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5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言一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张让受黄门令左丰琉璃宝钞,替蓟王进言增封。然,出人意料。张让竟只字未提蓟王之功。反一味言及陛下之利好。一对一答间,陛下涣然冰释,如沐春风。百无禁忌,后顾无忧,于是有功必赏,水到渠成。
这便是“受人之托,终人之事”的高级境界:润物细无声。
内在逻辑如何运转。一语道破,其实不难。
大汉有功必赏,尤重军功。然,蓟王开疆辟土二千里,东及大海。为何迟迟不得封赏。陛下心中必有顾忌。
归根结底。功高盖主,尾大不掉。恐蓟国重蹈前汉时强藩覆辙,举兵谋反。
如何破解。武帝《推恩令》削藩便是指路明灯。
蓟王螽斯衍庆,百子降世。偌大封国,《推恩令》下,支离破碎。如先祖中山靖王故事。
事出必有因。蓟王抄掠百万三韩之众,在薮中筑列城七十余座。之所以吃相略显难看,正因子嗣众多。将心比心,陛下这才涣然冰释。
所谓人多粥少。正因家中子嗣太多,蓟王才想尽办法,积攒家业。奈何不过十有六县。百子百女,封邑、汤沐邑,细分下来,人均亦不过一城。若百子再生子嗣,不过分城中一乡一亭而已。不出三代,蓟国何止支离破碎,分明是化为齑粉。
还有何所惧。
明知如此,为何陛下仍迟迟不决。只因,一切尚未坐实。“靴子尚未落地”。
直到蓟王遣族中长辈,轻车快马,远赴洛阳报喜,这才尘埃落定。“靴子坠地”。“新诞麟儿八十有五。王子四十又一,公主四十又四。”还有大半待产。“百子百女,年内当见分晓。”
儿女各百。人分一城,蓟国终归如昙花一现。
陛下金口玉言,再增蓟王数县。即便如此,比起蓟王众多子嗣,亦不过杯水车薪。
张让与赵忠,从旁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于是乎,神鬼无觉,把事情办妥。
然若问在场众人:张常侍可曾为蓟王增封进言?
众人皆摇头否认:未曾。
张让确也未曾口出“增封”二字。然事实果真如此么。
实则不然。此事,正是在张让与陛下的“一唱一和”中,悄然敲定。张让行抛砖引玉,见风使舵。引陛下水到渠成,自投罗网。
同理,再看大宦官王甫。
先帝延熹九年,方士牢修诬陷党人,党同伐异,图谋不轨。“八顾“之范滂因而获罪,被关进黄门北寺狱。先帝遣中常侍王甫审讯。范滂等人身披枷锁,布袋蒙头,列为阶下囚。然当前人被审时,范滂、袁忠却从后向前挤,争先受审。
王甫发现,以为二人争相自首,心中不屑,便斥责道:“尔等身为臣子,不思忠君报国,反结成私党,相互褒举,擅论朝政,凭空捏造事端。还不将所有阴谋勾当,从实招来,不得有丝毫隐瞒。”
范滂答曰:“我听孔仲尼说:“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我等之所以聚在一起,乃‘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不料却被人诬陷结党营私。”
王甫又斥问:“尔等更相拔举,如唇齿相依。凡遇意见相佐之人,皆悉数排斥在外。此举,不是结党又是何故?”
