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8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已至此,毋需多言。

    有道是“先入为主”。曹节既已将养女,许配蓟王。木已成舟,不可强求。

    刘平劝道:“遥想当年,王上初入京师。传闻,安素匆匆一瞥,便已心有所属。又闻,王上家中七色婢,本有其一。此乃命中注定,不可更也。”

 1。106 勿以为念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

    野林嫩芽新发,官道车马不绝。尤其近年来,楼桑少君侯声名鹊起。楼桑名产,风靡北地。邻近州县,甚至弃贩马,改贩楼桑名产。足见利重。

    忽听马蹄疾响,路上行人纷纷避让。

    但见一道青影,呼啸而过。却在奔冲入林时勒马。

    面前三岔路口,却不知该走哪条。

    马背少年公子,环顾左右。忽见路边青石,上卧一人。布衣竹冠,似在小憩。顾不得许多,这便打马上前:“敢问长者,可曾见一辆骡车驶过。”

    石上高卧之人,闻声睁眼。见一少公子,骑高头大马。背后还另有一少年同乘。又见公子锦衣染泥,鞋袜未干,似一路疾驰至此,这便笑答:“路上车马,何其多也。不知公子,所问何人?”

    少年公子随即改口:“驾车老翁,身披斗笠,鹤发童颜。车内童子,浓眉大眼,唇红齿白。一老一少,别无他人。”

    高卧之人起身言道:“老翁有一葫芦美酒,正是香飘十里松泉酿。”

    “正是,正是。”不等公子答话,身后少年,连连点头。

    只见那人,伸手一指:“便是此路。”

    少年公子,不疑有他:“多谢!”

    音犹在耳,已纵马追去。

    “举手之劳,不敢言谢。”待起身,已遥不可及。这便散去笑意,目露深意。

    忽听青石后,另有人稚声言道:“明明不是此路,为何故意错指。”

    那人龇牙一笑:“天机不可泄也。”

    “如你所说,举手之劳,何来天机?不过是被人搅扰了春梦,心生不满,暗中报复罢了。”

    “有理,有理。”指路人亦不争辩,反冲青石后言道:“事到如今,可愿随我同去。”

    “好。”

    “如此爽利。”指路人奇道:“先前又因何不愿?”

    “先前不知,如今已知。若不随你同去,恐遭报复。”

    “哈哈哈……”指路人仰天长笑:“妙极,妙极。如此,你我便是同路人。”

    云台山治,地宫靖室。

    众人席地而坐。听襄楷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正如左慈所料,与王芬密谈时,襄楷暗中使出仙门“点石成金术”。令王芬美梦成真。这才痛下决心,密谋行刺。见他摇头晃脑,自鸣得意。张鲁试问道:“今日之时局,可如襄师所愿。”

    “意料之中。”襄楷自信满满:“灵帝崩,子年幼。主弱臣强,天下必乱。”

    “天下大乱,于我辈何益?”张玉兰不禁问道。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乱,兴之始也。乱局之中,必出雄主。一统六合,问鼎天下。”襄楷一语中的:“今汉气数已尽,回天乏术。所谓‘长痛不如短痛’。易当速灭之。苟延残喘,遗祸无穷。”

    “原来如此。”张鲁又问:“依襄师之见。何人能拨乱反正,问鼎天下。”

    襄楷言道:“麒麟既已不见而见。天意如何,毋须多言。”

    “既如此,襄师因何要暗行不轨,处处为敌。”张鲁再问。

    “麒,麋身龙尾一角,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火精之子,衰汉而三兴’。”襄楷语出深意:“然,‘牡曰麒,牝曰麟’,奈何如雾似幻,雌雄莫辨。待化繁为简,合而为一。大道自成,天下可安。”

    “恕在下,不知其中深意。”张鲁这便下定决心:“如此,襄师可愿与我出山,同上大震关,与左仙人一见。”

    襄楷摇头道:“清领污衣,泾渭分明。天堑鸿沟,秋毫不犯。我与左慈,道不同,不相与谋。”说完,又翻掌取出一物:“闭关数月,终得圆满。将此物交给左慈,也算‘入宝山,未空手还’。”

    待张鲁双手接过,襄楷并指一弹。但见一枚黑丸,直入丹炉。

    一声巨响,火光四溅。炉渣伴火砾,席天幕地。宛如兜头浇下一场火雨。

    “伏火丸!”张鲁大惊:“襄师枉顾性命否!”

