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8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略作停顿,张俭逐字逐句,掷地有声:“于国于党,于公于私。我等皆要助蓟王成就大业。纵百死不悔。”

 1。138 漏夺附党

    知三君还有后人,景顾不禁泪流满面。

    张俭慨叹:“俗谓‘三岁见老’。‘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古来明主,莫过如此。”

    见景顾慨然拭泪,张俭又道:“日前,幕府中丞贾诩,询问令尊近况,欲授以武都令。”

    景顾父,景毅,字文坚,蜀郡梓潼人。先为太守丁羽察举孝廉,后为司徒举“治剧(谓善理繁棘政务)”,历任沇阳侯相,高陵令。立文学,以礼让化民。迁侍御史。吏民守阙请之,三年不绝。

    “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景)顾为(李)膺门徒,而未有录牒(其子景顾未录入党人名册),故不及于谴(故其父景毅未受牵连)。(景)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后汉书李膺传》。

    自甘附党,又何止景毅一人。

    党锢祸起,天下士人牵连者众。皇甫规虽是名将,然才名不彰,顾得幸免。其自诩为西州豪杰,以未牵连党事为耻,于是上疏自表:“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时人以为(皇甫)规贤。

    此二事足见一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大汉,“家国天下”。党人忠义,可歌可泣。待后世“家天下”。党同伐异,党争误国。一前一后,不可同日而语。

    景顾乃李膺门徒。自是党人无疑。故往来党魁精舍,引为心腹。这便言道:“此必是蓟王授意。”

    张俭笑道:“必是如此。”

    “蓟王为人行事,令人叹服。”景顾心生慨叹。

    “知人善用,蓟王可谓明主乎。”张俭亦感慨良多:“我辈仅凭一腔碧血,不知明哲保身,惨遭屠戮,十不存一。然蓟王却屡屡,化险为夷。此乃应运而生,神鬼庇佑也。”

    “先生所言极是。”景顾拜服。

    蓟王陵,地宫耳室。

    记室掾例行通报:“董卓、袁绍等,趁休沐,赴党魁平乐会。与先前别无不同。唯一例外,便是豫州牧孙坚。”

    “孙坚亦赴会。”幕丞贾诩,若有所思。

    “正是。”记室掾又道:“党魁精舍,非党人不得入内。一般细作绝难混入。故未知详情。”

    “党人今非昔比。党魁只身上洛,负天下之众望。焉能有毫厘之失。”贾诩言道:“且名士自风流。闲杂人等,相形见绌,掩面遁走不提,又岂敢近身窥探。”

    “幕丞言之有理。”记室掾再问:“‘衣带诏’既已外泄,何、董二戚,必有所动。按理说,孙坚乃出董重幕府,素为其爪牙心腹。为何偏在此时,不避耳目,亲赴平乐会。”

    贾诩轻轻颔首:“此处存疑。”

    记室掾欲言又止。天人交战,终咬牙进言:“袁绍、袁术、曹操、孙坚,皆与主公,相交莫逆。且党魁又奉右国令遗命,续掌天下棋局。是否……”

    “且说来。”贾诩不动声色。

    “主公与‘衣带诏’,可有牵连。”记室掾既出此言,必有所指。

    换言之,麾下游缴,或已上报类似风闻。

    “主公光融天下,明以照奸。人前人后,别无异同。岂能暗施阴谋,行借刀杀人之绝户毒计。我,为臣久已,从未见主公如此行事。身为人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以后,切莫见疑。”贾诩循循善诱。

    “卑下遵命。”记室掾肃容下拜。贾诩推心置腹,记室掾焉能不知。

    贾诩又道:“主公已六百里传书林虑山。不日当有消息。”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若右国令女,能劝退党魁。亦算是善始善终。”记室掾直抒胸臆。

    “时局波橘云诡,断不可掉以轻心。”贾诩眼中尽是深意。

    “喏。”

