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8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二戚把持朝政,手握皇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只需一道诏书檄文,便可行生杀予夺。所谓“君要臣死”。衣带盟众,若抗旨不遵,便是大逆不道。与反贼无异。
为求自保,故需另立门户,再立新帝。
参考卑不谋尊的政治对等原则。唯有皇帝对皇帝,方能抵消何、董二戚,挟天子之威。此,亦是史上,关东群雄为何欲立刘虞为帝之原因所在。
明知南阳登基,多行草创。
曹操等人,亦不可奈何。终归性命要紧。
见众人别无异议。袁绍、袁术,四目相对,皆有喜色。
如此急迫,只因袁氏兄弟,暗藏私心。只需裹挟众人,立合肥侯为帝。袁氏便为外戚。合肥侯百里之地,孤弱无援。唯有倚仗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如此一来,门生故吏,便可充斥朝野。久而久之,关东大地,遂成袁氏一言堂。
然,此皆是后话。今时今日,袁氏一门,亦无绝对实力,能与何董二戚,并洛阳朝堂相抗。唯有裹挟衣带盟众,方可如愿。
唯一忌惮。便是蓟王随时会醒。只需蓟王复苏,衣带盟众,并何董二戚党羽,便会如鸟兽散。重投蓟王门庭。
故宜当速决,谨防夜长梦多。
于是草草订下五月之期。
废帝再立,两汉四百年,前所未有。登基仪轨,无从参考。袁绍又力排众议,行以“受禅之礼”。换言之,权作洛阳少帝禅位于叔父,合肥侯。
为“仿效上古先贤”,“行尧舜故事”。禅让需行“三推让之礼”。俗称“三推三让”。不难理解。
在此之前,还需朝中重臣,行“劝进”。联名上“劝进表”。
王朝更易、神器换主,如何劝进,亦是一门大学问。
自汉末魏初,曹丕篡汉。至魏晋六朝时,篡位之君,每每假“受禅“之名,夺取皇位。凡当“让国诏书”颁下,皆故作逊让,使群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连续三次皆上书“让禅”,以示无不臣之心。待第四次时,才勉强继位。
此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曹丕代汉时,侍中刘廙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登基以承皇统。如晋愍帝为刘曜所杀,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先前,洛阳已有党魁张俭,上疏求少帝禅位。
袁绍等人,只需联名三上劝进表。合肥侯三次让禅。
待四次上表,合肥侯便可登基称帝。
一来二往,再三再四。皆需时日。
事不宜迟。
上表劝进,谁人居首,亦是关键。党魁乃不二之选。奈何身居洛阳,若署名劝进,恐为二戚所害。袁绍父袁逢,曹操父曹嵩,今皆为三公。如何肯裹挟其中。
不得已,唯有请陈王刘宠出面。徐豫七国,并衣带盟众,联名上表,劝进合肥侯。
此表一出,天下哗然。
洛阳朝廷,更是一片讨伐之声。
便在一片口诛笔伐之中,合肥侯上书“一让禅”。
关东形势,十万火急。
少帝专开朝会,商讨对策。
待二戚党羽,唇枪舌剑,将关东群雄,批成体无完肤。少帝环视群臣,眼中难掩悲意:“徐豫七王,联名劝进。不乏州牧、太守,参与其中。关东半壁江山,恐易主矣。”
闻此言,殿内已有老臣,恸哭拭泪。
见百官唉声叹气,无一人应声。少帝遂看向董重:“董骠骑可有对策。”
“回陛下。徐豫七国,皆大汉宗室。祸起萧墙之内,臣,痛心疾首。然心有馀而力不足。如之奈何!”董骠骑垂泪奏对。言下之意,老刘家的锅,恕臣不背。
少帝无言以对。又看向何苗:“何车骑,可有良策?”
“回陛下。先前有仙人于吉,解‘代汉者,当涂高’之谶,为‘宗王’。正应关东时局。合肥侯僭越,乃出宗王之乱。诚如董骠骑所言,此乃宗室之祸。臣一介外臣,有心无力。”
少帝一声长叹:“蓟王若在,何至于此!”
