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7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其快哉。然朝堂不比市井。待大将军大权在握,当稳捉‘杀人不见血’之刀。宰猪用刀,杀人用权。”
“臣已知晓。”何进心领神会。
“名籍重拟。”何太后言尽于此。
“喏。”大将军瓮声告退。
打道回府。与一众心腹相见。将何进面露狐疑。司隶校尉袁绍,遂问详情。
何进遂将太后心意道出。
袁绍谏曰:“大计已定,箭在弦上,迟恐生变,大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乎?”
“太后不许,如之奈何。”何进反问。
“下官斗胆一言。”袁绍抵近言道:“太后念及旧情,不忍加害。然事已至此,断难两全。今若不杀诸宦,他日必为其所害。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也。”
“计将安出?”何进狠下心来。
“何不作势兵谏,迫之以危。”袁绍已有定计:“群臣上表,尊陛下为‘无上将军’。再命董卓、丁原,燿兵于平乐观。车骑将军,引胡骑驰逐于道,往来驿上,以造兵势。请大将军,再授我假节,专命击断之权。命有司严查宵小,二宫宵禁。见兵锋所指,太后必惧让。那时,只需假太皇诏命,则大事成矣。”
闻袁绍此谋,何进亦暗暗心惊:“假窦太皇诏命,乃大逆之罪。若事发,当如何转圜。”
“待事成,大将军大权在握。下官窃以为,窦太皇必不会怪罪。”袁绍字字诛心。
“如此。便依本初之言。”何进目中野火燎原。
长史许攸,又适时进言:“然太后之命,亦不可违。当齐头并进。重拟、兵谏,同时施为。”
何进表情一缓,连连点头道:“子远所言极是。”
1。16 五日京兆
“子远留步。”刚出正堂,袁绍便唤道。
“本初何意?”许攸闻声回头。
“请借步一叙。”袁绍近前答道。
“请。”许攸伸手相邀,二人同入长史精舍。
精舍在大将军西院,毗邻显阳苑。闹中取静,悠然自得。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注①)。”
登顶阁,俯瞰苑中美景。袁绍笑道:“前有先贤,凿壁偷光。今有子远,登高借景。二相呼应,何其妙哉。”
“妙在何处?”许攸亲自煮酒。
“妙在一个‘借’字。”袁绍意味深长。
许攸摇头一笑:“如本初所见。舍中一切,皆非许攸所有。便是这身府服,亦是大将军所赐。不借何来?”
袁绍轻轻点头:“子远乃高士。与绍及孟德,皆少时好友。正因你我乃故交,绍有一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酒尚未温,许攸平揖相问:“本初请直言。”
“子远可知,王芬之事。”袁绍忽问。
“王文祖,兴兵谋逆,刺杀先帝,已认罪伏诛。”许攸静答。
“子远又可知,王芬谋逆前,亦曾暗中联络孟德。”袁绍又问。
“哦?”许攸反问道:“此等隐秘,本初何以知之。”
袁绍遂取出一绢书:“子远且自观。”
许攸接过一看,正是曹操《与王芬书》。或称《拒王芬辞》。这便不动声色:“传闻,先帝已将王芬往来书信,付之一炬。且此书,亦非孟德笔迹。莫非伪造?”
袁绍摇头道:“非也。此书虽非出孟德之手,然书上句句皆出孟德之口。”袁绍甚是笃定。
“愿闻其详。”许攸再拜。
“子远可知,河间名士,张子并(子亚)乎?”袁绍道破天机。
“为王芬创《灵帝河间旧庐碑》之啵卣懦 钡绻馐穑碡严胪ㄒ磺小
“然也。”袁绍这便言道:“芬性疏而不武。为诱先帝北巡,请名士张超,创锦绣碑文。待碑文成,二人把酒高歌,席间王芬大醉,孟德手书自袖中遗落。遂被张超悉知。张超默记于心,返乡后,辗转反侧,难以安枕。遂将密信书于白绢,知我素与孟德交好,便随函寄来洛阳。”
事已至此。是否真乃“醉酒遗落”,唯张超一人知晓。寄书袁绍,除为曹操开脱,亦求自保。毕竟,是张超为王芬创《灵帝河间旧庐碑》。
许攸轻轻颔首:“便有此书,足可证明,孟德并未过裹挟其中,即便替友隐秘不报,亦当‘义而无罪’。”
“诚如子远所言。”袁绍话锋一转:“然绍窃以为,王芬既暗说孟德,焉能不联络子远。”
许攸面色如常,颇多风轻云淡:“本初何出此言。王芬欲行兵乱,必联络天下豪杰。要我何用?”言下之意,手无缚鸡之力,何以上阵杀敌。
袁绍亦看不出破绽:“如此,当可心安。你我共事于大将军麾下。若阴怀不轨,暗藏谋逆之心,我等俱危矣。”
“本初当知,我并无异心。”炉上酒已温,许攸亲手斟满:“且满饮此杯。”
“请。”袁绍一饮而尽。
长乐宫,长秋殿。
何进又将宦官名籍,呈给帘内何太后御览。
何太后看后疑道:“可曾删减。”
“丝毫未减。”大将军如实以告。
“大将军,既决心已定。朕亦无言。”何太后不置可否。
“弓在弦上,不得不发。”何进心中大石落地。又怕惹恼太后,遂宽慰道:“五日后,当见分晓。”
“好。”何后言道:“王母降为弥月之喜。园内仙气经久不散。可将舞阳君及家中老小,迁来小住。”
何进会其意:“喏。”
北宫黄门署。
赵忠、张让、毕岚、宋典、封谞、郭胜。残余中常侍,悉数到场。
“何进杀蹇硕,乃为控西园卫。”环视众人,赵忠言道:“然先帝立西园八校时,我辈皆曾认领一校。我已暗中联络西园左校夏牟,助军右校冯芳,助军左校赵融,下军校尉兼(北军)屯骑校尉鲍鸿、右校尉兼(北军)步兵校尉淳于琼。五校皆可为我所用。”
