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鉴宝宗师-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唐顺顿了顿。

    捧着瓷器,唐顺屈指一弹,放在耳边聆听了下。

    演示了一遍之后,唐顺放下瓷器,才再次讲道:“第二点,大家刚才看到了,我用手指弹击这件瓷器的动作。”

    “在古玩文物之中,鉴定陶瓷器是否破裂,听它的声音,就可以百分百判定。”

    “完整无缺的陶瓷器,受外力敲击时,它的声音是很稍显清脆的。破裂修复过的瓷器,声音会略显低沉。”

    “所以,通过这个方法,再结合裂纹釉的原理,准确判断出这件瓷器属于裂纹釉工艺,也就并不足为奇的了。”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唐顺的讲述结束,会场响彻起热烈的掌声。

    不少人欢呼叫好,佩服至极。

    唐顺微微颔首,谢过掌声,便是将开片裂纹釉水滴瓶放回了桌面。

    掌声持续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地消停下来。

    “可以给我们讲讲,你们又是怎样判断出这只裂纹釉水滴瓶,是仿宋哥窑的呢?”有人再次询问起来。

    在不用肉眼观摩的情况下,判断出文物真伪,可不是寻常人做得到的。

    唐顺见状,向着穆子枫抬手示意。

    显然,这个问题,唐顺打算交予穆子枫回答。

    穆子枫见状,颔首一笑,没有推拒。

    他看了一眼提问的人,随即笑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应该首先讲述一下,裂纹釉的发展史。”

    “裂纹釉,以宋代哥窑最为著名。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

    “因为哥窑所用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还原,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

    “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称“紫口铁足”。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

    “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地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

    说到这里,穆子枫停顿了下来,捧起了开片裂纹釉水滴瓶。

    面向会场观众,继续讲道:“刚才说过,晚清的仿品不如前期的,釉面会凹凸不平,而且胎质疏松。”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开片也越来越细,颜色也越来越深,这件水滴瓶颜色浅青,很明显和宋代及清朝的仿制品不同。”

    “当然,蒙眼猜宝时,颜色是没法判断的。所以,最主要的判断依据,还是从釉面的特点进行的。”

    “上面的开片是大而不均,缺乏整体美学。并且,一般珍品都是大器小开,而这件水滴瓶,属于大器,却开了大片,更是和历史相悖。”

    “以上这些,都是判断这只裂纹釉水滴瓶真伪的特点。但让我彻底肯定这是只现代仿品的原因,主要还是最后一点……”

    说到这里,穆子枫停顿下来,将水滴瓶翻转过来,底部朝上,示意给了观众。

    “大家看,这只水滴瓶的瓶底,虽然有些磨损,但是这磨损的颜色太光亮。并且,瓶底有明显打磨痕迹,痕迹都是顺纹,手指完全可以感受得出来。”

    “所以,仅凭这一点,我便完全笃定,这只开片裂纹釉水滴瓶,属于现代仿制品。”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详细的讲述,娓娓道尽,观众皆是拍掌称赞起来。

    惊叹声、赞誉声、鼓舞声、不绝于耳。

    “说得很好啊!”

    掌声持续好一会儿,逐渐消停时,申功华才开口叹道:“两位候选人对这只开片裂纹釉水滴瓶的鉴赏心得,都很详细丰富啊。”

    “不难看出,两位候选人对业内文物古玩的专业知识,都相当的渊博。我们文物业以后两位这样的人才领导,一定可以走向更昌盛繁荣的境地。”

    吹嘘了下,申功华才接着宣布,道:“第一环节结束,接下来,开始第二环节,限时鉴宝。”

    “工作人员准备!”

    申功华挥手示意。

    礼仪小姐将眼罩、水滴瓶,骰盅等都陆续带了下去。

    会场外面,又有两位礼仪小姐,份别托着一件文物和鉴宝道具走了出来。

    这次的文物,并没有遮掩。

    走进会场时,所有人都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件文物,是一件鎏金佛像。

    佛像大约高10厘米,长7厘米,宽5厘米。

    佛像造型头戴五叶花冠,发髻高束,余发披肩,冠顶宝珠。

    佛像额宽平正,目光下敛,相容沉寂。

    上身着天衣,佩戴U型项链,双手在腹前结禅定印,全跏跌坐在仰覆式莲花座上。

    莲花台座莲瓣规整,瓣尖略翘,但整体造型,十分端庄。

    其刀工镌刻精良,使得佛像法相庄严威凛。

    在众人瞩目间,礼仪小姐带着佛像和鉴定道具,走近了桌旁。

    并将文物和道具,都放置在了桌上。

    “限时15分钟,鉴定这尊鎏金佛像的真伪,并判断出准确年代。”

