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6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将皇天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汉帝位,双手奉上。完全不计个人得失,自是忠臣之举。

    且功成即身退。全无留恋,别无不舍。坦荡如此,新帝又如何能不敬重。

    互相妥协,各取所需。乃谈判之真谛。为稳住利益攸关之各方,暗中交换是必然。废史立牧,便是新帝继位后的无奈之举。何进放出董卓、何后放出何苗,董重放出曹操、孙坚,皆是觊觎大汉各州之地。

    废史立牧,最好的借口,便是群盗蜂起。为便于募集粮草、兵士,军政大权一手抓,自是常理。一般蟊贼本不至于此。奈何白波、黑山势大,州郡不能敌。唯重设州牧,合一州乃至数州之力,战而灭之。

    大势所趋。于公于私,皆成无奈之举。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正当并州牧董卓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准备一战成名时。

    忽闻蓟王传檄天下。

    众人这才醒悟。自白波贼酋郭太授首,主事之白波四将,皆出身蓟王门下,乃幕府游缴。所谓忠臣义士。先前恪尽职守,为主尽忠。后追随郭太,浪迹江湖,为友守义。于是在时人看来,四人德行无亏,自是义士无疑。

    蓟王既往不咎,重纳门下。更显回肠荡气。足令人称道。

    于是乎。白波谷,大营。

    杨奉、李乐、韩暹、胡才,与一众别帅,齐聚一堂。

    蓟王檄文,便摆在大堂正中。高悬在屏风之上。

    大字不识,亦无干系。自有人交头接耳,细细说来。

    须臾,杨奉居高下问:“此事,诸位以为如何。是战是降,尽可畅所欲言。”

    见李乐、韩暹、胡才三渠帅,正襟危坐,不置一语。着实等不及,便有别帅起身言道:“禀渠帅,蓟王一诺千金,今又传檄天下,自然当一万个真。我等……”

    “说。”杨奉言道。

    “不如降了吧。”别帅咬牙言道。

    此话一出,堂内众人纷纷附和。赞同的多,反对的少。

    便有宿贼别帅言道:“我等双手沾满血腥,又食惯荤腥。蓟王向来嫉恶如仇。只除首恶,不罪从众。且捉刀久矣,已握不得锄头。出山为民,如何过活。”

    韩暹轻轻颔首:“蓟王身边,周泰、典韦,甘宁等宿将,皆与我同出身。下山后,不愿为民,自可入蓟王麾下效力。前有黑山别帅杨凤,今已为蓟国黑山校尉。麾下五千勇健,自成一校。我等若下山投诚。渠帅当为蓟国白波校尉。各渠帅或为曲候,或为司马。皆可帐下效力。”

    “如此甚好,甚好。”宿贼别帅,终是放心。军曲候食比六百石俸,高于一县之长。得此高位,自当心满意足。

    “并州牧董卓五万胡骑攻于前,蓟国诸校一万锐士伏于后。进退无路,上下无门。此时不降,更待何时。”又有别帅高声叫嚷。

    “降谁又不降谁。”杨奉再问。

    “当投蓟王!”所谓英雄惜英雄。蓟王乃当世豪杰。礼贤下士,与草莽对路。

    “蓟国兵强马壮,豪取天下指日可待。此时投靠,鞍前马后,或从龙有功,封妻荫子,亦未可知!”便有有人叫嚷道。果然身如草芥,心似明镜。

    前途忽然一片光明。

    便是春光亦觉明媚。

    堂内一众别帅,豪气干云,气氛热烈。

    四人对视。见时机一到。杨奉拍案而起:“众将听令!”

    “渠帅!”堂内别帅,轰然抱拳。

    “打点行装,捆绑辎重。三日后穿太行,入蓟国投诚!”

    “喏!”

    待别帅领命而出,杨奉等人不由得仰天长叹,抒尽胸臆。终于“拨开云雾见月明”,苦尽甘来。

    是夜。山外,董卓大营。

    忽听蹄声如雷。

    正呼呼酣睡,做着春秋大梦的并州牧董卓,猛然惊醒。拔剑喝问:“何人偷袭!”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便有心腹爱将,女婿牛辅奔走入帐:“胡骑出奔,大营骚动!”

