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麒麟降世,让明轮取代排桨,成为又一助力。蓟国新式三千石大舡,除去可九十度张开的鸾翼帆外,排设八轮,计十六明轮驱动。加上风帆助力,其迅捷,远非时下“七帆船”可比。

    正因海运繁盛,令许多以船为家,经验丰富的船师,甚至可以“观星定海”。

    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大乱之后,必有大饥。大饥之后,必有大疫。

    冀州疫情尚轻。河南却已饿殍遍地。乃此次重灾区。本已安定的灾民,惶恐之下,举家逃难。又成流民。且皆投奔蓟国而来。天下皆知,蓟国流民营地,不仅足能充饥,还可治病活命。

    路上衣衫褴褛,流民渐多。蓟国上下皆严阵以待。

    大饥之所以紧跟大疫。除去常全家死绝,无人收尸外。饥不择食,吃下许多脏物,亦是疫病之源。于是,传染源亦分两种:腐烂的死尸,以及患病的人群、动物。

    腐尸皆遗留在原地,不曾移动。蓟国上下需谨防的,便是北上“活物”。人群、虱群、鼠群,不一而足。

    于是,入营头一件事。便是洗浴更衣,剃除毛发。杀菌消毒,将旧衣旧物付之一炬,病患入庵庐,隔离治病。余下以户为单位,分入营帐。料理身体,再行观察。防止疫病潜伏。待康复,或放其归乡,或纳入齐民。

    蓟国水暖水洗水林等,卫生设施齐全。国医馆培养的良医,遍及各城医馆、药肆。家家户户皆辟有药圃,汤药储备亦称足量。良好的居住环境及生活习惯,足量的药品和医护人员。还有至上而下的严防死守,让历次瘟疫皆未成大害。

    便是田鼠亦不多见。皆被剥皮拆骨,用来熬制鼠胶寝垫。

    凡与流民近距离接触的岗位,皆需佩戴呼吸面罩。轮休入城前,还需在瓮城,沐浴更衣。消毒后,再入城归家不迟。

    去年凛冬,渤海冰层深厚。融冰需比常年晚二十余日。泉州港或到春分时,方能解冻。

    万幸,济州港、釜山港,人员、物料,已送足备。整整一个冬季,皆在大张旗鼓、热火朝天的修造之中。

    三韩中的辰韩、弁韩二十四国,多为先秦遗民。与我语言相近,风俗相通。入流民营地后,得言传身授,知行倍增。除去留守港城,其中大部,刘备准备融冰后,运来泉州港,安置在薮中各县。

    话说。三韩青壮,本欲前往倭国,与倭女婚配。若悉数运往薮中圩田,心中焉能无怨。

    不急。待蓟国船队返航,一切当见分晓。

    开春后,蓟王携妃嫔,自山中返回。

    话说,一月温泉暖床,蓟王殚精竭虑。想必嫔妃中,已有多人珠胎暗结。只需静观其变,不出三月,当见分晓。

    立春之日,又发春赐。提振吏治,为一年之始。蓟国上下,喜气洋洋。

    开年第一朝。蓟王冠冕入殿。

    环视群臣,示意左国令士异,诵读王命。

    “孤,少孤,与母相依。一日三餐,典当度日。家徒四壁,犹自发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又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孤之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自并六县为国,又增五县,三百里雍奴薮,再分成七。今已有十六县。千里国土,五百万民。民情政事,何其多也。并县设郡,正当其时。”

    诵读至此,左国令士异,微微一顿。

    殿中百官,不由精神一振。蓟国五尹,终闻声落地。

    “今,并高阳、啵亍⑽陌踩兀荒峡ぃ徊⒈毙鲁恰⒎堆簟⒁紫厝兀晃骺ぃ徊⒎匠恰泊巍⒘贈t三县,为蓟北郡;泉州县并入蓟都治下;再并薮中六县为蓟东二郡:西薮,京沚、雍阳、长芦三县设薮西郡,东薮,渠阳、鲍阳、长汀三县置薮东郡。”

