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备的日常-第9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苗本欲强起下榻,却被何后所阻。“二兄勿动。”
“太后安否?”何苗忙问。
“西园大火,侥幸逃生。”何后又宽慰道:“二兄舍身刺贼,顺天行事。厥功至伟,青史留名矣。”
闻此话,何苗悲从心起,一时哽咽难言。
自那夜后。何苗日夜折磨,皆是不堪入目之画面。甚至欲自断人伦。想必,鱼梁台上遭遇,必惨不忍睹。尤其对七尺男儿之折辱,可想而知。
待收拾心情,何苗又言道:“太后既已假死脱身,宜当早日北上。迟恐生变。”
“不去北国。”何后语出惊人。
“为何?”何苗大惊。
“自荐枕席,必被蓟王所轻。”何后答曰。
“这……”何苗无言以对。时至今日,不投蓟国,还能何往。火烧西园,自断后路。天下虽大,再无安身立命之地也。
沉默片刻,何苗斟酌言道:“莫非,太后另有计较。”
“二兄今非昔比。”何后轻声道:“那日,公孙王后,入园相说。保我母子,一生富贵。然若北投,蓟王必为天下所诟。且许攸连环苦肉计,亦非蓟王所喜。于公于私,蓟王恐皆不愿代汉。此去蓟国,必徒劳无功。不如不去。”
“太后意欲何往?”
“南下鲁国。”何后答曰。
“麟子封鲁王。太后携子就国,亦无不可。”何苗总觉太后并未实言:“然,鲁国近淮南不说。若知太后未葬身大火,许子远之谋,前功尽弃也。”
言下之意,唯知董卓屠戮宫室,弑杀太后,惹天怒人怨,人神共愤。蓟王方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提兵上洛,再定乾坤。
假死脱身,便在于“以假乱真”。
“乔装改容,隐姓埋名。一路潜行。待就藩,大势定矣。”何后言道。
“就藩,又当如何?”何苗追问。
“待天下既定。当坐等迎亲使节。”何后答曰:“朕乃,大汉帝后。岂能不知轻重。”
见何苗无言以对,何后遂言道:“洛阳八关,可有南下通路。”
何苗答曰:“伊阙关都尉李肃,乃我同党。暗中往来,共谋大计。当可过关。”
“如此,便走伊阙。”何后似早有预谋。
“何时出发。”何苗未能窥破。
“事不宜迟,今日便走。”何后亦有决断。
“何其急也?”何苗惊问。
何后语透深意:“迟恐生变。”
何苗无奈,唯有听命行事。
南宫云台。
太仆王允,眺望西园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双目喷火,恨意难平。
“太仆。”左中郎将吕布,登台相见。
“如何?”
“皆成灰飞,无人幸免。”吕布答曰:“数日大火,尸骨无存。宫室多半坍塌,已无从辨认。”
闻此言,王允老泪纵横。换言之,太后、麟子,数千西园妃,万余西园卫,连带黄门宫婢,何氏一门,皆葬身火海,被烧成灰。
“董贼大逆无道,某必杀之!”
吕布目视左右,并无外人,遂低声言道:“太仆慎言。恐隔墙有耳。”
王允以袖拭泪:“奉先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愿听太仆调遣。”吕布郑重抱拳。
1。194 轻车南下
函园,阳港。
何苗连人带塌,被青牛师抬入车驾。
临行前,何苗问道:“车驾出园,再无退路。太后可否明言?”
