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老板目瞪口呆:“这……这怎么行?这铺子若是在平时至少要十万贯的!”

    “但也有可能一文不值!”陈箍桶直接回了一句。

    张老板涨紫了的脸膛,犹犹豫豫比出了5根手指头:“五万贯!”

    “太高了!”陈箍桶摇了摇头,“最多三万贯!我可以再加五千贯,张老板帮我在中京城弄几张户籍……”

    “这……”张老板有些意动,办一张户籍哪里需要五千贯,最多五十贯即可,面前这牙人就有熟人,要多少有多少。他犹豫再三,最终在牙人的相劝之下,以三万五千万的价格,卖出了这间茶叶铺子和张家名下的二十个户口。

    第二天,张记茶店过了户,张老板便急急忙忙逃往辽国南京城了,这间铺子便正式归陈箍桶所有。

    当天下午,陈箍桶给了牙人两千贯抽成;牙人不满意,硬要了三千五百贯。陈箍桶也不计较,三千五百贯钱直接给了牙人。

    随后的一天夜里,牙人在给另外一人办户籍的时候,莫名其妙被仇人所杀,连带那办理户籍的小吏也丢了性命。

    至此张记茶店的事在中京城里再也无人知晓。

    几天以后,张青、孙二娘的酒店,石勇的赌坊,曹正的肉店陆续在中京城内外开设起来;与此同时,石秀、王定六、段景住三人在辽国南京城合伙开了两家铺子,吕将、萧让、时迁、燕顺四人也在西夏兴庆府开了一家茶叶店、一家皮货店、一家酒店。

    大宋军统外司,正式开始在北方织起一张大网。

 第228章 护送金佛

    大宋东京,皇宫。

    一团身影纵横交错,漫天戟影惊雷般飞舞驰骋,远处观看的人已难以分辨开来,只能见到一院的幻影。

    “陛下!”

    乐和远远地大声喊了一句。

    一招过后,幻影消散,三道身影屹立场中,赵桓把天龙破城戟递给一边的郁保四,走向乐和,吕方、郭盛在后面跟了上去。

    “什么事?”

    “陛下!龙影来信,三天前,辽国上京失守了,全城守军投降了金人,但被金人杀了一半。”

    龙影,陈箍桶的代号。

    陈箍桶来信,那么这消息就确信无疑。

    辽国上京终于失守了!

    等这一天,赵桓已经等了三个月。

    转眼之间,从江南返回已经过了三个月,三个月里他一直在等北边的消息。

    “时机到了!”

    赵桓精神一振,“乐和,立刻通知下去,开始动手!”

    “是!”

    乐和匆匆离去。

    很快,十几匹快马分别向着东南西北急奔。

    吕方郭盛两人立刻告别赵桓离开,赵桓则转身进了勤政殿。

    片刻之后,三名衣着普通的青年侠士各自扛着一杆长戟走了出来;一刻钟之后,六道身影策马出了东京城,直直地向北而去。

    而在东京城中,中书令浦文英突然宣布赵桓练功不慎损伤,可能需要将养一段时日;接下来的日子里,请各位辅政大臣尽职尽责,勿要耽误国政。

    李纲、闻焕章、李助、宋江等大臣各自去皇宫探望了赵桓,出来后全都愁眉苦脸,但却告诉其他大臣“官家无事,只是需要将养”,反倒惹得东京城里的其他官员忧心纷纷。

    这一天,辽国的使臣照常来催金佛,一直拖着没有见面的李纲竟然破天荒的带着辽国使臣去了大相国寺,见到了那尊两人高的巨大金佛。

    “贵使请看!”

    李纲指着金佛说道:“不瞒贵使说,这尊金佛并非纯金,但却远胜于纯金!”

