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吏-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常节奏,怎么着也要到辰时中以后才开门。

    李春来一行人来到衙门门口,才刚刚辰时初,俨然还远到不了开门的点。

    但李春来肯定不着急。

    直接招呼人把附近几家开羊汤、羊杂子汤的地摊子,全搬到这边来,让众人能吃饱喝足。

    不多时,衙门外便出现了一个盛景。

    不远处的地排子车上,恐怖的尸体堆积成了小山,而这边宽敞的空地上,一众猛男们却是在大吃大嚼,浑然不在意这些尸体的晦气,别提多畅快了。

    这时,消息也被小商贩们通传开来,许多起早了的老百姓,纷纷过来看热闹,越聚越多。

    李春来这时也吃饱喝足了,惬意的用热水洗了洗脸,这才招呼马五叫门。

    今天衙门看门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春来的老熟人王五五爷。

    王五其实刚才那一会儿便是听到了隐隐有动静,但天下衙门朝南开,不到点,他自然不会着急开,肯定要多睡一会儿。

    一听到有人叫门,他刚要烦气呢,却是暮然听到马五报了李春来的名字。

    这让王五登时便是一个机灵。

    忙是急急带人过来开门。

    然而一开门,饶是五爷也算是见惯了风浪,却也直要被吓腿软了。

    这位李三爷,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啊,他这

    五爷根本无法形容此时的感受。

    李春来已经笑着上前来,恍如依旧是当初那个在衙门前不敢过来的少年,没有丝毫托大的跟王五寒暄,旋即,便是有着二两多银子,塞到了五爷的手里。

    “三,三爷,这,您咋就不叫我一声呢。早知道是您在这边,我老五哪能不能给您开门,这,这不是造孽了吗”

    王五满脸懊恼。

    李春来却是毫不在意,笑道:“五爷,您这声三爷可就没数了哇,我还是喜欢听您叫我三儿。再说,不开门刚好,爷们们还吃了顿饱饭呢。五爷,这会儿还得麻烦您,跟里面通报一声哇。”

    王五这时老脸上已经要笑开了花,忙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切都包在他的身上。

    看着王五快步进了衙门里面,李春来微微眯起了眼睛,嘴角边止不住翘起弯弯弧度。

    若是放在正常状态,他肯定是不会这么嚣张的报功的。

    毕竟,中庸之道才是更为稳妥与长久之计。

    不过,思前想后,李春来还是选择了嚣张这么一回!

    理由并不复杂。

    虽说狡兔死,走狗烹,把土匪都剿灭了,也并不符合他李三爷的利益。

    但李春来已经决定要开矿,包括搞酿酒大业,再夹杂一些其他赚钱的买卖,还是很需要一个安稳的外部环境的。

    而此时丁公公这边汇聚的这么大的力气,还没有完全散去,是一个非常好借势的机会。

    再者。

    退一万步说,即便他李三爷摆明了要打马哨子的脸,依照当前的局面,马哨子恐怕也很难真正做什么。

    他李三爷的家眷,此时都在沂源城里,也不怕马哨子耍什么阴招。

    只要把这场势造起来,官军和马哨子部的矛盾,必定会更加尖锐,像是马哨子这种人,怕是很难吃下这种哑巴亏的。

    这一来,水势便会越浑。

    而水变的越浑了,像是他李三爷这种人物,机会便也来了!

    “这,这,这,这,李,李,李大捕头,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哇”

    李春来背负着双手,恍如一颗笔挺的青松般思虑间,赵师爷率先出来查看情况。

    可一看清眼前的局面,他的腿都软了,几乎就要站不住,忙是扶着墙急急来到李春来身边,小声询问。

    李春来此时早已经举重若轻,低低笑着把事情的经过对赵师爷说了一遍。

    “这”

    赵师爷嘴巴止不住的张大开来,简直能塞进一个皮球去。

    昨晚时,他还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就生怕李春来会吃亏,让整个沂源县衙都陷入到被动呢。

    谁曾想

    这位李三爷非但没吃亏,还把那什么毛老八那帮土匪,给一锅端了个干净

    有赵师爷主持局面,不多时,大老爷姜胖子、刘县丞、王主簿等人,纷纷到齐。

    很快,连带着住在城里的诸多豪绅都是赶了过来,要看这一盛景。

    李春来自浑然不惧,当即便是让仵作们现场查验尸首。

    仵作们是与李春来都没啥交情,却又怎敢在此时给李春来上眼药?当即便是一一对姜胖子等大佬汇报。

    看一个个检验效率太慢,李春来想了想,直接招呼道:“张大哥,六子,你们带人,把这些狗土匪的衣服都扒干净了,让大人们看看是不是都是壮年汉子!”

    “是!”

    张黄、陈六子、田景等人,马上便是直接上前来扒衣服。

    他们显然不会跟仵作们那么精细,直接刀割便是了。

    转瞬,衙门外的广场里,便是摆上了近四十具赤果着上身的尸体。

    与此时明显瘦弱的老百姓们不同,这些尸首,明显都是精悍强壮之辈,特别是胳膊、手掌、虎口等部位,都是有着明显老茧,显然不是李春来杀良冒功。

    “嘶。”

    等一一勘验完毕,便是姜胖子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只能是深深倒抽了一口冷气。

    刘县丞、王主簿众人也都是面如土色,一时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局面了。

    能怎么办呢?