    “敢问左国令,何为蓟东二郡?”楼桑令乐隐起身问道。

    “由薮西、薮东二郡,合称蓟东。凡言蓟东,乃指薮西、薮东二郡之地也。”左国令士异答道。

    “换言之,将不设蓟东尹一职。”郦城令郭芝,起身试言道。

    “自然要设。”刘备笑答:“以西为贵。薮西郡守,便是蓟东尹。薮东郡守,乃为副贰,另置郡守。”

    蓟都尹娄圭,心领神会:“主公之意,设蓟东尹统领薮中六县,并主西薮三县之政。另设副贰之守,主东薮三县之政。”

    “正是此意。”刘备言道:“薮西郡守,称蓟东尹。薮东郡守,称薮东守。”

    “原来如此。”百官纷纷点头。蓟东尹,统领薮中六县,而薮东三县,另设太守主政。为副贰,位在蓟东尹之下,称“薮东守”。

    依然是五尹。

    蓟都尹,秩两千石,银印青绶。兼领蓟王宫中庶子。

    想必新设四尹,品秩当与蓟都尹娄圭比同。蓟国终见二千石太守。

    一诏诵毕。

    左国令士异又取诏书,徐徐展开。

    百官皆拭目以待。

 1。148 三举乡党

    楼桑令郭芝,起身奏对:“臣在。”

    “你与孤自幼相识。除乐公外,属你资历最长。可愿替孤牧守东境。”刘备笑问。

    “臣,敢不从命!”郭芝伏地领命。

    “如前所言,沓氏、金州、海阳、临渝,四县隔海相望,环抱辽东。临渝东及与海,乃天然不冻良港。得二十万高句丽民,当委以重用。修扩城池,营造良港。待临渝津(秦皇岛港)营毕,蓟国可四季泛舟海上,再无封港之忧。”

    “臣,谨记。”郭芝再拜。

    “左国令,且拟诏吧。”蓟王这便言道。

    “喏。”宫人捧上笔墨诏书,摆好案几。士异秉笔直书,一蹴而就。取金鉔(被中香炉)烘干墨迹。上呈蓟王当面。确认无误,蓟王亲自用玺。

    “擢升阎柔为安北守,治昌城,秩二千石,银印青绶。兼领蓟王宫舍人。”

    “臣,领命。”阎柔出列跪拜。

    “擢升郭芝为辽海守,治临渝,秩二千石,银印青绶。”

    “臣,领命。”郭芝亦同出列。先前除为楼桑令时,郭芝已兼领门大夫。故此次未擢升宫职。

    同为太守,各秩二千石,官俸相当。郭芝门大夫宫职,低于庶子,却高于薮东守乐隐,所授舍人宫职。于是二千石列,重排座次。娄圭依旧居首,四尹依次就坐,再有郭芝后来居上,乐隐次之,阎柔居末。

    五尹之后,再出三守。

    还有楼桑、柳县、章武、海阳、临渝,五地大位空悬。

    “三百出仕”,“二千及冠”。乃蓟国学子之梦寐以求。

    楼桑乃蓟国商都。又是王兴之地。非国中宿吏不可任。余下四县,柳县、章武各有万余户,按照蓟国划分,当为“千石令”。海阳、临渝,虽是“三百石长”,却将安置二十万高句丽民。如此不出二年,待诸事完备,民生安定,千石高俸,唾手可得。

    皆需登临黄金台六层之国士,方能受领。

    待二人入偏殿,更换冠服印绶。登堂再拜,落座二千石列。

    蓟王言道:“楼桑乃蓟国商都,兹事体大。何人可替衍长之职。”

    “臣,举一人。”正是现任郦城令,南阳阴修。年前,新野阴修与宛县吴循,结伴北上。同入四方馆,皆登六层楼。吴循拜大利令,阴修拜郦城令。就任以来,颇有建树。

    “元基,欲举何人?”刘备笑问。

    “南阳何颙。”阴修答曰。

    “可是南阳何伯求。”娄圭笑问。

    “正是。”

