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军被主将的勇猛所感染,也都跟着露出一往无前的气势。
“杀!”
岳飞等三人并没有与西夏的马军胶着,而是带着骑兵直接穿透了他们,从中间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直奔西夏军主将李功良。
“他们要反攻?”
李功良无语地看了看自己背后的十万大军,十分怀疑宋将是不是一群疯子。
虽说自己统帅的这十几万大军,除了贺兰山南麓和西麓的六七万人是整军,其他都是东拼西凑来的,主要使命只是镇住面前的这六七万宋军,但毕竟两倍于对方,对方竟然这样就冲了过来!
这明显缺乏对强敌最起码的尊重!
这一刻,李功良深深的感受到了宋将对自己的藐视。
“杀!全歼这支宋军!”
李功良愤怒地下达了命令,完全忘记了李乾顺给他的密令中交待的“勿要轻举妄动”这六个字。
当然,这也不能怪李功良,毕竟现在两军已经对垒,再怎么不轻举妄动,也不能伸着脖子等敌人来砍吧?
再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是吗?
咚咚咚——
西夏的战鼓也敲响了起来,这鼓点是全军前进的命令,十几万西夏军硬着头皮向宋军迎了上去,形成了一大片人海。
而人海的中央,正是西夏的三万马军和大宋的五千骑兵。
“杀了敌军主将!”
李功良大刀一指,立刻便有三员西夏猛将杀向前方,然而只一个照面,杀向岳飞和高宠的两人便被长枪捅破了咽喉,郭浩的对手也在七八个回合后被终结了性命。
宋军大将比他们强太多!
“拦住他们!”
李功良见状大吃一惊,这三个人可是自己麾下战斗力最强的猛将,竟然挡不住对方一个回合;而是他自己的实力比这三人还要差了不少,对方真要冲到自己面前,自己可就算活到头了。
“西夏人不过如此!”
高宠仰天长啸,直直地冲向李功良;李功良被高宠的气势所慑,竟然情不自禁拨转马头要逃。
“西夏主将要逃!西夏军败了!”
郭浩在后面看见急忙大喊,身后的大宋骑兵也一起呐喊起来,喊得西夏军人心惶惶。
李功良有些气急败坏,又把马头拨转了回来:“谁说本将要逃……”
噗——
一颗硕大的人头高高飞起,李光良惊骇的眼睛再难闭上。
第267章 改变战略
李功良的死成为了压倒西夏大军的一座大山,尤其是在西夏军作战不利的情况下,不少西夏军士已经开始了逃离战场。
但宋军勇猛如虎,在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下,又怎么可能放任新夏军的离开?因此西夏军士在宋军的砍杀下继续一茬接一茬的倒在地上。
三个时辰后,这场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逃跑了的西夏军士多达四五万,再除了四万多人被俘外,剩下的四五万西夏军士全部死在了战场上。
当然,宋军的伤亡也不小,付出了近三万人的代价,战死的精锐近万人。
但这场仗,宋军仍然可以说是全胜,至少他们在保存大部分战力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这十几万西夏军的阻击。
而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那就是与天武军夹击进攻偏头关的西夏军。
没错,李察哥原本的计谋就是:西夏派出十五万杂军牵制关西的宋军,然后再把剩余的二十万大军派往偏头关,在偏头关与李察哥会合,攻打并州的宋军。
这里面的关键点有三个:
第一,李察哥在到达大同时,把部下的十万精锐迅速分兵两路,一路五万人由李察哥统帅,以耶律雅里和贺重宝为前锋进攻雁门关;一路由李仁克统帅,到偏头关与西夏的二十万援军汇合,从偏头关进入并州。
偏头关在宁武关西侧,宁武关在雁门关西侧,这三座关隘是并州北边的三座大门,虽然没有明代长城修建后那么险要,但如今也已初具规模,算是大宋与辽国的边界要塞。
第二,与宋军对峙在雁门关,偏头关的二十五万西夏军分出十万南下攻略并州,另外十五万绕到雁门关的背后,与李察哥里外夹击雁门关的宋军。
第三,耶律雅里必须战死在雁门关,只有这样辽国才会怨恨并牵制宋国,西夏才有机会拿下并州。只要并州被拿下,攻下关西五路与河南府简直探囊取物,到时随时可以兵压虎牢关威胁宋国东京。
不得不说,在宋军最精锐的西军、以及宋国的其他主力部队大部分都集中到河北的情况下,李察哥的计策成功的把握至少在六成以上。
这也是李察哥在得知,辽国派皇长子耶律敖卢翰到河北监督宋军攻打娘子关后,一直谋划着想要回西夏的主要原因,毕竟有辽国人在河北牵制宋国主力,这种机会对于西夏来说并不多。
当然,再完美的计划总都有意外,李察哥虽然知道宋军会对付他,但他却没想到宋军竟然会如此疯狂,直接在大同城就下了手,导致李察哥还没下手就已经失败。
而另一个意外就是,宋军的军士不仅不再怕死,兵甲器械也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有了不亚于西夏的冷锻甲,还有了防御力更强的板甲和铁甲车,更有作弊器一般的铁火雷。
这是宋军第一次对外露出獠牙,便一举咬破了西夏国的喉咙。
在李察哥启程往雁门关的时候,赵桓、许贯忠等人就经过推演料出了李察哥绝对不会老老实实的攻打雁门关,随后果然又得到了西夏全国动员准备出军的消息,赵桓立刻意识到了李察哥的大致图谋,这才有了云中(大同)城的刺杀,有了云中城外的两军交锋,有了庆州的第二战场。
“将军!”