何后这才言道:“流香暗渠,直通濯龙。园内数万之众,竟无一具尸骸。董卓焉不见疑。只需火尽入园,暗渠必为人所知。逃往何处,不言自明。那时,董卓必遣心腹,扼守八关,截断水路。北上不易。”
太后所言,确有道理。
如今园内余火未灭,热浪逼人,断难靠近。待火灭,董卓必遣人入园,挖掘废墟,搜寻遗骸。无有焦尸,必然生疑。无需掘地三尺,顺流香渠水,便可窥得暗渠入口。如此顺藤摸瓜,函园阳港,遂成众矢之的。
心念至此,何苗问道:“莫非太后乃行,瞒天过海之计也。”
“然也。”何后欣然一笑。
帝后圣颜,何苗不敢直视。
车驾由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护送出园,寻路奔赴伊阙关。
一切皆如何后所料。
待西园火尽。董卓遂命人入园。搜寻太后遗骸,欲风光大葬。
岂料掘地三尺,千秋殿废墟之下,并无太后踪迹。甚至广厦千间,重楼列肆,亦无一具焦尸。
牛辅急忙来报,西园废墟,无有尸骸。
董卓怒急:遍搜西园。
牛辅亦知事大。领兵入园。密集搜寻,流香暗渠,遂被发现。
董卓幡然醒悟。若无暗渠引水,如何能四季流香。舟入暗渠,出濯龙园。太后华云号,已不知所踪。自华云号重返洛阳,便一直泊于园中。如今岂能不翼而飞。
逼问园吏。方知三日夜,华云号并大舡十艘,列队出水门。顺下阳渠,投奔函园而去。
函园,阳港。何苗连人带塌,被青牛师抬入车驾。
临行前,何苗问道:“车驾出园,再无退路。太后可否明言?”
何后这才言道:“流香暗渠,直通濯龙。园内数万之众,竟无一具尸骸。董卓焉不见疑。只需火尽入园,暗渠必为人所知。逃往何处,不言自明。那时,董卓必遣心腹,扼守八关,截断水路。北上不易。”
太后所言,确有道理。
如今园内余火未灭,热浪逼人,断难靠近。待火灭,董卓必遣人入园,挖掘废墟,搜寻遗骸。无有焦尸,必然生疑。无需掘地三尺,顺流香渠水,便可窥得暗渠入口。如此顺藤摸瓜,函园阳港,遂成众矢之的。
心念至此,何苗问道:“莫非太后乃行,瞒天过海之计也。”
“然也。”何后欣然一笑。
帝后圣颜,何苗不敢直视。
车驾由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护送出园,寻路奔赴伊阙关。
一切皆如何后所料。
待西园火尽。董卓遂命人入园。搜寻太后遗骸,欲风光大葬。
岂料掘地三尺,千秋殿废墟之下,并无太后踪迹。甚至广厦千间,重楼列肆,亦无一具焦尸。
牛辅急忙来报,西园废墟,无有尸骸。
董卓怒急:遍搜西园。
牛辅亦知事大。领兵入园。密集搜寻,流香暗渠,遂被发现。
董卓幡然醒悟。若无暗渠引水,如何能四季流香。舟入暗渠,出濯龙园。太后华云号,已不知所踪。自华云号重返洛阳,便一直泊于园中。如今岂能不翼而飞。
逼问园吏。方知三日夜,华云号并大舡十艘,列队出水门。顺下阳渠,投奔函园而去。函园,阳港。何苗连人带塌,被青牛师抬入车驾。
临行前,何苗问道:“车驾出园,再无退路。太后可否明言?”