    何颙(yong),字伯求。海内名士,南阳襄乡人。二次党锢时被宦官诬陷,逃亡汝南境内。恰逢友人虞伟高,父仇未报,重病将死。何颙探望时,伟高哭诉。何颙于是替友报仇。取仇人首级,祭于虞父坟前。

    为人处世,正与娄圭意气相投。

    “启禀主公,臣闻何伯求久矣,恨不得相见。”娄圭言下之意,亦是替其作保。

    “人在何处?”刘备忙问。

    “回禀主公,何伯求替友父报仇后,携好友虞峻,北上治病。正客居楼桑。”阴修奏曰。同为南阳人氏,便是所谓乡党。既北上治病,事关人命,必投帖求助。阴修遂送入国医馆,由华大夫亲诊。终捡回一条性命。本已痊愈,正欲南归,却因风雪滞留。

    因祸得福。被阴修举荐蓟王当面。

    刘备随命门下督郑泰,亲往楼桑,请来相见。

    王旗招展,安车驷马。

    不久,便有南阳名士,翩然而至。儒服高冠,登殿相见:“拜见蓟王。”

    “先生请起。”未及赐座,刘备便问道:“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值用人之际,可愿出仕鄙国。”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何颙拜曰。

    “楼桑无忧矣。”刘备抚掌而笑。“未坐先仕”,遂成典故。与登堂衣秀,异曲同工之妙。

    “章武近海,富有渔盐之利。又当授予何人。”待何颙就坐,刘备再问。

    郦城令阴修又起身奏对:“臣,再举一人。”

    “元基,再举何人?”刘备笑问。南阳名臣辈出。而阴修又出身今汉六大家族之阴氏。人脉自当冠绝当地。

    “臣,再举同乡王连。”阴修奏曰。

    右国相耿雍,闻声笑问:“可是南阳王文仪。”

    “国相何以知之?”阴修反问。

    耿雍笑答:“立冬前,黄金台再传捷报。有南阳高士,登临六层楼。此人,正是王文仪。”

    王连,字文仪,亦是南阳人。史称其“识人有术,知人善任”。先主入蜀,起兵葭萌,挥军南下,王连闭门不降。先主以其守义,故不强逼,绕城而过。后入麾下效力,所治皆有政绩。累迁司盐校尉,掌盐铁经营调度,为国获利甚丰。

    “原来如此。”阴修恍然大悟。

    刘备欣然点头:“既登六层楼,当食千石俸。可授章武令一职。”

    “臣,遵命。”耿雍再拜落座。

    “海阳县,滨海有一渔家避风岛,俗称‘沙垒甸(曹妃甸)’,将作馆已遣匠师登岛探过,海水不淤不冻,水产丰饶,岛上已打出澄清水井,可为深水良港。”刘备再问:“待十万高句丽民迁入,可增筑‘沙垒港’。乃大兴之地。当授予何人。”

    “臣,三举一人。”郦城令阴修不负众望。

    “是何人也?”刘备笑道。

    “臣,三举同乡岑晊。”阴修奏曰。

    岑晊,字公孝,南阳棘阳人。少年成名,志大才高。五经六艺,无不洞贯。与刘表、范滂、范康、张俭、孔昱、檀敷、陈翔,称“江夏八俊”。桓帝时,南阳太守成瑨,聘为功曹。又以张牧为中贼曹吏。岑晊不畏权势,不避豪强,时有民谚:“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闲坐无事)。”

    意思是说,成瑨把公务皆交给岑晊去办,岑晊似乎成了南阳太守。时郡内多豪强。中官黄门盘踞境内,成瑨在任时,肃振严威,震慑群豪。宛有富贾张泛者,桓帝美人之外亲,善巧雕镂玩好之物,颇以赂遗中官,以此并得显位。依恃权贵,不循法纲。成瑨将其捕之付狱,打杀之,又收其宗族宾客,杀二百馀人,为民除害。桓帝盛怒,将成瑨下狱致死。

    功曹岑晊、张牧等人,遂亡匿齐鲁之间。会赦出。后州郡察举,三府交辟,皆不就。及李、杜被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