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鉴宝宗师-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此,故宫博物馆正式成立……”

 第八百七十三章 艰辛历程

    唐顺的讲述,十分细致。

    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显得十分胸有成竹。

    颜知礼和董春华等老古董都是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

    显然,唐顺所述,都是真实不虚的。

    柳芸燕等学院都是听得十分认真,不由暗暗钦佩。

    众人的表情,唐顺尽收眼底,不由洒然失笑,暗道侥幸。

    他早就预料到过,这些学员不会是省油的灯,估计会在见面会上刁难他。

    所以,这几天他都有私下做功课。

    有关故宫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唐顺也是提前做过调查,访查过不少资料和人物的。

    毕竟,以后少不得跟故宫博物馆合作,彼此交集不会少。

    如果对故宫博物馆的史实都是丝毫不知,一点不懂。

    以后传出去,未免也太贻笑大方。

    柳芸燕这丫头故意提出这个问题,恐怕也是有过这方面的考虑。

    看到柳芸燕陷入思索,似乎被自己的回答镇住了,唐顺轻笑了声,随即接着道:“刚才说的,只是故宫博物馆初步成立时的历史。其实,在后面的年代,故宫博物馆还有着几次变故与危机。”

    “最早一次危机,在1926年,故宫博物馆创办者之一的李煜瀛、易培基受到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通缉,被迫离开燕京。”

    “清皇室再次要求溥仪重返故宫,意图重登帝位,导致故宫博物院存亡危在旦夕。临时董事会、理事会改而成立了“故宫博物院维持会”,以支危局。”

    “状况一直持续到1927年9月,张作霖所控制的军阀组织宣布成立“故宫管理委员会”,强行接管故宫博物院。”

    “再到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结束,6月,南京国民派接收了故宫博物院。颁布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及《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

    “并规定‘故宫博物院直隶于国民官府,掌理故宫及所属各处之建筑、古物、图书、档案之保管、开放及传布事宜’。”

    “国民官府先后任命理事27人,复由理事会推举理事10人。李煜瀛任理事长,易培基任院长。院以下设秘书处、总务处、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

    “古物馆馆长为易培基兼任,文献馆馆长为张继,图书馆馆长为庄蕴宽。至此,故宫博物院大局初定,第一次危机解除。”

    唐顺长出口气,只觉有些口干舌燥。

    旁边的后勤人员似乎有所察觉,急忙递上来一瓶矿泉水。

    “谢谢……”

    唐顺急忙接过,道了声谢,拧开瓶子大灌了两口。

    放下水瓶,唐顺擦了擦嘴角,舒了口气,感觉舒坦多了。

    目光扫过柳芸燕等人,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一脸的好奇。

    唐顺见状,不由苦笑:“你们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唐老师,你好厉害!这些历史,你都怎么记下来的?”葛莉不由满脸崇拜的笑道。

    “呃……”

    唐顺讪讪一笑:“不瞒你们,我早就预料到你们可能会问这类似的问题,所以,我这几天刚巧做了这方面的功课。”

    “哈哈哈……”

    唐顺的诚实,顿时引起一片哄笑。

    唐顺也不尴尬,很坦然的含笑看着他们哄笑。

    这并不丢人!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活到老,学到老。

    这是每个喜好学习的人都应该保持的谦逊。

    况且,这些学员虽然都在哄笑,但却并不是嘲讽的态度。

    所以,唐顺更没有理由去斤斤计较,小肚鸡肠。

    眼看着学员们哄笑渐渐平息,唐顺再次讲道:“我刚才讲的这些内容,其实你们也都可以搜索得到的。只是聊到这里来了,我才厚着脸皮,啰嗦两句罢了。”

    学员们倒也没有厌恶反感,反倒都是颇为赞赏的点点头。

    “唐老师,你刚才说的,是故宫博物馆的第一次危机。那么,第二次呢?”葛莉再次开口,含笑询问。

    “第二次啊……”

    唐顺失笑:“第二次危机,自然就跟后面的抗战相关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形势危急。”

    “1933年,易培基遭诬陷离职,马衡接任院长。同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其文物安全,不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在南京建立文物库房,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

    “从1933年2月至5月,先后检选出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沪市,后又运至南京。”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南迁文物又历尽艰险,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川省,分储于巴县、乐城、峨嵋山等地。”

    “日伪占领时期,故宫博物院在北平仅勉强开放。日伪从故宫掠走铜缸、铜炮、铜灯亭计149件,溶毁制造武器。一直到1945年战争胜利,北平收复,国民派重新接收故宫博物院。”

    “后重新授职马衡继任院长,三处南迁文物复集中于渝城,于1947年运回南京。1947年9月,古物陈列所合并至故宫博物院。”

    说到这里,唐顺稍作停歇。

    灌了口矿泉水,润了润嗓子,才接着讲道:“后来,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宫博物院由解放军驻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同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建立,故宫博物院划归中央文化部。”

    “1951年,故宫博物院业务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院以下设陈列、保管、群众工作、古建筑管理等部及图书馆。”

    “文献馆改称档案馆,后划归中央档案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历史档案馆。”

    “1954年,再建立文物印刷工厂。同年,夏吴仲超接替马衡任院长。”

    “1961年,国务院公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如今大家所熟悉的故宫博物院下设有陈列、保管、群众工作、古建筑管理、开放管理、服务等部门。”