    阿亭道,千秋观,顶阁。

    瑶姬自鸽下取竹筒密信,呈于上元夫人当面。

    取书细观,竟出西王母亲笔:“尸子曰:‘玉渊之中,骊龙蟠焉,颔下有珠’,是为骊珠也。欲得此珠,必下九重之渊,趁其睡而采之。骊龙假寐,乃为护‘千金珠’也。”

    “骊龙假寐,为护骊珠。”上元夫人,若有所思:“刘惇被人暗施禁术,乃为护恩师襄楷。换言之,襄楷所谋,便是千金珠。”

    瑶姬言道:“刘惇本必死无疑,幸被左慈所救。待复醒,只身入蜀,祭拜先师。后抄小路进京,饥渴乏力,倒伏路中。为守丞刘平所救。施以酒食,后入千秋观,一夜飞升。究竟是旧疾复发,一命呜呼。还是诸事已毕,含笑九泉。未可知也。”

    “王母之意,‘千金珠’便是解此谜团之关窍。”上元夫人言道:“襄楷赴瑶池仙会时所言,王母可曾送来。”

    “信使已发,尚未抵达。”瑶姬答曰。

    “骊龙颔下,千金之珠。”上元夫人苦思不解,一时神游天外。

    函园九坂,琼台里。左中郎将吕布府前。

    吕布下朝归来。见守丞刘平含笑立于车下,急忙滚鞍下马,赶来相见。

    “见过左中郎将。”刘平先礼。

    “见过守丞。”吕布回礼:“请府中一叙。”

    “请。”

    宾主落座。艳婢奉上香茗,刘平举杯言道:“借一杯清茶,与左中郎将话别。”

    吕布忙问:“府丞欲往何处?”

    “待上巳节后,随王妃归国。”刘平言道:“掌南港十夷王邸。”

    “原来如此。”吕布惜道:“守丞离京,布,少一挚友也。”

    刘平笑道:“常闻,时势造英雄。左中郎将,扬名天下,指日可待。”

    “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吕布忙问:“守丞何出此言。”

    刘平方觉一时失言,这便笑道:“天机不可泄也。”

    吕布岂肯善罢甘休:“可与党魁相关。”

    换作刘平一愣:“左中郎将,又何出此言。”

    “不瞒守丞,今日散朝,董骠骑亲来示好。不等出宫,何车骑亦来结好。虽皆未曾明言,然拉拢之心,昭然若揭。句句不离党魁,布,岂能上当。”吕布傲然一笑。

    刘平甚是欣慰:“左中郎将,当善保有用之躯,待来日驰骋疆场,封侯拜将,成不世功业。”

    见他言有所指,吕布急忙追问:“布与守丞,刎颈之交。何不明示。”

    “既如此……”话已至此,刘平不忍欺瞒,这便密语相告:“左中郎将,可知‘衣带诏’乎?”

 1。139 与民为伍

    “未知也。”吕布摇头。

    见他发乎于心,不似作假。刘平遂将衣带诏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不料窦太皇,竟有此远谋。”闻衣带诏,欲除何、董二戚,吕布不由赞道。

    刘平言道:“董卓、曹操、孙坚、袁绍、袁术等,或州牧、或太守,悉数奉诏。只需等王上辅政期满,归国就藩。洛阳必兴血雨腥风。左中郎将,掌洛阳八关。那时,当有用武之地也。”

    “原来如此。”吕布抱拳行礼:“谢守丞实言相告。”

    “你我之间,何必言谢。”刘平起身回礼,落座后又叮嘱道:“董卓之流,非信义之辈。此诏,或已泄露。何、董二戚,许早有防备。之所以,争相拉拢。盖因左中郎将,代王上掌洛阳八关。扼外镇入京之咽喉。尤为持重。若洛阳兵乱再起,外镇必携大军入京勤王。那时,左中郎将扼守八关,放与不放,一念之间。”

    吕布忙问:“依守丞之见,放还是不放。”

    刘平连连摆手:“此等军国大事,岂是我六百石官,能够多言。”

    事关仕途官运,吕布焉能死心:“布与左丞,只论私交,不论官秩。凡请赐教!”