“启奏陛下,蓟太妃并幽冀六国主上表,忠于汉室。臣窃以为,大河以北,司隶、关西,乃至巴蜀,皆未有失。”卢司空起身奏报。
此语令少帝稍得心安:“蓟王太妃,心昭日月,忠心可鉴。朕所深倚,诚宜表彰。”
“陛下圣明。”卢司空一语,亦令群臣心安。最不济,还有半壁江山。
“关东之事,该当如何。”少帝问计卢植。
“合肥侯所倚仗,乃徐豫七国。”卢植对曰:“关东为黄巾祸乱之地。群盗蜂起,万民饥流,赤地千里。天灾人祸,吏治无存。豪强私募部曲,不尊号令。积怨已久,方有今日之乱。徐州刺史陶谦,称能臣。另有荆州牧刘表,扬州刺史刘繇,青州刺史刘岱等,皆为宗室。陛下宜当遣使抚之,切莫令合肥侯有机所乘。”
“诏太傅杨彪、太仆王允,杖节镇抚关东。”少帝依计行事。
“臣等,遵命。”杨彪、王允,起身领命。
卢植又道:“洛阳贵胄,封君列候,亦需抚慰。”许多人封邑多在关东,焉能不慌。
少帝心领神会:“请宗正代劳。”
“臣,遵命。”宗正刘虞,起身领命。
卢植再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陛下合举国之力,与关东相持。数载之内,胜负自分。”
言下之意,速战不能速决,需打持久战。
1。192 共赴国难
十日后,陈王宠等,二上劝进表。合肥侯诏书“二让禅”。
天下群雄,皆在观望。
八关之内,动静皆无。
有识之士,这便了然。洛阳朝堂,故步自封。政令已难出京畿之地。早已丧失了对关东的掌控。
平心而论,行动之初,合肥侯等,一众关东群雄,亦难免心生忐忑。毕竟,另立新帝,中分天下,大汉四百年前所未见。本以为,必受朝堂征讨。岂料雷声大,雨点小。不痛不痒。洛阳朝堂竟全无对策。遂有恃无恐。
又七日,三上劝进表。合肥侯诏书“三让禅”。
在此期间,袁绍等人紧锣密鼓。由南阳太守袁术主持,于宛城西南十里处,取土筑台。用于受禅之用。城内离宫,亦加紧修缮。大肆填充宫人采女以备后用。
洛阳朝堂,亦未得空闲。
累日来,官道上斥候信使,飞驰不断。呈报关东讯息。
南宫,玉堂殿。
万里江山图,高悬正中。
大汉十三州,郡、县、乡、亭,事无巨细,皆列在其中。
“豫州牧孙坚、兖州牧曹操,虽皆奉衣带诏,然与袁氏并不同心。合肥侯称帝与否,于二人而言,并无异同。”卢司空言道:“联名劝进,乃出形势所迫。孙坚本出董骠骑幕府,操父今为太尉。若得陛下赦免,二人或有转机。”
少帝言道:“先前还有侍御史上疏劾奏。欲治曹太尉并袁司徒,连坐之罪。”
“不可。”卢司空断然摇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若治二人之罪,袁绍、曹操,必成朝堂生死大敌。”
少帝轻轻颔首:“曹太尉,袁司徒,亦上表请罪。朕,宜当宽赦。”
“陛下明见。”与会重臣,皆暗松一口气。多有家门后辈,裹挟其中。若行连坐,恐洛阳内外,十室九空。
卢司空指点江山,沿大河并长江,画了个圈:“陛下且看。”
“大河以北,长江以南,州郡皆心向朝堂,并无异变。唯江河之间,徐豫荆北之地,多发逆乱。徐豫七国,皆以陈王刘宠,马首是瞻。若能说刘宠来降,七王之乱,迎刃而解。无七王相助,合肥侯必败。”
“七国有兵几何?”少帝又问。
