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6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蓟王刘备。和亲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改嫁女为娶妻。形势虽略有“出入”,然还是那个理。结亲如结盟。夫妻双方,互为最高等级的人质。
彼此坦诚相见,言行举止,所思所想,对枕边人而言,几乎没有秘密。
也得亏是刘备。表里如一。不然只能“吾梦中好杀人”。尔等切勿近身。
悉知蓟王刘备奔赴北疆,劝说三家各罢刀兵,又筑坛盟誓。
这还了得!
如此盛会,焉能不置身其中。于是乎,南匈奴、三郡乌桓、四郡亡胡、挹娄、扶余、沃沮、小月氏胡、卢水胡、羯胡、鲜卑十四部,各部大人纷纷快马加鞭,奔赴北海。悉知诸情,刘备遂安心扎营。恭候各部大人与会。
东胡共主,撑犁孤涂,遂被天下诸胡所公认。因其声势浩大。尤其诸胡,人尽皆知,史称“北海会盟”。
通商、通邮、通婚。蓟国的诸多利好,逐次开放。设立使馆乃大势所趋,蓟王门下署,亦分设匈奴、鲜卑、挹娄、扶余、沃沮、月氏、卢水、羯胡等,诸胡属寺。处理与之相关的诸多事宜。
帝国自西向东,整个北疆,趋于一统。
蓟国横亘幽冀,南北六百里,东西千余里。一国济天下。胡人一切生产生活所需,皆可经由互市,向蓟商足量换取。四郡亡胡亦如此般。稳住北疆,刘备后顾无忧。蓟国便可全力南顾。
待天下有变,一举平定乱世。
北海九月便已飘雪。刘备与漠北各部大人依依话别。领军南下。漠南各部首领,一路随行。至于各部所赠牛马,刘备皆足量回馈。所赠仆从侍女,前后积有数万众,皆被刘备就地安置,令其各自成婚。兵车大营随后将被筑成城邑。称“北海城”,为蓟王漠北行宫。亦是与高车六氏的互市商邑。稍后,当有蓟国名产,水陆并进,源源不断,运抵城中。而漠北开拓大营,亦将在城中建立。刘备要尝试开拓被后世称为西伯利亚的,极北之地。
仆从侍女,一个不带,似有些不近人情。恐冷了各部一片赤诚之心。
于是乎,为安其心,蓟王各收六氏美人一枚。皆大欢喜。若非刘备已与窦氏联姻。没鹿回单于,亦要用小女配之。
月初,三万余众,浩浩荡荡。月末,十万牛马,迤迤逦逦。
王上就没蚀过本。
漠北野马种群,大厩令张和,家马令苏双,如获至宝。六氏美人,皆有宜男之相。绵羊,刘备一只未要,告知六氏如何剪毛后,悉数牵回。叮嘱道:先卖八年羊毛,再宰卖群羊。六氏大人,默记于心。生怕忘记,又小心书于胡袍襟底。早晚翻看不提。
1。43 天机莫测
入卢龙塞。与关内各部大人,分道扬镳。刘备终于赶在立冬前,返回封国。
一年一季的稻作,如期而至。稻作机关器,磨刀霍霍。各城农人,翘首以盼。
为不影响稻作,归国大军,先陈兵国境,再命麾下各部,兵分数路,偃旗息鼓,返归驻地。刘备则早在入卢龙塞后,便在史涣等绣衣吏的护佑下,于“林兰津”换乘游麟号,沿濡水出海。横渡渤海上湾,再入巨马水路,沿蓟国黄金水道,泊入南港。
恰逢夜深人静。于是轻车简从,驶入王城不提。
待翌日城头升起王旗,国人方知国君已归。各自心安。常言道:“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汉朝家国天下。蓟王即是家主,又是国君。乃蓟国定海神针,主心之骨。正因如此,刘备才日夜兼程,赶在稻作前归国。
以震慑宵小。
一路行来,尤其是纵览安北郡。安置扶余四加的夕阳、昌城、骊城、絫县等地,竟也圩田有成。举千里镜远眺,只见沿海滩涂,多辟为盐田;滨海盐渍,遍种苜蓿;广大陂泽,则用来筑堤圩田。
正因人手充足,故安北守阎柔,沿水网路脉,将下辖数县,纵横分割。南北互通,东西相向,四面破土动工。通渠、圩田、拦水、筑堤,大张旗鼓,齐头并进。蓟国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闲来无事,卖把子力气,又有何妨。日薪二百大钱,还包吃住。扶余四加,壮丁、健妇,群起响应。好比天上掉胡饼。胡麻溅满脸。
新手亦无妨。蓟国营造,早立规范。各项规程,依次使来,足可确保安全、高效。
不出三日便可上手,不出三月得心应手,不出三年滚瓜烂熟。
二十万高句丽,四十万扶余四加,南下填补东部国境。实乃神来之笔。
封建时代,编户人口等同于生产力。按照上计署精算。自耕农比佃户田的亩产,足足高出三成。多出近二石的稻谷。所以说,“编户人口”才最大程度的等同于生产力。
自东向西,从南到北。整个蓟国,欣欣向荣。辽海郡,又如何能例外。沓津、金州港,凭借辽东半岛之便,源源不断吸引青徐民众,渡海来投。尤其得知蓟王竟足量垫付渡资,举家北迁辟祸者,比比皆是。
山越强宗骁帅,更是举族北上,以辟江东猛虎。
听闻朝廷已拜孙坚为“破虏将军”,择日领兵入汉中,替连战连败的荡寇将军周慎,平米贼之乱。
江东山越,当可稍稍松一口气。
又闻凭招降黑山群贼之功,曹操新领兖州牧。坐拥一州之地。麾数万兵士,正严加训练。待磨去匪气,当可一用。南阳局势动荡。新帝已敕令四郡亡胡,出五千突骑,渡河驰援。以震慑宵小,安抚陪都百姓。
洛阳,南宫门外御道。
百官下朝,列队登车。
“太常留步。”忽听背后有人呼唤,刘焉这便驻足。见一熟人疾步赶来,遂含笑行礼:“原是董侍中。”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时与任安、周舒齐名,乃名儒杨厚弟子。年前得大将军何进举荐,征拜侍中,甚见器重。
“可否与太常同车?”董扶目露深意。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刘焉笑道。
二人登车并坐,投上西门而去。
“闻陛下欲放太常出为外官,不知然否。”途中董扶问道。
“茂安善解谶纬,通晓占卜。何不掐指一算?”刘焉反问。
“如此当八九不离十。”董扶又道:“敢问太常,欲出往何地?”
