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8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无言以对。”一语道破卢司空此刻心境。

    “程太仆将逝,长信宫不宜欢饮。朕,亦无事宴客。”窦太皇言道:“且,有其一,必有其二。今次虽止,焉知明日不复行?”

    卢司空言道:“臣,今日来见,方知二戚事小,二诏事大。”

    “司空且回。朕,倦了。”窦太皇,言尽于此。

    “臣,告退。”卢植自去。

    窦太皇之意,不言自明。蓟王归国,幕府随行。朝中唯有卢植,乃蓟王最可信赖之人。将先帝《起居遗诏》明示卢植,便有转述蓟王之意。

    传与不传,一念之间。且看卢植如何作想。

    三日后,二戚宴,如期而至。

    一切皆不出卢植所料。

    太傅、三公,遣属吏代为出席。九卿或称病不出,或二择其一。百官列队二戚府前。尤其董骠骑府,车水马龙,蔚为壮观。

    换言之,百官多数以为,手握三万西凉精骑的董骠骑,胜算更大。

    一场置酒高会。含义之深,不可为外人道哉。

    陇右大震关。

    慧妃自洛阳归来,便颇多倦怠。食欲不振,寝食难安。得宫中侍医诊视,方知有喜。蓟王子嗣众多,然多为单出。能连生儿子,凤毛麟角。足见宠溺。

    不及将喜报传回,惊悉蓟王灵台受创,长睡不醒。慧妃惊慌失措,险些流产。

    所幸,王妃千里传书,告知蓟王详情,以安其心。这才稍有好转。

    陇右政务,皆交由幕僚打理。断不会出错。

    慧妃安心养胎,足不出云霞殿。

    大震雄关漫道,阻断东西。关首蓟王离宫,堪称会临绝顶,尽览众山小。飞鸟难度,略显夸大。固若金汤,实至名归。

    “禀慧妃,关首有人求见。”云霞右御卫长梁姿,入殿通报。自蓟王就国,三百云霞卫,亦悉数归来。众皆完璧,无人贞落。

    无妨。蓟王麒麟霸体。花落(蓟)王家,终有时。

    “自称‘墉宫玉女王子登’。”梁姿答曰。

    慧妃星眸寒芒乍起:“害夫君至此,还敢前来。西王母派,不识大体。”

    “见是不见。”身侧当素言道。

    “自然要见。”慧妃这便打定主意:“速取钱匣一枚。”

    “喏。”当昔起身入后殿。

    许师钟瑷言道:“仙门中人,来者不善,不可不防。”

    “如此,先带去沐浴更衣,再入殿相见。”慧妃又道。

    “喏。”

    少顷,便有一青衫女子,翩然而至:“昆仑王子登,拜见慧妃,拜见诸美人。”

    “女仙所谓何来。”慧妃居高下问。

    “乃为门内上元、云华而来。”王子登答曰。

    “夫君灵台首创,乃因上元夫人,暗施‘点石成金术’而致。云华夫人,求告不成,竟突施瑶池仙术,乃至被人所乘,险伤及夫君性命。二人今被关押五千里外,蓟王宫监牢。贵使,何来求我?”

    “仙门中人,不问世事。二人犯事,当有门规惩治。”王子登不卑不亢,仙气凌人。言下之意,世俗皇权,无权处置仙门众生。

    “此言有理。”慧妃嫣然一笑:“奈何夫君大梦未醒。妾,不敢擅断。权且令二夫人,暂居蓟国,乃为上宾。待夫君醒来,再做打算,如何?”

    “这……”王子登略显迟疑:“先前慧妃言,二人身陷囹圄。如何为上宾。”

    “先前事出有因,且贵使未至。今贵使既来,我等悉知王母心意。焉能不善待之。”

    “口说无凭。”王子登,亦无他法。

    “若有食言,愿罚铜抵罪。”说完,慧妃这便命人将漆木钱匣奉上:“内有蓟钞一亿三千五百万。劳烦贵使带回。转呈王母当面。”

    “如此,也罢。”如此巨款,王子登平生罕见。

    正欲告辞,忽听慧妃又道:“且传语王母,‘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

    王子登默记于心,翩然而去。

 1。172 席珍待聘

    目视墉宫玉女王子登离去,当昔不解:“敢问慧妃,夫君因其所害,既往不咎已是善待,为何反赠一亿资财?”

