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6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侯往来大江两岸,纵横淮泗之间。若得此船,进可攻,退可守,停可居。长立不败之地也。”田韶进言道。

    “此船,蓟国另有几何?”

    “除去我家主公座舰,只此一船。”田韶笑答。

    孙坚轻轻颔首,手指一字排开的明轮船队言道:“此又作价几何?”

    饶是蓟国第一豪商。田韶亦不由抽了抽嘴角:“楼船(一艘)一亿,斗舰(一艘)三千万。”

    “何其便宜!”孙坚豪气干云:“区区十八亿,不出三日,定送到阁下当面。”

    “在下,恭候大驾。”田韶又惊又喜。话说,十八亿钱,几等同于蓟国一年财政盈余。孙坚讨贼不过半载,尚不足一年,莫非……当真积攒出如此一笔巨富。

    见田韶面生疑窦,孙坚笑道:“阁下可知,自从奉命讨贼。大小百余战,剿灭黄巾余孽,山水巨贼,三十余部。三十余座山堡水砦,所积财货,何其多也。”

    田韶这便醒悟:“每座贼人营寨,只需抄出五千万,便可凑足十八亿。”

    “贼人祸乱荆、扬久矣。多少百姓,家破人亡。不义之财,日积月累。(孙)坚正不知何用。幸得阁下前来,解我心忧!”孙坚抱拳道:“且回禀王上:‘普天之下,能将不义之财正当其用者,唯王上一人耳’。”

    如此豪杰,如何能不令人心折。

    田韶肃容下拜:“字字入耳,敢不从命。”

    孙坚将田韶扶起时,忽灵光一现:“敢死解烦!”

    “君侯何意?”田韶云山雾罩。

    “我之精锐,便号:‘敢死’、‘解烦’!”孙坚石破天惊。

    《三国志·吴书·韩当传》:“黄武二年,(韩当)封石城侯,迁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后,又加都督之号。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讨丹杨贼,破之。”

    “原来如此。”田韶含笑点头。

    不出三日,便有无数财货,运抵淮水营地。

    田韶粗略一算,只多不少。怕足可折二十亿大钱。

    然不义之财,取之不义。孙坚守宝山却正眼不看。乃真豪杰也。

    亦如孙坚所言。能将不义之财正当其用者,普天之下,唯我蓟王。

    弃宝山一座,换来飞云座舰一艘,明轮楼船五艘,明轮斗舰十艘。一支满编舰队,足可横行大江南北。

    恰如,猛虎添翼。

 1。22 天下机关

    财货交割清点毕。又留下随船“楼船士”、“楼船工”等,足量人手,传授驱船技艺。田韶遂满载而归。

    蓟国装甲机关楼船,操控远比一般楼船易。孙坚麾下又多江东健儿,江淮以南诸郡国亦多楼船士,本就善舟船。往来航行数次,皆已得心应手。人皆感叹,机关之利,神鬼莫测也。

    万余精兵,在徐盛、宋谦、董袭、贺齐,四司马的率领下,分批登舰,更换蓟国兵甲。若不合身,还有函人匠师,为其调整。千匹良马,皆披革甲。排养在底舱马间之内。乃江南罕见之轻装游骑。

    机关并发连弩,反曲角端强弓,配矢十万。三千弓弩手,即刻成军。其中一千黄巾力士,改为板楯黄肩弩手。平时立于甲板,守备楼船。战时列队阵前,为坚固屏障。

    孙坚等将校,还有专属将官甲。用料更为上乘,工艺更加精湛。百炼钢刀,寒光凛凛,杀气腾腾。与原先缴获的贼人兵器,不可同日而语。董袭、贺齐,挥刀互斩。原先刀剑崩火而断。手中百炼官刀,竟纹丝无损。