    “可是白波来袭?”董卓怒问。胡人终不可托付。贼兵未至,竟弃营而走。

    “非是白波来袭。而是……而是……”胡辅欲言又止。

    董卓猛然醒悟:“蓟王檄文!”

    “正是!”

    宛如一盆凉水,兜头浇下。

    大梦初醒,董卓急血攻心。怪叫一声,喷血晕死榻上:“哎呀!”

 1。153 拾人牙慧

    待董卓悠悠转醒。已是一日后。

    青天白日,春光明媚。

    原本热闹喧嚣,胡语四起的大营,如今门可罗雀,鸦雀无声。只剩麾下数千人马,无精打采,各自惊疑不定。

    “如何?”狠劲推开苦口汤药,董卓撑臂下问。

    牛辅跪地答曰:“四万胡骑,一夜散尽。”

    “白波如何。”董卓又问。

    “细作来报:山中白波群垒,旌旗蔽日,鼓声阵阵,人马嘶鸣,彻夜不休。”牛辅老实作答。

    “人马嘶鸣,彻夜不休?”董卓心中一动:“不好,白波贼欲弃营而走。”

    牛辅不解:“数万胡骑尽去。只剩数千兵马。白波正当倾巢来攻,为何弃营而逃?”

    “蓟王传檄天下,白波四贼,必倾巢而出,翻山纳降。”董卓言道:“人马嘶鸣,乃连夜打点行装。彻夜击鼓,只为疑兵,掩人耳目也!”

    “原来如此。”牛辅这便醒悟:“如今,又当如何?”

    “料想。白波此去纳降,必健勇在前,老弱拖后。”董卓阴狠而笑:“追杀记功!”

    “喏!”牛辅领命而出。杀些老弱妇孺,还不手到擒来。

    郭太起兵于白波谷。故所建绵延坞堡,又称为“白波垒”。

    白波谷东临汾水,背依悬崖绝壁。隔河为晋阳南下河东之汾河谷道。地处交通咽喉、扼守战略要冲。

    白波军垒,临悬崖冲沟,接群岭成墙。大垒周长二三里,小垒周长一二里,堡墙高四五丈,厚三丈余。垒外还掘壕堑,遍插尖木。各堡间,均有暗道相通。战时可经地道,快速转移兵力。神出鬼没,令敌措手不及。

    白波军堡,大多临崖而建,尽借悬崖峭壁,代版筑障墙。如此构造,既可充分利用险要地势,亦可省去大量人力物力。方便而实用。

    正是依托险峻,及完善的堡垒防御体系,白波屡败官军围剿。年前还与大河两岸的黄巾余贼,取得联系。互通有无,协同作战。更引小股余贼走投无路,不断上山入伙。积少成多,声势日盛。

    先前情势所迫,逼入白波谷。只求抱团取暖。如今利字当头,又各自拆伙。白波四将,自当欢天喜地,领麾下数十万众,奔赴蓟国。

    尚有大小数支贼寇,扼守白波垒。美其名曰:为众兄弟断后。实则恶贯满盈,自知投靠蓟王绝无活路,这才暗中留下,另做打算。唯一别帅,名曰杨丑。

    董卓挥军入山,正与其对峙垒前。

    遥看堡垒绵延,易守难攻。董卓挥鞭一指,倨傲言道:“我乃后将军兼领并州牧,董卓是也。壁上何人统领,速来答话。”

    杨丑闻声,这便探身对曰:“某家杨丑,将军意欲何为!”

    “杨丑?”董卓眉头一皱,未闻其名。略作思量,了然于胸:“你家渠帅皆去投靠蓟王。为何独剩尔等孤守老寨。”

    “乃为渠帅殿后。”杨丑高声答曰。

    董卓哈哈大笑:“此其一也。”

    杨丑一愣:“将军因何发笑。”

    “尔等贪财滥杀。满手血腥,满嘴荤腥。自知此去断无活路。故假言断后,强留此地。乃其二也。”

    “这……”众人心思,被当场戳破。杨丑不由心生惴惴。十万人马散去。只剩小股贼军,枯守深山,孤立无援,非长久之计。

    董卓笑问:“既不愿降蓟王,可愿降我乎!”