    “这金佛的内部,是大宋各地收集而来的十八尊名山珍玉雕刻而成的玉佛,而后十八尊玉佛被万金黄金浇铸在一起,在这大相国寺里受了七七四十九日香火,如今业已完成了!贵使可随时起运回辽国。”

    李纲看着辽使微笑不已。

    旁边辽使早已满眼都是迷离的水光,口水都快要流了下来。

    十八尊名贵玉佛!

    万斤黄金!

    七七四十九日大相国寺的香火!

    单独哪一个在全天下都算难得,更何况是集于一身?

    见了这金佛,若是天祚帝不高兴,或者不重赏他,他宁愿当众自刎!

    他可是清楚地记得,他被派来大宋的时候天祚帝那亟不可待的样子。

    自己来到大宋三个半月了,终于可以回去了!

    至于金佛的真假,他丝毫不担心,因为这金佛就是相当于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的,他保证李纲所说绝对没有掺杂一点水份。

    “运!今天就运!起运回辽国!李大人,你可一定要多派点人护送,这么大的金佛……”

    “贵使放心!”李纲笑道,“这尊金佛万斤之重,每走一步都千难万难,哪里有宵小有能耐盗走?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西夏或者金国派兵劫走!”

    “什么?万万不可!”

    李纲的话把辽使吓了一跳,但他立刻就想到这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十分有可能的事,那可是万斤黄金啊,相当于辽国几年的税收,哪个国家不动心?

    “李大人!派兵护送!派重兵护送!”

    李纲摇了摇头:“贵使!出兵可不是一件小事,随意出兵更容易引起贵国的误解!不可!不可!”

    “李大人!我请求见大宋皇帝!”

    “陛下他……身体很不妙,还是不要打扰他了!”

    “那……这样行不行:贵国派重兵先把金佛运送到河北雄州辽宋边界,本使快马加鞭返回中京面见天祚陛下,让他老人家决定是大辽派兵去迎还是大宋派兵护送——我想我辽国皇帝的决定大宋皇帝一定会坚决拥护的!”

    辽使趾高气扬、略带威胁地瞥了李纲一眼。

    李纲不以为意,笑道:“贵使说得对!我大宋皇帝陛下早已下令,金佛一事,全凭辽国决断!”

    “那就行!”辽使喜道,“李大人这就想办法调兵……嗯!至少十万……不,二十万人以上,最好三十万人,护送金佛到雄州!最好今天就启程!”

    “三十万?”

    李纲愣了,仔细打量着这个只见了两三次面的辽使,像是看到了绝世傻蛋一样。

    三十万宋兵入辽境,你辽国还真不怕啊!

    耶律延禧那个大傻蛋怎么派了一个跟他自己一样的傻蛋当使者?

    不过他随即便反应过来——这辽使还不清楚宋军现在的战斗力,也不知道辽国上京陷落的消息,冒出这么一个既小瞧大宋又对自己国家极度信赖的念头好像也能理解。

    三十万宋军,这可是你说的!

    “贵使放心!左右现在大宋并无战事,派多少军马均可!不过今天就要出发,时间上有些来不及……这样可否,反正东京周边还是安全的,我先派三万人护着金佛先行,今天就出发;其他兵马两三天内启程,保证到达河北时能有二十万以上宋军守护,贵使看可否?”

    辽使大喜:“就这么办!李大人不愧是大宋的宰相,有魄力!好了,咱们这就开始吧,我现在就派人回中京请圣旨,无论让不让大宋军马护送,本使都会让陛下给个明确的指示!”

    “不过……”

    李纲面现忧色,辽使心里猛地一突:“怎么?李大人有什么顾虑?”

    李纲叹了口气:“不瞒贵使,我大宋自陛下登基以来,大幅裁汰军中老弱,使得大宋天下原本一百五十万禁军仅剩了八十万,东京城周边八十万禁军更是仅剩不到二十万,还要守护东京……嗯,我看东京城这边的禁军最多只能动五万人;河北那边还有七八万兵马,不过要防着田虎;依我看,最近的也只能调动关西的精锐了——那可是我大宋最精锐的兵马!”

