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焕章和宋江也拜了一下又坐下,没有说话。对于赵桓,他们不需要拍胸脯保证什么,只要牢牢记住赵桓的话即可。

    “皇商、铸币这块正式交给李应,朝廷的商部全力配合你而不是监督你……李应,大宋的商业、朝廷的钱袋子可都交到你的手上了,从今开始你就不仅仅是一个只盯着成千上万个商铺的大掌柜了,而是必须得要着眼于整个天下。你的目标主要有三重:第一重是让大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这是最基本的;在此之上是第二重目标,那就是让大宋朝庭不再依靠赋税来支撑;而你的最终极目标则是让大宋不在出现特别富庶和特别贫困的州县和人,只有均贫富天下才能真正长治久安,否则那些特别有钱的和特别缺钱的都会想办法找朝庭的麻烦。”

    “臣必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李应拜受。

    赵桓又看向李助:“师兄,军统司内司、大宋朝廷内的缉捕事项、大宋的国士们,就全部交给师兄了!”

    李助点点头,只说了两个字:“放心!”

    赵桓又道:“东京这边里里外外的守卫,还是全部交给杨存中!日后如果出现难以决定的事,无论文武,无论多大,李纲、闻焕章、李助、刘锜、杨存中、浦文英、宋江、李应、柴进共计九个人,共同决断。”

    九人俱都心中一凛,知道赵桓这是把他们当成顾命大臣了,换句话说整个大宋的后方都交给他们9个了。尤其是“无论多大”这四个字,更赋予了他们无上的权利;退一万步说,万一哪天赵桓遭遇不测,九人就有权根据这个任命选出下一任的大宋天子。

    这次他们没有抱拳,也没有鞠躬,而是规规矩矩的跪地行礼。

    赵桓一挥手,方百花从旁边取出三个盒子。

    “几个月前我曾经得了几把传世神兵,天龙破城戟、风雷震天弓、承影剑、龙泉剑、赤霄剑、太阿剑和毒匕寒月刃。天龙破城戟朕自用,风雷震天弓给了许贯忠、承影剑给了闻焕章,龙泉剑给了李纲,现在朕把剩下的三把神兵也分赐下去,当做朕的信物。”

    “赤霄剑乃是帝王之剑;李助为国士之首,替朕监察天下,朕以赤霄剑赐之!”

    “多谢陛下!臣必定不愧于此剑!”

    李助激动地看着这把传世宝剑,眼中雾气弥漫。

    赵桓又道:“太阿剑承江山社稷之重,任重而道远;萧嘉穗为大宋海外总帅,不仅身负朕与万民的期待,还要扬我大宋国威,朕以太阿剑赐之!”

    “谢陛下!臣定不辱圣命!”

    萧嘉穗同样庄重地接过太阿剑。

    赵桓继续道:“毒匕寒月刃乃不屈之刃,虽以一敌万亦宁死无惧;国士陈箍桶,远赴他国异乡,忍辱负重,朕以此刃赐之!”

    “臣谢陛下!必以此刃斩敌酋!”

    陈箍桶大声拜道。

    七大传世神兵各自有主,其余各人虽眼露艳羡,但也甚至圣恩所在亦使命所在的道理,也无嫉妒之心。

    赵桓向刘慧娘点了点头,刘慧娘会意,道:“第二个议题结束,现在开始第三个议题。兵法有言,兵贵精而不贵多,我大宋有百姓一万两千万人(即一亿两千万,古代的亿指十万,所以一亿在古代就是一万万),但精兵太少,若要训练又非一两年之功,而大宋则随时面临外敌入侵。所以陛下的意思是优中选优,把所有能打仗的军健集中到一起……”

 第221章 军国三件事(三)

    “陛下可是想组建一支大宋重甲步兵和西夏铁鹞子重甲铁骑那样的军兵?”

