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宗师-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三件古董,唐顺的目光,微微肃穆起来。
坐在办公椅上面的罗天恩,都是眉头紧锁,脸色凝重起来。
他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唐顺,心中忐忑极了。
颜知礼的考较,也不知道以唐顺的本事,能不能通得过。
尽管罗天恩已经见识过了唐顺的鉴赏本事,但唐顺终究太年轻。
跟颜知礼这样的老古董级别的宗师人物相比,无疑会显得差了几筹。
所以,罗天恩不免担忧。
心下忧虑,罗天恩不禁看向颜知礼道:“颜老,虽然小唐的鉴赏本事已经出类拔萃,但经验履历,却较之您老是有所不及的。”
这是提前为唐顺说好话,恳请颜知礼手下留情。
毕竟,一个才二十几岁,一个却已经七老八十。
若是唐顺的表现有所不周,在颜知礼这样的人物面前,想来也情有可原。
“老夫自会评判!”
颜知礼和蔼一笑。
罗天恩见状,嚅了嚅嘴,剩余的话,没敢再说出来。
只希望唐顺能够稳住心态,好生表现。
“小唐,请吧!”
颜知礼端着茶杯,和蔼的看着唐顺示意。
“好!”
唐顺站起身来,目光陆续扫了一眼三件古董,然后看向颜知礼道:“颜老,晚辈可以上手吗?”
“随意!”
颜知礼颔首示意。
彭世文递过来一双白手套。
唐顺接过,匆匆套上。
然后目光再次扫过三件古董,他率先拿起了那面铜镜。
这是一枚圆形铜镜,镜体直径大约15厘米,正面是平滑的镜面,背面是经典的博山钮。
背面边缘,则是十六个向内的连弧纹,宛如云朵一般。
中央则有二十八个乳丁,和相连的曲线。
勾结在一起,让得整个背面的造型像极了一幅星象图。
这面铜镜,整体造型精美,再配合它表面的黑漆古,品相更是好看得很。
所谓的黑漆古,是古铜长期存放在大气中锈蚀,在铜表面生成的一层极稳定的保护薄膜。
这种保护薄膜,主要有碱式硫酸铜呈现的橄榄绿色,和氧化铜中黑色,硫化亚铜黑色,及氧化亚锡(xi)棕黑色。
年代越久,则锈层加厚颜色也变深,俗称为黑漆古。
若长期在手中把玩,则会使表面光亮如镜,俗称传世古。
“汉代星云镜?”
唐顺细细把玩了会儿,随即看向颜知礼道。
颜知礼闻言一笑,却没说话,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唐顺。
唐顺笑了笑,也没在意。
收回目光,唐顺重新把玩这枚古镜。
片刻后,他遗憾摇头:“这个东西要是完好无损的话,市场拍卖少说也得百万。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颜知礼挑眉笑问。
“可惜是件爬山头。”
唐顺放下铜镜,从容一笑。
“噢?”
颜知礼目光微亮,看向唐顺的眼神,多了几分认真。
爬山头,是古玩圈的行话。
最早主要用在字画和家具上面,意思是指修补过的东西。
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毫不沾边。
其实,在最早时候,这是被称作‘扒散头’的。
意思是指把散了的东西扒起来。
只是久而久之,叫着叫着就变了口,成为了如今的‘爬山头’。
唐顺的意思,便也很明白。
表明了这件汉代星云镜是真品,只是碎掉了,以特殊方式重新粘起的。
颜知礼微微一笑,呷了口茶,道:“下一件吧!”
唐顺闻言,毫不拖沓,开始上手另一件瓷瓶。
这件瓷瓶的体型并不大,一只手都可以握住。
瓷瓶的瓶口小,瓶颈长,瓶腹又圆又胖。
这般造型,像是观音玉净瓶发了福一样。
看到唐顺上手瓷瓶,颜知礼和彭世文的目光,都是微微眯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 逐一鉴别
唐顺上手,反复观摩,并轻轻摩挲瓶身。
随着时间流逝,他的眉头,都是微不可察的渐渐皱起。
这副模样,看起来很是凝重。
罗天恩关注着唐顺的表情变化,一颗心都是情不自禁的高悬了起来。
在颜知礼到来之前,他可没少在对方面前吹嘘唐顺的本事。
唐顺要是打了眼,没有通过颜知礼的考验,那他可就丢脸了。
所以,看到唐顺许久不言,他都是有些紧张起来。
要不是顾及体面,他都忍不住想要询问出声了。
颜知礼和彭世文也都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唐顺,静等着唐顺的判定。
大约过了十分钟,不见唐顺开口,彭世文的脸色微微深沉起来。
“小兄弟,看够了吗?”
彭世文微微轻哼,询问起来。
经得提醒,唐顺才醒悟过来,略含歉意的看了彭世文一眼,随即点头应道:“差不多了吧!”
“怎么样?”彭世文淡然问道。
唐顺沉默了下,放下了瓷瓶,然后看向颜知礼,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只瓷瓶应该是洪武青花玉壶春瓶。”
听到唐顺一口叫破瓷瓶的名称,颜知礼和彭世文都是微微颔首。
但是,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
叫破瓷瓶的名称,并不困难。
稍微对古玩有点研究的,基本都不难判别。
他们想要考验的,是唐顺判别古物的依据和眼力。
“还有吗?”
颜知礼和蔼一笑,淡然询问。
唐顺自然是知道颜知礼在考较他,所以也没犹豫,接口道:“这件玉壶春瓶够精美,但不够旧!”
“噢?”
唐顺这话落下,颜知礼和彭世文都是挑起了眉头。
所谓的不够旧,意思就是赝品,假货。
“何以见得?”