    说完,竟离席下拜。

    刘平忙离席搀扶。吕布孔武有力,昂然虎躯,纹丝不动。

    屡试不起。无奈,便只好言道:“左中郎将,且附耳上来。”

    吕布大喜:“多谢守丞。”

    阳港水砦,三足踆乌,船宫正殿。

    “臣,鲁肃。拜见主公。”新任函陵令,随名产船队抵京。

    “子敬免礼,赐座。”刘备居高示下。

    “谢主公。”鲁肃年少老成,体貌魁伟。

    刘备见之甚喜,待落座,遂为其引荐殿内肱股重臣:“辅汉中丞贾诩,右丞荀攸。军司空田丰,军正沮授。辅南将军,孤二弟关羽。辅北将军,孤三弟张飞。辅西将军徐晃,辅东将军周泰。中垒将军典韦……”

    鲁肃依次见礼。

    刘备遂设宴,为鲁肃接风洗尘。

    “敢问主公,官寺何在?”席间,鲁肃问道。

    贾诩答曰:“初置官堡内,国邸精舍。待仙台里官寺改造毕,明庭当可择日迁出。”

    “十里函园,九坂悬楼,多是勋贵聚居。不宜治民。臣乞,设官寺于九坂之下。”鲁肃早有预案。

    刘备轻轻颔首:“子敬之意,孤已尽知。既为民做主,当与民为伍。”

    遂看向右丞荀攸:“函园内,可有适宜之所。”

    “阳港市旁,永宁里邸舍,可改为官寺。”园中草木,皆在荀攸心中。

    “甚好。”刘备笑问:“子敬以为如何。”

    “臣,无异议。”鲁肃下拜。

    “命将作馆,改永宁里邸舍为官寺。”刘备言道。

    “喏。”

    如前所说,蓟国官寺,皆在园中建有分支。幕府与封国分庭并立,却又断难分离。毕竟,国君与大将军,皆是刘备。

    东郭殖货里,金水小市,乃蓟王产业。故非市舶寺所辖。乃属南宫披香殿少府。如此说来,十里函园,亦隶属蓟少府所辖。

    门下署并少府,分掌蓟王内外家事。门下乃蓟王私臣,少府掌理王室。诸如陵园、宫殿、园池、苑囿等,及一切宫中用度,皆为少府所辖。

    甚至,金市子钱家,亦由少府所辖。隶属于中藏府。

    鲁肃暂居国邸。待永宁里官寺改造毕。便将与麾下百余游侠,走马上任。稍后上疏蓟王,将麾下游侠,皆编入刺奸、贼捕。领护园内安防。不出一月,气象一新。

    鲁肃之能,何必多言。

    若将二崤城,比作南北宫城。九坂悬台,比作洛阳内城。函陵令可比洛阳令。同为千石俸。蓟王将伏路把关鲁子敬,封于函园。其深意,不言自明。若有一日,蓟王归国就藩。幕僚随行,四辅将军,分驻四大都护府。函园守备,便由鲁肃一力承担。

    料想,以鲁肃大才,足可护园内近四十万百姓周全。

    函园乃蓟王陵。园内编户,皆是守陵人。市租赋税,充入少府。为蓟王家用。获利之丰,可想而知。再加遍及蓟国四百城的酒垆、客舍、汤池、寝肆……蓟王富可敌国,并无虚言。正因如此,蓟国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蓟王自食其力,从不与民争利。更无需搜刮民脂民膏。

    天光三殿,后宫妃嫔。不满千众,皆食家俸。足见一斑。少府女官,多来自白湖女校。年十五出仕,年三十五致仕。出宫嫁人,相夫教子,食民爵岁俸。如中书令赵娥,中书仆射荀采,则嫁入王家,为蓟王妃嫔。

    上下皆有出路。

    蓟王已下令。凡致仕女官,皆保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