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鉴宝宗师-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一幅,居然辗转到了此地。

    洒然一笑,唐顺看向富态专家问道:“前辈以为,这幅画是真是假?”

    “这个……”

    富态专家微微迟疑,下意识看了一眼其他三人。

    这时候,其他三人也是围了过来。

    身材消瘦的专家沉声道:“不瞒唐老弟,这幅《月华图》在金陵博物馆已经收藏了一幅真迹。所以,我们都一致判别,这幅《月华图》是赝品。”

    “但是呢,很奇怪的是,这幅画的笔墨,画迹,跟宣纸质量,却又都属于真品,跟金陵博物馆那幅一模一样。所以,我们纠结许久,不敢轻易下结论。”

    “哈哈哈!”

    唐顺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样的态度,令得四位专家莫名其妙,一脸懵逼。

    罗天恩都是忍不住靠了过来,其他年轻警员更是睁大了眼睛,悄然期待。

    “唐老弟笑什么?莫非,你有不同异议?”

    方脸专家眉头微蹙,忍不住询问起来。

    唐顺闻言,点了点头,道:“其实,不瞒各位,就在几天前,我还见过一幅《月华图》真迹。”

    “什么?”

    四位专家大吃一惊。

    “唐老弟在哪儿见到的?金陵博物馆吗?”消瘦身材的专家追问。

    “不!”

    唐顺摇摇头,道:“那幅真迹,是魏老的一位好友的收藏之作。前几天我跟随着魏老,有幸观摩过。”

    “怎么可能?”

    四位专家都是纷纷惊骇:“莫非,金农当年创作过几幅《月华图》?”

    “不可能啊!就算他创作了几幅,但也不可能每幅画都一模一样,一般无二吧?”

    “同一幅画,即便是由同一个人创作,但因为时间的不同,情绪的不同,落笔的不同,纸张的不同,地点的不同,天气变化不同,都会出现细微的差别的。”

    四位专家自问自答,自我否认,矛盾极了。

 第七十章 小露声名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手长十指,长短各异。

    事物创作,也都是这样的道理。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心情、环境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成品,也都会有差别的。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都会影响创作者下手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作品,看起来或忧郁,或狂放,或不羁,或深沉的原因。

    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情绪,饱含着创作者的情感。

    另外,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天气环境,也会对作品有极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画之类的作品,受地点,环境的影响最大。

    平整宽阔的地方创作,会让书画作品看起来更工整。

    凹凸不平,或略有起伏的平面创作,则会让书画作品略有波澜。

    干燥的天气温度创作,笔墨画迹更容易挥发定型,成品后画迹浅而凝炼。

    湿润的天气温度创作,笔墨画迹不易挥发凝固,更容易渗透画纸。

    所以,这个环境成型的作品,画迹就会显得深邃而粗实。

    甚至会有发散的迹象。

    因此,即便是同一个人,创作同一幅作品,成型出来的都会有差别。

    而眼前这幅《月华图》却跟金陵博物馆的那幅一般无二。

    除了画迹颜色深浅不一,其他迹象,都是没有丝毫差别的。

    这也是四位专家都是看不准,拿不定主意的原因。

    “唐老弟,还请指教!”

    看着唐顺笑个不停,四位专家都是齐齐肃穆起来,向着唐顺恭敬请教。

    经由前面两件文物的鉴别,他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唐顺的鉴别本事,比之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能被魏老力荐,又被魏老视为知交,唐顺的本事,俨然不小。

    因此,四人都是不再清高。

    唐顺见状,也不卖关子,他收敛笑容,指着桌面的《月华图》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其实,国画装裱师,有一门手艺,可以把一幅水墨画一层层揭开。根据宣纸的厚度,一般可以揭三层。”

    “顶级画家力透纸背,就算揭开三层,也会留下印记。而揭下来的三幅画,都会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这幅《月华图》是被人揭过的,一共揭开了三层。所以,世上便会出现三幅一模一样,鲜有差别的真迹。”

    “金陵博物馆那幅我没亲眼见过,但也在网上搜索观摩过。那幅笔墨最浓,我猜想是最上面的一层。而魏老好友那幅,笔墨最淡,我认为是最下面那层。而这幅笔墨画迹区别那两幅,理应是最中间的那层。”

    唐顺的话音落下,所有人恍然大悟。

    四位专家都是倒吸凉气,惊骇难定。

    这个说法,他们倒是听闻过。

    但却从没有见过,所以完全没有向这方面考虑过。

    如今听到唐顺的解释,才恍然彻悟过来。

    略显富态的专家上前,拿起画纸,仔细观摩。

    又找来一幅其他古画对比纸张厚度,随即吸了口气。

    “果然如此!”

    富态专家叹道:“这幅《月华图》的宣纸厚度,比起其他画作的宣纸厚度,差异很明显。观其厚度,差不多正好三分之一。”

    “嘶!”

    刹那间,全场震撼,倒吸凉气。

    所有人再看向唐顺时,更加敬服。

    “唐老弟目光如炬,眼力卓绝,让陈某心服口服!”

    富态专家放下画作,向着唐顺拱手,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次,唐顺的本事,彻底折服了他。

    唐顺上前一步,急忙扶起了对方。

    他摇头一笑:“陈前辈无需如此,我也是侥幸跟随魏老见识过。所以才能够一眼看破。若是换做前辈您,料想也应如是。”

    谦虚宽宏的气度,更是令人敬服。

    四位专家对视一眼,无不唏嘘,看向唐顺的眼神,彻底敬重起来。

    唐顺的连续表现,让他们再不敢生出丝毫的轻怠之心。

    罗天恩越看越是欣慰,赏识之心越来越浓。

    “几位,既然小唐已经获得了你们的认可,那么,接下来就请你们同心协力,尽快完成这里的工作吧。”

    罗天恩走上前来,含笑道:“这批文物数量不菲,价值极高,又历史意义非凡,上面关注极大。还请几位抓紧时间,尽快鉴别入档。”

    “好!”

