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7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仙人斗法,凡人退避。围观人群,一哄而散。

    “来者何人。”车内神算,扬声发问。

    “平原术士刘惇,见过同道。”青年术士,平揖发问:“敢问足下,何方人也。”

    车门开启,踏板伸展。便有一人,翩然落地:“相者刘良。”

    见他儒服高冠,身佩“四方美玉”。刘惇心中一动:“黄金台上四方馆长,是你何人。”

    “正是首座。”刘良平揖对答。

    “既是四方馆众,坐享蓟国高俸。因何来此,诈取蝇头小利。”术士刘惇,朗声又问。

    “且问足下,平原方士襄楷,是你何人。”刘良低声反问。

    “正是家师。”刘惇亦沉声答曰。

    “在下奉命前来,欲寻襄师。然累日奔波,一无所获。故出此下策,引道友现身。”刘良遂道明原委。

    “俸何人之命?”刘惇回问。

    “乃奉我主之命。”刘良推手向北。言下之意,乃是奉王命而来。

    刘惇一声叹息:“可是问‘困龙之劫’。”

    “然也。”刘良如实作答。

    “如此,且随我来。”刘惇果然知晓。

    “何不同车前往。”刘良伸手相邀。

    “也罢。”二人这便登车。

    须臾,机关车无人自动,循路而去。

 1。200 得而诛之

    自走机关车的秘密,皆藏于车厢内。类似屉舟的机关踏板上,二位方士正挥汗如雨。用来转向的手柄,亦与船舵相仿。待艰难行驶到无人处,便有车夫套上骡马,扬长而去。

    此,便是所谓“互相成全”。先前术士刘惇,翩然而至,口出“雕虫小技”。而后手中拂尘,冲自走机关车轻轻一挥,“着!”

    机关马车,遂被定在原地。胡乱打转,裹足不前,并非真有神力。而是车内相者刘良,自行搬动手柄,踩动踏板,来回绕圈,配合行事罢了。

    于是乎。见仙人斗法,凡人悉数惊走。

    为何如此?利益使然。

    若互相拆台,露出破绽。令一众愚民皆知晓,仙门个中关窍,往后还如何行骗。斗而不破,互相遮掩。此乃仙家约定俗成之路数。生活不易,同舟共济。相互拆台,一起垮台。此理,三岁小儿皆知,何况我等昂然丈夫。

    一言蔽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人坐定,拭去薄汗。相者刘良,搬动机关。须臾,香茗糕点,一应俱全。铺满桌面。

    “蓟国机关器,果有大神机。”术士刘惇,托琉璃杯把玩笑叹。

    “我观足下,门中翘楚。何不同入四方馆。我主天降瑞麟,墨门因而复兴。君不见蓟国上邦风仪,席卷宇内。三兴汉室,指日可待。”见其贪色难掩,刘良尝试招募。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刘惇大喜:“空有一身所学,却欲投无门。今得道友举荐,得偿所愿。他日必当后报!”

    “何必他日?”刘良笑道:“只需将‘困龙劫’,事无巨细,和盘托出。富贵荣华,唾手可得也。”

    “如此,也罢。”虽说事关师门隐秘,不宜外宣。然,恩师生死未卜,群龙无首。眼看人心涣散,门派数十年苦心经营,皆付之东流。自身亦朝不保夕。为长久计,自当投靠新主,另谋高就。先安身立命,再求一世荣华。此时不投,更待何时。

    心念至此。刘惇遂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一切皆不出所料。襄楷暗施幻术,令王芬泥足深陷。一意孤行,才引出诸多后事。

    “令师今何在?”刘良问道。

    “自先帝崩后,便不知所踪。”刘惇答曰。

    “身边可有旁人。”刘良又问。

    “平原名士陶丘洪,沛国豪强周旌,及……扶风宋公子。”刘惇又答。

    “此三人,今在何处?”刘良再问。

    “亦不知所踪。传皆闻避走海外荒岛,无迹可寻。”刘惇再答。

    “一干人等,悉数消失无踪。”刘良眼中疑色渐浓:“说是辟祸,更似灭口。”