“自黄巾逆乱,各国皆自募私兵。七国联军,或有十万之众。尤以陈国兵马弓弩最多。”董骠骑斟酌答曰:“约有五万之众。”
“陈国竟有五万私兵。”众人始料不及。
“陈王宠有勇,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黄巾乱时,陈国拥众达十余万。后取青壮,编为部曲。得精兵五万。”何车骑答曰:“借水运之便,(与蓟国)互通有无。又得南阳兵甲,荆州船舶。实力倍增,坐实徐豫第一强藩。”
董骠骑又道:“豫州牧孙坚,麾下有精兵数万,另有‘飞云舰队’一支。兖州牧曹操,麾下亦兵强马壮,新晋从蓟国贩来‘盖海舰队’一支,规模与孙坚相若。并州牧董卓,自出洛阳,亦凑足万余精骑。再加袁绍、袁术、袁遗、王匡、张邈、桥瑁、鲍信等,各有郡兵数千,计有十万众。衣带盟众并徐豫七国,各有十万兵马。”时至今日,《衣带诏》已无秘密可言。
“关东竟有二十万众。”饶是少帝,亦大吃一惊:“人吃马嚼,耗费何其多。何以久持?”
大司农奏曰:“关东逆乱,朝廷多行抚恤。各国皆得减免租赋。故粮草积攒颇多。”
少帝一声叹息:“本欲使休养生息,不料却助纣为虐。”
闻少帝叹息,董骠骑遂看向卢司空:“敢问司空。若调集幽冀七国兵马,南下讨逆。胜算几何?”
卢植言道:“幽冀七国,唯蓟国有一战之力。奈何蓟王长睡不醒。太妃并王妃垂帘监国。国中事宜,勉强支撑。若行讨逆,乃力所不能及。勉强驱策,恐生兵变。”
少帝连连点头:“卢司空所言极是。国难当头,当谨言慎行。”
“臣,知罪。”董骠骑驱虎吞狼之计,无疾而终。
卫尉张温言道:“洛阳八关,固若金汤。然朝中兵马,自保有余,讨逆不足。若要平关东之乱,需调集天下兵马。先前,朝中宿将,出镇四方。前将军久戍长安,右将军顺下江左,左将军囤于泰山。可命其就地招募精兵,已备后用。”
少帝欣然应允:“诸将军久经沙场,南征北战,乃我朝上将。当可一用。”
张温素知兵:“诚如卢司空所言,关东逆乱,为江河所阻。可命蓟国水师,往来游弋。阻断北上南下之路。谨防贼人串通旧交徒众。”
依令行事。”少帝无不应允。
“喏。”
环视一众肱股重臣,难得同仇敌忾。少帝信心忽生:“朕与诸公,共赴国难。”
“臣等,敢不从命。”
关东军情,一日三报。左中郎将吕布,马不停蹄,巡视洛阳八关。尤其顺下关东诸关邑,皆陈列重兵,谨防偷袭。
将将回府,尚未坐定,李肃又来。
吕布不疑有他,引入堂中相见。
“贤弟军务繁忙,愚兄本不该扰攘。奈何有一机密要事,请奉先一观。”李肃开门见山。
“何事如此紧要。”见李肃面色凝重,吕布遂问。
“恕愚兄不便细说。奉先可愿随我同往。”李肃起身下拜。
略作思量,吕布这便点头:“吕布愿往。”
李肃大喜,这便附耳言道:“今晚夜半……”
“吕布定恭候兄长大驾。”吕布骁勇,焉有惧哉。
夜半初刻。
吕布如期而至。
纵马入里巷,李肃已等候多时。
打量面前宅院,吕布低声道:“兄长何故引我至此。”
“奉先可知此宅何人所有。”李肃悄声回问。
“岂能不知。”吕布亦多次往来:“乃道人史子眇宅。”
“正是。”李肃言道:“今夜,愚兄乃奉后将军之命,领奉先来见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