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备的日常-第9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因有阳安长公主夫妇,先行质押。引县主封君,纷纷效仿。其妹,颍阴长公主刘坚,阳翟长公主刘脩,并灵帝万年公主,皆先后质押汤沐邑。亦因此事,封君县主,多有往来。

    万年公主亦不例外。

    许攸得董卓密令。不敢怠慢。携重礼登门,求见不其侯伏完。

    伏完得闻,不由皱眉道:“丞相已过不惑之年,且为续娶。焉能配先帝之女?”

    许攸答曰:“丞相手握十万精兵,铸钱无数。何以无妻?”

    “这……”伏完无语。许攸言下之意,此一时,彼一时。董卓权势滔天,洛阳朝野,为所欲为。求皇女为妻,亦合情合理。

    伏完所虑,许攸心知肚明:“君侯所虑,乃皇女下嫁。然遍观朝野,还有何人可与丞相比肩。若惹丞相,岂非不美。”

    “如此,或可一试。然成与不成,且看天意。”伏完勉强答曰。

    “多谢君侯成全。”许攸肃容下拜。

    “令君速速请起。”伏完面色,已说明一切。

    待送走许攸,阳安长公主自出屏后。

    取来礼单一看,不由冷笑:“董贼出手,着实阔绰。”

    久为夫妻,焉能不知长公主秉性。一句“董贼”,足以。

    见伏完默不作声,长公主怒从心起,又悲上心头:“前有汉女和亲胡虏,今有皇女下嫁贼臣。果然‘公卿皆尸禄,无有忠言者’。”

    言罢,长公主已泪流。

    “长公主息怒。”伏完叹道:“董卓手握十万大军,狼子野心。若不从,恐为其所害。”

    “只恨伍孚,未能杀贼。”长公主恨声道。

    言及此处,伏完终于坦露心机:“长公主欲除国贼乎?”

    “夫君何意?”

    伏完为人,沉深有大度。便是长公主,亦难窥所思所想。故才有此问。

    伏完附耳言道:“伍孚之所以不成,只因董卓狡诈多疑。朝服之下,竟披三重软甲。虽有七星宝刀,仍未能尽全功。若成亲当晚,榻上坦诚相待。事可成乎?”

    长公主幡然醒悟:“榻上行刺。”

    “然也。”伏完眼中利芒,一闪而逝:“除此贼,大汉可定也。”

    “不料夫君,竟英雄如斯。”长公主亦不逞多让:“奈何万年(公主)年幼,恐不敢行事。”

    “故需你我,助一臂之力。”伏完已有定计:“西园太后,并前大将军何苗,可为同党。”

    “也好。”长公主狠下决心:“这便入西园,一探究竟。”

    “万勿大意。”伏完叮嘱道。

    “夫君放心。”

    稍后,长公主车驾出府,直奔西园而去。

    洛阳城中,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遍布军中斥候,董府细作。然牛辅来报,董卓不疑有他:“长公主乃为某之事,车入西园。诸将不可为难。”

    “喏。”牛辅领命自去,传达董卓将令。

    故长公主车驾,一路无阻,直入西园。

    入千秋殿,与何后相见。阳安长公主乃桓帝长女。与何后平辈。且为汉室皇女,身份尊贵。

    何后撤帘相见。

    目睹何后,盛年绝色,母仪天下。长公主不由心生慨叹。

    何后入西园守丧三载,广有贞名。再加天降流火,麒麟送子。更引西王母并巫山神女,先后降临园中。西园祥瑞圣地,足见一斑。

    “长公主所为何来?”何后先问。

    “乃为董太师之事。”长公主答曰。

    “董太师何事?”何后不动声色。

    “太师欲续娶万年为妻。”长公主石破天惊。

    何后微微一愣:“太师欲娶先帝之女。”

    “然也。”

    话音未落,忽听屏后一声长吁。长公主这便了然,必是何苗窥听。

    “太师年近半百,万年不过及笄。老夫少妻,徒惹人笑。”何后言道:“太师贵为上公之首,执掌天下权柄。岂能不知进退。”

    长公主顺其言:“不料董卓权重如此,仍不知足。竟觊觎皇女。”

    “长公主所言极是。且回太师,此事不妥。”何后言道。

    “若一口回绝,恐惹恼董卓,延祸满门家小。”长公主言道:“妾寄身洛阳,不比太后,足有一万西园卫。”

    见其似有未尽之言,何后遂问:“依长公主此计,该当如何?”

    “请屏退左右。”事已至此,无路可退。待千秋殿中,并无旁人。长公主遂以心腹之事相告:“刺董可乎?”

    何后眸生异彩,一闪而逝:“愿闻其详。”

    “假公主下嫁,刺董贼于床榻。料想,贼臣必除软甲,可一击毙命。”

    “昔日荆轲刺秦。秦舞阳年十二杀人,却当殿露怯。何况一柔弱女子乎。”太后摇头:“此事难成。”

    长公主仍不死心:“使人假扮,如何?”