    “降你又如何。”杨丑嗤鼻一笑。你比蓟王如何?

    “如前所言,某乃后将军兼并州牧。并州之地,皆以我为主。蓟国兵强马壮,名将如云。尔等虽不入蓟王之目,某当器重。先前种种,既往不咎。若开城纳降,可为骑都尉。一干人等,皆为将校。从此得食官俸,再无后顾之忧。”

    “骑都尉是何职。”杨丑颇为动心。

    “秩比二千石。”董卓微微一笑。

    “嘶——”杨丑倒吸一口冷气。又急忙问道:“我等杀人如麻,不服军纪,将军能纳否。”

    “无妨。只需能捉刀杀人。松弛军纪,又有何妨。”董卓大手一挥。

    “将军之言,可信否。”杨丑再问。

    “若有半句虚言,天人共戮。”董卓指天为誓。

    “如此……”杨丑咬牙道:“我等愿降!”

    貌似颐指气使,胜券在握。实则内心忐忑的董卓。闻言,不由暗处一口浊气。虽说是拾人牙慧,却终归有所进项。暗自稳住心神,又随口一问:“垒中还有几人。”

    “约莫万五兄弟。”生怕兵少,董卓反悔。杨丑又急忙言道:“皆是刀头舐血,百战宿贼!”

    “甚好,甚好。”董卓眼中,野火再起。只需吞并这支恶寇,当有二万兵马。再清扫周遭蟊贼,或颇有进项,亦未可知也!

    能得五万悍勇,与大将军约定之事,可成乎。

    冀州边界,太行八径。人头攒动,宛如蚁聚。人皆披头散发,褴褛筚路。裹挟兽皮,衣草而出。说是化外野人,亦不为过。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诸如白波与黑山众,时有一词,专门形容:山民。

    荀悦《申鉴·时事》:“皇民敦,秦民弊,时也;山民朴,市民玩,处也。”《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简言之,乃“山野之民”。“白首不入市井”,言下之意,一辈子都没有出山过。又说,苛政猛于虎。之所以避入深山,与世隔绝。亦是时势所迫。

    各地已建起粥棚,内设属吏相迎。饱食之后,迁入各处黑山营地。黑山众已分批迁往文安十城安居。空置营地,正好用来安置白波众。

    传闻十万白波。如今看来,远不止此数。除去四处抄掠,山中当如何过活。一言蔽之,餐风宿露。

    见老弱妇孺,狼吞虎咽,涕泗横流。施粥属吏,各自嗟叹。

    一粥之恩。足安民心。

    人口悬殊,远超估计。便有上计属吏,快马上报。文安一地断难安置。蓟王又专开朝会,讨论安置白波事宜。

    蓟西尹管宁,起身奏道:“臣,先前所重建之葛城、浑埿古城,皆可迁入。易县境内,益津、淤口、瓦济等新造城港,亦足可安置。”

    “甚好。”刘备欣然点头,又问道:“新造诸城港,可曾觅得长令。”

    “城内民少,政务乃由‘诸曹’代劳。并未置长。”管宁奏曰。

    蓟王遂言道:“适宜之选,且劳烦二位国相,速速报上名来。”

    “喏。”

 1。154 众星捧月

    刘备建立学坛时,治下不过临乡一县之地。只因西席有大儒,北地学子慕名而来。虽说学以致用。却少有人想过出仕刘备。待学成,便各奔东西。

    毕竟,彼时临乡只有十城,弹丸之地。如何能容纳天下用英才。不曾想,悠悠十载,匆匆一别。蓟国已有二十七县。三百余城,八百万民!

    不。再加白波数十万众,年内或将破九百万。须知。黄巾乱后,大汉亦只剩三千万众。

    地广民多。诸事繁杂。

    各级官吏,凡三百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