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7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情辅以厚利。可想而知,蓟王后宫,是何等家和万事兴。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当真不如,生得好女儿,嫁入帝王家。

    今日无朝。故蓟王足睡。待洗漱更衣,步入餐厅。一众妃嫔已恭候多时。诸如举案齐眉,齐声娇呼:“恭迎夫君。”大可不必。曾为披香博士的宋贵人,化繁为简,端坐注目即可。

    厅内美妇,皆与蓟王坦诚相待,交颈而眠。彼此熟到髓里。情到浓时似反薄。无需刻意为之。心中所求,便是相处时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整日相敬如宾,谨小慎微,蓟王天下豪杰,如何能受得。

    按蓟王之意,类比太学论坛,餐厅改先前排座,为“阴阳无极”座。类比后世太极图。极,栋也。本指屋之正中至高处。无极,便是无有高差。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负阴抱阳,冲气为和”,便是无极座之真谛。坐席食案,如同心圆排列。先来居内,后来居外。不分座次。

    一言蔽之,阴阳调和。

    便有国中名士大儒,以此事问上庠令郑玄:王上此举,是否有悖礼法。

    郑玄笑道:道曰规,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主公以阴阳二分人伦,乃是行大道也。

    众皆拜服。

    换言之,除去君臣上下之分,亦有夫妻阴阳之别。此举,不仅合乎礼法,更上应天道,下承人伦。

    于是北宫餐厅,遂改名为“无极殿”。

    食不语,寝不言。然若心意相通,细嚼慢咽,亦是人间致美之味。更何况,蓟王后宫,群芳竞艳,秀色可餐。

    用餐毕。刘备与王妃、七位小姐姐等,小憩片刻,这便直升“瑞麟阁”。

    宋贵人,士贵人,皆先到。二人联手掌北宫瑞(麟)阁,领阁内女官“瑞麟博士”,梳档案典籍,录百官贺帖,注蓟王闲读所读百家著述等。至于官吏上疏,皆呈于南宫少府。由中书令赵娥,中书仆射荀采,领少府女官,代为打理。去芜存菁,化繁为简。再送北宫瑞阁,转呈蓟王当面。如此家事国事,泾渭分明,事半而功倍,亦避后宫干政之嫌。二全齐美。

    “夫君,洛阳来函。”士贵人将右丞密函,面呈刘备。

    刘备打开一观,不禁摇头苦笑:“好一个鬼才郭奉孝。”

    “莫非郭东掾,又出奇谋。”士贵人笑问。

    刘备将贾诩手书,递给二人:“一看便知。”

    宋贵人掩口笑道:“可喜可贺,东掾为夫君又定一门金玉良缘。”

    “东掾言,‘此女乃出祝融氏,有倾国之貌’。‘又窃以为,嫁资丰厚,可纳尽百越’。”士贵人亦笑:“还说‘父母被挟,穷极来投。必无二心’。”

    “趁人之危,非丈夫所为。”刘备言道:“为救父母,何须委曲求全。”

    “夫君何意?”

    “传我檄文,与那越嶲夷王子。言:胁人父母,逼人就范,宵小之为,罪可当诛。若一意孤行,不知悔改,乃至伤及无辜。”

    “如何?”二人眸生异彩,异口同声。

    “斧钺加身,族灭国除。”

    “遵命。”论天下英雄,当属夫君居首。

 1。147 河汉无极

    “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

    先帝曾赐蓟王“加黄钺”。代主征伐。攻无道而伐不义。凡有不臣,则可传檄天下,出兵征伐。

    蓟王行事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明以照奸,光融天下。暗行苟且之人,立刻飞灰湮灭。

