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李乾顺亲自在兴庆城里,带着西夏的高官走街串巷请求百姓协助守城。

    只不过,在途经北门附近时,突然杀出了上百人,各个身负冷锻甲,愣是把李乾顺一伙全都砍下的脑袋,又献出了北城门,飘然而去。

    兴庆城就这么落入了大宋之手,西夏这个大宋的宿敌也从此消失。

    军报的最后,许贯忠说岳飞已经招募了三万关西宋人和五万西夏宋奴,如今麾下军士已经达到了十万人,基本可以守住西边;天武军、神武军也终于可以退出西凉,押送着百万党项人向并州而来。

    这百万党项人几乎已经是党项人的全部。按照许贯忠的打算,其中的妇儿老弱会全部被送到大宋内地安置,仿宋太祖时内徙二十万党项人入宋例;其中的十几万青壮会被强制服劳役五年,五年以后就是标标准准的宋人,有着宋人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至于服劳役的内容,就是他们和赵桓在路过包头的时候,所确立的阴山守御战略:在唐长城的基础上重修阴山长城,并修建朔方、九原、丰州、云中、阴山城(大约今乌兰察布)、上谷(大约今张家口)六座阴山大城。

    六座城池加上整条阴山上的长城,注意是阴山防线固若金汤。

    何况,接下来他们还要去草原招募雇佣兵,到时候阴山会更加牢固。

    赵桓收起了许贯忠的军报放在一边,重重呼出了一口气。

    西夏,终于灭亡了!

    只要岳飞守住武威、金城(兰州)、西宁、兴庆、朔方、九原六座城池,大宋进可攻退可守,西北就算稳定了。

 第276章 陛下好消息

    辽国中京。

    贺重宝已经回中京城好多天了,耶律延禧只见过他一次,把西京城的事问明白,就让他回军中了。

    如今,辽金的战事十分危急,虽说金人并没有攻破中京城的兆头,但辽军可谓死伤惨重,甚至还有很多人被叛了辽国,让辽国上下都心力憔悴。

    比如,三万怨军杀了怨军副元帅萧德恭之后反了,军士们都不知所踪;有人说怨军投靠了宋军,但宋军主将种师道等人都不承认,耶律淳派人找了许久也没找到人,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再比如说,耶律余睹反了,带着部下投靠了金人,现在正在中京城外想方设法策反辽人投金,让耶律延禧愤怒不已。

    不过耶律余睹这事要怪只能怪耶律延禧和萧奉先两人。

    前不久耶律敖卢斡带着大宋西军和金佛回了中京,对大辽来说可谓是功劳卓着;又因为耶律敖卢斡是皇长子,所以就有大臣趁机建议册封耶律敖卢斡为太子。

    这可吓坏了萧奉先。

    要问天底下萧奉先最怕的人是谁?答案不是金人,也不是耶律延禧,而是皇长子耶律敖卢斡;确切地说是怕耶律敖卢斡成为太子,使得他为外甥耶律宁和耶律定的多年付出一场空。

    所以萧奉先就一不做二不休,一边派人刺杀耶律敖卢斡,一边诬陷耶律敖卢斡的母亲文妃勾结姐夫耶律挞曷里、妹夫耶律余睹和弟弟萧显密谋立敖卢斡为帝;天祚帝信以为真,将耶律挞曷里、萧显和文妃处死,只有在外出征的耶律余睹幸免于难投降了金国。

    耶律敖卢斡同时被抓,在经过多轮审问后,证实此事发生时耶律敖卢斡正在娘子关,并未参与谋反,所以被耶律延禧下令释放,但刚出天牢就被人刺杀,还好没有成功,耶律敖卢斡虽然护卫尽数被杀,但却被路过的耶律大石救了性命。

    耶律雅里刚死,耶律延禧正在悲痛之中,实不忍心再杀掉这个很得人心的长子。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击退金兵和耶律余睹,其次就是收拾西夏。

    宋人说的没错,西夏这个反骨仔,最无信用,跟东边的金国一样;金夏两国虽然分居东西,但其实特不是“东西”。

    还是大“宋”(送)靠谱,又是送人又是送金佛的,这才是好小弟嘛!

