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7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175 万事齐备
江表十港,已定其三。益阳港、酉口津、南醴港。
益阳港,坐看沅水、资水、湘水,三水相连,位置极佳。酉口津,扼沅水中流,镇五溪蛮国。南醴港,背依合浦水路。只需南醴水与南廉水,凿渠互通,南醴港将为“大回环水路”之桥头堡。又“(南廉水)东南流经窖口入海”。即便漕渠未开,时下南醴港船只,亦可沿茅尾海,逆入窖口,直抵合浦港。二百里水路,十分便捷。
干栏重楼,兴于岭南,而盛于蓟。蓟国良工,先于督亢陂造重楼,后于陇坂造悬楼。今又在沅水绝壁排造栈楼(栈阁)。山高水险,已难不倒蓟匠矣。
如今再回岭南,蓟国营城术,直令夷人,叹为观止。
盐渍木,滨水下桩。工字舟梁,愚公冲锤,续力夯打。连成拦水大坝,堤上并起高楼,遂成滨海长街。此便是蓟匠造港诀窍之“提笔划一”。再排建涉水长堤,“丁”字形深入海面,便是所谓“二笔定丁”。再建“非”字泊位,乃“左右成非”。港口一旦建起,蓟国大船便会源源不断运来物料、工匠,营城机关器,顺次架起,向内陆延伸。遂成最后一句“四通为衢”。
“提笔划一,二笔定丁;左右成非,四通为衢。”
就是这么简单。
物料皆为模组。尺寸数量相同。只需造一楼,便可造百楼。熟能生巧。至于迁居人家,因地制宜,自行改造。蓟王亦听之任之。然需上报改造图册,由各城将作寺属吏审核确认,是否有结构缺陷。并提供改良方案。
百工居肆。将作寺虽建在楼桑。然各城市楼,皆有“将作史”轮流坐班。将作史,佐掾掌土木工程和徒役事。“将作掾”位在将作史上,主土木工程及徒役。
市楼,今已集合国中大半署寺。尤其与民生相关,市中皆有各署派驻吏员坐班打理。无论遇何难事,只需走一趟市楼,便诸事顺心,万事齐备。
岭南自有岭南风情。色彩斑斓,圆润饱满。比如仓楼,此地称“囷(qūn)楼”。
“圆者为囷,方者为仓。”便是指圆形仓楼。
圆楼当如何建?
简单。“米”字型整体框架(垂直视角),围砌弧形空心砖。蓟式高楼,之所以防虫防火,只因盐渍木多建框架,且围以筒砖;四壁由空心砖填充,屋顶又覆满瓦片;再涂白垩浆壁,铺水淋喷头。若是富裕,亦可外包搪瓷装甲,廊檐暗藏钢丝网帘。造玄楼白院。一劳永逸。
凡遇敌袭,关门放狗,落帘撤梯。阁上弩手,汝等随意。
端是防火防盗防闺蜜。
就地取材,盐渍成木。数万岭南青壮,挥汗如雨。健妇亦未得闲。开玩笑,包吃包住,日薪二百大钱。一月足赚六千。夫妇二人,轻松破万。赀库便泊在岸边。随支随取。海市名产,琳良满目。手中券钞,无往不利。
何其快哉!
“敢问,楼船卖否?”便有夷人,大胆问道。
“自然卖。”海商眼笑眉开,和气生财。
“作价几何?”夷人心虚略显。
“十口船楼,作价十万。二轮一帆,上下三层,畜力驱动,可通江海。”海商又道。
“哦……”一月万线,需十月方可凑齐。
见夷人作势欲走,海商又道:“可分期付款。”
“如何分期?”夷人随口一问。
“首付一成。余下可分三年期,月月偿还。前六月无息,半年后百取一,一年后百取三,二年后百取五。”海商已将券书双手奉上:“只需在赀库开立账户,便可签约,得偿所愿。”
“何为百取一、三、五。”夷人抱以警惕。话说,无事献殷勤……(请接下句)
“以三年贷九万,月偿二千五百钱为例。”海商如数家珍:“半年后,还欠七万五千钱。此时百取一,月多偿利息,二十五钱。”
“原来如此。”夷人欣然点头:“乃月偿二千五百钱之百取一、百取三、百取五。”
“然也。”海商笑道。
夷人追问:“若有闲钱,可否先偿。”
“可也。”海商手指券书:“券中便列有此条目。”
夷人终是安心:“如何才能开立账户。”
海商眼中精光一闪,又飞快隐去:“方法有三:得一伍蓟人作保乃其一;与蓟人有通家之好,一户作保即可乃其二;落籍蓟国,账户自得,乃其三也。”
思前想后,夷人问道:“如何落籍。”
“举家北上,只需入蓟国境,便可入流民营地,不出一年半载,自当如愿。或泛舟北上,泊入蓟国港湾,只需有船楼一艘,可容五口之家,另有五百石(空)舱,即可编为船户。”
“哎?”夷人似有所悟:“买船需开户,落户需买船。两不沾地,如之奈何。”这是个圈啊。
海商言道:“若如此,只有寻五户蓟人作保。海市内有好友数人,连我在内,当可凑足五户。”
“这……”夷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海商言道:“一旦作保,我等五家百余口,皆与足下休戚与共。若足下犯法,我等满门家小,将坐罪并罚。”
夷人郑重抱拳:“定不负君之义。”
“券书在此,只等足下签押。”海商义气风发。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夷人签字画押,自去开户不提。“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仇必报”。无故受此大恩,夷人焉有二心。
恭送出门,吹干墨迹。海商一声长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王上威天下,从不以兵革之利。”
蓟国船楼,乃五百石河船,大改而成。可容五口之家,吞吐千石辎重。驱动潜轮之良马,就地取材。为“滇池驹”,俗称“滇马”。
“长老传言,滇池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又“滇中之马,质小而蹄健,上高山,履危径,虽数十里而不知喘汗,以生长山谷也。”