    刘慧娘话音一落,刘锜、杨存中、李彦仙就惊喜的相互看了一眼;作为将军,他们自然知道西夏铁鹞子、辽国御帐亲骑、金国铁浮屠这样顶顶有名的军队,大宋若是能有一支这样的军队,日后对敌时把握就更大了。

    但许贯忠、闻焕章和李纲却已有准备,赵桓在去江南之前跟他们提过要组建重甲步兵对抗异国铁骑的事,而且除此之外还提出了长矛方阵、铁甲车、猛火油车、火雷、毒草五策。

    时隔一个月,赵桓再次提及,说明此事赵桓已经思虑很久,基本上算是一定要施行了。

    “不仅是重甲步兵,还有其他兵种,但重甲骑兵我并不准备用。”

    赵桓不假思索道。显然这个议题他也已成竹在胸,今天讨论的不是可不可行的问题,而是怎样施行。

    “不用重甲骑兵,原因不仅是太过昂贵,主要是重甲骑兵队战马和骑士的要求太高,而且用处很小,因为我们的敌人更擅长进攻,而不是防御,重甲骑兵对他们的冲锋没有任何用处。”

    “但我们应该有对付敌人骑兵的重甲步兵、长矛方阵、轻骑兵、火雷兵和铁甲车、铁甲猛火油车、铁甲三弓弩车,只要这些兵种相互配合完全有战胜异族骑兵的把握。”

    赵桓看向许贯忠:“可有进展?”

    “有!”许贯忠答道:“一个月以来,我和闻大人按照陛下当日所说打造了一些加长长矛、铁甲车、猛火油车等物,然后推演各种攻击和防御方式,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不断改善,最终造出车轮可拆卸的后厢车五十辆、可安装在后厢车上的床驽和猛火油柜各五十架,并长矛方阵所用的长矛、尖盾、钩镰枪、重弩等物。”

    “首先说正厢铁甲车。西夏和辽人的重甲骑兵在突击的时候力量非常大,普通的盾阵根本就阻挡不住,甚至以往的偏厢车在面对重甲骑兵的时候也非常容易被冲击倒塌。所以我们的工匠为了挡住重甲骑兵的这种冲击力,认为必须要把铁甲挡板置于前或者后、且车厢底部要加长、车轮还要卸下来,这种车宽半丈、长一丈半、挡板高半丈、厚一尺的时候就能完全挡住任何重甲骑兵和轻骑兵,挡板外包不包铁皮箭矢都射不透,但包铁皮可防火攻和强弩。”

    “铁甲车卸去车轮后车厢底座深深扎进泥土中,再大的冲力也极难冲动,而装上车轮或卸去车轮也非常方便;车厢底座和挡板左右均有铁钩铁环,相连即可当做坚墙;半丈高的挡板完全不影响军士挥舞长矛和射箭,上面有木槽木架,可在一刻钟之内安转好三弓弩箭或者猛火油柜。”

    “这种铁甲车,其坚固程度比偏厢车至少多一倍,但空车的时候只有两百斤,远没有偏厢车六百斤的重量那么难以移动;满载的时候最多可达到八百斤,而且它有四只轮子,只需两匹马就可以拖拽。”

    许贯忠详细把铁甲车描述了一遍。

    赵桓记得明朝历史上戚继光曾经使用过俞大猷发明的正厢车,但后来被戚继光改成了三层高的偏厢车;没想到许贯忠他们又反过来把他偏厢车的创意给改成了正厢车。但他相信许贯忠等人的能力,他也应该相信。

    “另外就是陛下所说的不同兵器相互配合克制骑兵的方法,我们用各种兵器试验过,确实如此。”

    “使用铁甲车,即便装上三弓弩或者猛火油柜,也必须配合枪、刀、盾、弓弩等兵器;如果能再加上凌震的铁火雷,大宋完全能够挡住异族的骑兵。”

    “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了突发遇敌的情况,把车轮做了改进,可以紧急用木塞子固定车轮,这样虽然没有把车轮卸下稳固,但也能临时御敌。”

    “另外就是陛下所说的长矛方阵,立盾、长矛、神臂弩、弓箭、标枪和钩镰枪相互配合也完全能与大队骑兵一较高下,但这个特别考验军事们的胆量和将军们的统帅能力,对战机的把握要求十分高,不太容易大范围推广。”