    “陛下!好消息!好消息!”

    耶律延禧正在做着且喜且忧,门外一阵风一般钻进来一人,耶律延禧本想替他一脚,但冲着“好消息”三个字,生生忍住了怒意。

    “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这是耶律延禧的心腹太监之一,名叫吴静忠,还算得宠。

    吴静忠喜道:“陛下!宋国送来国书,说并州的田虎已经投降了大宋,并且派三十万宋军灭了西夏,李乾顺已经被杀了,西夏国没了,耶律雅里皇子的仇已经报了!”

    “什么?”

    耶律延禧蹭一下站了起来,脸上不喜反惊,一把从吴静忠手里抢过大宋国书,连看了三遍,无力地坐下。

    “宋国竟然灭了西夏,怎会如此强大?”

    宋国灭夏,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可记得,七十年前辽夏连打两场,结果都奈何不得西夏;如今西夏日益昌盛,却这么快就被宋国给灭了,岂不是证明现在的宋国比辽国还强大?

    东有金国,南有宋国,大辽居中,岂不是腹背都有强敌?

    这算屁的好消息?

    此刻,耶律延禧终于有了片刻的精明,对宋国开始正视起来。

    等等!

    耶律延禧又拿起国书,仔细又看了两遍后半段。

    这国书前半篇的意思就是告诉辽国,宋辽是永生永世的兄弟之邦,西夏竟然敢杀害耶律雅里皇子,大宋十分愤怒,为了给西夏报仇,不惜一切代价,发兵三十万覆灭了西夏。

    后半篇则是说,大宋这一战打得很不容易,死伤近二十万人不说,耗费的钱粮都快比得上大金佛了,这笔钱粮辽国是不是得给大宋?如果没有,就把大金佛还回来吧!

    另外,剩下的十万人可都是烈火中炼出的精兵,战斗力绝对不亚于金人,如果辽国愿意的话,可以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大宋一定倾尽国力助辽灭金。

    最后一句话是,大宋又聚集了三十万援军在宋辽边界,看在宋辽兄弟之邦的感情上,只要辽国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大宋可以不要金佛,仍旧助辽灭金,事成只有一笔勾销;同时大宋会拒绝金国“连宋灭辽、共分辽国”的提议。

    耶律延禧又看了几遍,脸色苍白地跌坐在台阶上。

    他算看明白了,宋国这是在威胁辽国!

    没错,就是威胁!

    满篇的意思就是:大宋能灭夏了,实力很强大了;辽国如果愿意给大宋燕云十六州,大宋就站在辽国这边抵抗金人;辽国如果拒绝这个提议,大宋就会与金国合作,共分辽国,亲自来取燕云十六州。

    三十万宋军陈兵边界,而燕云十六州里全部的辽兵加在一起也不到三万人,这种情况下,宋国要有心攻取燕云十六州简直易如反掌。

    辽国敢不敢派兵阻拦?

    不敢!

    十万宋兵还把守着榆关,随时都能放金兵入关,到时候别说燕云十六州,中京也保不住。

    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好像是掉进了宋国的坑里!

    这坑很深。

    他一开始就被宋国甘愿当小弟、送金佛送兵马的态度给骗了,以为宋国的新皇帝赵桓就是个软蛋,全心全意愿意给辽国当孙子的,谁知道对方存着灭亡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思。

    一尊大金佛外加金国攻辽的时机,不仅调走了西夏的李察哥和十万精锐,还调走了大辽在燕云十六州的万大军,还把十分重要的榆关交到了宋国手上。

    他还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现在才发现大赚的宋国!