    浑身火苗飞窜,襄楷仍强笑:“诸事已毕,此生无憾。当焚尽凡尘,羽化升仙。诸位道友,勿以为念。”

    “速退!”见四面火起,爆炸声不断。张玉兰扯张鲁飞退。待二人冲出暗门,只觉山崩地裂,天旋地转。又待烟火散尽,壁后石窟,已被落石淤塞。

    死里逃生,如何能不腿软。

    “速去大震关。”张鲁强撑起身。

    “好。”张玉兰亦咬牙站起。二人升上洞窟,只见云台后殿,已坍塌大半,只剩断壁残垣。所幸后殿乃供奉祖师之所,日常并无人居住。未有人遇难。二人收拾心情,引兵下山不提。

    函园水砦,三足踆乌船宫。

    暖风徐徐,春意盎然。

    琉璃舷窗外,白雪皑皑。为众美人掖好被角,蓟王抽身下榻,自去沐浴。浴室内,亚马逊美人已候多时。洗漱更衣,入餐厅用膳。

    一日之计在于晨。

    朝政国事,皆需蓟王圣裁。江表十港,日渐繁盛。前往夷洲、澶洲及珠崖洲等,立海外港津的船队,亦有喜讯传回。倚仗坚船利炮,铁壁铧嘴。先寻优良避风港湾下锚,以大小船只,围建水砦。再往来岸边,筑路造堤。期间,也有岛夷远远窥探。然海上坞堡,庞然大物,气势逼人。只敢远观,不敢逼近。手中竹箭投枪,不及机关弩炮,远射千步。只能眼巴巴,看着汉人圈地营城。本欲趁林密草茂,伏地夜袭。岂料不等日落,匠人便纷纷重返水砦,饱食安枕,一夜到天明。

    不出一月,港津筑成。营造诸器,接连上岸。

    筑墙造楼,一月数百。待机关壁垒合拢,再无忧患。

    不出半载,港津已扩为港城。大汉船队,往来不断。上邦风物,随之风靡化外野岛。便有大胆岛夷,慕汉家繁华,陆续入城,与汉人杂居。亦有半数岛夷,举家内迁,让出富饶的海岸平原。

    修路筑堤,通渠圩田,如法炮制。一港分二城,二城生四邑。蓟王有言在先,手握十城,便可为一县之长。

    或有人问,何不自立为王?

    且不论随行人等,如何作想。弃锦绣前程,大好河山于不顾。于不毛之地,背主自立。终其一生与野人为伍。何其不智也。更加蓟王嫉恶如仇,蓟国大汉一藩。结局如何,可想而知。

    “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鞭而争先耳;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野望,永远与实力相匹配。

 1。107 三日得仙

    陇右大震关,四海馆。

    张鲁并张玉兰,日夜兼程,登山来见。

    细听襄楷言行,左慈一声长叹:“青领(清领)高士辈出。心似明镜,身不蒙尘。为人处世,从不苟且。徒令人嗟叹。”

    张鲁遂将襄楷临终所赠玉匣奉上:“襄师,命在下将此物,转呈先生。”

    一眼扫过,左慈轻轻颔首:“襄楷之事,老朽已尽知。”

    张玉兰忍不住问道:“此中何物?”