    檄文发出。越嶲夷王子胁人父母,强娶为妻之恶行,即刻大白于天下。

    “斧钺加身,族灭国除。”传檄天下,宇内皆知。

    蕞尔小国,偏安一隅,本不为人知。如今却遭口诛笔伐,万众瞩目。

    各地西南夷人,惊恐奔逃,生怕延祸上身。蓟王赫赫威名,言出必行。洛阳朝堂虽先得上表,百官亦肃然起敬。

    彼时,楚霸王只手遮天,问鼎中原。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天下皆噤若寒蝉,无人应声。唯高祖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淮以击楚。时人皆叹,汉王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那又如何。

    胜负之外,大义当先。有些事,只需做,无需想。凭身三尺剑,布衣痞气生;广厦千万间,寒士俱欢颜。吉人天相,否极泰来。一战而胜之。克复中原,问鼎天下。

    高祖血裔,自当嫉恶如仇。正如蓟王这般。更何况立四百年江山。环顾左右,还有何人敢逆我大汉。

    益、荆、交,三州山水相连。顺郁水、温水河谷,可入郁林郡。正因如此,蛮夷往来,聚散无常。“散在溪谷,绝域荒外”。西南夷,种分:僰、滇、靡莫、劳浸、叟、雟、昆明、斯榆、桐师、雟唐、哀牢、夜郎、句町、漏卧、且兰、邛都、陡、筰都、摩沙、冉駹、白马等。来源相近,却各有所出。语言相通,亦互有腔调。不可等同视之。

    种落组成,除去同宗同源。互结姻亲,缔结同盟,亦是常用手段。当然,一切需凭实力说话。又“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

    首领只在本部族拥有特权。而大巫却受各部顶礼膜拜。俗语曰:“三水汇合,定有神社;三路汇合,定有神社”。

    此乃部落文明之显著特征。一言蔽之,不问苍生,只问鬼神。

    蓟王檄文,传檄天下。不日便至荆南。融漓身份,遂为人所知。

    “祝融后裔”、“大巫之女”。身份如此尊贵,这还了得。即被水衡都尉,奉为上宾。迁入游麟号,蓟王所居华室安身。沙摩柯等人,自不放心其独往。亦搬入游麟号,毗邻而居,四时守备不提。蛮人少年,便是此等热血。

    从武陵太守及五溪蛮王处,募得足量人手。水衡都尉治所,遂在黔中郡治故址,大肆开建。居高筑城,临水造港。因位于沅、酉二水交汇处,故港称“酉口”。周晖还与蛮王约定,凡客庸此地,筑城造港之五溪蛮人,皆可迁居城港之中。编户为民。当然,一笔不菲的赎金,是令蛮王大开方便之门之主因。

    一个五溪青壮,赎金之便宜。令人咋舌。话说,一个健壮的域外奴隶,作价十金。还需送货上门。翻越葱岭,一路人吃马嚼,再加意外损耗,成本叠加,故作价十金。五溪蛮王开价,不过一缗。还赠全家。宋奇以三足擎波券钞,豪购五千户。五部各售千户,皆喜笑颜开。蛮人何时值这许多大钱!

    蓟国良匠,及筑造机关器,皆随船运来。原址重造,得心应手。日起高楼,月建街衢。数日不见,旧貌已换新颜。蓟国营城术,冠绝宇内。饶是武陵太守曹寅,亦隔三差五,泛舟来观。直呼大开眼界。

    辰阳属国,亦如此这般。由郭嘉主持修造。毁于战火的前汉诸城,悉数重建。修路通渠,筑堤圩田。麾下匠师,皆出蓟国。何须东掾指点。诸事皆想在前,令鬼才奉孝,亦刮目相看。

    所谓熟能生巧。西域、陇右皆不算。单蓟国三百余城,造就多少能工巧匠,可屈指一算。百工居肆。大国工匠,物料齐备。营三县之国,有何难哉。

    荆南港津渐多。加之顺下江淮,常来常往。海市无法久泊一津。于是,蓟王遂下王命,立分支海市。于都船署下,置“市舶寺”,主官称“市舶令”,秩千石。有市舶丞、市舶尉、市舶狱令等属官,分设十海市。取“十天干”为名。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水南为阴,分属甲、丙、戊、庚、壬,五阳干海市;水北为阳,分置乙、丁、己、辛、癸,五阴干海市。取“负阴抱阳,冲气为和”,互济之意。故蓟国船肆,又被俗称为“无极船”。语出《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无极。”之句。言指,海市影响广大。

