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鉴宝宗师-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请求?小唐,咱们之间,你尽管说!”丁师傅笑道。

    “您能做长生牌位吗?”唐顺蹙眉问道。

    “工艺都一样,当然能做!只是,我这店儿终归是作匾的,所以对外不营业。”

    丁师傅笑了笑,道:“不过,小唐你开了口,我老丁肯定得帮忙的。你讲,做什么形式的,刻什么字?把想法告诉我就可以了。”

    唐顺闻言一笑,急忙将想法逐一讲述了一遍。

    这块长生牌位,是为前世的家人所作。

    也算是缅怀前世的一种寄托!

    “牌位上面,就写……‘恩德如海’四个字吧。”唐顺肃然道。

    “成!交给我老丁,改天就给你搞定。”丁师傅轻笑。

    “好!”

    唐顺笑了笑,拱手一拜。

    也没多做寒暄,唐顺便借口离开了。

    家中父亲还需照料,他不敢走太久。

    将匾额放在副驾驶座,唐顺便是匆匆返家。

    途中去了趟菜市,买了些好菜。

    返回家中,发现客厅空荡荡,父母都不在。

    将牌匾抱去房间放下,唐顺去了父母门口,敲响了房门。

    “爸,妈?您二老在家的吧?”唐顺敲门询问。

    “回来啦?”

    不一会儿,房门被母亲打开。

    “嗯!”

    唐顺讪讪一笑:“妈,临时有事,所以……”

    “知道你忙,没事!”

    穆婉秀看了眼腕表,发现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她问道:“饿了没?妈去做饭!”

    “没事,妈,您休息,您照看爸,我去做!”

    唐顺挽着衣袖,嘿嘿笑道:“我现在的厨艺可不差了,妈,您就安心地等待晚餐吧!”

    说完,挥手转身,匆匆下楼。

    穆婉秀站在门口,也没劝阻。

    上次见识过唐顺的厨艺,她已经放心得很了。

    看着唐顺下楼,去了厨房,在厨房忙碌的动静,穆婉秀欣慰的笑了。

    为人父母,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比孩子长大了更让人欣慰的。

    穆婉秀也没下楼,转身回了房间,陪着唐宏看书。

    唐顺一个人在厨房忙碌,搞到六点半,终于面面俱到。

    三菜一汤,两荤一素。

    饭菜呈上桌,唐顺解下围裙,才登楼通知了父母用餐。

    父母的胃口还不错,晚餐吃了不少。

    唐顺看在眼里,也是一阵欣慰。

    吃过晚餐,一家人谈笑了下。

    父母便是看电视去了,唐顺收拾了碗筷。

    看了眼时间尚早,就熬了锅药液,准备泡个药浴。

    【作者题外话】:第二更~

 第三百七十六章 登门鉴宝

    药浴的效果,唐顺深有体会。

    近段时日以来,各种忙碌,鲜少空闲下来。

    以至于,药浴的习惯,都是耽误了下来。

    今晚难得有空,唐顺再次动手熬煮。

    他不仅打算自己浸泡,更打算让父母都试试。

    经过这次车祸,父亲明显气血亏损,大不如从前。

    浸泡药浴,对他的伤势恢复也是大有裨益。

    母亲近段时日操心劳力,也是日渐憔悴,精神状态远不如以前。

    浸泡药浴,同样有舒筋活骨,精神焕发的效果。

    药浴熬煮,免不得一阵忙碌。

    期间母亲进来厨房询问了状况,唐顺简单的解释了两句,引得母亲一阵质疑。

    但唐顺告知这个药方,是一位知名老中医告知时,母亲才半信半疑的任由他操弄。

    忙完一切后,都是时近午夜。

    父母都是先后泡过,精神焕发。

    父亲明显感受到双腿更加轻松,没了往日的沉重感。

    母亲的肤色,都是变得白皙了几分,憔悴的面容,都是消减了许多。

    大感惊讶之下,父母都是忍不住的好奇唐顺的交集。

    这么珍贵的药浴方子,居然都可以搞到?

