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河内赵商、清河王经、乐安任嘏、北海张逸、鲁国刘琰、汝南程秉、北海孙乾、山阳郗虑、南阳许慈。
年纪虽参差,然长幼有序。
闻“北海孙乾”,刘备不由心中一动。该来的,终归会来。
待众人介绍毕,孙嵩笑言:“康成公门内十贤,已尽入王上彀中矣!”
坐上众人,纷纷抚掌而笑。
正值用人之际,郑玄满门来投。刘备焉能不喜。
刘备只知孙乾,却不知余下诸人,皆青史留名。
正如刘备所言,双方相见恨晚。传令座舰游麟号,设宴接风。郑玄等人,遂换乘游麟号,与刘备同船返回。
船入巨马水。一路走来,闻千里稻香。见大堤两岸,水网纵横,稻田绵延无边。田中农人乘屉舟往来,水陆皆有兵士巡视不断。郑玄方知蓟国之富足。
听闻少时,刘备从河南移稻。郑玄笑问,王上何必舍近求远。
又道:今汉建武年间,渔阳太守张堪“于孤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换言之。北地稻作第一人,并非他刘备。
不知为何,刘备忽然忆起,大震关时。有氐酋取陪葬明器,佐证梯田并非刘备发明。听闻有渔阳太守,“圣童”张堪,早百五十年在北地稻作。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便是郑玄门徒中,亦有“蒋氏翁、任氏童”之乐安任嘏,童子成名。
只闻后世“伤仲永”,不闻先汉“竖子成名”。
窥一斑而知全豹。
时下少年英杰,何其多也。
1。29 扶摇直上
夜泊南港,郑泰恭送郑玄入城中国宾馆安歇,门内十贤,侍奉左右。千余门生,则就近安置在南港各处邸舍。南港号称“不夜港”。四海大船,往来于此。船夫舟子,何其多也。别说千人,便是万人亦住得下。
翌日清晨。又分批送往楼桑,授广厦千栋。
虽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奈何家中还有老小。十年寒窗,出人头地。亦是正当追求。
船入白湖港,沿滨水长廊,入“楼桑四市”之“后市”。换乘轨道舫车,驶向大溪地。
一路行来。见重楼高阁,繁华盛景。街上行人如织,各个穿金戴银,贵气扑面。汉、胡、羌、蛮,各色人等,穿行其间。更有远自西域的驼队,闹市往来。驼背上胡姬,花枝招展。异域风情,我见犹怜。“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爵民可享齐人之福。纳妙龄“鲜卑婢”入家门,几成惯例。
路上所见所闻,无不啧啧称奇。
或问:何为楼桑?
答曰:楼桑楼桑,楼高五丈桑。
五丈桑,便是蓟王祖宅前,那株“童童如车盖”的老桑。蓟王少时,失手坠树前之豪言,楼桑人尽皆知。然邑中重楼,皆高过五丈桑,足见繁盛。
大溪地便是蓟王少时,陷地得田的溪谷地。今蓟王家百余亩美田,皆被重楼环抱。腊赐时,蓟王家米,更是主赐之一。能得一小袋蓟王家米,守岁时与家人分食,百官无不弹冠相庆。
蓟王富有千里之土。然家中不过良田百亩。亦因地少,故而显贵。
稻收已近尾声。蓟王家百余亩美田,均产八石余。饶是如此,分与百官,亦不足一石。
然寓意之深远,堪比夫妻“同牢合卺”之礼。
能“与王共食”,臣“虽死无憾”。
大溪地,乃伐西林扩建。南北五里余,东西三里余。可新建宅院,一万栋。
早在大震关时。最终规划,二位国相便已六百里上报蓟王。如今街道纵横,脚手架林立。百工居肆。作为王兴之地,楼桑能工巧匠,何其多也。重楼高阁,拔地而起。可谓日新月异。
待建成,将再得齐民万户。为苦无立锥之地而日日心忧的楼桑令乐隐,终能扬眉吐气。
尤其是听闻,有郑玄门徒千人举家迁入。乐隐更是大喜过望。这便命人细心修缮,将所建良宅,先行分与郑门子弟。楼桑一户齐民,院中有:前楼、后楼、仓楼、望楼、水塔、双阙楼、四角楼。计十楼。历经多次升级改造,军民两用,攻防皆宜。平日住人,战时守备。
齐民宅院,皆为汉律所规之“九百方步”。计三十宅。
先居后买,分期偿还。每年最低还“一宅”,三十年还清。事实上,楼桑居民何其富有。无信不立又恐夜长梦多。故而许多人家早已提前还清。毕竟,蓟王当初只作价十万。今已涨至百万。
楼桑令乐隐上疏询问:大溪地新建宅院,当售何价?
