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鉴宝宗师-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邀请这位嘉宾出席之前,我得多说两句啊。这位嘉宾,可是我们《寻宝》录播四年以来,最为特殊的一位嘉宾。”

    “他,年纪轻轻,却在文物界、古玩界、收藏界,考古界都颇负盛名。被曹全友老师,高长青高老师,以及锦城市古玩协会会长,锦城大学考古学专业一级教授,客座讲师的魏无别魏老先生推崇重视。”

    “本期节目,在曹老师、高老师、以及魏老先生的举荐下,来到了我们的录制现场,担任本期节目的鉴宝嘉宾。”

    一连串的介绍之后,主持人声音激昂,高声宣布:“大家掌声欢迎,我们的年轻大师唐顺唐老师入场!”

    【作者题外话】:第三更~

 第三百四十七章 隆重出场

    “啪啪啪啪!”

    特邀观众,都是节目组专门雇佣来的。

    听到主持人的招呼,纷纷热烈鼓掌。

    迎着掌声,在灯光的照耀下,唐顺从后台徐徐出场。

    步履从容,平静优雅,俊秀年轻的脸庞,噙着淡然自若的笑容。

    走至主持人的身旁,和主持人并肩而立,挥手跟观众们打着招呼。

    “哇,这么年轻啊?”

    “这么年轻的鉴宝专家?有没有搞错哟?”

    “这不会是节目组故意请出来滥竽充数,博眼球的吧?”

    尽管观众都是雇佣来的,但也不乏他们惊呼骇然。

    唐顺的相貌,着实太年轻了些。

    普遍都还没在场观众的年纪大呢。

    稍微懂点古玩文物的人,都是清楚,想要精通鉴定古玩文物,没有长时间的沉淀,是不可能的。

    唐顺的样子,看起来文质彬彬,年纪轻轻,跟刚毕业的大学生相差不多。

    这样的年轻人,居然是鉴宝大师?

    主持人早已预料到现场会有哗然,但她始终噙着职业笑容,没有丝毫意外。

    这样的状况,在唐顺刚入后台时,他们不也一样的发生过吗?

    笑了笑,主持人握着话筒,道:“观众朋友们在看到我们的唐老师第一眼的时候,肯定都会觉得,哇,我们的唐老师这么年轻,真的会是一代鉴宝大师吗?”

    “那么,就由我,来给大家隆重的介绍一下,唐老师从业以来,鉴定过的文物,以及发现过的文物。”

    “大家听完以后,就会知道,我们年纪轻轻的唐老师,到底有多大的本事了。”

    主持人看了眼台卡,随即逐一介绍道:“如果,观众朋友们都有时常关注文物新闻的话,想必大家都有听说啊。首都博物馆,在日前刚刚回收过一件国宝级文物,清朝雍正皇帝使用过的一枚印玺。”

    “那枚印玺,名作‘胆昭日月’,因其玺底镌刻的‘胆昭日月’四个字而得名的啊。”

    “在首都博物馆回收这件文物的时候啊,首都博物馆是召开过十分盛大的记者发布会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网上应该可以搜得到的。”

    “关于这件文物回收的过程,咱们就不多讲了,接下来,咱们要讲的是,这件文物的发现者。”

    说到这里,主持人顿了顿,随即指向旁边的唐顺,热切道:“没错,发现国宝级文物,雍正‘胆昭日月’印玺的,就是我们的唐顺…唐老师。”

    “在这件文物被唐老师发现之前,一直都被蒙尘在俗世。后来在唐老师的慧眼下,才发现它的真实身份。”

    “观众朋友们应该不知道,这枚印玺,曾经被锦城市博物馆馆长,国内著名考古学专家教授常万春常老先生估价15亿至2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哗!”

    主持人的介绍落下,场中的观众,纷纷骇然,哗然失声。

    两亿人民币,这可是无数人望尘莫及的天价。

    震撼的,不只是观众。

    即便是负责主持介绍的主持人,在念过这段介绍词时,也是一阵震撼,骇然惊异。

    主持人职业一笑,扫过一眼观众席,接着讲述道:“这件国宝文物,目前已经在首都博物馆展览。如果对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首都博物馆看一看啊。”

    “如果没时间去的朋友们,也可以在网上搜索记者发布会,同样可以看到这件国宝级文物。”

    “并且,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唐顺唐老师啊,被首都博物馆邀请前往发布会,做见证者,及发言人的相关报导啊。”

    “在那次发布会上面,我们的唐老师,也有当众鉴定过文物的过程。相信朋友们看完之后,也一定会被我们的唐老师的博学多识给震撼到的。”

    “啪啪啪啪啪!”

    刹那间,观众席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持续了好一会儿,主持人才继续讲道:“我们的唐老师,发掘的国宝文物,远不止这一件。还有一件国宝文物,相信观众们更加的耳熟能详。”

    “那就是由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铸造的千古名剑巨阙。这件国宝文物,千年以来,也一直都被埋没在尘世之中,无人得知。”

    “可是,在我们的唐老师的慧眼下,依旧无所遁形,被发现了踪迹。事后啊,被送往拍卖会,拍卖出一千万人民币的天价。”

    “这件事情啊,新闻上面,网上没有传播开。不过,这件国宝级文物拍卖,曾被我们的高长青高老师全程目睹。”

    “现目前啊,这件千古名剑巨阙,已经被川省岳城民间著名收藏家祝广文祝老师拍下,并保管收藏。”

    “如果观众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多做了解,去打听一下。”

    “啪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哗然的惊呼,持续而起。

    好一会儿,才逐渐消停。

    主持人这才停止介绍,看向观众席,笑道:“刚才我讲述的事情啊,都只是我们的唐老师从业遇到的零星事件。”

    “在唐老师从业多年以来,发现过的文物,还有很多。只是,节目录制时间有限,所以我就不逐一列举。”

    “接下来,观众朋友们请热烈欢迎,我们的唐顺唐老师入席就坐!”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谢谢大家!”