    “何人灭口。”刘惇脱口而出。

    见他神情急迫,不似作假。刘良试言道:“许,背后另有主谋。”

    “嘶——”刘惇倒吸一口凉气:“莫非‘困龙劫’背后另有高人。”

    “否则,又岂能别无对证。”刘良言道:“此处,必有人善后。”

    细思前后,刘惇喃喃自语:“许,便是如此。”

    刘良开解道:“事不宜迟,且随我同返四方馆。毋论后事如何,必令足下如愿。”

    “好。”刘惇自顾颔首。富贵险中求。再者说来,若不能为王所用,何谈安身立命。又如何能博得一生富贵。

    如相者刘良所言。刘惇精于此道,稍后南渡江左,被称“神明”,位列东吴“八绝”。乃青史留名之仙门高人。然此时毕竟年少。若不遇刘良,待历经苦难,许不会如现在这般,急功近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洛阳西郭,寿丘里,大将军府,霞楼。

    “下官拜见大将军。”袁绍上呈礼单,由心腹转呈何进。

    一眼扫过,面色稍霁:“哦,本初别来无恙乎。”

    “下官别不不同。敢问大将军安好。”袁绍面不改色。

    “如本初所见。往来宫廷,出入洛阳,政务缠身,难有闲暇。”何进伸手一指:“坐。”

    “谢大将军。”袁绍起身落座。

    何进顾左右而笑问:“本初之意,某已悉知。汝南袁氏,世之名门。前事不提也罢。本初冒然来投,某虽深信不疑,然府中忠良义士,却心有顾虑。如之奈何啊?”

    袁绍早有准备:“袁绍此心,天地可表。只需见过一人,大将军当心结尽消。”

    “见过何人。”何进居高喝问。

    “人再楼下,大将军何不唤上一观。”袁绍却卖了个关子。

    “来人!”何进如何能忍。

    须臾,便有一人带到当面。

    取遮面视之,甚是生疏。不等大将军出声询问,陪坐在侧的许攸,已惊呼出声:“襄先生!”

    来人长揖及地:“青州术士襄楷,见过大将军。见过,旧友。”

    何进焉能不知:“你可是说王文祖,行刺先帝之人!”

    “在下不过略施手段。王芬行大逆不道之举,皆是其心中日思夜想。究竟‘借酒消愁’还是‘借酒壮胆’,又与酒家何干。”襄楷一席话,风轻云淡。

    大将军何进,曾几何时,手持尖刀,做惯主宰。所思所想,亦非常人。略作思量,竟欣然点头:“赐座。”

    “谢大将军。”襄楷翩然落座。

    “何人共谋。”大将军何进,倪视左右。杀机毕露。

    襄楷含笑下拜:“大将军欲使何人共谋,便与之同谋。”

    何进眼中戾芒一闪:“此话当真。”

    “愿指天为誓。”襄楷再拜。

    “若如此言。同谋者,固夷三族。然先生亦性命难保。”大将军何进,字字锥心:“何苦来哉。”

    “天道伦常,报应不爽。”襄楷口出谶言:“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大汉气数已尽,回天乏术。岂料天降流火,麒麟送子。反常则妖。逆势而为,天必谴之。倒行逆施,天必诛之。‘麒麟降世,吾道穷矣’。”

    许攸厉声发问:“何人逆天!”

    “逆天者众。人人得而诛之。”襄楷如若疯癫。

    “好一个‘逆天者众’。”大将军何进,龇牙一笑:“尔等既将夷三族之罪,握与我手。何某焉能不信。只是,口说无凭。”

    “愿留白签押。”襄楷脱口而出。

    不等何进来看,袁绍亦抱拳:“心甘情愿。”

    少顷。便有无字白绢,呈至当面。袁绍、襄楷,签字画押,毫不迟疑。

    事毕。大将军何进,仰天长笑:“天助我也!”