蓟王答复:仍作十万。
然却是蓟钱十万。折五十万两汉五铢。对蓟人而言,别无不同。只因蓟国早已完成钱币更替。对于想迁入蓟国的民众而言,不啻为一笔巨款。
然各地豪商,却愿出百万蓟钱,购得一栋。能欢天喜地,落户楼桑。盐铁、茶马、玉石、兵甲、机关器……等等,只有蓟商专营的诸多产业,皆不再设限。获利何止百倍。
随不断有楼桑爵民,迁往临乡王城。邑中商人渐多。能有千户“学士之家”迁入楼桑,难怪楼桑令乐隐,喜不自禁。
所谓“潜移默化”。楼桑有蓟太学坛、白湖女校、医学院、将作馆……又有郑学入主,学术气氛自当浓厚。
“富贵不染铜臭”,乃出王上之口。
言下之意。富只为贵之始。富裕之后,“贵”理应成为更高级的人生追求。
煌煌天汉,以“高”为贵:
身高(地位)、名高(名望)、德高(操守)。有此三高,方为贵也。
又谓“土豪劣绅”。便是富了之后,再无追求。铜臭染身,难称“人贵”。
待舫车停稳。郑门学子,陆续下车。放眼望去,此情此景,如诗如画,如痴如醉。蓟王礼贤下士,竟至于此乎。
急忙去信家中,举族迁来楼桑安居。
十月下旬。月末大朝,如期而至。
百官已得二位国相传讯。这便整理仪容,身披朝服,六百石及以上悉数与会。
垂帘已撤,独设王座(坐榻)。
左国令士异高声唱喝。蓟王身披冕服入殿。
冕服,乃礼服之一种。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乃君王举行重大仪式所穿戴之华服。寻常朝会,无需如此隆重。
换言之。此次大朝,必不寻常。上次王上身披冕服,乃为封侯拜相。今次,或亦如此这般。
如蓟都尹娄圭,足智多谋者,心中一动,便了然于胸。
“臣等,拜见主公。”
“诸君免礼。”
自九串繁露后,环视百官,蓟王笑道:“诸君通宵达旦,忙于稻收,孤本不想徒增烦扰。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du yuè lè bu ru zhong yuè lè)’。今有一喜,欲与诸君同享。”
言罢,蓟王目视左国令士异。
士异随取诏命,徐徐展开:“召诸公入殿。”
须臾,身披麻服,鹤发童颜的郑玄与三友,自偏殿入内。
如蓟王所言。百官忙于稻收,郑玄出仕,少有人知。见四人年纪各异,却皆有儒雅之风,必是饱学之士。百官纷纷猜测,究竟是何许人也。
“封郑玄为上庠令,秩二千石,‘银印青绶’,兼领蓟王宫中庶子。另赐黄金千两、铜钱百万、蜀锦千匹,四季朝服及驷马安车一驾。”
“臣,遵命。”郑玄下拜。
“竟是郑公!”便有人惊呼出声。
“封孙嵩、赵岐、赵戬,为太学博士,秩六百石,‘铜印黑绶’。另赐黄金五百两、铜钱五十万、蜀锦五百匹,四季朝服及骈马公车一驾。”
“臣等,遵命。”三人难掩激动。
待女官捧来坐席,四人依次落座。
“郑公,海内大儒。今携门内弟子出仕,乃举国之幸也。”刘备笑赞:“太学坛得郑公主事,亦是莘莘学子之大幸也。”
“主公谬赞。”郑玄拜奏:“身受知遇大恩,老臣定当恪尽职守。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主公大业,拾柴添薪。”
“好一个‘拾柴添薪’!”饶是蔡少师,亦不禁赞道:“王上得康成,如鹏乘风、龙行云,当扶摇而上九万里。”
百官各自点头。郑玄大名,如雷贯耳。
“借蔡师吉言。”刘备笑道:“国中英才辈出,造福万民千秋。亦是孤平生所愿。”
见左国令又取诏命在手,百官议论纷纷。
莫非还有大贤来投。
1。30 一门出仕
左国令士异,又取一诏命,徐徐展开:“召诸子入殿。”
先召诸公,再召诸子。上下呼应。
却不知……是谁家诸子?
待五人身披儒服,齐齐登殿。便是少师陈寔,亦不禁为之动容。更别说陈纪等少师六子了。百官中亦有人辨出,五人乃陈少师五子之子。少师之五孙也。
“封陈忠为渠阳长,秩三百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臣,领命。”
“封陈佑为长芦长,秩三百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臣,领命。”
“封陈唐为鲍阳长,秩三百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臣,领命。”
“封陈谈为长汀长,秩三百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臣,领命。”
“封陈缔为临泃长,秩三百石,‘铜印黑绶’。另赐铜钱五万,蜀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马轺车一辆。”
“臣,领命。”
诏命宣罢,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陈少师家中六子,已先后出仕蓟国。再有长孙陈群,预订“二千及冠”。今又有五孙,三百石出仕一县。陈寔一门三代,皆得重用。
一门出仕,同殿为臣,当可轰动天下。
只是……所封之县,闻所未闻。却不知在官在何处。
待五人居于百官席末。
蓟王笑道:“日前,孤亲往薮中圈地。粗分六县。后经雍阳令钟繇、京沚令周异,遣工师细量,当在京沚县与渠阳县北,再置一县。与佩阴平分佩谦‘泽北之土’。因县治北临泃(ju)水,故取名‘临泃’。”
左国令士异,已命人取来薮中山水地形图卷,当堂展开。
细看之下,百官方才恍然大悟。
广袤千里之雍奴薮,已尽为蓟土。
提前悉知的右相耿雍,遂起身言道:“主公已将雍奴薮,沿??水、沽水、鲍丘水,三河走势,分成七县。薮东三县、薮西三县,另有‘临泃盖顶’。七县‘各径百里’,分筑数城。可新纳齐民,百余万众。”
“原来如此。”百官纷纷点头。如此一来,蓟国当有十七县。可比一州之力乎。
先前,蓟王本想让陈缔暂居东平舒相。既再得一县,索性取整。五人出仕五县,必成美谭一件。
“敢问右相,民从何来?”楼桑令乐隐起身奏问。
话说。新任冀州刺史王芬,颇有政绩。冀州民心得安,百废待兴。加之各州刺史,讨贼建功,安抚乱民,垦荒耕地。更有甚者。黄巾乱后,帝国减口二千万余。如今路上,流民已日渐稀少。如何能再得百万之众。
封建时代,民众多寡,便意味着国力强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