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鉴宝宗师-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唐顺舒展开眉头,韩乐便是迫不及待的询问起来。

    唐顺闻言,没有着急回答,而是看向韩乐反问道:“你觉得,这只壶是真是假呢?”

    “啊?我不知道耶!”韩乐错愕了下,随即吐舌道。

    “你好好地回忆一下,我之前在课程上面讲述过的,有关珐琅彩真伪鉴定的几点特征,你尝试推测下呢。”唐顺鼓励道。

    韩乐既然是穆清瑶的闺蜜,唐顺便动了指教对方的心思。

    “珐琅彩真伪鉴定的特征吗?”

    韩乐黛眉微蹙,极力回忆起来。

    一边回忆,一边犹豫讲道:“学长讲过,珐琅彩先看胎,其瓷胎细薄。这只鼻烟壶,应该是细薄的吧?”

    “再看造型,珐琅彩造型都小,有鼻烟壶的款识。再看底釉,珐琅彩的底釉,学长说过好像是纯白釉吧?”

    说到这里,韩乐目光错愕了下,随即指着鼻烟壶,道:“这只鼻烟壶的底釉,好像是橘黄的吧?”

    “还有呢?”唐顺颔首笑道。

    “还有啊……就是珐琅彩的釉彩鲜艳柔和,绘画和纹饰十分讲究功底……”

    韩乐回忆了下,似乎记不太清楚了,随即苦恼道:“哎呀,其他我记不清啦,也分辨不清楚啦!学长,你就直接讲吧,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唐顺见状,无奈一笑,没再强求。

    他细细地把玩了下这只鼻烟壶,随即问道:“这是你收藏的吗?”

    “不是,是我爸买的!”

    韩乐解释道:“我爸最近也不知道抽的什么风,居然也学起了别人搞文物收藏。呐,这只鼻烟壶就是他收藏的第一件藏品耶。”

    “第一次入手收藏吗?”

    唐顺讶异了下,随即失笑道:“那他运气不错嘛。”

    “运气不错?”

    韩乐欣喜起来:“学长的意思,这只鼻烟壶是真的咯?”

    看到韩乐的欢喜,旁边的穆清瑶也是露出了清甜的笑容。

    显然,闺蜜的欢喜,也很让她感到高兴。

    “学长,快,跟我说说,您是怎样鉴定的?话说,您之前说的,珐琅彩的底釉是纯白釉,可是这只不是耶。”韩乐抓着唐顺的胳膊,急声询问起来。

    唐顺洒然一笑,也没含糊,拿起鼻烟壶,一边示意,一边讲述:“这只鼻烟壶,是真品无疑。”

    “这只鼻烟壶的釉彩上色、造型、瓷胎等,都很符合珐琅彩瓷的特征。且看其包浆,深沉厚重,圆润剔透,更是表明了这是件老物件。”

    “那底釉怎么解释呢?”韩乐好奇追问。

    “底釉这个……很好解释啊!”

    唐顺笑了笑,解释道:“因为,这只鼻烟壶是康熙晚期所制。那个时候,珐琅彩瓷刚刚兴起,工艺并不成熟。”

    “那时候的珐琅彩瓷,显得很粗糙,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彩料上得很厚。究其原因,主要是彩料上在涩胎上面,经过火烧以后多有气泡,光泽不好。”

    “因此,施纯白釉的话,便会破绽百出,不太美观。这种状况,持续到雍正时期,工艺进步,瓷胎造得精细,在上面填彩薄了,便解决了之前的问题,才逐渐多用纯白釉。”

    “以纯白釉烧制出来的色泽,光亮莹润,外观比起康熙时期的更加优美,观赏性更高。”

    听着唐顺的解释,韩乐和穆清瑶对视一眼,随即茫然询问:“还有这点的吗?学长之前可没说呢!”