    四位专家看了唐顺一眼,不约而同的点头应是。

    交代了几句,罗天恩便是暂时离开了,没有守候在这里。

    唐顺已然折服了四位专家,不再需要他留守在此帮忙镇场。

    作为副局长,罗天恩的工作并不清闲。

    送走罗天恩,唐顺便和四位专家一起,开始鉴别起来。

    罗天恩走后不久,两位年轻警员赶了过来,奉命协助唐顺的。

    一男一女,年纪都跟唐顺相仿。

    其中那位女警员,跟唐顺还有一面之缘。

    赫然是先前接待唐顺的那位,如今看到唐顺居然折服了四位专家,都是惊奇不已。

    临来之前,她还受到罗局的严肃叮嘱,对待唐顺的态度,务必恭谨。

    一切协助,务必遵循唐顺的要求。

    所以,如今面对唐顺,她的态度略有些拘谨。

    “唐先生,请问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吗?或者,我们应该怎么协助您呢?”

    女警员小心翼翼的问道,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这可是被罗局重视的年轻人,以后前途恐怕不可限量。

    唐顺听着女警员的询问,思索了下,道:“准备些纸笔,最好是便签,和一台相机吧。”

    “好的,您稍等!”

    女警员匆匆而去,很快又匆匆而回,带来了唐顺要求的东西。

    看到女警员递过来的东西,唐顺摇摇头,道:“一会儿我鉴别,说出结果,你就负责记录。记好之后,将便签贴在相应文物的旁边,再拍照记录。后续转移时混淆或错漏,也好有记录迅速调整复位。”

    “记住,便签纸不要贴在文物上面。便签纸的胶性,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和破坏。到时候出了任何事情,我可负不起责任啊。”

    再三叮嘱,女警员明确表示记下来之后,唐顺才开始上手鉴别。

    “仿清朝乾隆岁寒三子广彩瓷,赝品。”

    “清朝道光青白玉螭龙纹小瓶,真品。”

    “民国仿清朝乾隆白玉八宝纹臂搁一对,仿品。”

    “仿清朝乾隆白玉嵌百宝献寿图御题诗文插屏,赝品。”

    “清代乾隆粉彩灯笼瓶,真品。”

    “民国仿清朝雍正铜嵌银丝兽面纹小鼎式炉,仿品……”

 第七十一章 罗天恩的亲睐

    这批走私文物,包含了青铜瓷器,陶玉古画等。

    林林种种,加起来大约一百多件。

    唐顺走马观花,陆续上手鉴别。

    平均一件,不超过五分钟。

    效率极高,速度极快。

    但数量太大,所以哪怕唐顺速度极快,也是耗费了几个小时。

    所幸还是有四位专家帮忙,协助鉴别。

    鉴别完后,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六点。

    所有文物都确认了名称和背景,唐顺他们便完成了工作。

    剩下来的收尾工作,则都交给了公安局的警员。

    罗天恩得到汇报,赶了过来。

    一番感谢之后,罗天恩发出邀请,请唐顺他们吃晚饭。

    作为这批走私文物清查的总负责人,罗天恩有义务和责任招待唐顺他们。

    唐顺和四位专家对视一眼,都没有反对,欣然接受了邀请。

    一位副厅级干部邀请共进晚餐,寻常人可没理由拒绝这种善意。

    罗天恩交代了后续事宜,便换了警服,一身便装,和唐顺他们一并离开。

    罗天恩开的是一辆燕汽旗下的吉普车,带着四位专家。

    唐顺开着自己的银色法拉利,跟随在后面,去了一家大型酒楼。

    定了一桌盛宴,罗天恩热情款待。

    四位专家都是受宠若惊,激动交加。

    唐顺倒是坦然镇定,从容不迫,不卑不亢,跟罗天恩寒暄交流。

    在宴席上面,罗天恩也主动提及了,昨天在古玩街,曾以私人名义受唐顺鉴别过三朱笔筒的事情。

    这个事情曝光出来,引起了四位专家的哗然。

    心下对唐顺更是上了心思,暗中决意,要跟唐顺搞好交际。

    罗天恩在宴席上面提出三朱笔筒的事情,而没有在公安局提出来。

    其中的意义,大不相同。

    如果是在公安局提出来的话,那是公事公办。

    而在宴会上私下提及,则表明,这是跟唐顺的私人关系。

    这种私人关系,表明了拉拢和欣赏的态度。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交际,承认唐顺跟他有私人联系的。

    一位副厅级干部对唐顺这样重视,毫无疑问,唐顺在四位专家心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这由不得他们不重视啊!

    借此机会,四位专家也对唐顺表露出敬佩之情。

    不断称赞唐顺的眼力和本事,恭维之意,溢于言表。

    趁着这个机会,四位专家纷纷向唐顺索要了联系电话。

    唐顺也没拒绝,与四位专家逐一互留联系方式。

    前世开典当行的,唐顺跟随着父亲耳濡目染,深知人脉的重要性。

    这也是他会宽宏大量,不计较四位专家最初的轻怠。

    做生意,讲究的就是和气生财。

    一个和字,道破唐顺宽宏大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