彭世文清了清嗓子,肃然询问。
颜知礼也是饶有兴趣的端详起唐顺,静等着唐顺的解释。
罗天恩则是搓着手,一脸凝重地关注着唐顺的表现。
面对着三人的瞩目,唐顺重新拿起了玉壶春瓶,从容笑道:“这瓶子撇口,长颈,垂腹,圆足外撇,无可挑剔,很是完美。”
“瓶身上面青花缠枝,牡丹点缀,技法更也纯熟至极。”
“甚至,通体青花纹饰,里口沿绘忍冬纹,劲环蕉叶纹等,很符合洪武年间的烧制技艺……”
彭世文听着唐顺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肃然的脸色渐有些不耐烦起来。
他敲了敲办公桌面,皱眉示意:“说重点!”
被彭世文打断话题,唐顺的脸色有些尴尬。
停了下来,看了彭世文一眼,唐顺的笑容渐渐收敛。
然后举着玉壶春瓶,漠然道:“我之所以说它不够旧,倒不是说它是赝品。这只瓶子器型完美,胎质细腻圆润,属真无疑。唯一假的是,瓶身的釉彩太新。”
“讲清楚!”
彭世文肃然道,一副命令的口吻。
这让唐顺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一双眼神,都是有些深沉下来。
这是把他当下属了吗?
颜知礼人老成精,察言观色更是炉火纯青。
唐顺的神情变化,瞒不过颜知礼的观察。
所以,颜知礼当即脸色严肃,看向彭世文低喝道:“世文!”
彭世文的态度,太过分了。
呵斥了彭世文一句,颜知礼转头看向唐顺,和蔼笑道:“小唐,不要理他,你尽管说出你的看法!”
颜知礼的态度,始终如一,和蔼慈善。
这倒是消解了唐顺内心涌现的些许不爽。
向着颜知礼微微颔首,唐顺便是不再理会彭世文,他指着玉壶春瓶上面的釉彩,讲述道:“这些釉彩虽然做的很精致,但总体而言,却是略存瑕疵。”
一边说,唐顺一边指着瓶身某处,道:“颜老请看,这是缩釉,又叫短釉,是烧制工艺不成熟才会造成的瑕疵。”
“这样的瑕疵,如果是放在明初之前,并不奇怪。但是,落在这件洪武年间的青花瓷上面,就显得很不寻常了些。”
说到这里,唐顺顿了顿,才继续讲道:“在明清时代,烧瓷工艺进步迅速,已经达到了几近完美的地步。一般来说,正常出窑的瓷器,表面是很难再看到丝毫瑕疵的了。”
“而颜老请看,这件瓷瓶,如这样的瑕疵,却有着四五处之多,且都是异常显眼。”
唐顺重现笑容,放下了瓶子,继而笑道:“这种造疵的手段,是比较常见的造伪手法。进行造疵的这位师傅的技术,也是极佳的。”
“只是啊,他并不知道这件瓷瓶的真正来历。所以,刻意造出这样的瑕疵,就显得画蛇添足了些,反倒暴露出了马脚。”
听着唐顺侃侃而谈,颜知礼的笑容,越来越浓。
看向唐顺的眼神,更是慈蔼了许多。
“不错!不错!”
颜知礼放下茶杯,轻拍着手掌,连声称赞。
这般表现,显然证实了唐顺的判别正确。
罗天恩见状,紧绷的心弦,都是松缓了许多。
能够得到颜知礼的称赞,唐顺的表现,显然已经可圈可点。
到了这一步,罗天恩就放心了许多。
“还有一件呢!”
这时候,彭世文肃然开口,提醒起来。
罗天恩见状,刚刚放松的脸色,重又凝重起来。
唐顺展露笑容的脸色,也是重又收敛。
但他并没有理会彭世文,而是看向了颜知礼。
颜知礼见状,颔首一笑:“尽力所为吧!”
这话已然表明了对唐顺的认可,后面一件彩陶摆件的鉴别,便可有可无了。
唐顺微微颔首,随即开始上手这件彩陶摆件。
这件彩陶摆件做的是马踏飞燕的造型,从头到尾长一尺,从腰到脚高两寸。
通体鲜红如血,色泽明亮,在阳光照耀下更是光彩夺目。
马踏飞燕摆件的骏马三支马蹄都是高扬而起,剩余的一支左后蹄则踩踏在一只半个巴掌大的飞燕之上。
这般造型,尽显飞扬之势。
看到这件摆件时,唐顺的目光都是诧异起来。
眉头挑动,颇有异色。
“唐代纯色红陶摆件,这种奇货可不多见。”
唐顺细细把玩,低声轻笑。
颜知礼微微颔首,笑而不语。
彭世文眉头紧蹙,目不转睛,锁定着唐顺的表情。
罗天恩紧张压抑,脸色也是罕见地沉肃郑重。
第一百二十章 颜知礼的愤怒
众所周知,唐代陶器,以唐三彩最著名。
多种颜色的釉彩搭配在一起,尽显美丽精致的外观,很是吸人眼球。
所以,那个时代的陶器,多是以三彩为主。
而像这尊摆件以单色为主的陶器,却是少之又少,世所罕见。
唐顺在上手之后,细细观摩这件摆件,都是有些爱不释手,不胜唏嘘。
只是,在仔细鉴别之后,唐顺却是有些大失所望。
因为,这样一件弥足珍贵的唐代纯色陶器,居然是仿品。
无奈摇头,唐顺失望的表情,展露无遗,被颜知礼等人尽收眼底。
“如何?”
颜知礼慈蔼笑问。
唐顺闻言,看向颜知礼,道:“这件彩陶的形态跟颜色,包括诸多细节的处理都十分符合唐代彩陶的特点。并且,连用料和烧制工艺,都符合唐代彩陶的标准。”
“尤其真实的是,这尊摆件的包浆,更是圆润通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