刘经来到了岳飞的身边。
“咱们只剩下四万人了,全都穿上了冷锻甲,相当于四万都是精锐,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去陕州狙击攻打偏头关的西夏军?”
岳飞沉默了片刻,问道:“云中城那边有没有消息?”
刘经摇了摇头:“还没有到!但既然陛下传信说李察哥已死,那么云中城那边的十万西夏精锐败亡是早晚的事。”
岳飞抬头看向兴庆城方向,嘴里说道:“按说兴庆城那边应该已经得到李察哥身死的消息,很快也会知道云中城的十万西夏精锐铁定保不住。现在庆州的这十几万西夏军又大败,整个西夏的希望只剩下偏头关的那二十万大军。”
岳飞突然向刘经问道:“在这种情况下,李乾顺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刘经皱眉沉思了片刻,突然惊道:“他会再派援兵接应那二十万大军撤回兴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一旦那二十万大军有什么不测,西夏必亡无疑!”
他们大致知道西夏的兵力,李察哥带走了十万精锐,剩下的军队总共也就只有四十来万,刚刚毁在他们手里有十万人,偏头关那边有二十万,也就是说,西夏国土内现在总兵力也就只有……十万人!
十万人,守住兴庆城还差不多,若想再守住西夏的其他国土,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如此一来,根本无需谋略,现在就已经能确定李乾顺一定会派兵前往偏头关接应,人数应当在五万左右,少了没什么用,而多了兴庆城那边就空虚了。
“鹏举!你想拦截西夏的救兵?”
岳飞点点头:“西夏人要想安全撤退,必须要走河套平原,关西这地方他们不敢再来!我们现在出发渡过黄河去后套,一来阻击西夏救兵,二来阻挡偏头关败亡的西夏军士逃回兴庆!”
河套平原分为西套、后套和前套,西套位于西夏境内,后套也即是河套平原的中段;圈套这是河套平原的东段,也就是紧邻偏头关的地方。
阻击西夏救兵最好的地方就在后套,也就是说河套平原的中段。
刘经满营的俘虏,又问道:“这些西夏俘虏怎么办?我们不可能带着他们,但放掉也不可能,留在关西又容易滋生祸患……”
“陛下来信说,全部杀掉!”
岳飞打断了刘经的话,面无表情,把刘经吓了一跳。
“全部杀掉?我大宋何时杀过俘虏?如此一来今后谁还愿意投降?必然如此反抗……”
“杀吧!”岳飞冷冷地说道,“若陛下没有说这句话,我或许会派一万人把他们送到京兆;但陛下既然已经这样说,我们必须遵从!”
“要知道,几十年来,西夏人但凡俘虏我大宋的军将,必定割掉鼻子充做奴隶,生不如死!我们能给他们一个痛快,并不辱好汉两个字!”
第268章 夺取偏头关
刘经没有见到赵桓给岳飞的密信,他了解岳飞,在这件事上岳飞不会撒谎。
那么这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了。
要知道,杀战俘这件事影响的不只是现在,还有将来;有了一次屠杀战俘的名声,今后在战场上就不会再有人投降,因为投不投降都要死。
这无疑会为他们带来更大的伤亡,想打赢一仗更加艰难。
但刘经不相信赵桓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只有一个解释:赵桓要彻底灭亡西夏。
杀俘是第一步,接下来恐怕党项人不灭种也差不多了。
一个时辰后,在庆州战场上,阵亡的宋军军士们的尸首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被粉化成灰,装进了一个个的骨灰坛。
十万西夏军的尸首则被堆成了一道长长的京观。
……
偏头关。
这里更广泛的叫法应该是偏头寨。几十年来,这里都是宋夏交战的前线,宋军曾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军寨,用于屯驻重兵,这军寨便叫做偏头寨。
后来,由于童贯多次抽调偏头寨的军马,偏头寨逐渐势弱;田虎夺了并州以后,偏头寨更是处于一种半废的状态,只在周围筑起一道长长的土墙,建起一座小小的关卡,象征性驻扎了四五千人马,称为偏头关,由房玄度统一管理。
所以,田虎造反的最近一两年以来,偏头关一度被西夏人认为是日后进攻大宋的最好突破点之一。
西夏二十万大军,在大将李良辅的统领下来到了偏头关外,此刻,正是李察哥身死、李仁克与赵桓对阵云中城外的时候。
李仁克派出了十几路信使、前往兴庆城禀报李察哥被杀身亡的消息,都被花荣和史文恭的骑兵截杀,因此直到西夏大军全军覆没、逃走了几百残骑,云中城发生的事情才传到西夏。
现在,李良辅还在傻傻的等待李察哥派人来联络他。
可距离约定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天,李良辅还是没等到任何信使。
他只好将大军隐藏在阴山脚下,为了怕泄露踪迹连大营都不敢扎,全军都在风餐露宿,自然有不少人已经口出怨言。
这也难怪,他们原本只是地方驻军,根本不是主战部队,何曾受过野战的苦?
几名大将忍受不住部下们的苦苦哀求,相约来到李良辅面前。
“将军!晋王殿下没有派人来,说明他是被辽人和宋人缠住了,此刻说不定正亟待我们从背后杀往雁门关,还是别在这里等了。”
“是啊!二十万人,又不是两千、两万,在这里待久了很容易被宋人发现,倒是白白丧失了良机!”
“将军!田虎麾下尽是一群乌合之众,大部分人还在娘子关与宋军相峙,比如咱们以雷霆万钧之势进入偏头关、再拿下雁门关、宁武关,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又没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