    见何后无语。长公主又道:“万年自幼长于深宫。董卓未窥其貌,焉能分辨。”

    “倒也可行。”何后轻轻颔首:“然董卓身肥力大,仍需男扮女装。方可穿胸洞背,杀于榻上。”

    “宫中黄门可乎?”长公主问道。

    “黄门柔弱,不足担此大任。”何后摇头。

    “这……”长公主一时亦无人选。

    “某去。”

 1。189 天降大任

    音犹在耳,便见一宫装丽人,自出屏后。

    长公主忽生似曾相识之感,却又无从记起。

    待西园宫妃行礼落座,何后才道破天机:“乃朕之二兄,前大将军何苗是也。”

    长公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男扮女装,为人不齿。何苗面露愧色,急忙言道:“禀太后。某愿假扮公主,刺董贼于榻上。”

    “二兄可知,此去许不复返也。”何后劝道。

    “臣已尽知。”何苗答曰:“不瞒太后,那日上林苑,臣亦有死志,蒙太后不弃,留得性命。董卓其人,狼子野心。今逼皇女下嫁,明日必迫太后并麟子。宜早日除去,解心头大患。”

    “若大将军出手,此事成矣。”长公主细观,自一拍两散,又日夜假扮宫妃,潜移默化,何苗越发阴柔娇媚。举手投足,全无破绽。

    何后云淡风轻:“有劳二兄。”

    “不敢。”何苗喜从天降。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何后有感而发:“二兄堪此大任也。”

    心绪万千,何苗不觉已热泪盈眶。

    稍加平复,遂拭泪言道:“此事仍需一人相助。”

    “何人?”长公主忙问。

    “尚书令许攸。”

    “不可。”长公主颇多惊慌失措:“万万不可。此獠乃董卓爪牙。闻伍孚之败,便因许攸暗中报信。”

    何苗言道:“许攸此人,足智多谋。诸多前情,细细想来。恐皆为其所用。伍孚怀揣利刃,乃七星刀。本为太仆王允祖传之物。亦是许攸登门求之。那日殿前行刺,董贼不多不少,恰好身披三层软甲。减一分则亡,增一分则重。料想,必是许攸,先行试过。故知七星刀,虽能穿三重甲,然必成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闻此言,长公主更显手足无措:“既如此,何以再中诡计。”

    何苗嫣然一笑,百媚横生:“此乃连环苦肉计也。只为取信董贼。”

    “许攸为何如此行事。”长公主追问。

    “诚如太后所言。足智多谋许子远,焉能明珠暗投。先前不知,今已尽知。”何苗答曰:“王莽不出,光武不现。许攸欲使董卓,逆篡如王莽也。如此,蓟王振臂一呼,天下响应。提王师百万,上洛勤王。除董贼而三兴炎汉。天下可定矣。”

    “……”何苗之语,好似晴天霹雳。长公主竟一时无言。

    “故,窃以为。只需于蓟王有利,许子远定不会束手无为。”

    “如你所言。此时杀董贼,于蓟王有利乎?”长公主毕竟出身汉室。此时之董卓,远非前汉之王莽。此时除董卓,似为时过早。

    何苗眼中异色,一闪而逝:“于蓟王不利。”

    “既如此,许攸岂会相助。”长公主反问。

    “此,亦是苦肉计也。”何苗终于道破心机。

    “莫非……”长公主幡然醒悟。

    “若事成,董卓一命呜呼,天下可定。若不成,董卓必迁怒何氏一门并太后。盛怒之下,兵围西园。屠戮宫室,可为王莽矣。”何苗字字见血。

    音犹在耳,便见一宫装丽人,自出屏后。长公主忽生似曾相识之感,却又无从记起。

    待西园宫妃行礼落座,何后才道破天机:“乃朕之二兄,前大将军何苗是也。”

    长公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男扮女装,为人不齿。何苗面露愧色,急忙言道:“禀太后。某愿假扮公主,刺董贼于榻上。”

    “二兄可知,此去许不复返也。”何后劝道。

    “臣已尽知。”何苗答曰:“不瞒太后,那日上林苑,臣亦有死志,蒙太后不弃,留得性命。董卓其人,狼子野心。今逼皇女下嫁,明日必迫太后并麟子。宜早日除去,解心头大患。”

    “若大将军出手,此事成矣。”长公主细观,自一拍两散,又日夜假扮宫妃,潜移默化,何苗越发阴柔娇媚。举手投足,全无破绽。

    何后云淡风轻:“有劳二兄。”

    “不敢。”何苗喜从天降。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何后有感而发:“二兄堪此大任也。”

    心绪万千,何苗不觉已热泪盈眶。

    稍加平复,遂拭泪言道:“此事仍需一人相助。”

    “何人?”长公主忙问。

    “尚书令许攸。”

    “不可。”长公主颇多惊慌失措:“万万不可。此獠乃董卓爪牙。闻伍孚之败,便因许攸暗中报信。”

    何苗言道:“许攸此人,足智多谋。诸多前情,细细想来。恐皆为其所用。伍孚怀揣利刃,乃七星刀。本为太仆王允祖传之物。亦是许攸登门求之。那日殿前行刺,董贼不多不少,恰好身披三层软甲。减一分则亡,增一分则重。料想,必是许攸,先行试过。故知七星刀,虽能穿三重甲,然必成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闻此言,长公主更显手足无措:“既如此,何以再中诡计。”

    何苗嫣然一笑,百媚横生:“此乃连环苦肉计也。只为取信董贼。”

    “许攸为何如此行事。”长公主追问。

    “诚如太后所言。足智多谋许子远,焉能明珠暗投。先前不知,今已尽知。”何苗答曰:“王莽不出,光武不现。许攸欲使董卓,逆篡如王莽也。如此,蓟王振臂一呼,天下响应。提王师百万,上洛勤王。除董贼而三兴炎汉。天下可定矣。”

    “……”何苗之语,好似晴天霹雳。长公主竟一时无言。

    “故,窃以为。只需于蓟王有利,许子远定不会束手无为。”

    “如你所言。此时杀董贼,于蓟王有利乎?”长公主毕竟出身汉室。此时之董卓,远非前汉之王莽。此时除董卓,似为时过早。

    何苗眼中异色,一闪而逝:“于蓟王不利。”

    “既如此,许攸岂会相助。”长公主反问。

 1。190 一较高下

    “叔达,何出此言。”许攸反问。

    “昔蓟王西征,贾诩献平羌连环计。闻乃四连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