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7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劳张常侍。”毕竟是身边近臣,自当信任。何况身后再无追兵。少帝心神松弛,困意袭来,便悠悠入睡。车速随之放缓,张让辨清道路,驱车前行。

    天光微亮,雾气渐起。

    亦不知过了多久。噩梦袭来,少帝猛然惊醒。

    轻唤一声,无人应答。少帝这才发觉,马车已无动静。

    顾不得许多。少帝掀帘推窗,奈何隔着铁栅,无法探身去看。

    “常侍?常侍?”连唤数声,无人应答。

    许久,才听车前言道:“老奴在此,陛下勿慌。”

    少帝急忙去推前窗。见驾车良马,皆瘫倒路中。张让正挨个灌下鸩酒,送其长眠。

    须臾。张让绕行车尾,开启后门,扶少帝下车:“此车本为金水赀库,输送铜钱专用。老奴慕其牢固,便向右丞索来一驾。奈何车身沉重。便是西园良马,狂奔一夜,亦筋疲力竭。不堪驱策,倒伏路中。老奴不忍,遂送其安息。”

    “此是何处。”少帝举目四望,雾气弥漫,流水潺潺。余车皆无,只剩主奴二人。

    “或近北邙山中。”张让言道:“老奴慌不择路。大雾弥漫,不知所在。”

    “如此,该当如何。”少帝无奈。

    “老奴负陛下前行。”张让言道。

    “荒山野岭,前途未卜。岂能令常侍负重而行。”少帝言道:“朕自幼长于宫外,论身强体健,当不弱常侍。”

    “老奴斗胆先行。”张让躬身下拜。

    从车前取弓弩、刀剑,背负在身。张让前方开路,少帝身后随行。

    又行一段,露水渐重,道路愈发泥泞。忽闻水声渐大,隐隐有奔腾之声。

    少帝起疑:“敢问常侍,前方何处?”

    “老奴实不知也。”张让步伐不乱,头也不回。

    少帝无奈,只能咬牙跟上。

    脚下一软,竟泥足深陷。待吃力拔出,宫履已失。

    “常侍停步。”少帝运足目力,隐约见白浪滔滔:“前方水大,再行没顶矣!”

    张让闻声止步,将肩上兵器,悉数丢弃。只手提袍,寻路踉跄折返:“老奴老眼昏花,老而无用。累陛下深陷泥泞,死罪。”

    少帝叹气:“常侍与朕,同甘共苦。待逃过此劫,此生定不辜负。”

    张让悲从心起:“陛下乃仁主。假以时日,当三兴大汉。老奴纵然粉身碎骨,亦护陛下周全。”

    少帝言道:“天昏地暗,大雾遮眼。何不待天明,再寻路,西去函园。料想,大将军必难觅踪迹。更不敢引兵奔赴函园。”

    张让言道:“也罢。老奴且护送陛下上岸。”

    少帝闻言一愣。脱口而出:“常侍为何用‘上岸’。”

    张让徐徐直起腰杆,眼中杀机隐现:“陛下聪慧,前面乃是大河。”

    “大河?”少帝大惊:“莫非我等已行至,大河岸边。”

    “或是如此。”张让再拜。见少帝赤诚,目中哀伤,一闪而逝。

    只可惜,少帝未能窥见:“一夜疾驰,竟远行至此。距函园,何其远矣。”

    “陛下勿慌。”前方大河拦路,后方追兵将至。然张让却越发,心平气和:“此地,当距孟津或小平津不远。只需抵达津渡,困顿自解。”

    “如此甚好。”少帝大喜:“当往何方?”