    旗船上立专属旗号。往来大江南北。逆入枝津故渎。泊于各城港津,通商互市。

    若仍不足够,亦无妨。“十天干”下,再另设“十二地支”便是。

    蓟王檄文抵越嶲。夷王悉知,惊怖至极。欲杀王子(高)定,以谢天下。被大小头领,苦劝乃止。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众鞭笞,以儆效尤。又将融漓父母,好言放归。并织布皮草,青壮数千,结伴北上,奔赴沅陵。弥天大祸,能否亡羊补牢,皆在融漓一念之间。

    药到病除,话到祸除。终不坠蓟王赫赫威名。

    “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汉初闭关)。巴蜀民或窃出商贾(暗中互市),取其筰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自秦辟“五尺道”通西南夷。大汉立朝四百年,筑路通渠,从未间断。

    正因道路通达,巴蜀才得其利。

    知西南夷亦奉王命,而不敢违。郭嘉大喜过望。随手在荆南、南中、岭南,画了个大圈。取号“三南之地”。南蛮、百越、西南夷,种辈相加,或不下陇右五百万羌氐。

    “若好生计较,主公或可再得一号。”郭嘉眸中,精光乍现:“可称‘三南大君’,或‘三南天王’?”

    须臾,又听一声叹息:“祝融贵女,我主断不可弃也。若不能为贵人,或可称‘夫人’。‘祝融夫人’。妙极,妙极……”

    “阿嚏!”楼下华室,融漓忽生异样:“有古怪。”

 1。148 大义灭亲

    洛阳,南宫,玉堂前殿。

    目送群臣散朝,又起身恭送窦太皇仪仗赴云台殿。少帝示意身后仪仗各自散班,独返后殿。

    恭送百官下阶。玉堂署长张让一路小跑,奔后殿服侍。

    “陛下因何不乐?”见少帝枯坐无言,张让小心伺候。

    “蓟王传檄,莫不服从。越嶲夷率,险杀子以谢天下。”略作停顿,少帝叹道:“闻蓟王之名,竟惊怖如此乎。”

    悉知圣意,张让浑身一颤。见四处无人,遂抵近耳语道:“陛下所忧,可是夷率大义灭亲,竟欲‘杀子以谢天下’。”

    少帝轻轻颔首:“太后‘天降流火,麒麟送子’,今秋便见分晓。勃海王亦称贵子,与一众逐鬼童子,豢养在永乐宫中。若有一日……”少帝深吸一口气,徐徐睁开双目:“朕当何处。”

    “陛下乃群臣所立,告以太庙。依祖制,父死无子继,方可兄终弟及。陛下春秋盛茂。所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待元服立帝后,年后诞下皇子,自当坐稳帝位。再无后顾之忧。”张让劝道。

    “尚有十载。”少帝又问:“若有人等之不及,又当如何。”

    “蓟王在北,无人敢逆。”张让脱口而出。

    一声叹息,少帝又问:“朕,当如何自处?”

    “戒之慎之,防之用之。”张让斟酌答道。

    “张常侍真乃金玉良言。”少帝轻轻颔首。今又记下一条。

    “陛下谬赞。老奴垂垂老矣,能守陛下到元服,虽死瞑目矣。”张让再拜。

    “金市子钱家,可是永乐鹰犬。”少帝忽问。

    “这……”张让心知肚明,却断不敢说破:“老奴实不知也,不敢妄言。”

    “先帝卖官鬻爵。车队输入西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