    唐顺随口搪塞,没有过多解释。

    午夜之后,父母回了房间,各自休憩去了。

    唐顺打了套拳,活络了筋骨,冲了个澡,才回房休息。

    次日清晨,唐顺照旧早起。

    练了套拳,出了身汗,活络了筋骨,才洗漱吃早餐。

    八点半时,唐顺出了门,赶去了丁师傅的制匾工坊。

    丁师傅早就开了店门,在店中等待着唐顺。

    “小唐!”

    看到唐顺进门,丁师傅起身相迎。

    “丁师傅,准备好了吗?咱们出发!”唐顺笑道。

    “好,你稍等,我给那边打个电话!”丁师傅急忙笑道。

    “要得!”

    唐顺没有着急,安心等待。

    丁师傅联系好了那边,才动身出发。

    “我那位朋友,原本是做餐饮生意的,但是,生意亏损了。又恰逢他的父亲病重,需要医疗费,逼不得已,才想着转手老物件的。”

    途中,丁师傅讲述着那位朋友的状况。

    “丁师傅的朋友,倒是孝义感人!”唐顺称赞道。

    “嗐,人嘛,都会到这一步,没得办法。”丁师傅摇头一叹。

    人生百年,难免风波曲折。

    这样的糟糕状况,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

    丁师傅有所唏嘘,在所难免。

    唐顺驾车,大概半个多小时,抵达了一片公寓。

    丁师傅熟门熟路,带着唐顺走进了单元楼。

    乘坐电梯,不一会儿,抵达了一家门户外面。

    敲响房门,屋内便是传出应喝声。

    “来了!”

    房门打开,一位面容憔悴,身材高瘦的中年男子显露出来。

    他唇口胡须已长,似乎好久都没打理,更为他增添了几分沧桑。

    “丁哥!”

    招呼着丁师傅和唐顺进屋,中年男子向着丁师傅打着招呼。

    “嗯!”

    丁师傅颔首一笑,随即介绍道:“这位是唐顺唐兄弟,在业内是行家,我特地请来帮忙掌眼的。”

    “小唐,这位是王安贵,跟我认识了二十几年,算是老朋友。你要是不嫌弃,叫声王哥便是。”

    “王哥,您好!”唐顺主动伸手招呼。

    “唐兄弟,有劳你了!”王安贵伸手一笑。

    二人打过照面,便也没有含糊,直奔主题。

    “丁哥,唐兄弟,你们稍等一会儿!东西都在杂物间放着,我去取出来。”

    王安贵在前领路,招呼着道。

    他家这套房子面积不小,足有一百四五十个平方。

    三室两厅,外带一个面积十几平方的杂物间。

    唐顺和丁师傅在客厅沙发落座,安静等待。

    不一会儿,便看到王安贵拿着几个物件走了出来。

    两枚银元,一枚章料,一只鼻烟壶,都算是小物件儿。

    唐顺随意扫了一眼,便是眉头挑动了起来。

    “唐兄弟,请帮忙看看吧!”

    王安贵将东西取出来,放在客厅茶几上面,示意道。

    “就这些了吗?”唐顺询问道。

    “嗯,就这些了!”

    王安贵颔首道:“这些东西,都是我爸以前鼓捣的,说是些老物件儿,值些钱。但我不懂,所以才拜托了丁哥找行家看看。”

    唐顺闻言,点了点头,也不含糊,取出自身携带来的手套戴好。

    目光逐一扫过银元、章料和鼻烟壶,他率先拿起了银元。

    银元造型很简单,圆形银质。

    币面有圆环形图饰,圆环的外围,印着粤东省造等字样。

    圆环中心,印着光绪元宝字样。

    唐顺仔细盘玩了下,已然看真。

    这两枚银元应该是粤东省造的光绪元宝,市面价格在两万人民币左右。

    “这是真的!”