    “乃你派‘九转金丹’。”左慈答曰:“谓‘炼丹’者,有一至九转之别,以九转为贵。‘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闻‘九(转)之,三日得仙’。莫非便是此丹。”张鲁大惊。

    “正是此物。”左慈言道:“传闻,令祖张道陵,便是服下此丹,羽化升仙。”换言之,服用吃药后,意识化为碎羽,脱离躯体,位列仙班,永登极乐(脑死亡)。再不受浊世之苦。

    张鲁眼中贪色,一闪而逝。急忙屏气凝神,再抬头,已恢复如初。

    将张鲁表情尽收眼底,左慈笑道:“血气方刚,红尘难舍。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又有谁愿早升。所谓成仙,不过是死期将至,另觅出路罢了。”

    “惭愧。”可谓一语中的,张鲁无从反驳。觊觎汉中,自立之心,昭然若揭。大业未成,焉能离世飞升。

    “为今之计,又当如何。”张玉兰问道。

    “你二人且自回,好生防备,切莫令贼人有机可乘。”左慈言道:“襄楷临终谶言,老朽已猜出七八分。若果真如此,我主无忧矣。”

    “喏。”高手过招,凡人辟易。张鲁并张玉兰,这便告辞不提。

    书报三足踆乌船宫。

    知襄楷已死,刘备稍稍松了口气。然左慈字里行间,讳莫如深,似有未尽之言。或是心忧余党。仙门之事,本就玄而又玄。左慈既不愿明言,必有难言之隐。刘备亦不勉强。然襄楷出身清领道,已确认无疑。至于云台地宫,暗藏丹炉。饶是前天师夫人,美人卢暒亦毫不知情。

    襄楷又是从何处得知。

    天师道,果有大神通。

    东郭马市,胡姬酒肆。

    后将军麾下,骑都尉李肃,眉头紧蹙,自斟自饮。

    少顷。便有一童子,掀帘入内:“敢问,可是李都尉当面。”

    “正是。”半大童子,李肃不疑有他。

    童子近前施礼,再取竹筒:“告辞。”

    “且慢。”见竹筒封泥完好,李肃忙问:“何人托你送信。”

    “乃是……”童子稚声稚气,如何能说全。

    见问不出所以然,李肃唯有放其离去。临窗窥探,并无异样。急忙返回客舍。关门闭窗,灯下视之:“三日后,平乐观见。”

    “何人约我相见。”白绢无头无尾,李肃却不敢怠慢。

    十里函园,兰林里,河东太守袁绍别馆。

    “报。”便有家将,堂前来报:“昨夜有人投书府前。”

    “何人投书。”袁绍竟仍滞留京畿。

    “卑下不知。”

    “呈上堂来。”

    “喏。”

    岁末将至。百蛮贡职,众郡奉计。四方使节,陆续进京。

    开年第一大事,便数正月旦会。自少帝继位,蓟王抵京。各方势力,偃旗息鼓,不敢相争。选贤任能,高薪养廉。朝野内外,气象一新。三公九卿与幕府二丞,共理国事。百里洛阳,皆大有裨益。至于八关之外,稍有迟缓。亦情有可原。

    正腊前,腊赐分批发放。世人皆传,蓟国富甲天下,大汉一藩。待领食蓟王腊赐,蓟国之富足,百官终是感同身受。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不等来年开朝,便有议郎、侍御史,联名上疏,请开漠北都护府。少帝从谏如流。专开朝议。

    “当以何职,都护漠北。”少帝居高下问。

    便有司徒崔烈,满面红光,稳稳起身:“回禀陛下,当仿效西域,择将军都护。”

    “先帝封蓟王为辅汉将军都护西域。”少帝言道:“依崔公之言,当择与‘辅汉将军’品秩相同之将军,都护漠北。”

    “陛下明见。”崔烈就位。

    少帝又道:“然,我朝常设将军,大营皆有属地。如度辽将军、虎牙将军等,戍守一方,身兼要务。不可轻离。”

    “尚有前后左右,四将军可用。”帘后董太皇,小声提醒。

    少帝轻轻颔首:“前后左右,四将军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