    “以及研究室、图书馆、出版社、文物修复厂、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古代建筑修缮队、安全保卫处等机构。”

    娓娓道来,详述了故宫博物馆的所有艰辛历程。

    “啪……啪……”

    学员们听完,不由纷纷鼓掌。

    颜知礼和董春华这些老前辈,也都是欣慰颔首。

 第八百七十四章 唐顺的大方

    唐顺讲述的这些内容,虽然普遍都是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的。

    但是,唐顺能够下功夫去记下来,就表明了唐顺对这份职务的认真态度。

    仅此这点,就很值得颜知礼和董春华这些老前辈欣慰。

    爱一行,才能够专一行。

    唐顺的这种态度,很惹人敬佩。

    学员们也都是知晓这点,所以纷纷鼓掌,对唐顺开始有了敬服和钦佩。

    这位看起来年轻得不像话的班主任,似乎不像表面这样简单。

    唐顺报以微笑,冲着学员们微微颔首,以示感谢。

    待得掌声渐渐平息,唐顺灌了口水,才含笑问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们你看我,我看你,彼此犹豫了下,最终纷纷摇头。

    “问题倒是有很多,不过,咱们还是留待以后,再慢慢地向唐老师请教吧。”

    一位男学员推了推眼镜,看着唐顺笑道。

    “好饭不怕晚,唐老师有真才实学,我们以后自然是不缺学习的机会的。所以,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左右的学员,纷纷赞成,附和起来。

    唐顺见状,不由舒了口气,如释重负。

    初次见面,总算是忽悠过去了。

    彼此有了初步了解,殿内的氛围也是和谐宁静了许多。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相互介绍,彼此熟悉起来。

    唐顺也是终于了解到,葛莉和柳芸燕的名字。

    大家都留下了微信号,并创建了微信群。

    彼此互相有了联系方式,关系似乎又在无形之中亲近了几分。

    一番谈笑,时间推移。

    渐渐地,临近中午。

    唐顺提议请客,邀请所有人一起吃顿午饭。

    学员们欢呼起来,大喊唐老师是个好人。

    颜知礼通知了后勤人员,安排了车辆,载着所有人离开了故宫。

    午餐也没其他选择,直接预订了全聚德烤鸭。

    一直吃到下午三点钟,才宣告结束。

    因为还没有到约定的上课时间,所以,学员们一番逗留,便是各自散去,返回了学校。

    唐顺陪同着颜知礼和董春华,护送着他们返回故宫。

    途中,颜知礼笑道:“唐小友今天的表现,很不错噢。那些小家伙,可对你喜欢得很呢。”

    唐顺闻言,洒然一笑:“这还都仰仗颜老和董老坐镇,为我撑着腰呢。”

    一番话说得谦逊,也不失恭维之处。

    “哈哈哈……”

    颜知礼和董春华哈哈一笑,很是欣慰。

    “唐小友,你这说奉承话的本事,又见长了几分啊。”颜知礼不由打趣起来。

    “哈哈……”

    唐顺哄笑,丝毫也不觉得尴尬。

    一番调侃,彼此的关系,反倒拉近了许多。

    一路寒暄,聊了下培训班的后续事宜。

    终于,车子抵达了故宫外。

    颜知礼和董春华下车,跟唐顺相互道别。

    唐顺辞别二老,则是返回张家。

    走进院中,却是意外发现,燕南秋、张老板都是齐聚在一起。

    慕容卿和张老板的妻子谢芸陪坐在旁,彼此谈笑着。

    “大哥,二哥,芸姐?”

    唐顺含笑招呼:“这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三弟,你可算是回来了。”

    听到声音,张老板扭头看来,当即含笑起身招呼:“快快快,快来坐,南秋都等你多时了。”

    “噢?”

    听到张老板的话,唐顺不由讶然的看向燕南秋。

    一边顺从着张老板的招呼落座,一边看向燕南秋笑问道:“二哥有什么事吗?您怎么不直接给我打电话?”

    燕南秋见状,放下茶杯,失笑道:“我原本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听卿卿说,你今天似乎有紧要的事情在忙。所以,就暂时没有着急。”

    “原来如此……”

    唐顺恍悟,随即笑道:“哎,上午的时候,确实有些忙。颜老他们最近在故宫开办了个考古培训班的项目,邀我做讲师。”

    “今天颜老他们召集了培训班的学员过来,大家一起见个面,相互熟悉了解一下。所以,就在那边耽误了一上午。”

    “嗯,这事儿我已经听卿卿说了。”

    燕南秋颔首一笑:“怎么样?事情还顺利吗?那些家伙没有为难你吧?”

    “还不错,一切都好。”唐顺笑道。

    “三弟,吃饭了吗?”

    张老板这时候问道:“没吃的话,让你嫂子去给你煮碗面条将就一下。”

    说着话,谢芸作势起身。

    “大哥,芸姐,不用麻烦了,我已经吃过的。”

    唐顺急忙抬手招呼:“刚才跟那些学员一起吃的午饭,席间聊了些学术性问题,所以耽误到现在。”

    说完,唐顺看向燕南秋,道:“对了,二哥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也没什么紧要的事情……”

    燕南秋笑道:“这不,药浴温泉项目的事情,最近已经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