    慧妃眸生异彩:“稍安勿躁,不时当见分晓。”

    当素似有所悟:“慧妃此举,非为罚铜抵罪,乃为传语王母。”

    释比翟姜言道:“慧妃所诵,乃出司马相如《大人赋》,又称《大人之颂》。以‘大人’,喻天子,赋中‘大人’遨游天庭,与‘真人’周旋,以群仙为侍从,过访尧舜并西王母。乘风凌虚,长生不死,逍遥自在。乃是迎合武帝好神仙,求长生而作。文字糜丽。前汉时广为流传。”

    “正是。”慧妃叹道:“奈何武帝终其一生,耗费无度,求仙无果。后下《罪己诏》,慨叹:‘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

    “奈何求神问仙,风行两汉。无人免俗。”当素叹道。

    殿中云霞美人,多出仙门。同侍蓟王,自无需介怀。当昔遂问:“神仙之术,当真能长生不老乎?”

    “未可知也。”翟姜摇头。就西獂释比一族而言,并无长生不死之人。

    慧妃忽笑:“西距昆仑,几日之遥?”

    “昆仑墉宫,高居承渊山。乃昆仑北户。来回许十数日,乃至月余。登山路径,称‘昆仑秘径’。唯西王母派知晓,旁人皆进出无门。”翟姜答曰。

    “通天之路,岂有易哉。”慧妃似有感而发。

    大震关并大散关,扼守关中。既是雄关,又是雄城。称“通都关邑”。大震关,多为羌人聚居,大散关,则多氐人聚落。自辅汉幕府,领护流徙羌氐诸胡以来。牢城不断扩建。藏于深山密林之古羌、古氐,散布河谷之月氏别种,亦纷纷出山。迁入牢城,落籍编户。

    甚至巴蜀交界,汉中各地,亦有零散部族,不断北上来投。陇右一地,去年上计,已破八百万口,百余万户。汉人约占一成。多分布于河西走廊沿线,远至河西四郡。余下河湟两岸,冰原上下,皆为羌氐诸胡,世代所居。蓟国营城术,蓟人圩田法。诸如此类,大行其道。城内城外,渐与蓟国比同。

    尤其和合之风盛行。羌氐诸胡,以嫁入汉家为傲。汉家儿郎,亦多娶胡妻。究竟是胡化,还是汉化。国中曾有争论。乃至太学坛专开博论。莘莘学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双方引经据典,唇枪舌剑。数次对垒,皆势均力敌,不分胜负。

    惊动时在洛阳京畿之蓟王刘备。蓟王遂出王命。并弃“汉胡二化”,只称“向化”。蓟国此后,毋再提“胡化”或“汉化”,皆称“向化”。

    争论乃止。

    正潜心编撰《蓟国百科全书》之上庠令郑玄,于百忙中言道:将蓟国上邦风貌,放之四海,令五胡四夷皆心向往之,便是王上所言“向化”也。

    郑玄乃天下儒宗。亲为王命注解,自无差池。

    正因如此。故国人远游,多自称“蓟人”。

    闻者皆肃然起敬:原是大汉一藩。

    自开江表十港。万邦风物,纷至沓来。各种果蔬鱼鲜,海外奇珍,源源不断,运抵泉州港。蓟国名产,亦随之驰名海外。为天下所知。

    紫渊王子馆开馆时,蓟王亲笔赠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治兵习武,取禽祭庙。”