    许攸掩口陪笑,鬓角已有汗流。

 1。1 天罗地网

    罢筵后,许攸独返精舍,一时心乱如麻。

    襄楷究竟知晓多少隐情,尚不得而知。然王芬之所以暗中行事,起因便是受了襄楷蛊惑。而后,当王芬暗中联络旧时同党、好友、乃至四方豪杰时,许攸与曹操,遂暗中商定,行顺水行舟,借尸还魂之计。将王芬“困龙劫”之谋,改弦更张。假“合肥侯”之名,暗中行事。一切皆为蓟王三兴汉室铺路。

    换言之,王芬与襄楷并不知晓,许攸与曹操所设“计中计,谋中谋”。更不知,假合肥相胡毋班之手,往来书信中“合肥侯”,实乃指代蓟王刘备。并非合肥侯本尊。

    虑及此处。许攸这才稍得喘息之机。换言之,自己的细作身份,并未暴露。襄楷因何与袁绍勾结,又为何甘愿授人以柄,签押无字白绢,卖身何进。何进又因何痛快纳之。种种谜团,若能窥破。必是奇功一件。他日若得从龙之功,富贵荣华,享之不尽。荫及子子孙孙,与汉同休。

    所谓“富贵险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许攸这便咬牙定计,暂毋远遁,且观后效。

    稳住心神,压下惊惧。变回神色自若,举止如常之大将军长史。侧耳倾听,一切如故。许攸遂卧床酣睡,一觉到天明。果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十里函园,二崤城,中堡,瑶光殿。

    细读右相耿雍六百里传书。右丞贾诩,眉头紧锁。既然“扶风宋公子”亦参与其中。因何右国令临终却言,襄楷所谋并非其授意。不过是顺水推舟,借力而为。

    难不成,有两位“扶风宋公子”。

    怎么可能。

    诸多前后相悖,百思不解。饶是智多如贾诩,一时亦难窥破其中迷局。

    然,事实胜于雄辩。无论是,假意投诚,借郭太首级,行刺先帝的黑山贼张燕;还是甘心奉上首级,助张燕行刺的白波贼酋郭太。事实证明,“困龙劫”,黄巾余孽必参与其中。公审时,右国令亦亲口承认。言之凿凿,如何抵赖。

    “其中关窍,究竟藏于何处。”贾诩喃喃低语。

    本以为先帝之死,皆出黄巾余孽之阴谋。如今看来,还有第三方势力,暗中谋划。亦有修仙门派,裹挟其中。目的不言自明:皇权与神权。

    世俗的权利,固然重要。然对本土教派而言。外来异教,才是心腹大害。“两害相较取其轻”。于是,以西王母为首的女仙门,及以天师道为首的众仙门,暗中结盟。欲一统华夏仙门,与西佛一战。

    至于世俗,则交由太平道张角三兄弟。即便黄巾覆灭。又有白波、黑山、五斗米,群盗蜂起。然,终归功亏一篑。眼看大势已去,于是纷纷转投刘备,扶立明主。曲线救道。

    仙门之事,则以清领道于吉,污衣派左慈二人为首,并西王母派,御敌于国门之外。

    华夏大势,大略如此。

    还是那句话。若非活在当下,如何能知,未及悉数青史留名的华夏仙门,竟有此谋划。

    与清领道相比。污衣门派,支系众多。有“泥足”及“不借”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泥足派,赤脚短打,一年四季,不穿鞋袜。若穿草鞋,则称“不借”。

    草鞋,时人称之为“不借”。以贱而易敝,不借于人,故名。“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

    左慈乃出“不借污衣”。“泥足(赤脚)污衣”,多隐居深山大泽,与野兽为伍。乃是彻彻底底的污衣。其众,多精于上古巫术,法门尤其霸道。自两汉以来,已鲜有出世。故时人知之甚少。

    临乡,蓟王都。灵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