    兵卒刀剑,铭文皆是“五十炼”。虽不比百炼官刀,却也足够锋利。制式装备,整齐划一。远非先前杂军可比。

    上下货舱,巡视整艘巨舰。五百辆机关兵车,大开眼界。水陆两用“攻城舫车”,瞠目结舌。

    诚如田韶而言。飞云号,乃是一座水上坞堡。除去不能种田,坞堡的便利,一应俱全。

    二十亿巨资傍身,田韶岂敢耽搁丝毫。一路泛舟北上,日夜兼程,直遇到蓟国巡海舰队,才终是松了口气。问过方知,乃楼船校尉郭祖麾下。沿途护送,逆入巨马水道,泊入南港。田韶才长出一口浊气。

    孙坚竟将整只舰队买去,亦令刘备始料不及。待赀库属吏,清点完毕,交由上计署汇总。金、玉、珠、宝,可折大钱二十五亿。再经由将作馆良匠,稍加改造贩卖国中。或可再得大钱五亿。

    计三十亿钱。

    田韶此去,可谓大功一件。

    蓟王口出王命,田韶民爵连升三级。越“左庶长”、“右庶长”,直升十二等“左更”。岁俸六百石,授田至七十八顷,授地至七十八宅。

    蓟国良田七十八顷,自毋需多言。七十八宅,可扩建二进院落。岁俸六百石,可乘骈马公车。吃穿用度,皆与六百石官比同。

    田韶大喜过望。蓟王授予的三百万庸金(总价1‰),更是坚辞不受。逼急了,便说愿捐资助学。于是乎,三百万大钱入蓟国太学坛账户。一时传为美谈。

    有心之人,却从中看出门道。五大夫爵以上,每升一等爵,作价十亿钱!

    足见民爵之昂贵。一般人等,便是豪商田韶,想卖官鬻爵,亦力有不逮。诚如蓟王所言:五大夫以上高爵,非立大功者,不可得。

    田韶此番南下,为蓟国开源三十亿。自当是大功一件。

    “普天之下,能将不义之财正当其用者,唯王上一人耳。”孙坚临别之语,亦传为佳话。

    孙坚之事,让蓟国百官,各有所思,亦各有所获。

    话说,乱世将至。又说“欲善其事,必利其器”。群盗蜂起,多如牛毛。扫荡贼寇,坚甲利兵,事半而功倍。若天下群雄,皆来蓟国采买兵器……

    主公愿售否?

    “可也。”朝会上,蓟王欣然点头:“先前,河东盐商往来各港津,改造明轮盐船。后有西域诸国,求造蓟式王城。先于文台,孟德早已采买蓟国兵器,装备麾下。大将军何进,亦来函,求在洛阳八关,造蓟式港津,兴机关塔吊、轨路列车,诸如此类。蓟国机关之利,当惠及天下。”

    “士、农、工、商,国之石民也。”右国相耿雍,心领神会。

    先前黄巾未灭,天下饱受其害。刘备生怕蓟国机关术,被人诟病:与太平妖道,同宗同源。故谨小慎微,不敢轻易外传。今黄巾已灭,太平道销声匿迹。墨门明隐之争,亦宣告完结。以墨家为代表的“华夏科技树”,自当枝繁叶茂,广为流传。

    比起被儒教禁锢的后世皇朝。大汉有太多便利因素,可将机关术迅速推进,发扬光大。

    所谓“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又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正如河东盐商纷纷改良畜力驱动机关盐船,省时省力。利益驱动,才是根本所在。

    新帝废史立牧,天将大乱。若群雄争霸,蓟国机关之利,自当“一器难求”。

    利益攸关,生死攸关。

    再没有比此二事,更能推动机关术的流传。刘备心中众有千般不忍,却也不得不承认。前后两次世界大战对科技的推动,尤其明显。

    人尽其责,物极其用。

    蓟王行事,向来如此。

    其实,就蓟国如今的科技线而言。游牧民族,已难称大患。

    士农工商,不断壮大。蓟国的人口组成,越发趋近平衡。

    洛阳,永乐宫。

    永乐董太后设家宴,款待新帝。

    新帝亦是董太后所出。虽年幼便被遣往合肥封国,然母子血脉亲情,却断难割舍。

    新帝落杯后,笑问:“母亲在偏殿哺育众多童子,只为‘逐鬼’乎?”