    申功华朗声宣布,讲述着细致规则。

    话音落下,全场静谧了下去。

    【作者题外话】:第二更~剩下两更,下午写~

 第六百零九章 赠十砚老人

    唐顺和穆子枫对视一眼,一声未吭。

    唐顺微微抬手,示意穆子枫率先观摩。

    摇过骰盅,穆子枫点数略大,他占优先权,唐顺并不介意。

    穆子枫也没客气,借助着工具,开始仔细观摩起来。

    15分钟时间,听起来似乎很长。

    但是,在鉴定文物时,却很短暂。

    一件文物的判断依据,基本都有数点。

    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逐一验证,才能够准确无误的判断出文物的真伪。

    一眼看破真伪的文物,少之又少,只有那些粗制滥造的假货,才会省去诸多时间。

    这次文物局特地设立的比试,显然不可能那么简单。

    所以,无论是唐顺,还是穆子枫,都是不敢轻怠,不敢掉以轻心。

    即便是赝品假货,也得百分百用心,仔细观摩。

    穆子枫戴着眼镜,借助着放大镜,手电筒等各种工具,逐一观摩了遍。

    15分钟时间,很快过去。

    轮到了唐顺,唐顺也没怠慢。

    早已戴好手套,迅速上手。

    他同样借助了工具,从各个方面进行观摩验证。

    15分钟时间,同样一秒钟都没有浪费。

    “时间结束,请在一分钟时间内给出答案!”

    时间很快消逝,申功华大声提醒。

    唐顺和穆子枫没有犹豫,迅速书写下答案。

    穆子枫率先写完,举起了笔记本页面。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去,只见上面清晰地书写着两个行书大字:“现仿。”

    “又是仿品?”

    “不会吧?文物局搞什么?接连两局都是假货?”

    “不会出差错吧?”

    不少人都是诧异起来,纷纷失声。

    这时候,唐顺也是书写结束,举起了笔记本页面。

    众人的目光,迅速看了过去。

    只见上面书写着几个行楷大字:“现代仿制。”

    “哗!”

    又是出乎一致的答案。

    原本还担心穆子枫看错的人,全都唏嘘起来。

    唐顺也是判断为现代仿品,毫无疑问,表明了这件鎏金佛像,定是仿品无疑。

    这种笃定,倒不是唐顺具有一言定乾坤的声望。

    而是唐顺和穆子枫都是新一代鉴宝天才,同时给出同样的答案,也就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又是一样的答案啊……”

    申功华也是唏嘘起来,接连两局,唐顺和穆子枫都是答案一样。

    三局两胜,看来是没得戏了。

    现仿和现代仿制,虽然字数不一样,但是意思明显都相同。

    “两位的答案,再次一样,第二环节再次以平局结束。”

    申功华沉吟了下,随即宣布道:“接下来,开始第三环节极速斗宝。”

    在申功华的示意下,礼仪小姐将佛像带了下去。

    之前的两位礼仪小姐,再次送上来第三件文物。

    这次依旧没有遮掩,走进会场时,众人便是看清了文物的样子。

    这次的文物,是一枚端砚。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洮砚、歙砚、澄泥砚齐名。

    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

    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

    制造端砚,一般要经过采石。选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

    2004年10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端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这枚端砚,砚台表面清新质朴,空间构图比例协调。

    把玩处刻有剑兰浮雕,花叶花蕊配合假山垒石。

    兰花花蕊采用白色石皮为心,镂剔精细,一点玉白点缀整个墨色砚台,看起来倍感精美。

    兰花叶片修长,纤秾合度。

    叶上还有墨蝶浮雕,展翅欲飞,显得栩栩如生。

    端砚背面,刻有花篆体四行诗:

    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

    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

    砚台侧面,还雕刻着楷书印章:十砚轩。

    “5分钟上手时间,判断出这枚端砚的年代、来历。表述越详细者,越准确者获胜。”申功华宣布道。

    还真是极速斗宝呢!

    5分钟时间,对于文物鉴定师而言,无疑是极为短暂的。

    一件文物的人文历史,普遍都很复杂。

    特别是年代感越久、身份越高的文物,判定越难。

    这枚端砚,乍然一看,便不像是简单的文物。

    5分钟之内鉴定清楚,难度无疑极大。

    这种方式斗宝,倒是有意思得很。

    唐顺再次抬手,示意穆子枫先行观摩。

    穆子枫蹙起了眉头,看了唐顺一眼,才快速的戴好手套,迅速上手观摩。

    时间紧迫,耽搁不得。

    唐顺慢悠悠的戴手套,一边准备,一边观看着穆子枫的鉴定手法。

    并且,趁此机会,提前端详这枚端砚的外表样式。

    在这种极速鉴赏之中,后上手的人,无疑更占据优势。

    5分钟时间,很快过去。

    “时间到!”

    随着申功华的提醒,穆子枫不得不放下端砚。

    “下一位候选人开始!”

    申功华再次提醒,唐顺没有犹豫,急忙上手。

    双手快速的翻转,粗略地看了一眼端砚的周边。

    然后,直接张开嘴,对着端砚哈了口气。

    紧接着继续翻看着砚台侧面的题款,手指轻轻抚摸,验证着字迹的真伪。

    5分钟时间,同样快速消失。

    “时间结束!”

    随着申功华一声宣布,唐顺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