    “如果有大宋西军护送,那就太好了!”

    “可是万一西夏趁着空虚打过来了怎么办?”

 第229章 说服辽使

    大宋西军的战斗力,不仅大宋知道、西夏人知道,辽人同样也知道。

    在李纲提出把大宋西军派出来保护金佛时,辽使潜意识就是一阵大喜。

    但关西的防御怎么办?

    李纲为难,辽使也替李纲为难。

    李纲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贵使!我有个主意:听说金人正在攻打辽国上京,依本官之见,辽宋夏三国唇齿相依,而金人乃虎狼之辈,是我们三国共同的敌人,不如贵使禀奏贵国主,让西夏十万精锐入辽抗金,同时我关西西军也全部调来护卫金佛,这样一来宋夏双方都可放心,且三国联军足以威慑金国,实在是一举两得之计,贵使以为如何?”

    辽使有些意动,两只眼睛转个不停,并没有立刻答应李纲。

    他虽然没什么大才,但也知道让西夏10万精锐入辽抗金不是小事,天祚帝未必会答应他,更何况西夏未必愿意。

    李纲见状,继续说道:“贵使,实不相瞒,本官之所以如此提议,也是存了为我大宋长治久安考虑的心。贵使也见到了,我大宋前些年被奸臣误国,国内叛乱不断,实在无力与西夏对敌。”

    “本官刚才的提议,对辽国来说,宋夏联军入辽,相当于尊辽国为盟主,不仅能迫使金人退兵,还能壮大辽国国威,可谓有利无弊;”

    “对西夏而言,如此天下独一无二的金佛现于辽地,能得一观自然三生有幸;何况唇亡齿寒,有辽国做我三国的盟主总比野蛮的金人要强得多;更何况我大宋对西夏作战也并非常败,两国相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还不如各自罢兵握手言和,所以对西夏也有利无弊;”

    “同样,对我大宋来说,与西夏罢兵,尊辽国为盟主,正好休养生息!”

    “贵使!如此对三方都有利的事情,本官实在想不明白大辽和西夏有何理由拒绝!”

    那辽使本来还在犹豫,此时一听李纲所言,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想越觉得天祚帝很大可能会同意。

    说不得,这次要亲自回大辽中京一趟,说服天祚帝同意西夏出兵;如果此事能成,自己必然大功一件,甚至还有可能清史留名。

    即便没能说服天祚帝,也不打紧,反正这金佛大宋已经准备好,也跑不了;况且这金佛是大宋主动提出要献给辽国的,也没理由反悔。

    有利无弊,万无一失。

    “好!李大人所言果然老成谋国!如此对三方都有利的事,本使必然尽力说服陛下同意。这样吧,我留两个手下协助大宋护送金佛,本使带人快马加鞭赶回中京!”

    李纲满脸敬服:“贵使不辞劳苦,尽心报国,实在是我辈之楷模!贵使一路走好!”

    “好!事不宜迟,本使略微收拾即刻回京!”

    辽使匆忙得只是遥遥拱了拱手,便回身驿馆不见了踪影。

    “大人!看这家伙的样子,不太靠谱呀!他能不能说服耶律延禧强逼西夏出兵?”

    李纲背后,郑彪、景德、吴应星一直贴身守护,此刻见辽使走远,郑彪十分怀疑这辽使的能力。

    “呵呵!放心,耶律延禧一定会同意的!”

    李纲冷笑道:“辽国上京被破,金兵过不了多久就会打到中京城下,耶律延禧正愁怎么求援解围、又不会伤了辽国的面子,刚巧我们就给了他这么一个台阶,他正求之不得!甚至再过些日子金兵打到中京城下,耶律延禧为了求援连面子都不会再要!”

    “那西夏会出兵吗?辽国破国在即,西夏何必为了辽国去得罪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