    一家人何必见外。董太后答曰:“先前,灵思皇后势大,恐王美人幼子为其所害。故行鱼目混珠,虚实之计。倒让我儿见笑了。”

    新帝遂笑问:“既如此,母亲可否将兄长‘贵子’,引来相见?”

    董太后微微一愣,又展颜笑曰:“有何不可。”

    遂命人将十多个三、四岁大的童子,请入殿中。童子两人一队,近前行礼。新帝逐一看过,默记于心。

    稍后,待童子悉数退下。董太后笑问:“我儿可知,贵子乃何人也?”

    新帝轻轻颔首:“眉宇间,兄长相貌,依稀可见。”

    董太后面露一抹哀伤,又转瞬即逝。恰到好处,收拾心情:“如此,贵子位列几何,居于左右,你我皆书于掌中,再并掌一看,如何?”

    “好。”新帝遂取笔书于掌心。起身离席,与董太后并拳。母子二人,徐徐展开。

    果然相同。

    新帝心中大石,终是落地。

    正欲起身,忽轻轻一嗅。眸中异色忽生,又一闪而逝。自回坐席不提。

    董太后似有察觉,这便笑道:“闲来无事,常入偏殿,喂食童子。虽不是亲生,却是亲养。如此说来,谁是谁非,与我而言,并不重要。”

    新帝这才醒悟:“母亲所言极是。”

 1。23 投桃报李

    董太后又道:“‘兄终弟及’。我儿既已继位,王美人所生贵子,终归与大位无缘。想必已孕‘麒麟子’的灵思皇后,此时亦能看开。此(贵)子,当性命无忧。假以时日,还需劳烦我儿,授予封国,令其安身。足可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新帝轻轻颔首:“这是自然。”平心而论。先帝能传大位,善待其子,亦是投桃报李。

    正如董太后所言。先帝在时,多有废长立幼之心。彼时,王美人所生‘贵子’,尚有机会继承大统。奈何先帝临终遗命,兄终弟及。为平衡各方,蓟王又力排众议,策立何后所生皇长子为太子。时至今日,贵子再无机会。何后当可安心。更何况,今又身怀‘麒麟子’。论尊贵,王美人所生皇次子,焉能与何后腹中麒麟嫡子,相提并论。

    至于腹中麟子,种出何处。或早或晚,必有定论。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终归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见时机已到。董太后似漫不经意,随口一说:“先帝北巡前,本欲擢升大司农曹嵩,为太尉。诏书也已拟定,然事与愿违。自陛下继位,朝政一切如旧,未有丝毫折损。日前,大司农子,曹操,领兵平定东郡,颇有战功。何不‘父子同赏,以成佳话’。”

    来时便知宴无好宴。新帝不动声色:“依母亲之意,曹嵩父子,当授何职。”

    “曹嵩当为太尉,曹操可为兖州牧。”董太后脱口而出。

    新帝深看董太后一眼,略作沉思,这便应允:“当如母亲所言。”

    董太后展颜一笑:“父子同朝,佳话自成。”

    新帝亦笑。然表情中却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稍后,董太后乘胜追击:“前五官中郎将,西园中军校尉孙坚,奉命重返江东,募兵讨贼。今荆、扬等地,群盗皆灭。陛下当调回京畿,委以重任。”

    “孙文台,江东猛虎也。”新帝知之甚祥:“母亲可知。数日前,孙坚豪掷金珠二十亿,经蓟国豪商田韶,买来一支明轮船队,大小船只,十余艘。”

    “孙坚家资,竟丰厚如斯!”董太后大惊。话说,若非分得先帝销金窟内半数资产,董太后卖官鬻爵二十载,身家尚不如孙文台。

    “传闻,金珠皆是抄贼寇巢穴所得。孙坚以为是不义之财,故虽堆积如山,却熟视无睹。索性兑给蓟王,一了百了。孙坚亦有言在先:普天之下,能将‘不义之财’正当其用者,唯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