    四少师之蔡邕,注解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乘风万里,并土分封。

    众人纷纷醒悟,“取禽祭庙”,乃“分封告庙”之意。“取禽”,“并土”也。

    蓟王雄心,足见一斑。

    与其说,上庠令郑玄、少师蔡邕,乃是为“蓟王之言”注解。不如说,乃是为泱泱蓟国指点江山,勾画宏图。

    上邦文明,当以农耕为主。兼顾绿洲、游牧、海岛、丛林、冰原,等诸多次生文明,汇聚一炉。锻造成崭新的蓟国风貌。

    千里国土,千万国民。扬帆南北,驰骋东西。开枝散叶,欣欣向荣。

    不惧风霜凛冽,大漠扬尘。不惧狂风巨浪,虫蛇毒瘴。唯一所患,王上何时醒。

    平心而论。蓟国与日俱进,极速扩张,远超时人想象。尤其夷洲、澶洲及珠崖洲,三座大岛,立港营城。向化岛夷。经由将作寺测绘,三岛面积,堪比大汉一州之地。换言之,只需开辟三岛,大汉可并三州之地。

    且岛上植被丰茂,物产丰饶。便是岛夷种落,亦不在少数。文明程度,不言也罢。

    人力、物力皆称富足。只需假以时日,驯化岛夷,向化夷众。“着汉服,行汉礼;说汉话,书汉隶”,不出数代,皆为汉土。

    蓟王春秋鼎盛。有生之年,当可得见。

    身怀一亿巨资,墉宫玉女王子登,如何敢丝毫懈怠。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穿冰川溪谷,走“昆仑秘径”,抵达墉宫。

    与世人所想,昆仑凛然高绝,滴水成冰,寸长不生完全不同。墉宫所在,昆仑北境,竟繁花似锦,温暖如春。热泉自地下暗河涌出,融化厚厚冰壁,注入山谷。溪谷两侧,雾气氤氲。泛起阵阵暖意。

    此谷群山环抱,隔绝冷风。通天之阶,沿冰壁开凿。上铺皮毛兽骨,连以千年绳结。群峰之间,以吊桥相接。脚下,身侧,皆取用不知名兽骨,固定拼接。所谓“百绕千结,兽骨嶙峋”。别有洞天,世外桃源,莫过如此。

    登墉宫,入石殿(石室),面见王母。

    墉宫玉女王子登,备说前事。周围女仙,皆面露喜色。

    俗谓“财能通神”。便是瑶池女仙,亦不例外。虽说谷中富饶,自给自足,已成惯例。然,墉宫上下,出入昆仑,皆需钱财傍身。俗世行走,布道信众,皆需耗费无数。匣中巨资,足可补历代亏空。焉能不喜。

    唯端坐大位之当世西王母,难觅仙容。

    “慧妃既出亿钱作保,料想阿环(上元)、瑶姬(云华),当安然无恙。”墉宫玉女董双成言道:“王母,当可安心。”

    “匣中钱财几何?”王母不置可否。

    “如慧妃所言,内有蓟钞一亿三千五百万。”王子登答曰。

    “慧妃可有传语。”王母果称神明。

    “慧妃言,‘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王子登如何能忘。

    “好一个,幸有三足乌为使。”西王母已醒悟:“匣中非‘罚铜’,乃‘娉资’也。”

    众皆大惊:“王母此言何意?”

 1。173 能者多劳

    古往今来,对待仇敌,通常有二法。

    其一,挫骨扬灰,斩草除根。其二,坏城平池,散财焚兵,化干戈为玉帛。便是俗谓“化敌为友”。

    有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策也。

    慧妃深谙人情世故。又知军阵兵法。对待西王母派,若不能犁庭扫穴,永绝后患。则化敌为友,永世通好。

    《史记·陈丞相世家》:“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酒肉之资”、“贷币以聘”,乃时下约定俗成之“聘资”。

    见门下女仙仍后知后觉。西王母遂示意:“三足乌何意?”

    “三足乌,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墉宫玉女范成君,脱口而出。

    西王母手指青衫玉女王子登:“你便是‘三足乌使’也。”

    “‘三足乌使’,为‘王母取食’。”董双成幡然醒悟:“莫非,慧妃乃是此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