

    时天尽黄昏,夕阳斜照。更显宝物流光华彩。珠光宝气,笼罩半边城郭。

    洛阳民众拖家带口,争相目睹。

    一时万民空巷,盛况空前。

    “蓟王献宝”遂成新典。

    。九天神皇

 1。182 马齿徒增

    西邸,万金堂前。

    亦是人山人海。戴高帽的小黄门,穿开裆裤的小宫女,各色人等,目放豪光,围着十辆珍宝马车指指点点。

    万金堂内。

    “下臣郑泰,叩见陛下。”门下督郑泰,趋步入内,肃容跪拜。

    恨不能先去巡视珍宝马车一圈的陛下,满面红光,喜气洋洋:“你便是蓟王门下,家有良田四百顷仍常不够食的郑泰?”

    “回禀陛下,正是下臣。”郑泰再拜。

    见他一身雄气,不卑不亢。陛下欣然点头:“蓟王天下豪杰,你与他英雄相契,亦是难得。赐座。”

    “谢陛下。”郑泰就坐,从怀中取出礼单,双手奉上。

    黄门令左丰急忙上前,双手接过。捧至陛下当面。

    陛下扫眼一看,面上喜色更浓:“十车珍宝,价值连城。蓟王一片忠心,朕心甚慰。此来,蓟王可有话代为通禀。”

    “回陛下,蓟王并无只言片语。”郑泰对曰。

    “哦?”陛下略作思量,这便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恰逢国难,百废待兴。朝廷内外,需要花钱的地方有许多。钱货赏赐便不给了。倒是西门外,有片空地。乃前大将军梁冀之私园。朕便赐给蓟王,取名……函园。充作回礼。”

    “下臣,待我主叩谢陛下。”郑泰再拜。

    见他有礼有节,陛下更喜:“回去禀过蓟王,朕等着饮他的喜酒。”

    “喏!”

    目送郑泰躬身后退,转身下堂。与有荣焉的黄门令左丰这便谄笑上问:“敢问陛下,何以叫函园?”

    “‘崤函之固,周洛之中’。便是指代此园方位也。”陛下笑答。

    黄门令左丰不住点头,实则仍未知也。

    陛下口出,出自崔駰《反都赋》:“昔崤函之固,即周洛之中。”崤函,便是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乃指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前汉贾谊《过秦论》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即此。

    菟园“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便是拟二崤山势。崤函并称,故陛下取名函园。

    刘备得此园后,遂将坂上所筑坞堡,取名“二崤城”。

    “函园二崤”,稍后即被天下所知。

    在京都寸土寸金之地,陛下大笔一挥。将价格最贵的西郭,距雍门不过五里,横八里、竖六里的一片广袤之地,割给蓟王。看似废园一座,不值一提。然蓟王修缮之后,根本就是一座洛阳卫(星)城!

    且还是蓟王私产。城内一切,皆为蓟王所有。实乃一座不在蓟国之中的食邑。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函园二崤城,可与董卓之郿坞相比。

    郿坞乃董卓迁都长安后,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处兴建。据《后汉书·董卓传》载:初平三年,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