    “函园在洛阳西郭,宜当西进。”张让言道。

    “好,好。”少帝不疑有他:“劳烦常侍,前方带路。”

    “喏。”

 1。32 上下求索

    少帝乃何太后所出。何进焉有弑君之心。

    张让以永乐与云台之危,诓骗少帝,只因自何太后诞下麟子,少帝心中便一直耿耿于怀。再加先帝崩后,短短二载,便有新帝及少帝,二帝登基。帝位风雨飘摇,与前朝大将军梁冀擅权时,何其相似。故少帝总以为,帝位不稳,担心时刻被废。

    将心比心。遥见何进攻杀二宫太皇,少帝焉能无惧。再者说来,少帝自幼长在宫外,与何氏一门并无亲情可言。于是被张让说动,以为大难临头,故行出宫辟祸。亦是情理之中。

    此乃张让、赵忠与曹节、程璜等,硕果仅存之中常侍,事先合谋。只需成功离间大将军与少帝,待少帝元服,必亲信宦官,疏远何进。如此,黄门当可,转危为安。

    奈何张让心中,另有盘算。

    策马狂奔,大张旗鼓。往来绕行街巷,生怕大将军不知。引董卓领兵追剿。目的,便是造势。

    造大将军追杀少帝之势。又将卢植、王允等朝中公卿,裹挟同行。乃充人证也。

    若少帝安然回宫,大将军自可陈情请罪。然若少帝因此殒命。大将军何进,百口莫辩。陷君于危难,乃不赦之罪。于公于私,于国于家,便是何太后,亦断难庇护。

    换言之,此乃张让自知时日无多,行舍身饲虎,借刀杀人。除大将军之苦肉计也。

    然而,当知只是如此么?

    话说,少帝出宫不久。

    南北二宫,杀声渐止。然永乐宫并云台殿,烈焰冲天。回天无望。黄门内宦,十室九空。虎贲、羽林亦多战损。周泰、徐晃,合兵一处。一边命人救火,一边奔赴玉堂殿,守护陛下。

    却见人去殿空。唯在玉堂署中一辆机关马车内,寻到虎贲中郎将王越等,昏迷不醒。不用说,寸步不离,守护少帝的剑宗王越,率众登车时,被人迷昏。未能随车队同行。

    冷水泼醒,询问详情。

    王越遂将少帝之事,和盘托出。

    周泰即命游缴传书右丞。以右丞之料事如神,定能窥破张让所谋。寻着少帝下落。

    函园,二崤城。

    车驾被毁,董卓领越骑呼啸而去。卢植与王允当机立断。换乘驾车驽马,抄近路,直奔函园。

    卢太仆乃蓟王恩师。守门兵士,即刻放行。

    四大谋主,殿前相迎。

    卢太仆下马便问:“陛下何在?”

    贾诩心中一凛:“陛下从未至此。”

    “速遣一军与我。”事急从权。卢植亦顾不得许多:“见永乐、云台,大兵。陛下出宫辟祸。后将军董卓领越骑营,围追堵截。我等车驾被毁,自行上山。料想,张让定慌不择路,失去行踪。”

    一席话,言简意赅。然贾诩却窥破端倪:“何人欲使陛下出宫辟祸。”

    “正是张让。”卢植答曰。

    电光石火,贾诩眼中精光乍现:“陛下车驾出何门。”

    “城北夏门。”卢植再答。

    “北邙之外,还有大河拦路。”贾诩言道:“太仆当以大河为界,上下求索。”

    “好。”贾诩足智多谋,卢植言听计从。

    贾诩唤来右军司马韩猛,并左军司马崔霸,各领麾下骁骑,随卢植、王允出寻陛下。

    刚送走幕府骑兵,便得周泰密报。

    细细看过,传阅诸谋主。贾诩已知晓张让所谋:“少帝凶多吉少。”

    “张让欲诛何进。”荀攸一语中的:“故大张旗鼓,率机关车队奔走北邙。引何进遣兵来追。若少帝不幸早崩,大将军难辞其咎。战国时,吴起抱悼王尸而被仇人射杀。后新王即位,凡射中王尸者,皆死罪。获罪者七十余家。吴起抱王尸,而报杀身之仇。与张让行事,异曲同工也。”

    “卢太仆及虎贲中郎将王越等,皆可证明。乃因见永乐、云台大兵,恐伤及陛下,这才驾车出宫避祸。大将军遣人一路围追堵截,令陛下早崩。”沮授言道:“此计虽成,张让凶多吉少。然虑及黄门为人行事,如何能以身饲猛虎。”言下之意,宦官皆贪财惜命,贪生怕死。如何能亲身设险。