    这时,旁边的吴静忠有些心慌了,“陛下,燕云十六州本来就是汉人的,现在用燕云十六州换大辽的安定,不是好消息吗?”

    “去你娘的好消息!”

    耶律延禧一脚踹在了吴静忠的胸口,吴静忠一直翻滚了好远才停下……

 第277章 迫不得已

    辽国中京金殿。

    萧奉先和李处温站在耶律延禧面前一动也不敢动,脸色蜡白。

    说起来,辽国之所以掉进宋国的坑里,他们两个也“功不可没”,比如将南京和西京的辽军调入中京,就是两人一手促成的,现在大宋的国书就在面前,一切事实差不多都拨云见日,他们自然无话可说。

    “哑巴了?你们两人一人管军、一人管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是朕最倚重的人,现在惹出了这么大麻烦,你们不说话就能解决问题吗?”两人越是不说话,耶律延禧就越生气。

    李处温和萧奉先偷偷翻了翻白眼,心道,事已至此,我们两人虽然难辞其咎,但也只能说我们能力不足,从头到尾却都是你这个当皇帝的拍的板,听见金佛就忘乎所以,怎么现在都推到了我们头上?

    况且,这也都是无可奈何的事。

    辽金两国实力相差有点明显,正面相争辽国几乎没有赢过,这种情况下宋国和西夏送来了二十万援军,难道辽国还能不要?

    事实上前些阵子李察哥也确实击杀金人上万,最近大宋西军也把金人死死地挡在了榆关外,给了辽国喘息之机,所以接纳宋夏的援军本没有错呀!

    再说南京和西京的辽兵调到中京,你可以说是上了宋人的当,但这也是侥幸,得亏耶律淳来了!要知道耶路余睹可是辽国的高级军官,深知辽国的深浅与虚实,如今却投降了金人,要不是有耶律淳的这万人,现在中京是不是辽国的还不一定呢!

    所以,大宋即便是有阴谋,辽国在这阴谋里也未必都是吃亏,每一步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好不好!

    可这些话他们现在是不敢说的,耶律延禧正是愤怒的时候。

    “说!”

    耶律延禧怒目圆睁,死死盯着李处温和萧奉先。

    不说不行了呀!

    两人默默哀叹,萧奉先硬着头皮率先说道:“陛下,现在辽国最大的对手仍然是金国,我们还没有与宋国翻脸,就还有机会联宋灭金;如果再与宋国闹翻了,大辽……恐怕支撑不住两线作战呀!”

    “是啊陛下!总归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全我大辽,与残暴寡人的金人相比,宋国仍然值得信赖!”李处温也急忙接着说道。

    萧奉先:“事已至此,如果不答应宋国,大辽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处。陛下,中原人原本不是喜欢咄咄逼人的人,但燕云十六州是宋国几代皇帝的梦魇,以至于宋国一直有‘得燕云十六州者可封王’这个承诺,由此可见,不给宋国燕云十六州,宋国绝不可能真心与辽国结成同盟。”

    李处温:“枢密使大人说的对!如今正是我大辽最艰难的时候,西夏已灭,草原各部又阳奉阴违,我大辽已经没有可以去请的援兵,所以现在绝不可以与宋国再开战乱,否则国家必亡!”

    “陛下,何必因为区区燕云十六州而致国家于如此危境?”

    “退一步说,给了宋国燕云十六州,宋国也不会再觊觎长城以外的其他地方,他们受不了这种严寒之苦!也就是说,今后宋国一定能成为大辽坚强的后盾,灭金也就有了希望!”

    “丞相大人说的对!最可恶的是金人,陛下万不可使大辽腹背受敌……”

    萧奉先和李处温两人一唱一和,把耶律延禧忽悠得晕头转向,心里的怒气也渐渐平息下来。

    这三个人,是辽国最显赫的人物,同时也是辽国最要脸的人物,只要宋国不明确打他们脸,他们就会顺坡下驴。

    现在宋国收回燕云十六州是确定的事了,区别就在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