    许贯忠的话让在座的众人心驰神往,每一个人都开始激动起来,即便没有见到实物只是听许贯忠所说,他们也已经觉得十分靠谱。

    但接下来许贯忠却说了另外一个不好的消息。

    “铁火雷的制作虽然已经成熟,威力也很稳定,但铁火铳却还是研制不出来,每十支里面必然有五支以上炸膛,如果加厚铳管则又十分笨重难以携带,而且喷射出来的威力也不稳定,重新装火药非常耗时,战场上差不多只能用一次,实在有些鸡肋,臣还是建议暂停铁火铳的研制。”

    在座的众人都看向赵桓,他们都是对赵桓非常熟悉的人,知道赵桓对铁火铳一直以来的近乎狂热的追求,所以许贯忠当头一盆冷水泼下,他们很担心赵桓承受不住。

    而赵桓也确实大失所望,但远远没有严重到承受不住的程度。

    事实上在凌震第一次失利时,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事可以反过来想:民国时期的汉阳造比现在晚了将近千年,射出去的子弹不还是翻着跟头跑吗?

    文明的进步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有了配方或者眼光就能一下子实现。

    “那就暂停吧!即便只有铁火雷,也已经很好了!”

    退了一步,赵桓立刻觉得海阔天空。

    “朕决定取消神卫军,增设神武军,隶属于许贯忠,但全部都是精锐。”

    “神武军的直接统帅为李彦仙,副帅为朱武……”

    众人猛然看向两人,朱武激动得脸都涨红了。

    “神武军下设重甲步兵五千,步兵五万,骑兵五万,重弩兵和床弩兵一万,铁火雷兵五千,现在总计十二万人。”

    “当然,现在因为战马不够,骑兵可能三万,但朕会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战马兵扩充兵员,今后神武军至少要有步兵十万、骑兵十五万!”

 第222章 文官武将名单

    随后,赵桓拿出了自己拟定的名单,给在座的所有人传看:

    政事堂:李纲、闻焕章、浦文英、李助、刘锜、杨存中、宋江、李应、柴进,外加非石碣人员赵鼎、张孝纯,共十一人。

    中书省:中书令浦文英,中书侍郎宋清、乐和。

    门下省:侍中、太傅、国士闻焕章,兼管刑部、工部、学部和御史台。其中官学院长宋江,助手孔明、孔亮;刑部侍郎裴宣;工部郎中汤隆、皇甫端、陶宗旺。

    尚书省:尚书令、太师、国士李纲,负责中书省、吏部、户部、税部。

    皇家商号:大总管、商部侍郎李应,核心人员蒋敬、杜兴、金大坚、侯健、安道全、朱贵、朱富等。

    军统司:由太保、国士李助,太宰、国士陈箍桶共同负责;其中

    军统司内司——吴用、柴进、方七佛、樊瑞、杨林、邹渊、邹润、马麟、薛永、施恩、李立,外加非石碣人员刘麒、刘麟;

    军统司外司——石秀、吕将、曹正、萧让、时迁、白胜、燕顺、石勇、段景住、王定六、张青、孙二娘;

    军统司暗司——包道乙、糜貹、袁朗、解珍、解宝、滕戣、滕戡、李逵、杜微、鲍旭、项充、李衮。

    六扇门:神捕、太保、国士李助,总捕头史进、张清、王英、扈三娘、蔡福、蔡庆、焦挺、周通、欧鹏、邓飞,外加非石碣人员宿良、宿义。

    天下行走:八位国士——鲁智深、武松、朱仝、燕青、公孙胜、邓元觉、刘唐、戴宗。

    枢密院:太尉、七军总帅、国士许贯忠,外加非石碣人员宗泽、张叔夜;其中

    麒麟军——主将刘锜,副将董平、杨雄、钱振鹏、家余庆、郭世广、邬福、宣赞、郝思文,以及非石碣人员奚胜、奚利;

    青龙军——主将韩世忠,副将李宝、费保、倪云、狄成、卜青、翟源、乔正、孟康,外加非石碣人员闻人世崇、胡俊、诸能;

    朱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