“豫州如何?”刘焉笑答。
“豫州乃天子脚下,邻近京畿。‘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何必引火烧身。”董扶摇头道。
“如此,徐州如何?”刘焉又问。
“徐州乃四战之地。中原大乱,狼烟一起,腹背受敌。太常何必去蹚这趟浑水。”董扶又摇头。
“如你所说,中原大乱,莫不如远避江海。交州如何?”刘焉终于道破心机。日前,陛下面授机宜,问刘焉欲牧守何地。刘焉答曰,愿去交州。
“交州乃大汉极南。蛮荒之地,群盗蜂起。常有山越兴兵作乱,非稳妥之选。”董扶再摇头。
“嘶—”刘焉不由轻抽一口凉气。稳住心神,这便问道:“依茂安之见,当往何处?”
“何不去益州。”董扶脱口而出。
“益州?”刘焉一愣,随即摇头道:“不可。汉中米贼势大,饶是荡寇将军周慎,亦不能敌。巴郡妖巫张修,时有南下益州之心。如今胜负未分,若此时入蜀,乃自投死地也。”
“无妨。”董扶高深莫测:“朝廷已拜江东猛虎孙坚为‘破虏将军’,驰援汉中战事。料想,米贼必为其所破。今日危难,明日当迎刃而解。”
见四下无人,董扶私谓刘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嘶——”刘焉猛吸一口凉气。此乃大逆不道,诛心之言。然又如一朵火苗,点燃腔中熊熊烈焰。
“昔日高祖,数败于项羽。灭秦首功,却被封往汉中。励精图治,暗度陈仓。终一战而灭西楚,立煌煌天汉。二百年后,前汉气数将尽,又有光武中兴,再续二百年。时至今日,今汉亦难续国祚。天下皆传,能三兴炎汉者,乃‘宗王’也。”董扶字字诛心。
“天下皆以为是蓟王刘备。”刘焉勉强言道。虽心中不服,然亦无从辩驳。
“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若蓟王当真‘天命所归’,又岂能令天下人皆识破此天机?”董扶再劝:“若真如此,还要天机何用?”
“言之有理!”刘焉双眼一亮。道理很简单。有道是“天机莫测”。路人皆知的秘密,显然不是秘密。同理。天下人皆知的天机,必不是天机。
“蜀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号称天府之国。又有群山拱卫,雄关阻隔。只需学高祖,休养生息,待天下有变,再兵出陈仓,重整河山。”董扶滔滔不绝,忽言尽于此。
“茂安,字字珠玑,如雷贯耳。今日大梦初醒,当言听计从。还望茂安不吝赐教。”刘焉目中尽是野火燎原。
“明公在上,请受董扶一拜。”
“得茂安,何愁大事不成乎!”
1。44 丰取刻与
大汉朝堂,与后世最大不同有三:除鞋入殿,席地而坐,车马往来。
骏马驰骋,安车扬尘。不想吃灰,御道早晚皆需洒水。还需有人实时清扫遗粪。《荀子·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千民。”又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维持御道清洁,百姓皆要另出一笔“洒道费”。
故有掖庭令毕岚,奉先帝命,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又铸四钟,皆受二千斛,悬于玉堂及云台殿前。再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还作翻车渴乌,旋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太常车驾,先送侍中董扶,再入十里函园。
年前,外地宗室为京官者,多已迁入园中安居。亲疏有别。前汉宗亲与今汉宗亲,虽同出高祖一脉,却从不论亲排辈。“主公”乃汉室宗亲身居列候者,之称谓。无爵之宗亲,亦不可用。只尊“明公”。
入园后,刘焉驱车前往酒垆赴宴。
乘天梯直升三楼,入东来包间。包间取紫气东来之意。
推门视之,朝中汉室宗亲中佼佼者,俱在。
前甘陵国相,今已为宗正之刘虞。侍中兼领西园典军校尉刘岱、侍御史刘繇。及此宴主宾,刘表。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早年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受党锢牵连,被迫逃亡。光和七年,二次党禁除,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刚刚抵京履任。
“景升别来无恙乎。”刘焉与刘表,皆是前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一别数年,君朗可一切安好。”刘表亦回礼。
“且入席畅饮。”刘虞近前相邀。乃今汉东海恭王刘强之后。
众人依次落座,把酒言欢,气氛热烈。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同出汉室宗亲,又皆失祖爵。同气连枝,彼此惺惺相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刘繇举杯相敬,落杯后,试言道:“闻陛下有意出太常为外官。不知牧守何处?”刘繇与兄刘岱,乃前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其伯父刘宠,曾任太尉。今为蓟国四少师之一。
互为宗亲,彼此照应。刘焉亦不隐瞒:“陛下已问过,先前曾答,愿去交州。今日已改,当去益州。”
“入蜀?”刘岱眉头微蹙:“蜀道崎岖,出入两难。为何舍中原富庶大州,远遁西蜀。且汉中米贼猖獗,便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