范滂仰天长叹:“古人遵循善道,能为自己求得更多福瑞;今人遵循善道,却使自身深陷死罪。我死之后,且葬在首阳山边,上不辜负皇天,下不愧于伯夷、叔齐。”
王甫遂被范滂,大义所动。在场士人,多得解桎梏。永康元年(167年),审判结束,王甫判众人无罪,范滂等皆被放归乡里。
若单看此事,王甫其人如何,似另当别论。且后又一力促成夏育等人北伐鲜卑檀石槐。亦是为国谋局。
然而。窦武谋诛宦官,事泄,王甫与曹节劫持陛下,杀窦武、陈蕃,再与曹节、段颎等人弄权多年。后杨彪、阳球发其奸,下狱,死于杖下,尸被磔。
王甫其人,生平看似矛盾,善恶难辨。
实则,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一言蔽之,不牵扯到自身重大利益关切时,王甫其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再看勃海王刘悝。
延熹八年,刘悝被劾奏意图谋反,先帝不忍诛杀胞弟,将其贬为廮陶王,只剩一县封邑。失去封邑,刘悝追悔莫及,于是暗通中常侍王甫,许诺若助其复国,答谢五千万钱。
永康元年,先帝驾崩,遗诏命刘悝复为勃海王。刘悝认为,此乃先帝遗愿,非王甫之力,于是拒付五千万钱。因此被王甫怀恨在心,乃至身死国除。累及宋皇后全家被诛。
试想,以王甫之老奸巨猾,揣度圣意。“受人之托,终人之事”时,是否也如张让这般,滴水不漏,无迹可寻。润物细无声。
一对一答间,将事情办妥。
再想,勃海王刘悝定会问先帝身边亲随:王常侍可曾为复国进言?
亲随皆摇头:未曾。
于是,勃海王信以为真。自食其言,害人害己。
再深想,见范滂大义凛然,置生死于度外。王甫竟将党人尽数放归。若无切齿之恨,岂能将勃海王刘悝满门置于死地。甚是不惜累及宋皇后全家。
刘备窃以为。勃海复国,王甫出力甚伟。
勃海王,自寻死路,怨不得旁人。这便是缺少政治智慧。
蓟国六大谋主,凡有一人在勃海王刘悝身侧,又岂能令主公身死国灭。
史家竹书纪事,常用春秋笔法。一人生平,本传只有十之二三,需纵观全史,方能拼凑出十之八九。蛛丝马迹,皆藏于书中。能否构建,见仁见智。
为何温故能知新。
正因随见识、阅历等,个人修养不断积累,越发能体会出文中未尽之语,言外之意。能更加全面完整的构建还原“历史的风貌”。
或有人说,刘备一路走来,实在太过顺利。
其实不然。各种明枪暗箭,阴谋诡计纷至沓来。刘备不过是见招拆招,未雨绸缪。主臣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好。
别的不提。便说如何不断消除,陛下心中对蓟国日益滋生的疑虑。若得空闲,又有兴趣,不妨从头再看一遍。温故必能知新。
尤其是那句“无野心而有所求”。希望诸君能体会。
生活从来不易。且行且珍惜。
一言蔽之,且看刘三墩地狱难度下如何无伤通关,解锁三国完美真·结局。
洛阳东郭马市,胡姬酒肆。
与胡人主事辞行,甯姐姐轻身而出,等车而去。
遥看帝都晚照,甯姐姐胸臆轻抒:“洛阳,不必再来。”
1。88 藩强朝弱
蓟王连生百子,一时遍传洛阳。
便有一干人等,苦心积虑,刻意营造“强藩弱汉,恐现前汉七国之乱”的流言蜚语,被悉数冲刷。
升斗小民,嗤之以鼻。蓟王忠肝义胆,安邦定国,四处平乱尚且分身乏术,岂会自反。
仍有奸佞之辈强辩道:蓟王不反,焉知子孙不反乎。
有识之士,一笑了之。《推恩令》下,蓟国自二代王始,便将支离破碎,兄弟阋墙自顾尚且不暇,如何还有余力谋反。
流言止于智者。
蓟王恪守臣节,天下亦不信。
恶毒之言,尚未兴起,便烟消云散。须知,本朝侍御史闻风奏事。若因此而遭劾奏,岂非自讨没趣。
若只生一两个子嗣,不足以息流言。用后世的话说,不够劲爆。连生百子,才能轰动天下。百子祭出,等同“王炸”。一时激起千层浪,将流言蜚语,悉数拍成齑粉。飞灰湮灭。
细思恐极。若无百子,蓟王危矣。
中山王刘胜,常劝同母兄,赵王刘彭祖:“为王当日听音乐,赏歌舞美伎。”赵王斥道:“中山王只管奢侈淫乐,不辅佐天子安抚百姓,怎称藩臣!”