何后这才言道:“流香暗渠,直通濯龙。园内数万之众,竟无一具尸骸。董卓焉不见疑。只需火尽入园,暗渠必为人所知。逃往何处,不言自明。那时,董卓必遣心腹,扼守八关,截断水路。北上不易。”
太后所言,确有道理。
如今园内余火未灭,热浪逼人,断难靠近。待火灭,董卓必遣人入园,挖掘废墟,搜寻遗骸。无有焦尸,必然生疑。无需掘地三尺,顺流香渠水,便可窥得暗渠入口。如此顺藤摸瓜,函园阳港,遂成众矢之的。
心念至此,何苗问道:“莫非太后乃行,瞒天过海之计也。”
“然也。”何后欣然一笑。
帝后圣颜,何苗不敢直视。
车驾由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护送出园,寻路奔赴伊阙关。
一切皆如何后所料。
待西园火尽。董卓遂命人入园。搜寻太后遗骸,欲风光大葬。
岂料掘地三尺,千秋殿废墟之下,并无太后踪迹。甚至广厦千间,重楼列肆,亦无一具焦尸。
牛辅急忙来报,西园废墟,无有尸骸。
董卓怒急:遍搜西园。
牛辅亦知事大。领兵入园。密集搜寻,流香暗渠,遂被发现。
董卓幡然醒悟。若无暗渠引水,如何能四季流香。舟入暗渠,出濯龙园。太后华云号,已不知所踪。自华云号重返洛阳,便一直泊于园中。如今岂能不翼而飞。
逼问园吏。方知三日夜,华云号并大舡十艘,列队出水门。顺下阳渠,投奔函园而去。函园,阳港。何苗连人带塌,被青牛师抬入车驾。
临行前,何苗问道:“车驾出园,再无退路。太后可否明言?”
何后这才言道:“流香暗渠,直通濯龙。园内数万之众,竟无一具尸骸。董卓焉不见疑。只需火尽入园,暗渠必为人所知。逃往何处,不言自明。那时,董卓必遣心腹,扼守八关,截断水路。北上不易。”
太后所言,确有道理。
如今园内余火未灭,热浪逼人,断难靠近。待火灭,董卓必遣人入园,挖掘废墟,搜寻遗骸。无有焦尸,必然生疑。无需掘地三尺,顺流香渠水,便可窥得暗渠入口。如此顺藤摸瓜,函园阳港,遂成众矢之的。
心念至此,何苗问道:“莫非太后乃行,瞒天过海之计也。”
“然也。”何后欣然一笑。
帝后圣颜,何苗不敢直视。
车驾由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护送出园,寻路奔赴伊阙关。
1。195 青史留名
“传书鲁相,命颍川、汝南等地‘屯田吏士’,沿途接应。”张甯言道。
“喏。”事不宜迟,二老忙去传书。
既有公孙王后来函,张甯岂能不应。何况何后母子,兹事体大。断不得有失。
何后借口探望何苗,车驾下山,先行半日。待心腹宫妃察觉,入国邸禀报公孙王后。此时,何后车驾,已至伊阙关下。
洛阳八关,重兵拱卫。
进出皆需盘查。尤其董卓接连遇刺,深受重创。八关守备,尤胜先前。
何苗遣人投帖,不料骑都尉李肃,休沐洛阳,不在关下。此时闯关,恐为所害。便在进退无措间,忽闻头顶钟声阵阵。
何后掀帘窥探。只见伊阙山巅,建有连绵楼宇,蔚为壮观。
何后遂问:“此楼何名?”
驾车青牛师答曰:“此楼名‘蜃楼’。楼悬绝壁,下临溪水。常有洛阳车马往来,却不知何人所造。”
“寻路入山,借住一晚。”何后言道。
“喏。”
本以为山路必崎岖难行,岂料皆青石铺就。一路无阻,驶入山门。抬头可见连绵楼宇,悬于峭壁。宛如悬空一般。另有无名溪水,自山中涌出,汇入伊水。
“何人竟如此不惜工本。”便是何后,亦不由慨叹。
待车驾停稳。便有清秀童子,近前行礼。
赵忠忽隔窗言道:“黄门佞童,太后小心。”佞,谄也。
宫中隐秘,何后亦有耳闻:“莫非与先帝有关。”
“老奴不知。”赵忠低语道:“闻桓帝有此癖。命黄门署豢养美貌童子。然至先帝登基,遂被窦大将军驱散。唯剩少许,侍奉云台殿。”
见迎驾童子,连连摆手,一问三不知。
赵忠又道:“果然聋哑天生。”
何苗言道:“既如此,当远避。”
“悬楼乃兴于蓟王,此楼制式,与九坂悬楼,大同小异。且临近关下,非同寻常。”何后已有定计:“且入楼一观。”
“喏。”赵忠领命先行。
楼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