    话音将落。便听贾诩一声长叹:“数月之前,张让登门求药。曹节遂将华大夫所配丸药,与张让分食。料想,张让自知时日无多,故行此险计。欲一劳永逸,除外戚之患。”

    “原来如此。”众谋主,各自唏嘘不已。

    西园,长乐宫。

    何进等人沿途收拢败兵,避入园中。何府二司马,急忙前来迎接。

    “战况如何。”左右皆是心腹,大将军何进无须顾忌。

    司马许凉答曰:“赵忠领黄门死士,固守鸡鸣堂。堂内兵甲齐备,苦无攻坚重器,急切间难以攻破。”

    “攻不破,便不攻。”大将军何进当机立断:“且放猛火,一了百了。”

    许凉惊惧:“此乃太后寝宫……”

    大将军何进,焉能不知:“西园广舍千栋,何缺一座鸡鸣堂。”

    司隶校尉袁绍亦劝:“风向不利。若起大火,恐引燃长秋殿。”

    大将军何进,心意已决:“宜速灭口。只需火起,我等便称:乃阉宦见事不可为,自行了断。今夜之后,太后当入主正宫,要此离宫何用。”

    袁绍等人心领神会:“喏!”

    这便命人负薪,堆满鸡鸣堂周遭。

    见弩箭遍插背上薪柴,然底下兵士却毫发无伤。大平座内赵忠等人,各自绝望。

    “许凉匹夫!欲纵火焚宫乎!”赵忠尖声怒叱。

    许凉正要答话,却被何进挥手制止:“阿母,无恙否?”

    辨出说话之人,乃大将军何进。大平座内,赵忠龇牙一笑:“大将军,亦无恙否?”

    “今夜之乱,皆拜阿母与阿父所赐。与其延祸家人,不如就此罢手。太后当面,留你全尸。”大将军胜券在握。

    “哈哈哈……”赵忠仰天长笑。笑罢,热泪长流:“二宫兵乱,究竟拜何人所赐。大将军心知肚明。又岂能瞒过世人,诓骗天下。老奴天家一忠犬,苟且偷生,享尽荣华富贵。今日追随先帝而去,足可含笑九泉。所谓‘来日方长’。老奴必在九泉之下,扫榻以待大将军!”

    “不识好歹。”何进怒急:“点火!”

    “喏!”许凉张弓搭箭,火箭直落柴堆。

    便在此电光石火间。劲弦响处。一支利箭后发先至,正中火箭。

    砰!

    二箭相撞,飞火四溅。

 1。33 以众击寡

    百步穿杨,技惊四座。

    众人忙将大将军何进,团团围于身后。

    袁绍高声喝问:“何人突施冷箭!”

    “本初别来无恙乎?”声音耳熟能详。然急切间,竟不能对号入座。

    便在众人闻声凝望之时。只见董骠骑,携一众亲信,淋淋到场。自董骠骑以降,皆披蓟国水军“辟水角端甲”。来得慌张,裙甲下暗藏革囊,鼓鼓囊囊,犹未来及放气。必借洛阳内外水路,暗经“流香渠”入园。

    “大将军何其急也。”董骠骑割断吹气死结,革囊徐徐干瘪,裙甲自行翻落。

    “董骠骑无诏入宫,意欲何为。”大将军何进,皮笑肉不笑。

    董重咧嘴一笑:“董某自是奉诏入宫。”

    “奉何人之诏。”何进目视左右,欲先发难。

    “自是奉(董)太皇诏。”言罢,董重遂从一隔水囊袋中,取诏在手:“有车骑将军何苗,上疏劾奏大将军何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故奉太皇诏命:即刻缉拿大将军,交由三司会审。若抗命不遵,格杀勿论。”

    话音落地,一片死寂。

    须臾,只听何进,旁若无人,放声大笑。

    “哇哈哈哈……”

    众人心领神会,亦随之捧腹大笑。乃至许多人东倒西歪,前仰后合。鸡毛充令箭。数千西园卫当面,大言不惭,犹不知死活。何其不智也。

    笑罢。大将军何进,目露凶光,并指一点:“将此獠拿下。”

    “喏!”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