    唐顺确认无误,便是举着向王安贵示意道。

    “值多少钱呢?”王安贵询问起来。

    “市面价格,大概在两万左右。即便有幅度,差距也不会太大的。”唐顺估价道。

    “才两万啊……”

    王安贵明显一阵失落。

    一枚两万,两枚四万,对于父亲的医疗费用,杯水车薪。

    “那其他两件呢?”

    王安贵迅速收敛心绪,询问唐顺。

    “别急,我看看!”

    唐顺放下银元,摆手一笑,随即拿起了那枚章料观摩起来。

    这枚章料,看外貌颜色大致表露,这枚章料是鸡血石材质。

    鸡血石的价值十分昂贵的,从古至今,都是珍贵石料。

    自宋代开采之时,便是深受皇室重视。

    特别是清代时期,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更是十分赏识鸡血石。

    这些皇帝的印玺,不少都是采用鸡血石做主要章料的。

    这是与寿山田黄并列,堪称石中帝王。

    唐顺上手之后,便是眉头挑动起来。

    因为,从这枚鸡血石章料的份量上面,他就察觉到了明显差异。

    轻了!

    察觉到这点,唐顺便是再次观摩起上面的纹理和层次。

    片刻间,心中便是有了结论。

    “这枚鸡血石章料,是赝品,伪造出来的,不值钱。”唐顺随手放下,摇头路轻叹。

    如果是真品,那就至少百万的价。

    王安贵听得脸色一紧,心头一沉。

    “这枚鼻烟壶呢?”

    沉不住气的王安贵,指着最后一只鼻烟壶询问起来。

    唐顺默不作声,再次上手鼻烟壶。

    反复观摩了片刻,唐顺的眼睛便是亮了起来。

    这是一只水晶内画鼻烟壶。

    壶呈长扁瓶形,直口溜肩,椭圆形圈足,器型十分端庄。

    内部以四王山水为题材,画工精细,意境悠远,尽显高超的绘画技巧。

    翻看壶底,题着‘辛卯春日周乐元作’字样。

    【作者题外话】:第三更~大家银票都记得投哈~

 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乐元鼻烟壶

    周乐元这人,唐顺耳熟能详。

    这是活跃在光绪年间的内画大师,堪称一代宗师人物。

    他原本是一位宫灯、纱灯画师,在文学和绘画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

    他的画风风络苍劲,笔力严谨,多仿黄石谷、新罗山人等名家。

    更还将龚半千的樊实被杖法运用于内画,所作的《寒江钓雪》、《风雪归舟》、《竹艺图》等内画壶,被人称作神品。

    周乐元的内画题材涉猎十分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草虫、以及书法等,都是无不精妙。

    作品的色彩,都以浅蓝色为主,淡雅怡人。

    又以点缀红、绿、白、黄等色,生动而鲜明。

    他尤其擅长山水画,糅合了宋、元、明三代的山水画之美。

    他的山水画,多表现旖旎的江南景色。

    设色以墨色为主,以淡彩点缀,景物格调高雅,画面古朴精致,淡雅隽逸。

    画中多有题跋,内容与画面一致。

    据史料记载,最能够体现周乐元创作水平的内画鼻烟壶,是仿清代著名画家新罗山人的作品。

    他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将绘于宣纸上的中国传统绘画逼真的浓缩在寸天厘地的鼻烟壶内。

    在中国和欧美的许多博物馆,以及许多私人收藏家的手中,都有收藏周乐元的内画鼻烟壶作品。

    因此,导致其作品的市场价格,普遍不低。

    目前的这件,唐顺仔细观摩过,确认是周乐元的真迹无疑。

    从其画工、色彩格调等,更是笃定是一件精品。

    “这是件好东西!”

    看真之后,唐顺向王安贵示意道。

    手指抚摸,细细把玩,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