“鲍鸿、淳于琼,非出黄门,焉能为我所用。且淳于琼素与司隶校尉袁绍交好,必为内应!”毕岚大惊。
“屯骑校尉鲍鸿、步兵校尉淳于琼,身兼二职,平日驻北军大营,并不入西园。”赵忠言道:“淳于琼所部,实由左校夏牟代为统领。夏牟,乃中常侍夏恽之弟也。阿阁兵乱,夏恽被剁成肉泥,尸骨无存。夏牟焉能无恨。若我等俱亡,黄门子弟,何以独存。为兄为己,夏牟必无二心。”
“鲍鸿又当如何?”宋典追问。
“鲍鸿贪财善战。因侵盗军资,赃过千万。时被侍御史兼西园典军校尉刘岱劾奏,本当下狱死。求我向先帝进言,得免脱身。”赵忠笑道:“愿为我等所用。”
“原来如此!”众人大喜。
“今日早朝。大将军一系,群起上表,尊陛下为‘无上将军’。统领天下兵马。若无陛下敕令,出师无名。西园卫焉敢随我等,击杀当朝大将军。”毕岚仍有疑虑。
“太皇诏命在此。”封谞取敕令在手。
“永乐董太皇!”众人心领神会。
“然也。”封谞高深一笑:“何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故二宫太皇,责令三司会审。我等奉命而行。若何进不从,格杀勿论。”
“此罪何来?”宋典喜问。
长乐太仆郭胜,如数家珍:“太后母舞阳君,及车骑将军何苗,数受我等赂遗,代为遮掩。何苗曾向太后进言:“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日前,车骑将军‘亲笔表奏’已入尚书台。老大人抱恙入宫,秘奏董太皇。这才请来敕令。”
“何苗乃进弟也。如何能劾奏兄长……”毕岚幡然醒悟:“乃是伪作!”
“然也。”张让字字见血:“何苗本姓朱,与何进异父异母。并非血亲。且素与兄同心。由他劾奏,无人起疑。”
“事后又当如何?”毕岚再三追问。
“事后,何进枭首,大权在握。何苗为寻自保,焉敢与我等为敌!”赵忠森然一笑:“前汉张敞为京兆尹,将被免官。便有下属,不肯听命办案。且对人言道:“不过再做五天京兆尹,还办何案?’典出‘五日京兆’。今借来一用。亦是大将军之期也!”
1。17 为瓽所蓿
黄门傍树而生,已有四百余年。
正因门内子弟,早晚需挨刀入宫。故称刀锯余人。换言之,若以性别区分。黄门宦者,是有别于男女之外的“第三性”。除去黄门众外,天下无人与其苟同。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黄门宦官,为争权夺势,相互攻杀,几成惯例。然若遇强敌,则会暂搁争议,联手御敌。待铲除心头大患,再继续相杀。且为人阴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
史上梁冀、窦武、何进,前后三任大将军,皆死于宦官之手。足见一般。
商定细节,众人各自散去。
待只剩赵忠、张让二人。
赵忠剖心相问:“阿阁起事前,我等十二人,亦如眼前这般,相约同生共死。事过云烟。十二人已殒命过半。五日后,还有几人能苟活于世,亦未可知也。事已至此,有进无退。背后可另有打算,能否与我明言。”
张让摇头一笑,悲上心来:“我等代主受过,为天下所不容。老犬无牙,终归无用。寸阴尺璧,去日无多。杀何进,不为你我死里偷生,只为十万黄门续命。今汉气数已尽。三兴炎汉者,必出宗王。”
赵忠笑叹:“不知为何。我总觉,你有未尽之言。”
张让双眼微睁:“常侍当信我。”
“五日五夜,当如何处之。”赵忠不置可否。看表情,似已无心结。
“一切如旧。”张让笑答:“饱食足睡,各安天命。”
“也好。”赵忠轻轻颔首:“就此别过。”
“后会有期。”张让长揖而去。
赵忠动了动嘴角,虽不置一语,却意味深长。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世上无不漏风之墙。
大将军何进欲七月半节,诛尽宦官之事,王母将为弥月之喜后,便隐隐流传。
俗谓猛虎搏兔,亦用全力。何况杀十常侍乎。前大将军窦武,功败垂成。废帝功亏一篑。大将军何进,不敢大意。调动麾下人马,便是函谷关都尉吴匡,亦领兵日夜兼行,赶到洛阳城下。函谷关地处洛阳之西,大军多集结在东,故此关并无战事。如此东拼西凑,再加董氏外戚兵马。不知不觉,洛阳城已成铁桶一般。
十万黄门,走投无路,度日如年。
可笑二宫之中,张让、赵忠等人,后知后觉。按部就班,一切如故。
南宫玉堂殿。
“张常侍。”少帝忽开口。
“老奴在。”张让急忙趋步回身,自投座下。
“这几日,别无要事。常侍不妨告假出宫,与家人小聚。”少帝言有所指。想必亦收到风声。
张让心头一暖。假装浑然不知,谄媚言道:“老奴服侍陛下,不敢有一日之疏。养子亦在宫中当值,早晚可见。”
“也罢。”少帝年幼,自登基以来,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日恣意放纵。再加月前何太后诞下麟子,日前西王母又降为弥月之喜。少帝倍加谨小慎微。
若换做先前,即便不敢明言,亦当暗示。然今时今日,少帝自顾不暇,又如何能护张让、赵忠以周全。心念至此,颇多愧疚。
毕竟年幼。
少帝咬牙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