    这位李三爷这,显然是大功一件,乃至是沂源县衙这十几年来最大的功绩了。

    可

    这事儿的后续影响

    李春来自是一一注意到了姜胖子众人的脸色,却没有丝毫慌乱,笑着对姜胖子拱手道:

    “大人,小的有一个小小建议,不如,将这些土匪的首级,全部砍下来,挂到南门上示众,以儆效尤,可好?反正现在天气冷,稍微撒上点石灰便好,也不怕有啥疫病。”

    “这”

    姜胖子愣了片刻才回神,忙是看向李春来的眼睛。

    却正看到。

    李春来的眼睛里,充满了深意。

    姜胖子何等精明?

    又岂能不明白李春来的意思?

    就算心中害怕至极,面上却只能道:“李大捕头此言大善,便,便这么办吧”

    “是,大人!”

    李春来忙恭敬对姜胖子一拱手,转身便是冷冽的对张黄、陈六子众人道:“把这些不知死活狗土匪的首级,全都就地割下来,以儆效尤!”

    “是!”

    眨眼,兴奋、狰狞、恐惧等各种情绪的综合之中,县衙门外的广场上,直接变成了一个血淋淋的屠宰场。

 第176章 招兵买马!

    李春来的这次报功,在沂源上下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之前,沂源县衙这边虽也不算缺少功绩,包括就前些时日,还参与了剿灭过山风部的整个过程,许多人都是有些小功绩。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假借外力的基础上。

    说白了,沂源县衙,始终是一个附庸。

    此时,李春来却是完全凭一己之力,成建制、成规模的独自剿灭了四十多号土匪!

    而且,还是在李春来部的人手,大幅度少于土匪的情况下。

    这是个什么概念?

    那毛老八虽算不得马哨子部的绝对核心,却也是沂源东部、莱芜西部,包括新泰附近,成名经年的老恶匪了,手下血债累累。

    这玩意儿又怎做的了假?

    随着毛老八等人的尸身,都是被挂在了沂源城几大城门上示众,老百姓看热闹的同时,许多豪绅大户,也都在重新审视对李春来的认知。

    而当李春来意气风发的从姜胖子的公房里走出来,大步离开,也让的一众豪绅大户们都是有些止不住的骚动。

    这位李三爷,到底跟大老爷姜胖子谈的什么呢?

    他们虽说隐隐已经猜到了一些,毛老八的脑壳,必定能使姜胖子的履历上增添不少光鲜。

    可人便是这样,都想知道更多的细节。

    可惜。

    姜胖子是何等人物,又怎可能把这种直关乎前程的细节透露出来?

    他们也只能是焦急的自己臆测。

    就在整个沂源上下,毛老八等人尸首事件的热度不升反降,并且愈演愈烈的时候。

    李春来已经开始操作一件他一直想做、却是一直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没错。

    便是招兵买马!

    这也是李春来要嚣张报功的一大隐秘原因之一!

    按照目前沂源的状况,大捕头麾下带多少人,是不设上限的。

    当然,这里的不设上限,肯定不是真的不设上限,总归会有一个度。

    就比如,一个大捕头,如果手下能有二百精锐衙役,那谁还能坐的稳、睡的踏实?

    便是卢大捕头麾下,看似二百多号人,可真正能打的,怕也就二三十号规模,都是当家丁养的。

    而且,这些衙役捕快,有相当一部分,都需要大捕头本身来负担其中的俸禄与支出。

    总之一句话,这里面水很深,操作的空间是相当大的。

    李春来作为排在卢大捕头之后的大捕头,肯定不会超越卢大捕头的规模。

    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反复思量,包括此次剿灭毛老八部的经验,李春来给这次招兵买马的目标是六十人!

    但这明面上的六十人,里面讲究也着实不少。

    就此时这种状态,各方面的关系给李春来塞过来的人手,已经是三十多近四十号。

    再加之李春来麾下原有的小五十人,李春来此时名义上已经拥有近百兵强马壮的手下。

    但这种有关系的大爷们,李春来怎可能如臂使指?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难道要让他们上战场当炮灰不成?

    那他李三爷肯定也不用在沂源混了。

    至少在此时,他李三爷还是没这个资本的。

    好在此时李春来的地盘已经划定了,以东大牢这边为核心,城南、城东的大片区域,都是成为了李春来的地盘。

    这些地盘,油水虽不是太过丰厚,但总需要人去看着。

    包括东大牢那边,待把土匪俘虏的事情处理完了,也要增加一部分人手。

    这些关系户,正好来做这个工作。

    李春来真正想招的六十人,完全是按照纪效新书的标准、纯战兵的规模来招募。

    当然。

    此时条件有限,再加之诸多不可说的限制,这玩意也不可能真正放到明面上来,还是要以亲朋好友介绍为主。

    主要是以已经成亲的、家世清白、二十往上、三十五往下的纯壮年汉子为主。

    既然要练兵,未雨绸缪,李春来给他们开出的待遇也是优厚。

    只要能入选,不仅管吃管住,一切开销都包在他李三爷身上,每月还现结月银一两,并且外加十斤米面。

    其实,按照李春来的思虑,还是想按照国朝军户制的那种规模来招人的,不仅要控制这些青壮汉子,更要去控制他们的家眷。

    只可惜,此时想这般着实有点小难了。

    李春来没有那么多的土地。

    不过李春来也不着急。

    此时正属于夯实根基的阶段,他已经令洪斌、李秀莲、杨德山等人,在城外附近,帮自己物色合适的土地,买下一个现成的庄子,或者是直接买一大片可能不是太好的地,自己来盖一个庄子,自己开发。

    真算起来,董家庄那个大宅,条件便是很不错。

    却是离县城有点远了,并不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