    唐顺向着观众席,和摄像机鞠了个躬,才步履从容的走向嘉宾席入座。

    这段隆重的介绍,原本是并不存在的。

    但是,在唐顺主动要求,最后出场时,乔景辉特意要求加上的。

    或许是有些愧疚起初对唐顺的轻怠,或许是想要营造轰动的节目效果。

    总之,便就特意加上了。

    唐顺没有推辞,这是扬名的机会,他没理由拒绝。

    只希望,经过这次节目播出之后,他以后不会再遇到这样不为人知的尴尬事情。

    “好了,本期节目的三位嘉宾已经出席就坐。接下来,我们就有请本期节目入选的文物持有人出场。”

    唐顺入席之后,主持人便是迅速转开话题,将节目带入下一个环节。

    “今天出席我们本期节目的第一件文物,是一枚战国龙形玉佩。”

    主持人简单介绍之后,抬手指向布置的大屏幕上面,道:“来,我们先看大屏幕,了解一下这件文物的大概样子啊……”

    【作者题外话】:第四更~银票都别停啊~

 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全友鉴玉详说

    战国龙形玉佩,虎头、尖耳、耳后有卷毛。

    椭圆形目,宽鼻大口,下唇内勾,弓背。

    龙腹部垂圆,尾部上前折,前后各一足,足有肘毛,背部和面部各有一个系孔。

    通过大屏幕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玉佩浅雕阳文和阴线,边缘主要饰一条扭丝纹。

    龙的上半身饰虎皮斑纹、条纹、节片纹,头部及腹部都饰像云纹的蚕纹。

    整个玉佩雕刻的刀法,以典型的汉八刀为主。

    这枚玉佩在大屏幕播放开来,造型奇特,纹饰华丽,刀工精巧,尽显精妙。

    “接下来,我们有请这枚战国龙形玉佩的持有人,为我们呈上这件藏品。”

    大屏幕播放了一遍这枚玉佩的全貌之后,主持人便是隆重邀请。

    会议厅布置的现场,大门拉开,一位中年妇女在灯光的照耀下,沿着长台步步走来。

    在妇女的手中,小心翼翼的捧着那枚玉佩。

    随着妇女入场,众人的目光,都是迅速看向了她掌中捧着的玉佩。

    唐顺目光如炬,锁定了玉佩。

    近距离现场观察,大致可以看出来,这枚玉配长约11厘米,宽约3厘米,厚度大约2毫米。

    隔着一段距离,大约可以看到,这枚玉配呈黄色,应该是以和田黄玉雕琢而成的。

    至于具体是真是假,唐顺不敢轻判,没有细致观摩。

    “大姐,您好!”

    主持人招呼着持宝人。

    “主持人您好,三位老师好,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中年妇女穿着朴素,大约五十岁的年纪,皮肤黝黑,眼角有着明显的皱纹。

    从她捧玉的粗燥手掌的老茧,不难推测,这位中年妇女应该是一位工薪阶层的平民百姓。

    打完招呼,中年妇女简单地做了下自我介绍。

    这是一位普通的乡下农民,在锦城做环卫工人。

    这次带来的玉佩,是她老公生前收购的古董。

    但她辨不清真假,就来到了《寻宝》栏目组,请专家鉴赏。

    如果是真品,她准备卖出去,为儿子置办婚房。

    在中年妇女做介绍时,主持人在间隙中询问了下这枚玉配当初的收购价。

    “八千块!”

    中年妇女操着并不熟练的川普回答道。

    了解到原委,主持人便是招呼道:“好了,了解到这些,那么接下来呢,有请大姐将玉佩送到嘉宾席,请本期的三位老师为您做下鉴赏。”

    中年妇女疾步匆匆,走向嘉宾席,将玉佩放置在了嘉宾桌中间。

    唐顺、高长青、曹全友纷纷坐直起来,凑在一起,仔细鉴别。

    曹全友德高望重,又坐在嘉宾席中央,所以最先上手。

    唐顺坐在旁边,蹙着眉头仔细观摩。

    近距离观摩下,他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枚和田黄玉制作的玉佩,黄中带绿。

    丝丝绿意很是浅薄,并不浓艳。

    察觉到这丝绿意,唐顺的眉头,便是挑动了下。

    再次观察玉佩的纹饰,以及雕刻的刀工。

    渐渐地,心中已经有了几分判断。

    待得曹全友和高长青逐一上手之后,唐顺才最后上手。

    借助着放大镜,再次观摩了一遍,唐顺的心中,已经笃定了判断。

    “好了,三位老师都已经仔细的观摩过了这枚玉配。那么,接下来,我们有请三位老师给出鉴赏。”主持人主动控场,带动着节奏。

    唐顺和高长青对视一眼,都没着急开口,而是纷纷看向了曹全友。

    曹全友见状,呵呵一笑,拿起嘉宾席的话筒,看向中年妇女讲道:“您这块玉佩呢,我仔细的看了下,是真的。”

    “哗!”

    霎时间,观众席爆发惊呼。

    曹全友呵呵一笑,没有理会观众的哗然,他接着讲道:“为什么说是真的呢?我看了这么一个点。”

    说着话,曹全友一手拿话筒,一手举起了玉佩,对着摄像机,解释道:“大家看,这块玉佩,本身是呈黄色的,这是以和田黄玉雕琢成的。”

    “但是呢,在这黄玉的里边儿,它有一丝丝的绿色。这种绿色,好像看着不纯,是杂色,跟黄玉的材质很不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