滇马,矮小体健,耐力佳,善负重,能远行,宜在崎岖山道上长途驮运。历来为蜀身毒道,马队主力。
只因矮小,不可为军马。故价格便宜,远不及北疆高头大马。用来驱动机关潜轮,正当适宜。
便有同伴,举家迁入船楼安居。
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三日,轰动茅尾海。
市中海商,一时宾客盈门。
夷人接踵而至,户限为穿。
1。176 百越诸贤
《蓟法》:“五家作保,坐罪并罚。”
此乃订立一切券书之前提。换言之,唯有知根知底,诚实守信,邻里和睦之家,方能与人订立券书。此,亦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若举族迁来,互相作保,自是无妨。就怕单门独户,举目无亲。无人能证其言,辨其行。亦无人知其根底。入流民大营,与来自天南地北的流民杂居。相熟后互相作保,迁入各城,毗邻而居。平日相互扶携,亦相互提点。切莫有失,延祸邻里。
事关身家性命,自非同小可。
非亲非故,素未谋面,市中五家海商,便愿为夷人作保。满门家小,泱泱百口。生死存亡,皆系于己身。将心比心。换做夷人,又当如何。“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更何况“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越是蛮夷,越重恩义。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邓)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永元四年冬,(邓训)病卒官,时年五十三。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擅离职守)。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傿。傿叹息曰:‘此义也。’乃释之。”
有恩必偿,有仇必报。便是五胡四夷,可爱之处。正因如此,方能向化。
至于那些喂不熟的白眼狼。千刀万剐,死不足惜。
蓟王天下豪杰。出手何其阔绰。饶是好宾客,雄江淮间,出入从车常百余乘的周晖,亦心悦诚服。为王事,上下奔走,尽心竭力。夷人,又如何能抵挡。
不出三日。竟有百户,得偿所愿,换居船楼。个中便利,闻所未闻。引亲朋无数,登船观瞻。海市所携船楼,五日售罄。然更多夷人,正纷至沓来。
无妨。蓟国十万船户,滨水而居。新船订单,排满国中二七十港船坞。换下旧船,修葺加固,内外一新,亦不弱分毫。海市令六百里传书回国。蓟王当机立断。令改造翻新毕,尚未售出的船楼,悉数南下。帆樯如林,乘风破浪(‘之’字形),不下万艘。
沿茅尾海一字排开,逆上醴水两岸,何其壮观。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无可指摘。见部民大半投奔蓟国,夷帅索性举族来投。
水衡都尉,欣然纳之。令其部族,皆入南醴港城安居。
兴建中的南醴港,扼南澧水入海口。分置左右二港。醴水右岸公用。醴水左岸民用。街衢沿二侧海湾,及醴水河道,延伸铺展。更有良匠逆进醴水,在中游、上游皆觅得大片河谷地。可用于圩田稻作。合浦之所以“不产谷实”,非不宜稻作。只因采珠利高。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此与西域诸国皆不种田,是一个理。经商获利百倍,谁人还愿耕田。
先前种落散布沿海,如今聚居成港,若得万户船民,十万余口。人吃马嚼,全凭采买,如何能够。筑堤引水,穿渠圩田,乃是根本之策。采珠换粮,本末倒置。封建时代,无人能与田地彻底脱离。尤其沿海平原,极利稻作。养活十万口,绰绰有余。
江表十港,既是港亦是城。
水衡都尉,既为雄职。麾下属吏,“水衡五丞”、“九官令丞”、“七官长丞”,皆可独当一面。
得前同僚举荐,因随周憬治水,而青史留名之属吏,纷纷出仕。有故曲红长零陵重安区祉,字景贤。故舍涯长南郡邔(qǐ)苍陆,字叔夏。故浈阳守长、南平丞长沙汉昌塞祗,字宣茚。故行事耒阳华戛,字汉威。故吏郴褚禧,字礼让。故吏耒阳蔡朗,字已明。故吏浈阳刘明,字仲机。故吏浈阳左胜,字仲升。故吏浈阳左觫,字妙举。故吏浈阳宋硕,字子张。故吏含洭尧禹,字公制。故吏含洭张邵,字曼威。故吏含洭黄详,字伯茚。
年纪多在五十上下,既有干练实才,又精力未衰。且年长稳重,为蛮夷所敬。掌一曹之政,正当其用。秩三百自至六百石,堪称良吏。
至此,水衡都尉,人员齐整,可堪大用。
故曲红长,零陵重安人区祉,授为南醴港长。故舍涯长南郡邔人苍陆,授为益阳港长。故浈阳守长、南平丞长沙汉昌人塞祗,授为酉津长。
除故吏,亦得新人。
高凉贼帅,苍梧人衡毅、钱博,年十五六,皆负勇谋。轻舟驰骋,往来抄掠。趁海市船队随同南下番禺,于苍梧高要峡口设伏。欲谋一场大富贵。岂料蓟国巨舰,无可匹敌。不等接舰,甲板弩炮一通齐射。刺网铺天盖地,悉数网罗其中,又吊上甲板。五花大绑,押入爵室。周晖见一众贼少,争相赴死,义气深重,遂起爱才之心。亲自松绑,收归己用。衡毅、钱博重回水砦,领三千宿贼,大小战船百艘来投。
番禺人董正,字伯和,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