    “这个……”

    唐顺无奈一笑:“这些都是细节,如果都讲述的话,短短的一节课,可讲不完的。并且,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还是极少的,多数都是金属胎珐琅器。”

    “真正的珐琅彩瓷,主要还是以雍乾两朝最多。这两个朝代的鉴定特征,都适用之前课堂讲述的那些。”

    “康熙时期因为工艺并不成熟,刚刚兴起,时间不长,所以成品不多,传世的就更少。一般而言,市场是很难遇到的。”

    “所以,之前的课程,我便没有过多讲解。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有兴趣听呢,我倒是不介意再啰嗦一下。”

    韩乐和穆清瑶听得似懂非懂,回味了好久,才恍悟过来。

    穆清瑶犹疑了下,看向唐顺,道:“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跟雍乾时期的有什么区别呢?哥,你都讲讲吧!”

    “好!”

    唐顺见状,欣然一笑。

    重又拿起鼻烟壶,一边示意,一边不厌其烦的讲述起来:“康熙时期的珐琅彩和雍乾时期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康熙时,作画和上彩都在涩胎上进行,作好画的轮廓线以后,或是先填图画彩,后喷地釉。”

    “或者先作地釉,把花纹的轮廓线留下来,然后填彩。这样康熙时的彩色,直接施在胎上,花纹的彩色和地釉是相接而不是相重。”

    “由于这样的工艺,康熙珐琅彩瓷器的花纹,总是力求对称,画面受到限制,很拘谨,不活泼。”

    “而雍正、乾隆时期,采用我国瓷器的传统工艺,色彩画在釉面上,不受限制,图案就显得生动活泼了许多。”

    “呐,你们看看这只鼻烟壶的绘画纹饰,是不是和我说的一样?”

    唐顺一边讲解,一边示意穆清瑶和韩乐观看。

    【作者题外话】:四更~银票继续投来吧~数据好,看着高兴,才有加油更新的动力嘛~

 第四百五十二章 聚宝阁开张

    这只鼻烟壶的正反两面,绘画纹饰都是相互对称,一般无二。

    穆清瑶和韩乐仔细观摩了下,皆都是纷纷点头。

    唐顺见状,随即笑道:“这是区分康熙时期和雍乾时期的要点之一,还有一点,你们可以掌握一下。”

    “这一点的区别,便是体现在施釉的差异上面。在施釉的方法上,一般采用吹釉,部分用蘸釉,有内外满施者,也有内作白地,外作色地的。”

    “康熙时流行的,是在制胎时器物内壁、口外沿、圈足等处施白釉,器外壁不上釉,烧成后这部分露胎叫涩胎。”

    “而上色作画,则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康熙以后,这种做法便没有了。”

    一边讲述,唐顺一边指示给两女观看。

    这种言传身教,让得两女迅速明悟,掌握得十分清楚。

    理论终归是理论,唯有实践出真知。

    唐顺这样的言传身教,以实物参照指点,明显更容易让人记住。

    “最后一点区别,便是纹饰方面。这点特征,在之前的课堂上面,我有讲过的。”

    唐顺放下鼻烟壶,轻笑道:“纹饰方面,康熙珐琅彩的装饰画,都是花卉画和图案画,花卉画中没有虫鸟动物,也没有人物画和山水画,所有画面都没有题句和印章。”

    “而雍正、乾隆时期则大部分都有题句和印章,有人物画、山水画,花卉中有过枝花也有鸟虫异兽。总之,花色品种繁多。”

    “除此之外,我便暂时没了其他可以补充的了。你们多观摩一下这件鼻烟壶,仔细参照验证,记下来吧!”

    “谢谢学长!”

    韩乐急忙捧起鼻烟壶,向着唐顺感激一笑。

    唐顺这次的讲解,详细至极,没有丝毫藏私。

    这种指点,难能可贵。

    穆清瑶和韩乐看了好久,才渐渐地平静下来。

    “谢谢学长!”

    韩乐再次道了声谢,便是小心翼翼的收起了鼻烟壶。

    “不客气!”唐顺摆手一笑。

    韩乐收拾好鼻烟壶,嘻嘻一笑,随即看向唐顺道:“为了感谢学长,我请学长吃饭吧?”

    “吃饭便算了吧……”

    唐顺摇头一笑:“举手之劳的事情,有这杯茶,就足够了!”