时正值七国乱后,武帝即位之初。彼情彼景,与后世不肖子孙“乐不思蜀”,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阿斗,总归是继承了祖上的智慧。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便是蓟王螽斯衍庆,连生百子。话说,蓟王有七十四妃,三百零一御姬。后宫不满千人,却诞下麟儿过百。
暗思陛下,宫中佳丽过万。却只生下寥寥数子。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若单从此处论,当坐实藩强汉弱。
在刘备看来。陛下之所以血脉稀少,原因便出在他的选择。年十四之佳丽,周岁不过十三,甚至更小。生理远未成熟,受孕几率自然小。而刘备枕边人,皆在年十八以上。许多小姐姐,身强体健,自能孕大含深。
俗语曰“一个萝卜一个坑”。陛下喜欢幼女这件事,除去虚无缥缈的养生采补之术,自与萝卜尺寸,大有关联。
胡女好生养。事实也是如此。据刘备所见,根本无需坐月子。不出三日,便可下地行走。
为长远计,刘备还是谨慎以待。遵华大夫所嘱,初为人母的诸姬,皆卧床静养。
名人字画,收到手软。比起钱物,今汉艺术品的价值,何须多言。蔡邕、钟繇,亲笔所书,更是绝世珍藏。不及装裱,先收入藏书阁再说。
蓟王深居简出,整日陪在爱姬身侧。子女亦逐个探望,各个珍视无比。有句话叫视如己出。又说以稀为贵。本以为子嗣众多,必不会如先前那般稀罕。
结果不然。父爱不曾分摊削减,反倒积少成多。如添柴加薪,火焰更盛。
贾文和一语中的:主公胸怀天下,爱民皆如子,何况爱子乎。
蓟王公私分明,表里如一。爱民如斯,又岂能不加倍疼爱自己的子嗣。
私欲无损大义。亲情不乱国法。
“人之初,性本善”。大义灭亲这种事,归根结底,还是没教育好。所有王子,五岁起,皆要往王子馆就学。名师益友言传身教,促其成才,便是未雨绸缪,杜绝“大义灭亲”的人伦惨剧,在自家门内发生。
又说“三岁看老”。入学前,宫中亦有女博士、女师,悉心教导。士异、赵娥等,皆女中英杰,刘备为子女成才,可谓煞费苦心。
明年,嫡长子刘封年满五岁,将入王子馆。再过一年,二女七子,当陆续入学。又过三年,百子同去。不出十载,王子馆当书声琅琅,热闹非凡。刘备的儿子,各个身长八尺,文武双全。
嗯,没毛病。
张让传语尚书台。尚书令曹节,抱恙入宫。与众尚书商讨蓟国增封事宜。
蓟国横亘幽冀,已有一十六县。若再增数县,当西枕太行,东抵渤海。龙盘虎踞,声势无两。
正因棘手,故需曹节亲临。
首当其冲,增封几县。
曹节一锤定音:“蓟王虽有大功于社稷,然亲疏有别。封国不可多过沛国。”建武二十年(44年),光武帝封其子刘辅为沛王,立沛王国。领二十一县。
众人无不骇然。换言之,当再增五县。
“东西南北,各增一县。”细看幽冀山川地形图,曹节并指一圈:“再择滨海一县,配之。”
“如此……”选部尚书梁鹄,心领神会:“当择中山之蒲阴、渔阳之潞县、渤海之章武、右北平之无终、辽西之海阳。”
“可也。”曹节从谏如流:“先择此五县,请陛下定夺。”
“喏。”梁鹄领命而去。
临乡蓟王宫,正殿。
“下臣拜见王上。”新任幽州牧王允,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