    “这样啊……”

    韩乐思索了下,也没强求,随即笑道:“那这样,再叫两份糕点吧?”

    “都可以!”唐顺颔首一笑。

    “ok!”

    韩乐爽快拍手,便是招来了服务员,点了一份榴莲酥,一份抹茶蛋挞。

    咖啡厅的后厨做事效率挺快,没多久,便是送了上来。

    韩乐招呼着唐顺和穆清瑶,一起享用。

    唐顺象征性的尝了尝,礼貌地应从了下。

    从咖啡厅离开,穆清瑶下午没有专业课,便是跟着唐顺提前离开了学校。

    唐顺开车,带着穆清瑶,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先去了店内。

    带着穆清瑶走进聚宝阁,却是发现章立宝、霍元伟,以及陈宝三个伙计都是在忙碌。

    五个人围坐在卡座四周,一边忙碌,一边喋喋不休,氛围显得很开怀。

    以至于,都没有听到脚步声,没有发现唐顺已经回来了。

    “有什么喜事吗?”

    唐顺走向卡座,轻咳了声,随即笑问。

    “唐兄弟?”

    “师父?”

    “老板?”

    众人这才惊醒,纷纷扭头看了过来。

    刹那间,五人纷纷起身,欣喜一笑。

    “师父,咱们今天开张了耶!”

    霍元伟迫不及待,欣喜一笑。

    开张了?

    意味着,今天做成了一单生意。

    “什么买卖啊?”

    唐顺一边走过去,一边笑问。

    但还没待霍元伟他们回应,唐顺的目光,便是看到了卡座桌面上散摊着的一小堆古钱币。

    稀稀散散,粗略数数,大概有十几枚。

    “这些……”唐顺脸色讶异起来。

    “刚收的,一共18枚。”章立宝含笑解释。

    “这单生意不小嘛!”唐顺笑了起来。

    开店几天,都是无人问津。

    如今终于开张,做成了第一单生意。

    古钱币虽然普遍都不值钱,但是,若能遇到几枚珍品,那也能赚个盆满钵满的。

    因此,不要小看古钱币。

    “瑶瑶,过来看看,你能认识多少?”

    唐顺招了招手,招呼着穆清瑶过来辨认。

    显然,这是在给穆清瑶实践锻炼的机会。

    听到唐顺的招呼,霍元伟的目光,看向了唐顺的背后。

    看清穆清瑶的面容,顿时眉头挑动,惊喜交加。

    “瑶瑶,你怎么也来了呀?是来看我的吗?”

    霍元伟起身相迎,一甩长发,摸着脑边儿帅字,一脸邪魅狂狷的笑容。

    “元伟哥你好呀!”穆清瑶颔首招呼。

    “好!好!好呀!”霍元伟激动得搓起了手。

    旁边的陈宝、蔡毅、杨坤也都是目光闪烁,看向穆清瑶的眼神,浮现起惊艳。

    但察觉到霍元伟的样子,三人都是迅速收敛,随即抿嘴轻笑起来。

    “这位是?”

    章立宝询问起来。

    “我表妹,穆清瑶!”唐顺随口介绍。

    “你好!”章立宝颔首一笑。

    “这是我们店的掌柜,章立宝章前辈,渝城古玩协会的理事,对古玩文物有着极深的造诣。”

    唐顺又向穆清瑶介绍着章立宝,道:“以后有时间,可以多跟章前辈请教的。”

    “章前辈好!”穆清瑶急忙躬身招呼。

    “嗯!”

    章立宝颔首轻笑,神色十分慈蔼。

    “来,瞧瞧看,这些古钱币!”

    唐顺招呼着众人落座,随即示意穆清瑶,跟他一起鉴赏了起来。

    随手翻了一遍,唐顺便是发现,这些古钱币很杂乱。

    各个品种都有,高达七八种。

    已经被章立宝他们一番忙碌,分类开来。

    其中小部分保存完好,大部分都略带铜锈,或有锈蚀的痕迹。

    唐顺逐一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